諾貝爾獎得主重大發現: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2021-01-13 英語口語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莉莎白等總結出的長壽之道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佔25%,其它佔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佔到了50%。這影響長壽因素佔一半原因的「心理平衡」究竟怎麼理解?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呢?「壓力激素」會損傷身體 "Stress hormones" can damage our body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讓小鼠致死。因此「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


《黃帝內經》也曾說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所以醫病先醫「心」。


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類病被稱為心身性疾病。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多的分泌快樂的「益性激素」,減少「壓力激素」呢?1. 確定一個目標,勤於思考 Set a goal and keep thinking新的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勤於思考的人的腦血管處於舒展狀態,因此,經常用腦可以促進腦部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再則,「目標」可以激發生命活力,戰勝疾病。


墨西哥一位老人患了癌症,來日無多。但當他的兒子兒媳出車禍去世之後,他的病突然好了,因為老人有了新的生活動機、新的目標,即,他得撫養無依無靠的孫子。


還有,目標實現了,會讓人非常快樂。


諾貝爾獎得主們之所以長壽,有個原因就是,功成名就、獲得社會認可,帶來了身心的巨大愉悅。


要注意的是:「目標」一定要切實可行,否則會起副作用。


再則,目標不一定要大,學習唱歌、組織旅遊等都可以是目標。

中老年朋友退休後可以上老年大學,學習書法、跳舞、唱歌、畫畫等等,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活動的狀態。2. 助人為樂有治療作用 Helping others is therapeutic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短暫的享受財富積累帶來的快樂後,身體每況愈下,深刻反省後,他決定把財富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並想方設法救助生活中遭遇困難的人,這讓他心情格外輕鬆,同時,他不佳的健康狀況也日漸好轉了。

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為何會如此?


美國有位醫學研究員想了解此問題,他做了個研究:將106名未滿20歲的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為義工組;另一組為義工後備組。


10個星期後,義工組的學生相比後備組,他們的炎症症狀、膽固醇水平和體重指數都顯著地降低了。


助人,為何會產生醫療作用?

因為與人為善,常做好事,心中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平,促進了「有益激素」的分泌。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


3. 家庭和睦是長壽的秘密 Family harmony is the secret of longevity


喬治亞有位農婦活了132歲零91天。在她130歲時,有記者問她長壽的秘訣,她回答:首先是家庭和睦……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教授積20年的研究發現: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他們說——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鍊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


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對268名男性的跟蹤調查也發現:一個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別人的關係,缺乏社會支持,對健康的危害與吸菸和不運動不相上下。


美國一位精神病學家一項長達25年的「人格與心臟關係」的跟蹤調查發現:心胸狹隘、名利心重、敵視情緒強的人,死亡率高達14%;


而心胸開闊、助人為樂、性格隨和的人,其死亡率僅為2.5%。心臟病的發病率,前者也是後者的5倍。


分析其原因,他說:人際關係不好,令其心裡充滿著憤怒、怨恨、敵對和不滿情緒,會致使交感神經時常處於亢奮狀態,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分泌得過多。


再則,人是群體動物,活著,就是活在人際關係中。心理學家馬斯洛總結的人生需求,從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


除生理需求外,均和人際關係有關,「需求」獲得滿足,即會收穫快樂!


人際關係不僅包括和朋友的關係,還包括和家人的關係。因此,家庭和睦、與朋友相處愉快是長壽的秘訣之一!



4. 付出友善就會收穫友善 If you pay for kindness,you will gain kindness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介紹了一個女病人的故事:艾麗斯幾年前因失戀得了抑鬱症,離開東部老家,移居到中西部去生活。中西部生活節奏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溫情。


好幾次,艾麗斯從停車場出來上車道,儘管車道上排著長長的車隊,但總是有人給她讓道。這種彬彬有禮、先人後己的行為,讓艾麗斯深受感動。


時間一久,艾麗斯也養成了給停車場出來的車讓道的習慣,她喜歡這種友善的行為,每一次小小的「付出」,都會給她帶來一種無可名狀的快樂。一年以後,艾麗斯的抑鬱症不治而愈了。


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How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說:「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反應,如同人在山間呼喊發出的回聲。「你善」,回聲則「善」,如個案;「你惡」,回聲則「惡」。有些人人際關係差,完全是因為他們處處與人爭鬥的結果。


為何個案的抑鬱症會好了?


