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華裔學者最新研究 肉桂或能治療肥胖症

2020-11-26 環球網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一杯香濃的肉桂咖啡,配上肉桂卷麵包,儘管可能熱量較高,卻是許多人最喜愛的冬日享受。事實上,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命科學院華裔助理教授吳駿(Jun Wu)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特別在節日期間常被使用的香料「肉桂」(cinnamon),可能具有治療肥胖症的功效。

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吳駿表示,肉桂香味的肉桂醛,可以直接引導受試老鼠及人體的脂肪細胞消耗能量,提高代謝,這個「生熱」(Thermogenesis)過程,會產生防止肥胖功用。該研究發表在12月的《代謝》期刊(Metabolism)。

所謂肉桂醛是一種醛類有機化合物,為黃色黏稠狀液體,大量存在於肉桂等植物體內,肉桂的樹皮的特殊香味,就是源自於此種化合物。

吳駿說,科學家發現這個物質會影響代謝,她的研究是想要知道在老鼠身上及人類細胞中,究竟是透過哪種途徑影響代謝。

吳駿的團隊針對不同年齡、種族及BMI 體脂數的志願者身上,獲取脂肪細胞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使用肉桂醛在這些細胞上時,有多個提高脂肪酸代謝的基因及酶反應強烈;同時 Ucp1及Fgf21都增加,她解釋,這兩個是在「生熱」過程中代謝蛋白質的重要成份。

研究指出,脂肪細胞通常以脂類的形式存儲能量,這種儲存方式對以前較少機會接觸高能量食物的人們有益,尤其早期食物短缺,或寒冷天氣時,此途徑可以將脂肪轉換成能量,進一步並產生熱量,對古早時期的先民來說非常實用。

但隨著生活質量改善,衣食無缺甚至過剩的時代來臨,「能量過剩」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問題, 吳駿表示,尤其現今肥胖症蔓延,很多人都想盡辦法要找到激活脂肪細胞「生熱」以消耗熱量的方法,根據她所發表的研究,「肉桂醛」很有可能會是答案之一。

而且肉桂醛已廣泛應用在食物行業,因此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以肉桂為基礎的治療肥胖措施 。

或許看到這篇報告後,不少人會迫不及待把肉桂加進食物中食用,吳駿提醒,目前還需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如何把肉桂醛做最佳應用以達到理想消耗能量效果,大家應避免「一下子進食大量的肉桂」。她建議,如果每天吃一點,多少應有累進效應,長遠來說,會有好的功效。(黃惠玲)

