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術後5年死亡率高於搭橋手術!JAMA子刊23項隨機試驗分析

2020-10-23 瀟湘名醫

死亡率是比較冠脈介入治療和搭橋手術療效的常用研究終點。是選擇全因死亡率還是心臟性死亡率作為研究終點存在爭議,因為非心臟性死亡率應該與治療無關。

近期,JAMA子刊發表的一項納入23項隨機臨床試驗的Meta分析提示,與搭橋手術相比,支架術後5年全因死亡、心臟性死亡和非心臟性死亡率均較高。

作者認為,介入術後的非心臟性死亡可能與手術或術後管理有關,支持將全因死亡率作為心肌血運重建試驗的研究終點。

作者稱,該研究首次比較了介入和搭橋的各種死亡原因的差別。

研究顯示,與搭橋手術相比,介入治療的患者全因死亡增加了17%,心臟性死亡增加24%,非心臟死亡19%。

研究表明,介入治療和搭橋術後第一年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臟性死亡,其後則是非心臟性死亡。

心臟性死亡的常見原因包括心源性休克、心衰、支架血栓形成、出血、冠脈夾層、惡性心律失常和猝死,而癌症、敗血症、出血和血管、肺和/或腎臟疾病是非心臟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

至於接受介入治療的患者非心臟性死亡風險增加的原因,作者表示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研究者分析,可能包括嚴重出血事件(通常被認定為非心臟性),或者在接受雙抗期間,患者出現創傷或其他急性事件時,出血相關死亡率更高。

另一種解釋是,心臟性死亡被錯誤認定為非心臟性死亡。

在該分析中,與裸金屬支架相比,接受藥物洗脫支架的患者與搭橋手術相比,全因和非心臟死亡率均更高,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該研究結果對今後比較兩種血運重建方式的隨機對照試驗有一定的意義。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使用心臟死亡率就排除了那些實際上與手術相關的死亡。

研究納入23項試驗13 620例患者,6829例接受介入治療,6791例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年齡60-71歲。平均隨訪5.3年。