因為,「付出友善」,哪怕是對別人付出一個微笑,傳遞一個幽默的表情,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就會增加,這種抗體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


美國有位生命倫理學教授通過研究,發現了「回聲」的本質:


「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的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


有利人際關係和諧的「付出」包括——讚美、幽默、微笑、尊重、禮讓、隨和、包容、寬恕、體諒、同情、忠誠、傾聽等。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收穫別人的友善,心情也會更好哦!



「情緒不爽,會導致肝病」 "Bad mood can cause liver disease"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把動物的肝臟切除後,將原本應當是進入肝臟的門靜脈和腹部大動脈直接相通,心臟就立刻脹大而靜脈血淤積,動物很快就死亡了,可見肝對血循環量的調節作用是多麼重要。情緒不爽、生氣鬱悶的時候,也會影響肝的疏洩,而出現肝和肝經氣滯血結的情況。


「不生氣,就不生病」 "Less angry, less illness

情緒是人的本能,但在競爭激烈的生活環境下,人的精神壓力自然會增大,於是各種負面情緒會經常影響到人的健康。郝萬山教授說:「你看好多人,到處都抱怨,看啥都不順眼。國家怎麼這個樣子,社會怎麼這個樣子,單位怎麼這個樣子。回到家就抱怨,家裡人怎麼這個樣子,抱怨就是一種負向情緒。」郝萬山教授還說:「現在,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嘿,只要我們把控好情緒這個關,我們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心要靜,身要動」 "Mind should be quiet, body should be moving"


養心、靜心、修心、調控意識情緒,本身就是一個養生常識,可惜不被大家重視,所以才會出現「治不好的胃病」、「伴隨一生的咽炎」。


心靜則身安,身安則體健,心安體健則百病少生。動能生陽,陽氣旺盛而通達,則氣血流暢,肌肉豐滿,筋骨強健。心要靜,身要動,營養均衡不過剩,這是歷代各個門派的養生家提倡的三大法寶。其實,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僅僅是吃和運動,還有愉快的心情和積極的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點個「在看」,祝願每個人都能在健康快樂的生活中長命百歲!

編輯 | Vijun


吉米老師今天給大家送福利啦!哈利波特是全世界暢銷的中英文小說,銷量超過4.5億套!是學英語原汁原味的素材!吉米老師今天免費贈送學英語哈利波特1-7中英文全集+英文原版MP3 , 一共 2999 份,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後發送數字 520

