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網際網路保險辦法先行,禁止飛單、變相向無資質平臺支付佣金等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慧保天下

新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遲遲未能出臺,但北京銀保監局已經先行要進行規範了。

10月12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北京銀保監局關於規範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類業務及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當中的部分熱點爭議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根據《通知》,保險從業人員不得通過平臺從事超出其執業登記範圍的保險銷售,包括分享連結獲得佣金或推廣費的行為;第三方網絡平臺不得提供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代理查勘理賠、為投保人擬定投保方案、代辦投保手續、協助索賠等服務;保險機構亦不得向平臺支付保險銷售佣金,也不得簡單以與保費規模或保單件數掛鈎的結算方式變相支付保險銷售佣金;且保險機構須對利用平臺開展的保險銷售業務合規性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通知》直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中的熱點問題,準確的回應各種爭議,快刀斬亂麻。銀保監會中介部主任姜波在公開場合講話時曾指出,「2018年涉及網際網路保險的投訴超過1萬起,同比增加121%」,解決爭議、明確標準,更好的解決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顯然迫在眉睫。

然而2015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在2018年10月1日就已經到期,在這之前,新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已經開始在業內廣泛流傳,但正式版本遲遲未能出臺。

為防止出現監管真空,2018年9月30日,銀保監會向保險業內下發通知,宣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在新規定出臺前繼續有效,但面對快速發展變化的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老辦法已經難以解決很多新問題。

此次《通知》的出臺,雖然只是北京銀保監局的屬地監管思路,但這其中所透露出的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趨勢卻值得關注。尤其是對於很多第三方網絡平臺而言,《通知》已經清晰的展示出「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監管思路,如果不能獲得保險相關牌照,今後很有可能沒有辦法再從事有關業務,「擦邊球」不好打了。

以下即為《通知》要點:

嚴禁保險從業人員利用平臺飛單,包括分享產品連結獲得佣金或推廣費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模式不斷進化升級,這其中,一些科技公司或者保險機構,建立的針對代理人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備受關注。通過這些第三方網絡平臺,代理人可以向消費者推薦保險產品,消費者通過點擊連結主動完成購買流程,代理人則可獲得相應的「推廣費用」。

從傳統保險銷售的視角出發,一個代理人只能在一家保險機構進行執業資格登記,如果其已經在某家保險公司進行執業資格登記,則無權銷售其他保險公司產品,一旦銷售,實質構成「飛單」,而這是現有監管規定所禁止的,但在為數不少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中,「飛單」卻成為了一種生意,一種模式創新,形成了事實上的監管套利。

一直以來,業界對於這種現象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此次,北京銀保監局在《通知》中卻給出非常明確的禁止性規定:

保險機構、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對保險從業人員的管理,要求保險從業人員不得通過平臺從事超出其執業登記範圍的保險銷售,包括通過宣傳推廣特定保險產品或發送特定產品連結,獲取佣金或與佣金相近的推廣費等。

為從源頭上掐斷這種現象,《通知》還明確:

保險機構不得通過平臺變相委託未取得本機構執業證書的人員銷售保險產品,不得通過平臺向未取得本機構執業證書的人員支付或變相支付保險銷售佣金。

通過這種規定,線上線下監管規定終於趨於一致,均嚴格禁止飛單。這對於大量的針對保險代理人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來說,也就意味著,必須獲得保險牌照,才能繼續經營相應業務。

明確第三方網絡平臺不得提供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代理查勘理賠、為投保人擬定投保方案、代辦投保手續、協助索賠等服務

針對第三方網絡平臺,《通知》給出了明確的定義:

第三方網絡平臺,是指備案運營主體、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許可證(ICP)歸屬機構不是保險機構,為保險機構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提供網絡技術支持輔助服務的網絡平臺。

與此同時,《通知》也對平臺的業務範圍進行了禁止性的規定:

保險機構與第三方網絡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合作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確保平臺符合《辦法》規定,並符合下列條件:

