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大腦數據能解讀情緒 或有助治療抑鬱症

2020-12-04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大腦數據能夠解讀情緒,有可能治療抑鬱症。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10日報導,能從大腦數據中解碼情緒麼?這一直都很難實現,部分因為支撐情緒的大腦區域有很多,而且情緒本身就很複雜。但一組研究人員在9月10日的報告中稱,植入七名患者腦部的被訓練用於記錄的實驗軟體能夠解碼情緒的變化。

報導稱,這是一項受到政府機構及行業資助的更大規模舉措的一部分,旨在開發更好的個性化治療手段,利用深度大腦刺激來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強迫症等精神疾病。這種方法和已經用於治療帕金森以及癲癇等運動障礙的方法相似。

在這項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連續數天記錄了接受癲癇發作監測的患者體內數百個神經元的活動。他們還讓這些患者每隔幾小時評價一次自己的情緒。他們利用這兩組數據讓軟體理解大腦活動與人的感覺之間的關係。對每個病人來說,大腦活動的信號與情緒的預測稍有不同。

一些精神病學家說,這一新的算法是向可靠地讀取和解碼與情緒有關的腦部活動邁出的一步——這是在未來制定更個性化護理的前提條件。他們稱,這個發現是令人激動的,但也是初步的。研究的主要作者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威爾神經科學研究院的神經外科醫生愛德華·張(音)博士,而該新算法是由張博士在加利福尼亞南部大學的合作者之一馬裡亞姆·沙內奇開發的,並得到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的資助。

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美國芒特西奈伊坎醫學院負責人海倫·邁貝格說:「這為思考如何調動情緒做好了準備。」她說,研究人員需要首先弄清楚他們所評估的是否為病理學的。她還說,整體情緒和抑鬱症發作可能是有關聯的不同信號,就像樂隊中的兩種不同的樂器。

張博士的方法是數位神經學家正在採取的為大腦提供精準用藥的方法之一。其中包括藉助無創成像技術發現醫生應該予以刺激的大腦區域,以提高改善患者健康狀況的機率。其他方法試圖解碼與行為缺失有關的大腦活動,包括學習與記憶、衝動和情緒調節等,這些在抑鬱症等各種精神疾病中都很常見。採用這種方法並且也得到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資助的麻薩諸塞綜合醫院精神病學家達林·多爾蒂說,這些數據沒有情緒主觀,大腦迴路可得到更好的理解。

一些研究人員仍在利用已有設備,而像張博士或多爾蒂這樣的研究人員則旨在開發新的解碼大腦活動的算法,以及能夠記錄和發出刺激的新硬體。理論上說,這可以實時讀取和解碼大腦信號,然後發出小的電脈衝,以糾正和精神疾病有關的異常情況。