相關焦點

  • 長壽秘訣終於被諾貝爾獎得主破解,主因無關運動,竟然是這個……
    在一般人的了解中,長壽必須是和鍛鍊、戒菸戒酒有關,但實際上,美國心理學家經過二十年的研究發現,決定壽命長短最最最重要的因素卻無關菸酒運動,而是人際關係 此外,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長壽秘訣也和運動、戒菸戒酒無關,他們有著兩把十分重要的金鑰匙!朋友們都來了解了解吧! 美國公布決定人類壽命的因素: 人際關係排在第一位!
  • 除了遺傳的可能,人的其他行為方式是否決定著壽命的長短?
    除了遺傳,人的行為方式決定著壽命的長短。而長壽與人的行為方式有兩種長期被關注的理論。一是吃七八分飽更長壽,二是體溫較低能增加壽命。現在前一個理論得到較多的研究結果證實,而第二個理論也在得到研究的驗證。而且兩者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
  • 科學實驗證明食物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各位信嗎?看專家的理解
    飲食真的能夠決定我們身體的健康與否嗎?制定適合自己的健康的食譜其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當然我們拋開天災人禍的來談,食物是可以決定我們的壽命長短的。但這並不是唯一的標準,我國古人認為病從口入,這其中也強調了飲食健康的這一重要性,吃什麼?
  • 消失了16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又有重大發現!
    電話裡的人很奇怪地說著英文,田中只勉強聽懂了「恭喜」,心裡想著不是詐騙吧,就默默地掛了電話。誰知道,分分鐘公司電話就響炸了。公司同事都衝過來說:「天吶,你得了諾貝爾獎?!」竟然不是跟他同名的人?而他的妻子,甚至在他接受採訪時「頭暈暈地」打電話來確認:「田中,這,是真的嗎?」
  • 科學實驗證明食物能決定你的壽命長短:你信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科學實驗證明食物能決定你的壽命長短:你信嗎?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食物是會影響到我們人的壽命,這種理論我們當然會相信。而隨著我們現代科學的不斷研究也有所發現,很多比較容易接觸到的致癌物質,都是存在於我們經常所吃的食物之中的,比如燒烤類的食物在高溫之下產生的苯並芘,比如發黴的玉米,花生之中含有的強致癌物的黃麴黴素,這些都是可能會影響到我們人類的壽命。
  • 早餐決定壽命長短!營養師:早上再餓,也不要吃這3種食物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為何說早餐決定了壽命長短,為何早餐是一天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決定了壽命的長短!很多人以為,不吃早餐更有益減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減肥的最好做法是少吃多餐。不吃早餐的人壽命短一些由於不吃早餐會對身體帶來各種各樣的不良影響,會影響到身體的正常運轉,最終就會導致壽命縮減。據德國埃朗根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沒有規律吃早餐的人,平均壽命要短2.5年。
  •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法則,太讓人震驚了!!!
    決定人壽命長短的法則,太讓人震驚了!!!這篇文章是科學家最新發現,有部分甚至是權威營養學家幾十年的研究成果,完全顛覆你對健康的認知!請朋友一定要抽時間看完!低危人群總膽固醇須低於5毫摩爾/升;患糖尿病或吸菸者,總膽固醇須在4毫摩爾/升以下;高危人群,即有多項危險因素,如既有糖尿病又吸菸的人,總膽固醇必須控制在3毫摩爾/升以下。「0」指的是零吸菸。「268」指的是腰圍。
  • 16個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你有越界嗎?|糖尿病|壽命|長短|健康|...
    下面16條健康警戒線影響壽命長短,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01頸圍警戒線:35釐米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數十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更高。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
  • 靜息心率的增加會影響人的壽命的長短?
    靜息心率是否與人的壽命長短有關,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也是科學家們關注的重大課題。靜息心率越慢,壽命越長嗎?是什麼因素影響了靜息心率的快慢呢?據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與靜息心率相關的60多種基因突變,這是已知的可預測死亡率的遺傳因子。
  • 一個人壽命的長短,和什麼有關?15年研究發現:取決於4點
    長壽是很多人的追求,壽命越長能做的事情就越多。在自然情況下,人能活到上百歲,然而影響人體壽命的因素很多,在生命進程中,很多的外力因素都會導致死亡,除去外在因素,遺病也是影響壽命長短的重要原因。美國加州大學曾公布過一項研究,其中的實驗對象曾涉及1700多名長壽老人,這項研究長達十五年,研究表明,在不考慮外在因素和遺傳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和這4點有關。第一點:保持身材微胖。現代社會很多人都追求以瘦為美,覺得瘦才是健康的第一要義,肥胖是導致疾病的根源。
  • 血型決定壽命和性格?哪種血型的人容易長壽、哪種生病率高?