1、平臺不得參與保險業務的銷售、承保、理賠、退保、投訴處理、客戶服務等保險經營或保險中介經營行為。如: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代理查勘理賠、為投保人擬定投保方案、代辦投保手續、協助索賠等。

2、平臺不得將保險產品與其他非保險金融產品同時展示,或作引人誤解的對比宣傳。

3、平臺不得代收保費,保費與其他經營項目費用合併收取的,應做到實時分帳至保險機構所屬專用帳戶。

保險業務的銷售、承保、理賠、退保、投訴處理、客戶服務等都被視為保險經營或保險中介經營行為,所以不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不得提供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代理查勘理賠、為投保人擬定投保方案、代辦投保手續、協助索賠等服務,這對於很多的第三方網絡平臺無疑將構成致命一擊,因為很多不具備資質的平臺正是以上述業務作為突破口。

嚴禁保險公司向第三方網絡平臺支付佣金,或變相支付佣金

一些平臺名義上不經營保險業務,而是為保險公司提供技術服務,但實際上從事的卻是保險銷售的行為。保險公司按照保費規模或者保單件數支付費用,但得到的發票實際上卻是「技術服務費」。

對此,監管顯然早已有所警惕,2018年,某知名第三方網絡平臺就因為保險公司支付的技術服務費中有一部分實際被用於支付註冊用戶的推廣費而被監管部門重罰。

在《通知》中,對這種情況也作出了明確規定:

保險機構不得向平臺支付保險銷售佣金,也不得簡單以與保費規模或保單件數掛鈎的結算方式變相支付保險銷售佣金。

不過,在業界,有關此種行為該如何界定一直存在爭議,最典型的一個觀點,技術服務費其實是保險公司支付給第三方網絡平臺的佣金,持牌的第三方網絡平臺有權將這筆費用用於業務推廣。

明確保險公司主體責任,即便是分支機構也不能推卸責任

第三方網絡平臺數量龐大,種類龐雜,且很多都不具備保險相關資質,對於人力有限的監管機構而言,要想一一盯住這些平臺是不現實的。因此,自銀保監會成立以來,從機構監管轉向功能監管,同時強化保險公司管理責任的思路愈發明確。

在保險中介監管方面,這種監管思路已經得到貫徹,姜波在公開演講中就表示:「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是保險中介市場的一體兩面,提升保險公司對合作中介渠道的管理責任和管理能力是加強和改善保險中介監管的重要抓手。」

同樣的,在針對第三方網絡平臺的監管中,《通知》也緊緊抓住保險公司這一「牛鼻子」,從根本上強化了保險公司管理責任:

保險機構對利用平臺開展的保險銷售業務合規性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考慮到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特殊性,《通知》明確,即便是總部行為,業務落地分支機構也不能推卸責任,這意味著北京銀保監局一旦發現問題,將有依據直接對分支機構進行處罰。

各保險公司總公司統一銷售,落地北京地區分支機構承保或提供後續服務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參照上述要求管理。

商業銀行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信息披露,須參照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執行

近年來,很多商業銀行也開始利用官網龐大的流量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一方面方便了客戶辦理業務,另一方面也在某種程度上規避了「雙錄」等監管要求。

但由於銀行本身是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對於其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並沒有相應的規定,事實上形成了一定的監管真空。《通知》補上了這一漏洞:

保險機構、商業銀行應按照《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保監發〔2015〕69號,以下簡稱《辦法》)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信息披露管理細則》的相關要求進行信息披露後,方能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商業銀行相關信息披露要求,參照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執行。

《北京銀保監局關於規範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類業務及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通知》全文

