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實現用人體皮膚直接造血

2020-11-25 科學網

 

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新的造血方法,可將人體皮膚直接轉變為血液。這一醫學突破可能為癌症治療和病人手術過程中的輸血帶來新的血源。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發表報告說,此前的皮膚造血法需要經過誘導多功能幹細胞這一中間環節,而他們開發的新方法是直接轉化,不僅過程簡單,而且所得到的血液質量更高。

 

據介紹,研究人員利用病毒將名為OCT4的基因植入人類皮膚細胞中,然後在含有多種細胞因子的特殊環境中進行培養。這樣,皮膚細胞就可直接變為血液細胞的前體細胞,這些前體細胞又可以生成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三種主要血液細胞。

 

研究人員在兩年時間裡,用成人皮膚和新生兒包皮反覆進行上述實驗,證實任何年齡的人的皮膚都可以轉化為血液,而且血液功能正常。

 

過去也曾有研究將皮膚細胞轉化為血液細胞,但過程是先將皮膚幹細胞變成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再將誘導多功能幹細胞變成血液細胞,多了誘導多功能幹細胞這個中間環節。

 

研究人員說,間接造血法得到的血液細胞中的血紅素功能並不完善,仍停留在「胚胎」而不是「成體」階段,而直接轉化得到的血液細胞含有的是成體血紅素。

 

此外,通過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得到的血液細胞常常有導致癌症腫瘤的風險,而將直接轉化得到的血液細胞注入實驗鼠體內,沒有發現腫瘤的跡象。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新技術醫用前景廣闊。今後一些病人可能將不必為尋找匹配血源犯愁,因為利用自己皮膚就能獲得所需血液。

 

負責這項研究的米克·巴蒂亞說,首先從這項成果中受益的將是白血病患者。他們需要經常移植含有造血幹細胞的骨髓,但因經常接受放療,其幹細胞可能會像癌細胞一樣發生變異,而來自捐獻者的骨髓則容易引起排異反應。皮膚細胞則不發生任何基因變異,因此可以用患者自身的皮膚細胞製造血液,再移植到患者本人體內。

 

