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特徵及品種
馬兜鈴 (馬兜鈴科馬兜鈴屬),別名水馬香果、蛇參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草質藤本;根圓柱形。花期7 8月,果期9一10月。
二、生物學特性
馬兜鈴生於海拔200~1 500m的山谷、溝邊、路旁陰溼處及山坡灌叢中。喜光,稍微耐陰,喜沙質黃壤,耐寒,適應性強,分布於中國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以北各省區以及山東(蒙山)、 河南(伏牛山)等,廣東、廣西常有裁培,日本亦有分布。幼苗怕強烈陽光,適宜生長溫度在15~ 25℃,以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為優, 高燥乾旱地生長不良,較耐旱,怕澇。種子的發芽率很低,其生命力只能維持一年左右。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育苗地,宜選擇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並有水源的地方。苗床耕翻後,每畝施人腐熟廄肥或堆肥500g作基肥,然後整平細耙,做1. 2m寬的畦面。栽植地,宜選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於前作收穫後耕翻1次,深30cm左右,結合整地,每畝施人工雜肥或堆肥300g作基肥。並於栽前耕翻1遍,整平耙細,做寬1.2m的地面,四周整好排水溝待栽。
(二)繁殖方法
馬兜鈴用種子繁殖和分根繁殖。播種期分秋播和春播,但以秋播為好。種子繁殖
分育苗和移栽兩步進行。
(1)育苗
將種子按行距20cm均勻地播人整好的畦面上,澆水保墒,以利出苗。每畝播種量2kg。齊苗後加強管理,培育一年後即可移裁。
(2)移栽
將馬兜鈴苗按行株距35cmx25cm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3)直播
將馬兜鈴種子按行株距35cmx25cm穴播於整好的畦面上,每穴放種子5粒。澆水保墒,以利出苗。每畝播種1kg.
2.分根繁殖
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莖粗0 5cm的根條作種根,截取5~ 10cm長的小段作為種裁,按行株距30℃cmx25cm定植在整好的唯面上。澆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採收加工
(一)採收
馬兜鈴一般於災後第二年開始結果。「白露」至「寒露」之間,馬兜鈴果實由綠變為灰黃或茶褐色時,連同果柄摘下。隨熟隨收,分期分批採摘。採摘時間過早則商品皺縮,過晚則開裂。
(二)加工
將採挖出的地下根條,去淨泥土,曬乾或烘乾即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