相關焦點

  • ...看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如何創造增量價值? |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分銷模式:慧擇與第三方合作夥伴(多為網際網路內容博主、"大V"等意見領袖)合作,利用其私域流量銷售產品,支付佣金或技術服務費。直銷模式:通過算法精準投放廣告吸引客戶預約諮詢,並通過客戶畫像分配至保險顧問促成銷售及提供售後服務。目前分銷渠道是慧擇主要的收入來源,間接佣金貢獻佔比接近80%,但其面臨高成本率(渠道費用高企)和第三方合作夥伴不可控(合規、過度依賴)等弊端。
  • 大象保險:網際網路保險的探路者
    北京2017年3月30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網際網路保險創業企業大象保險的創始人楊喆接受了網易科技的專訪,就網際網路如何優化傳統保險業,以及大象保險的相關業務等話題,談了他的看法。
  • 聚合支付「四大禁止」
    支付之家網注意到,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需已(擬)備案的聚合支付公司承諾:「不從事收單核心業務」、「不進行二次清算」、「不為違法違規活動提供服務」以及「不能存在其他違法違規經營業務行為」。「四禁」具體指:(一)未獲得銀行卡收單業務、網絡支付業務許可從事特約商戶資質審核、受理協議籤訂、收單業務交易處理、資金結算、風險監測、受理終端主密鑰生成和管理、差錯和爭議處理等收單核心業務;
  • 春運購票,飛豬重申無搭售承諾
    飛豬承諾,放心購票無任何搭售產品。  自去年起已取消購票搭售  以2月12日上海到北京的航班為例查詢,同一航班航空公司官網淨票價為1070元,含稅後為1120元。飛豬購買的淨票價同樣為1070元,由於近期飛豬恰好在進行春運機票紅包減價促銷,減去30元紅包後,含稅的價格為1090元,比航空公司官網價格還便宜。
  • 住建部發文:取消建築施工勞務資質審批,推行工程款支付...
    二、推行工程款支付擔保制度,建設單位要求承包單位提供履約保證金的,應向施工承包企業提供相應的支付擔保,採用經濟手段解決工程款支付不及時導致拖欠建築工人工資問題。三、建立「黑名單」制度,情節嚴重的降低資質等級。
  • 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上半年
    ,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規定製定。寶付成立於2010年, 2011年底榮獲了由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為個人及企業提供支付產品與平臺。2015年7月寶付母公司獲得東方財富2.5億元戰略投資。2016年8月寶付聯合東方財富設立徵信公司。寶付是典型的網際網路支付企業。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寶付平臺年交易金額近1500億元,同比增長225%,與國內頂尖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均建立了合作。
  • 防控房企銷售飛單,雲徙「天眼AI」發布
    在佣金激勵,以及內外場成交佣金級差因素下,便滋生了上述3類渠道舞弊現象。這3類舞弊現象也可統稱為飛單。 以一套價值300萬房源為例,每一筆「飛單」交易,地產公司要多支付1.5~6萬元的佣金。以在售樓盤數100個為例,如果每個樓盤每月2起飛單,那麼集團每年將損失3600萬~1.44億元的佣金,給房企帶來巨大的利潤黑洞。 因此,飛單是許多房地產企業中急待解決的管理難題。
  • 「網際網路醫療+保險」:模式,還是故事?
    因此,大多數網際網路醫療創業公司,都將與醫藥企業合作的電商以及數據開發作為可預期的盈利點。 但這樣的模式會讓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基本上淪為藥企的「渠道商」。於是,不滿足於此的創業者,紛紛努力在支付端尋求突破。更明確一點說,就是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傳達出了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方向。
  • 分子實驗室:網際網路保險反思
    從OTA平臺捆綁銷售高佣金航意險被曝光到車險渠道佣金、價格的透明化,網際網路讓世界變得越來越透明,讓保險也變得越來越扁平,是時候從營銷思維轉變為用戶思維了。第四、數位化時代。馬雲說:「數據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產資料」。