    科技在不斷進步,不少科學家會對血型進行研究,探究血型與壽命、性格之間的關係,也得出了一些結論。血型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還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哪種血型的人更容易長壽?可信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人的壽命長短,與什麼有關?研究發現:可能取決於3個因素
    可是很多人很難達到這樣的期望。人們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人的壽命長短,與什麼有關?在美國的加州大學有一項研究就是針對於人的壽命長短的研究。在這項研究的結果中顯示,人們的壽命長短,可能取決於3個因素。遺傳因素。
  • 日本那些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作者:俞天任(騰訊·大家專欄作者)10月3日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授予解明了細胞中蛋白質分解的「自噬」機理的大隅良典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而且還是單獨而不是和人共享。可能是這些年老拿諾貝爾獎,弄得有點審美疲勞,在日本連日本人拿了諾貝爾獎也上不了頭條。
  • 壽命的長短和什麼有關係?15年研究表明:主要是這4點
    生老病死那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會有死的那一天,只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每個人的壽命長短都由很多因素決定,有些人可以活到100歲,而有的人英年早逝,很多人都幻想著能夠長命百歲,這又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事情,這些人的壽命和很多因素有關,除了外在因素,基因遺傳也是影響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 如何從中指看壽命長短
    導語: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是非常奇妙的,從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看出人是否可以長壽,比如手指。那您知道我們該如何從中指看出壽命長短呢?您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鍛鍊手指才能長壽呢?不知道沒關係,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如何進行手指保養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學習一下吧。
  • 人的壽命長短,和自身的體重有關係嗎?研究結果出爐,了解一下
    健康長壽,幾乎是每個人的心願。但是壽命的長短會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飲食,生活的環境,生活習慣,遺傳等因素影響。如果常年堅持健康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壽命就會比較長。反之,生活在輻射高,水源或者空氣汙染大的地方,經常抽菸喝酒,頻繁熬夜,飲食不規律、不健康,壽命就會大打折扣。這些道理大家都懂,所以關於壽命,今天給大家普及一個新的影響因素,那就是體重。一起來看看吧體重跟壽命的關係有國外學者研究過體重與壽命的關係,調查結果顯示,體重跟壽命呈現U型關係。
  • 哪個器官決定一個人的壽命?不是大腦和心臟,而是……
    據法新社近日報導,科學家們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的壽命不取決於大腦和心臟。科學家們稱,人的壽命直接取決於腸道的狀況。腸道裡存在的微生物形成微生物群落,直接影響整個身體並決定身體的狀況。腸道不好會導致各種病症似乎我們的整個生命依賴於心臟,但科學家聲稱腸道對一個人的壽命有直接影響。專家們確信,人類健康通常取決於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正是他們經常決定預期壽命。因此,腸道中有害微生物的數量不應超過常規。如果發生異常情況,微生物群落就會被侵犯,就會導致各種後果。
  • 記者採訪30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科學家如是說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X光發現者倫琴,他的發現讓人類醫學在20世紀發生重大變革。  ■2001年,諾貝爾獎走過一個世紀。  曾兩次參與諾貝爾頒獎活動的中科院趙忠賢院士說:100年來的諾貝爾科學獎獲獎名錄,從某種角度可以說是20世紀科學發展歷程的縮影。
  •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人人可長壽,長壽有2把鑰匙,不是飲食和運動
    在被大眾認可的長壽方式中,永遠有飲食和運動這兩方面,很多人都會為了讓自己更加長壽而選擇控制飲食,加強鍛鍊。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想要更加長壽,飲食和運動雖重要,但它倆卻不是諾貝爾得主認為的對長壽最重要的因素。美國曾經公布決定人類壽命的各大因素,分別是:人際關係、性格特徵、職業生涯、生活細節、改正壞習慣、和健康的人相處。
  • 壽命長短由什麼決定的?為什麼人類壽命比很多哺乳動物長?
    這個跟遺傳因素關係很大,而遺傳因素主要體現在代謝模式、代謝速率各方面,這些遺傳因素會造成種間最大壽命的差異。但生物的壽命還跟營養狀況、疾病和醫療狀況相關,所以不能簡單地比較。但估計題主更多是想了解壽命的種間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