來源:Overal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Comparing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With Coronary Bypass Surgery: A Meta-analysis.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2, 202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搭橋手術VS支架植入術,誰是LMCAD官方指定「CP」?
    該研究顯示,在這項比較PCI和CABG治療左主幹病變患者的隨機隊列研究中,隨訪10年的時間未發現兩種治療方式在MACCE發生率、複雜事件不良結局和死亡率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來自韓國首爾Asan醫療中心的Duk-Woo Park博士說:「在身體狀況不佳的患者群體中,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證實了支架植入術與旁路手術術後10年多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可比性。」
  • 2020年JAMA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JAMA|抑鬱症|醫學|研究|患者|手術|...
    關於減肥手術療效已經發表了12項隨機試驗,共874例患者,其中11項試驗通過至少5年的隨訪表明,減重手術在促進血糖控制和緩解2型糖尿病方面優於藥物治療。這些數據得到了長期觀察研究的支持。研究表明減肥手術與糖尿病常規醫療相比,具有更低的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
  • 2020年JAMA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
    JAMA. 2020 Aug 4;324(5):471-480. doi: 10.1001/jama.2020.10224.這項研究名為VITAL- DEP(維生素D和ω-3試驗中抑鬱症終點預防),是VITAL的一項輔助研究,VITAL是一項針對美國近2.6萬人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預防的隨機臨床試驗。
  • 心臟搭橋和支架的區別,搭橋和心臟支架大概多少錢?
    心臟搭橋手術屬於外科手術,需要開胸(打開胸腔、露出心臟),大部分醫院進行心臟停跳手術(術中使用體外循環機幫助血液流動,手術做完後再讓心臟恢復跳動),一些技術條件好的醫院可以在心臟保持跳動的同時進行搭橋手術。而心臟支架手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把原血管狹窄的地方疏通擴開,放上支架把狹窄血管撐起來。
  • 心臟搭橋和支架的區別哪個好,心臟支架大概多少錢?
    心臟搭橋和支架的區別:手術方式差別大  心臟支架手術數量遠遠高於做心臟搭橋的手術量,這種手術怎麼做?  因此,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手術方法,放支架是心內科醫生操作,在右手血管上開個小洞,通過導管用球囊把血管堵塞部位擴張開,然後正確放置支架就可以了;創傷小,術後基本上稍微休息下就可以下床了,恢復的速度快,手術時間短,只留下很小的疤痕。  搭橋需要心外科醫生操作,患者要全麻、切斷肋骨暴露心臟,多數需要心臟停跳,進行血管的移植。搭橋手術創傷大,恢復慢。
  • 治冠心病「支架」「搭橋」如何選
    2003年至2013年,我國進行了3次缺血性心臟病患病率的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我國冠心病患病率為4.6‰,2008年為7.7‰,2013年為10.2‰,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冠心病患者約有1100萬,且每年以5.05%的速度在增長。 2.
  • 冠心病手術方式有2種:支架?搭橋?有什麼不一樣?醫生幫您總結
    如美國每年支架介入手術量約為100萬例子,而中國2018年手術例數也已達到91.52萬。 它將金屬材質的支架永久性地植入於冠狀動脈病變狹窄處,經球囊擴張釋放支撐血管壁,恢復冠狀動脈原有的管腔大小,恢復正常的冠狀動脈血供。
  • 覆膜支架介入治療逆撕型 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
    近幾年,有報導稱覆膜支架介入治療這種創傷較小的方法可以治療此類特殊的夾層[3],但由於臨床報導及相關病例數較少,缺乏隨機對照試驗,因此我們擬通過單臂 Meta 分析評價覆膜支架介入治療 r-TAAD 及 r-TAIMH 的臨床療效,用於評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 裝一個支架回扣一萬?專家:支架本身都不值那麼多錢
    2018年,有16.7%的病人接受了最為有效的急診支架介入治療,挽救了性命。而在2013年左右,這個比例不到5%。」楊新說,對於這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如不進行緊急介入手術,到達醫院後的死亡率約15%-20%,而介入手術後,死亡率可降低至1%-3%。  裝一個支架回扣一萬元?  專家:簡直是胡扯!
  • 心臟支架和心臟搭橋有何不同?哪些人群適合做心臟搭橋手術?
    心臟支架和心臟搭橋有何不同?心臟搭橋俗稱冠脈搭橋術,是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心臟搭橋手術是在心臟的冠狀動脈處搭橋,用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治療。當冠狀動脈出現硬化時,會導致血管狹窄,使心臟供血不足,通過做搭橋手術可以在血管遠近兩端建立一個通道,是血液可以繞過狹窄部位,直接打到血管裡面斷,保證心臟的正常供血。而心臟支架則是在狹窄的血管裡放一個支撐物,讓狹窄的地方重新有血液,通過搭橋是在狹窄的血管上端移入一個心血管,繞過狹窄的地方,接到他的遠端,用心血管去供血。
  • 裝了支架是不是「一勞永逸」?來看心臟支架那些事兒!|延慶科普
    治療冠心病的三大手段之一This title武漢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鄭智表示,心臟支架又稱冠脈支架,是用於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PCI)的器材,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狀,並能大幅降低急性心梗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治療手段。心臟支架是治療冠心病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另兩種是藥物和搭橋手術。
  • 法洛四聯症術後再次肺動脈瓣置換術遠期臨床結果的系統評價
    結論 根據分析結果,TOF 術後再次 PVR 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手術,臨床效果顯著,具有較低的早期和遠期死亡率,青少年患者行 PVR 的遠期死亡率高於成人患者;中遠期再次 PVR 及再次幹預仍然是影響該手術效果的主要問題。手術的適應證選擇及瓣膜的選擇需要進一步探討。
  • 靜脈注射對老年心臟手術患者術後譫妄的影響
    ,並與重症監護病房(ICU)住院時間延長、發病率、死亡率和長期認知能力下降有關。方法研究設計這項隨機試驗於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在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的貝絲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進行。該研究方案此前已發表,年齡在60歲或60歲以上的患者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包括或不包括需要體外循環的主動脈和/或二尖瓣置換術的患者,均符合納入試驗的條件。排除術前左心室射血分數小於30%、既往認知障礙、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認知減退藥物、近期癲癇發作史、血肌酐水平高於2 mg/dL、肝功能障礙、近期酒精濫用史、英語語言限制、對藥物研究過敏和急診手術的患者。
  • 冠心病患者:藥物治療、心臟支架和搭橋手術,該如何選擇?
    但是,對於它們之間的區別卻知之甚少; 今天小王大夫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三種治療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冠脈介入治療: 冠脈介入治療像是一種「內功」; 它是球囊或者冠脈支架經治療導管到達冠脈病變處
  • 降低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後缺血性腦損傷措施的研究進展
    一項納入了8項研究共610例大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系統綜述進一步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他汀類藥物的應用與較低栓子負荷相關。因此,Tadros等和Godino等分析認為,他汀類藥物具有穩定斑塊、降低血小板反應性和保護血-腦屏障等作用。
  • 內科介入治療及外科搭橋手術後 仍需持續關注並積極採取措施...
    原標題:內科介入治療及外科搭橋手術後,仍需持續關注並積極採取措施——心臟康復讓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
  • 得了冠心病後,應選擇支架還是搭橋手術?視具體情況而定
    冠心病一般建議通過動手術來進行治療,但冠心病患者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要如何選擇,冠心病患者是搭橋比較好,還是支架比較好?在患了冠心病之後,患者經常會出現心絞痛,疼痛,呼吸困難,全身無力的症狀,所以需要立即進行手術。
  • 支架搭橋不比藥物治療更有效
    標準的治療方法是植入支架或實施搭橋手術,從而讓血液繞過動脈阻塞區。這兩種手術是在患者尚未出現任何症狀,或只在連爬幾段樓梯或以其他方式用力時才感到胸部疼痛的情況下就實施的。    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儘管血管支架和心臟搭橋手術可以挽救心臟病患者的生命,但對於大多數慢性或病情穩定的冠心病患者來說,它們未必比降膽固醇藥物和其他健康習慣的改變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