  • 聚合支付企業需承諾不從事收單核心業務、不進行「二清」
    具體來看,聚合支付公司需承諾不得出現未獲得銀行卡收單業務、網絡支付業務許可從事特約商戶資質審核、受理協議籤訂、收單業務交易處理、資金結算、風險監測、受理終端主密鑰生成和管理、差錯和爭議處理等收單核心業務。
  • 網際網路保險「五軍殺」
    01 強強相爭:網際網路挑戰線下霸權,五股勢力明爭暗鬥 就目前我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已有的經營模式來看,大致有五種: 分別為保險公司自建網絡平臺、電商平臺、專業第三方保險中介平臺、專門的網絡保險公司和近些年新生的網際網路健康等產業方平臺。
  • 遭前女友討7000萬佣金,周星馳親自出庭,他需要支付這筆錢嗎
    舉報   近日,著名導演周星馳現身香港某法院,親自參加其前女友於文鳳追討7000萬港元投資佣金一案的庭審
  • 北京朝陽區代辦丙級測繪資質正規高效
    北京朝陽區代辦丙級測繪資質正規高效選擇【北京首稅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專業服務公司! 5、公示期間有的,測繪資質審批應當組織核實。經核實有問題的,應當依法作出處理。  公示期滿無的,或者有但經核實無問題的,測繪資質審批作出準予許可決定,並於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
  • 網際網路保險的黃金圈定律:藍海無限 但困難重重
    隨著各路資本加入,不斷聚集變大的網際網路保險隊伍出現問題。為什麼做,怎麼做,做什麼成為很多參與者難以想清楚的問題。   遵循黃金圈規律,從為什麼到做什麼   2018年底-2019年網際網路概念再度火爆起來,我們每天接到的風投電話也開始多了,很多網際網路平臺得到了風險投資。所以,我認為看一件事情要從三個方面來看:一、做什麼,二、如何做,三、為什麼做。所有的事情一定離不開這三個維度。
  • 保險科技行業深度研究:未來真正有前景的方向是什麼
    但是如果一個客戶並無自發購買保險的需求,則網際網路保險很難主動觸達並轉化這類客戶,相反,更為主動的傳統保險的銷售渠道更有可能接觸並挖掘這些客戶的潛在需求。隨著年輕、教育程度高、主動保障意識高、習慣在線消費的群體到達保險消費年齡段,我們認為網際網路保險的目標客群正在快速擴張。
  • 網際網路巨頭「支付戰事」海外打響,支付出海的「攔路虎」有哪些?
    其中,購匯支付是指第三方支付企業為境內持卡人的境外網上消費提供人民幣支付、外幣結算的服務。收匯服務是指第三方支付企業為境內外商企業在境外的外幣支付收入提供人民幣結算支付服務。目前中國網際網路跨境支付的方式主要有兩種:1)由第三方支付工具統一購匯支付。其中,一類是以支付寶的境外收單業務為代表的代理購匯支付,另一類是以好易聯為代表的線下統一購匯支付。
  • 「B站支付」來了?網際網路企業為何熱衷支付牌照
    記者從工信部政務服務平臺查詢到,1月4日,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ICP備案網站域名「bilibilipay.cn」和「bilibilipay.com」已被審核通過。近兩年,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不斷加碼布局金融支付領域。除了已經佔領市場的微信支付、支付寶、京東支付、美團支付外,攜程、快手、字節跳動、拼多多此也都直接或間接拿到了支付牌照。
  • 網際網路人身險將迎新規 多險企不完全符合要求
    繼去年12月14日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之後,銀保監會1月6日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擬細化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的監管。
  • 徐瀚:從熵增定律看網際網路金融保險發展的未來
    剛好受邀參加清華五道口金融旗下FINLAB的一個線上沙龍在整理PPT和思路,話題是疫情下網際網路保險的新趨勢。  我覺得從增熵定律看行業的變革一定是個有意思的話題。因為人性是容易追求舒適和容易的,行業也是,保險行業在過去的發展中多次也確實走在熵增的路上,只以獲取更大規模的保費為目標,無規律,無序和混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