相關焦點

  • 美研究發現脂肪酸合成酶是治療肥胖症的潛在靶點
    美國研究人員2日在美國期刊《細胞-代謝》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一種名為脂肪酸合成酶的物質是治療肥胖症的潛在靶點。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實驗鼠攝入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後生成脂肪時,脂肪酸合成酶會發揮重要作用。
  • 美民權委員會為華裔學者喊冤 要求調查種族評判
    華裔科學家時常被「種族定性」 華裔維權在美有進步上周《華盛頓郵報》刊登讀者來信稱,美國對華裔科學家的負面「種族定性」正在時時發生,「美國一向以自己的司法體系為傲,希望美國能夠繼續遵從憲法,保護華裔科學家的正當權利。」
  • 黑幕:研究新冠病毒的美華裔科學家被殺疑雲密布,真相或涉美軍!
    作者:十念生1、日前,華人科學家被謀殺新聞同時震驚了中國和美國。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37歲學者劉彬,一位正在研究新冠病毒並且接近「非常重大發現」的美國華裔科學家,突然被爆在家中遇害身亡!頭部、頸部和身體都有致命槍傷!
  • 《自然》雜誌:美國華裔研究人才正悄然流失
    近日,《自然》雜誌對科學家和研究領袖進行了大量採訪。採訪顯示,大量的美國華裔科學家正在離去。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大學外籍學生的幹預措施,正把未來的華裔科學家趕走,這將是美國創新力的重大損失。「肯定有人會離開,」史丹福大學諾貝爾獎得主、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表示。
  •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加州華裔人口最多(圖)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3月27日電 美國僑報網編譯稱,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美國華人最為集中的前五個區域為:加州,華裔人口佔總華裔人口的36.9%;其次是紐約,華裔人口佔總華裔人口的16.9%
  • 美國NSF首次公布國外勢力影響報告,涉及學者大部分非華裔
    調查結果顯示,過去兩年,因研究人員未能披露與國外的聯繫,有16-20個NSF項目的資助被重新分配資金、暫停或終止資助。在這些被調查的案件中,只有2個案件與中國沒有關係,儘管被調查的科學家大多數是美國公民,也並非華裔。 這是除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之外,美國另一系統性系統性調查華人學者的學術領導機構。
  • 美媒:大腦數據能解讀情緒 或有助治療抑鬱症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大腦數據能夠解讀情緒,有可能治療抑鬱症。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10日報導,能從大腦數據中解碼情緒麼?這一直都很難實現,部分因為支撐情緒的大腦區域有很多,而且情緒本身就很複雜。
  • 41位中美華裔學者入選美國科學促進會
    東方網1月13日消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近日公布2010年度會員名單,括41位中美華裔(華人)在內的503位學者入選。他們將出席2月19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年會,並獲頒證書和象徵傑出貢獻的藍金玫瑰紀念牌。
  • 國內科學團隊開展應用CRISPR治療肥胖症的前沿科學研究
    近日,華夏源(上海)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上海市東方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再生醫學研究所、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開展了應用CRISPR治療肥胖症的研究,並在國際學術期刊《Protein Cell》上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參考資料[1])。
  • 研究人員開發出「燃燒脂肪」分子:無需鍛鍊也能消耗卡路裡
    美媒稱,目前肥胖症影響著超過40%的美國成年人和13%的全球人口。肥胖症會伴發各種有相互聯繫的疾病,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脂肪肝,由此導致肥胖症成為最難治療也最具重要影響的疾病之一。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8日報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理學院從事藥物研發的研究員、化學教授韋伯斯特·桑託斯說:「目前肥胖症是美國最嚴重的健康問題。
  •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而發聲的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教授及前任校長兼教務長吳華揚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亞裔
  • 港媒:又有三所美國大學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港媒稱,華裔學者和研究人員又得到3所美國大學發聲支持。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5日報導,匹茲堡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近加入其他12所頂尖學校行列——包括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發表了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的聲明。
  • 美科研機構開除華裔科學家:清理門戶還是利益衝突?
    2019年以來,出於美國高層政策的導向,美國學術圈對以華裔為首的外籍學者和教職員工的排斥情況愈演愈烈了。一方面,在政府層面上,包括 J(交流學者)、H-1B(外籍高技術員工) 等在內的許多面向中高級知識分子的籤證,審查時間越來越長,拒籤率越來越高。
  • 美國華裔學者因研究新冠病毒將取得重大發現而被殺?陰謀論而已
    今天,許多媒體和自媒體都在轉發這樣一則新聞:美國《匹茲堡郵報》5月5日報導,美國匹茲堡大學證實,該校致力於研究新冠病毒起源的美國華裔科學家劉兵(Bing Liu,音譯),在賓夕法尼亞的家中被射殺。匹茲堡大學稱他近期在研究新冠病毒(SARS-CoV-2),即將取得重大發現。
  • 一名在美頂級華裔科學家歸國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6月聲稱,已調查了189名「可能違反科研撥款或機構規定的研究人員」,這些研究人員大多是亞洲人。英國頂級科學期刊《自然》雜誌採訪了一些科學家表示:「逮捕行動是美國政府打擊中國學者的又一個例子,行動致力於營造可怕氛圍,讓研究人員考慮離開美國。」
  • 37歲美籍華裔科學家被害,新冠研究將取得重大發現
    劉冰的死引發猜想,會不會和新冠疫苗研究有關?有網友腦洞大開,劉冰可能動了一些人的奶酪。誰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治療藥物,誰就能獲得巨大的利益。目前美國有公司也在研究疫苗,一旦劉冰的重大發現領先於這些公司,無疑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 顏寧等留美學者的願望能實現嗎?美國人願意嗎?
    而現在中國有很多優秀的留學生到美國後,學成之後不回國,希望能在美國繼續進行科學研究,以期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比如大家熟知的天才少年尹希,也有回國任教十年後重返美國的顏寧,他們都希望能在科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全人類做出貢獻,成為楊振寧第二。但是在現今這種中美競爭的形勢下,他們的願望能實現嗎?
  • 美媒:美國醫學界正在鬧「猴荒」……
    美媒披露,過去7個月100多種新冠病毒疫苗、療法和藥物進入研發階段,不過要將這些治療辦法應用在人身上,通常必須先面對另一種動物:猴子。在這方面,美國的科學家說,他們正面臨瓶頸。身邊沒有足夠的猴子。據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8月31日報導,加利福尼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傳染病科學家科恩·范龍佩說:「從全國範圍看,基本上存在巨大缺口。」美國的靈長類動物研究費用高昂,而且常常引起爭議,因此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也頗具挑戰性。新冠疫情令買到猴子變得更難。專門從事動物試驗的合同研究機構Bioqual的執行長馬克·劉易斯說:「我們再也找不到恆河猴了。它們已經完全消失。」
  • 美國華裔科學家發現奇特粒子 引發物理學界興趣
    中新網10月27日電 在美國德州國際實驗合作組(BABAR)從事研究的現任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物理系主任婁辛丑與博士研究員葉樹偉所帶領的團隊,發現了一種奇特且被找到機率很小的粒子Y(4260),為實驗與理論物理界基礎研究帶來新氣象。
  • 肉桂可以泡茶喝嗎 肉桂茶怎麼泡好喝
    肉桂可以泡茶喝嗎1可以的。肉桂茶的副作用就在於食用過多易導致肝火旺盛、心煩上火,口舌生瘡等症狀的產生。3、肉桂粥粳米淘洗乾淨,浸泡半小時後撈出,瀝乾水分備用;將肉桂擦洗乾淨,打碎;取鍋加入冷水、肉桂,煮沸後約20分鐘,濾取濃汁;將鍋洗淨,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開;然後改用小火熬煮,至粥將成;加內肉桂濃汁,續煮至粥成,再加入紅糖味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