相關焦點

  • 美媒:研究表明瑜伽有助加強大腦功能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 想找到改善記憶力、控制情緒、提高多任務能力的方法嗎?美媒稱,一項新的大腦掃描研究也許能給你動力,讓你把瑜伽放在新年待辦事項清單的首位。據合眾社2019年12月31日報導,對11項已發表研究的回顧發現,瑜伽的運動、冥想和呼吸練習與大腦關鍵區域的擴大存在關聯。這些區域參與清晰思考、決策、記憶和調節情緒。
  • 抑鬱症是一種需要專業治療的大腦疾病
    就可能是單相抑鬱症。另一種是雙相情感障礙:這類抑鬱症通常有躁狂期和抑鬱期,在兩者之間有情緒正常期。躁狂發作時,情緒亢奮或煩躁,過度活躍,急於表達,自尊心膨脹,睡眠需求減少。這兩類抑鬱症都可以是慢性的(即延續較長時間),時有復發,尤其是在無治療的情況下。抑鬱症是全球一種常見病,估計共有3.5億名患者。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自殺。每年自殺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抑鬱症採取心理治療能使大腦發生改變
    之前大量研究證實抑鬱症的產生和大腦中的一些腦神經遞質分泌紊亂有關,那麼心病還須心藥醫這句話還科學能站得住腳麼?動力學的心理治療對大腦功能的改善過去印度一家健康媒體雜誌曾報導稱,抑鬱症接受動力學的心理治療會令大腦發生改變,並且有一些實驗來做結論支撐。
  • 好記憶壞記憶大腦會「歸檔」 或有助治療抑鬱
    就像你會把生日賀卡和銀行帳單分開存放一樣,大腦會把美好記憶和糟糕記憶分別「歸檔」。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合設立的神經迴路遺傳中心研究人員的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治療抑鬱症。研究人員做了一系列小鼠實驗,對雄鼠爪子實施電擊作為糟糕經歷,或者讓雄鼠與雌鼠做伴形成美好經歷。
  • 12個有關抑鬱症的驚人事實: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看起來不一樣?
    抑鬱症常常被認為只是簡單的悲傷情緒。但是實際上,它是一種複雜的情況。關於抑鬱、抑鬱症和抑鬱症治療的一些事實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什麼是抑鬱症呢?醫生們根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中的標準來診斷抑鬱症。
  • 研究人員評估了磁痙攣治療雙相患者抑鬱症的益處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在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領導的一項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正在評估磁痙攣療法(MST)是否有助於緩解雙相患者的難治性抑鬱症。
  • 傳聞中能讓你看見七彩小人的「神奇蘑菇」 其實可以用於治療抑鬱症
    實際上,這種致幻蘑菇中能讓人產生幻覺的有效成分裸蓋菇素,是一種具有神經致幻作用的神經毒素。但是最近,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神經毒素竟然還有治療人類精神方面的疾病的潛力。來自帝國理工學院(ICL)的研究人員表明, 目前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中發現裸蓋菇素可以用於治療抑鬱症,並且副作用很小 ,這一結果則給全球數百萬患者帶來了希望。
  • 抑鬱症,是大腦在告訴我們「快逃」-虎嗅網
    雖然也有研究表明,抗抑鬱藥物的效果在短期內都是比安慰劑更有效的,但綜合各種證據來看,抗抑鬱藥對抑鬱症的治療也許有一定的效果,只不過這效果卻不一定是因為它治療了大腦的化學失衡。用一頭牛抗抑鬱把抑鬱症看成是大腦的化學失衡,並且認為只要治療功能障礙的大腦就可以治癒抑鬱症的治療模式,雖然在歐美相當主流,但效果卻相當不盡如人意。Johann Hari是一名成功的科普作家,同時也是長期的抑鬱症患者。
  • 抑鬱症對大腦造成的損傷,可以快速恢復嗎?
    ……有個小夥伴患了重症抑鬱症很多年,堅持配合治療。後來情況好了很多,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大腦好像不如以前了,反應有點遲鈍,於是想知道抑鬱症對大腦造成的損傷有沒有希望恢復。抑鬱症就好像看不到陽光如果患了抑鬱症,會有什麼表現據聯合國的全球調查數據顯示,抑鬱症已經成為除了自殺外,威脅到人類身心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 從最根本上講述抑鬱症成因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
    據統計大約有10%的人會在生命中的某一時刻受到抑鬱症的困擾,抑鬱症作為一種精神障礙主要有以下幾個症狀,情緒低落、哀傷苦惱、渾渾噩噩、極度疲倦、喪失興趣等。很多身患抑鬱症的人們同時也患有焦慮症,神經成像研究表明當患有抑鬱症時很多調節情緒的大腦神經網絡失調,位於大腦深處的杏仁核會處理大腦接到高度顯著的刺激,例如受到獎勵或是潛在威脅等,當人們抑鬱時杏仁核過度活躍對負面事件反應過度,杏仁核進而連接大腦的其它區域,這些區域訓練人們對情感刺激的生理和行為反應,這些區域包括內側前額葉皮質、腦內阿肯柏氏核、海馬體和腦島,海馬體和額葉皮質主要負責記憶的生成
  • 你以為抑鬱症只是情緒出問題?最新研究:抑鬱症還會讓人「頭大」