這種治療方法還可用於接受大劑量化療的癌症患者。化療不僅殺死癌細胞,同時還破壞患者血液系統。因此經常需要暫停化療,以便讓患者免疫功能恢復。這也給了腫瘤恢復和再生的時間,而且再生的癌細胞通常對化療有抗體。如果患者在化療的同時輸入用自己皮膚製造的替代血液,不僅可以繼續進行大劑量化療,而且可以增加永久殺死腫瘤的機會。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雖然現在實驗室中的各項實驗顯示,這些人造血液細胞具有正常功能,但要真正用於臨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來源:新華網 黃堃/馬丹)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揭示造血幹細胞歸巢全過程
    歷時六年攻關研究,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高清晰解析了體內造血幹細胞歸巢的完整動態過程,對幹細胞研究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一研究成果今天(20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造血幹細胞是人體血液系統中維持生命的始祖細胞,但其造血功能需要成功歸巢到特定的造血微環境中才能發揮,由於這一生命過程時空跨度非常大,具體發生機制一直不為人所知。歸巢在體內生理情況下究竟如何發生?
  • 科學家找到在室溫下將可穿戴傳感器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方法
    可穿戴傳感器可以被做成類似於紋身、用於監測人體健康各個方面的膠片和袖套。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以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安全裝置,它可以追蹤體溫和血氧水平等信息,一旦工作完成上面的信息就會被清除掉。
  • 基因敲除實現造血幹細胞穩定重建
    日前,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造血幹細胞移植科與北京大學、北京佑安醫院合作,在愛滋病合併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 美科學家發現造血幹細胞移植可延壽12%,人類戰勝衰老正變成現實
    2月3日,來自美國UT Health San Antonio醫學中心的研究小組在國際衰老研究期刊《Aging Cell》上發表論文稱:利用一種無需進行放療的新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科學家們在小鼠身上首次實現了基於細胞治療方式的壽命延長。
  • 3D列印人體皮膚可實現自然色素沉著
    目前在3D列印領域正在進行著許多不同的研究領域,其中之一就是人體皮膚的3D列印。 3D列印的皮膚不僅在製藥和化妝品檢測方面具有價值,還可以通過為燒傷或事故受害者提供皮膚移植物來改變命運。
  • 《自然》重磅:科學家藉助液體膠首次實現造血幹細胞體外千倍擴增
    幾十年來,科學家都在追求能夠在體外大量擴增造血幹細胞(HSC)的辦法。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血液腫瘤等血液病的終極解決方案,也與近幾年火熱的基因治療相關。但造血幹細胞擴增之難始終局限著臨床應用。   如今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解答。
  • 上海科學家發現腦垂體激素遠程調控骨髓內造血幹細胞數量
    他們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上發表的論文首度揭示人類青春期起始分泌的腦垂體激素——促黃體生成素在造血幹細胞數量穩定維持中的重要調控功能。與腫瘤細胞一樣,幹細胞在體內具有無限增殖的潛力。但與腫瘤細胞不同的是,各個組織的成體幹細胞數量處於嚴密的調控狀態。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是負責生成人體所有血液細胞的始祖細胞。
  • 我國科學家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陳愛平 攝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戴欣)我國科學家在愛滋病合併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編輯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建立了基於CRISPR在人成體造血幹細胞上進行CCR5基因編輯的技術體系,實現了經基因編輯後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人體內長期穩定的造血系統重建,為後續基因編輯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奠定了基礎。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 科學網—科學家發現人體皮膚與蜘蛛絲混合生長能防彈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荷蘭藝術家傑勒·埃瑟迪(Jalila Essadi)和細胞生物學家Abdoelwaheb El Ghalbzouri利用蜘蛛絲與人體皮膚混合生長能使燒傷病人長出一層刀槍不入的「防彈皮膚」。這項研究不僅能修復人們受傷的皮膚,而且使人類的皮膚可以強大到免受傷害,甚至能夠保護人的生命。
  • 用愛為生命接力,寧波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105例
    9月19日,在寧波舉行的浙江省「致敬600例我們再出發」慶祝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公益宣傳系列活動上,一封來自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家屬的來信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截至今日,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已經達到9.3萬餘人,實現捐獻610例。其中,寧波於今年6月實現100例捐獻,截至今日累計捐獻105例。
  • 現在都能在皮膚上直接列印電路,那以後可穿戴電子設備市場何在?
    科學家找到在室溫下將可穿戴傳感器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方法。柔性電子技術為可穿戴傳感器的應用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可穿戴傳感器可以被做成類似於紋身、用於監測人體健康各個方面的膠片和袖套。利用3D印表機,Michael McAlpine在皮膚上列印了一個可以實現輕便型太陽能充電、化學傳感,以及其他功能用途的電路。
  • 新發現有望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率
    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一個關鍵「開關」,這一「開關」與造血幹細胞移植讓人最頭疼的副作用——攻擊人體健康組織有關。據悉,研究者們正在推進相關的臨床試驗,並已與一家公司取得聯繫,如果試驗成功,關閉這一「開關」藥物將能夠使造血幹細胞移植更安全、更有效。
  • 《自然》:吃辣能促進造血!科學家發現痛覺神經促進造血的機制,吃辣椒或有助於動員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丨科學大發現
    吃辣居然能夠促進造血,就很驚奇。造血幹細胞(HSC)是維持人體全血和免疫系統的關鍵,這個不斷再生的過程即是造血。在胚胎發育中,造血幹細胞是在全身活躍的,而當胎兒出生之後,它們就定居在了骨髓小生境中,保持一種穩定自我更新狀態。
  • ​皮膚移植者的福音!​科學家發明了新型人造皮膚,可感知疼痛
    前言:人體基本上都被皮膚覆蓋著,而人體皮膚又具有非常敏銳的感官意識。人體在受到外界的傷害時,比如被燙傷或者被尖銳時候會立即作出反應。雖然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但是只有我們的皮膚感知到的疼痛達到某一個閾值的時候才會觸發疼痛感。所以,別看人體皮膚很普通,但是它的功能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如此,很多人在皮膚經歷過創傷之後沒有可用的皮膚移植。
  • 科學家研發「電子皮膚」,受傷可自愈,會實現「返老還童」嗎?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保護器官,它的形成奧秘也吸引著許多科學家,科學家們都希望研究出與人類最相似的皮膚用於人工智慧方面,使機器人具有更加逼真的效果。以色列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具有柔性的高分子材料,這種獨特的材料在遭受外界傷害時能夠自愈,比如一些刮擦,割傷和扭傷等。
  • 用皮膚細胞製造出精子卵子來生娃?英國科學家正在認真討論
    然鵝,科學家們並不滿足於此……英國試管嬰兒先驅史蒂芬•希利爾日前表示,夫婦將來可用皮膚細胞生育嬰兒。「人造精子和卵子已經成為可能,將來一對夫婦甚至可以用皮膚細胞來懷孕,而不是非得從雙方體內提取精子及卵子。」
  •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到底有無損害?
    造血幹細胞是怎麼捐獻的  因為「骨髓移植」的說法,很多人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了解還停留在通過骨穿捐獻骨髓上。過去,的確需要直接從髂骨處進行穿刺,直接取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因為這種方式看起來很痛苦,讓不少人對捐獻造血幹細胞望而卻步。其實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方式與捐獻成分血很相似,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
  • 造血幹細胞首次培育成功!白血病將無需骨髓移植
    本文轉載自創新地標(ID:kejitouzi)公眾號上周,人類第一次將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出造血幹細胞。
  • 造血幹細胞捐獻方法
    造血幹細胞捐獻問答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l-2 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採集造血幹細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或能源源不斷產生造血幹細胞的新方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和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對稀缺、救命的血液幹細胞擴增至關重要的特殊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