    在抑鬱症患者的大腦中,這種異常就表現在偏向於負性情緒和消極想法的網絡活躍,而偏向於快樂情緒和積極想法的網絡功能降低,外界的正面刺激已經很難傳達到患者的意識層面,就好像一直有一個人在耳邊不停重複著讓人絕望和自卑的言語。
  • 036期抑鬱症研究簡報|抗炎藥治療重度抑鬱症的功效和安全性
    對於整組患者而言,ECT治療後KP代謝產物及情緒評分相關性均無顯著變化。然而,在單極抑鬱症患者亞組中,情緒評分的提升與KYN、3-羥基犬尿氨酸(3HK)、3HAA、QUIN及KYN / TRP比率升高相關。此外,在病情緩解的患者中,基線KYN、3HK及QUIN與基線HAM-D24的評分相關,ECT治療後3HK和3HAA濃度的變化與情緒改善相關。
  • 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變笨、記憶下降如何恢復?
    抑鬱症患者大腦結構形態學的顯著變化出現在海馬體、杏仁核、前額葉皮層等區域,大腦皮層的表面積和厚度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且皮下各結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和膨脹,這些結構都與情緒調節以及記憶等功能相關。那麼,我們該如何恢復抑鬱症造成的大腦損傷,更好地面對抑鬱症、治療抑鬱症呢? 三、如何恢復抑鬱症造成的大腦損傷? 抑鬱症是社會、心理和生理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但它是可被有效治療的,前提是要先了解並接受抑鬱症,然後尋求專業且合適的方法。
  • 令人上癮的大麻,還可以用來治療抑鬱症?
    ,為認識抑鬱症的神經環路提供了嶄新的認識,並發現了潛在的治療靶點。這些發現不僅揭示了大麻抗抑鬱的分子和環路機制,推進了人們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識,並為抑鬱症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分子靶點。杏仁核位於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中,在大腦深處,因形狀酷似杏仁而得名。杏仁核在在下至爬行動物,上至人類的大腦都存在,傳統研究表明,杏仁核主要掌管我們的恐懼記憶。但是近些年來研究認為,杏仁核可能參與情緒的編碼。他們首先利用原位雜交等技術分析了杏仁核的基因圖譜,意外地發現一種名為膽囊收縮素的肽類在杏仁核高表達。
  • 大腦與槓鈴:力量訓練能幫助改善你的情緒嗎?
    一方面,抑鬱症患者本身身體狀態不佳,力量訓練可能對他們來說負擔過重;另一方面,有氧運動相對於力量訓練是一種更簡單、更容易開始的運動,它比力量訓練更容易學習,也似乎更安全。但結果真的是這樣嗎?力量訓練有沒有可能對於改善我們的情緒是有幫助的呢?答案是有幫助的。
  • Google新AI計劃助力腦電波診斷抑鬱症
    導讀幾天前,Alphabet公司的Google X實驗室詳細介紹琥珀計劃(ProjectAmber),旨在讓腦電技術像血糖一樣易於被解讀,其目標是利用腦電和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可用於抑鬱症和焦慮症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 焦慮和抑鬱症同時存在或會讓大腦尺寸變得更大?多篇文章揭秘抑鬱症...
    研究者認為,維生素D補充劑或許並沒有顯著的好處,其也無法預防抑鬱症或改善機體的情緒。 研究者Okereke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納入了超過1.8萬名年齡在50歲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進行研究,其中一半參與者接受平均5年的維生素D3(膽鈣化醇,cholecalciferol),而另一半參與者則接受相同時間匹配的安慰劑進行治療。
  • 一項新的研究確定了氯胺酮如何對抗難以治療的抑鬱症
    抑鬱症. 發表在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翻譯精神病學,可以打開治療抑鬱症的新療法的大門。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在美國,大約7.6%的12歲以上的人在任何兩周內都有抑鬱症。這個疾控中心將抑鬱描述為一種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悲傷情緒,影響了一個人過正常生活的能力。
  • NeuroHz:如何通過腦電波對產婦抑鬱症進行音樂治療? | 創業
    大腦是人體最神奇和最精密的部分,而人類對於大腦的研究一直都未停止過。早在上世紀,人類就已經記錄下人腦電圖,並應用於醫療領域。NeuroHz 的 CEO 祝文偉表示,我們想做的就是把該技術應用到智能硬體上,並轉化為民用。
  • 抑鬱症不單是不開心,警惕大腦中這3種物質的變化!
    就拿導致抑鬱症的因素中,科學研究發現,大腦中的腦神經遞質的不均衡就是一個原因之一。「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目前,市面上多數治療的抑鬱症的藥物其藥理作用:依然通過受體對藥物的作用,刺激腦內神經元突觸,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多巴胺藥物通過化學作用,把大量的多巴胺從受體中刺激出來,這時多巴胺的就成為了大腦內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