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

2020-12-03 吉山花瑤

黃花菜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

李軍喜

一、生物學特性

黃花菜是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株高 30~90 cm,具短根狀莖和粗壯的紡錘形肉質根。肉質根又可分為紡錘根和圓柱根,根系叢生,不定根從短縮根狀莖節處發生,主要分布在距地面 20~50 cm 土層內。不定根首先形成塊根和長條狀肉質根,秋季又從肉質根處生出纖細根。莖可分為地上花葶(假莖)和地下根莖兩部分。花葶長 80~130 cm,花薹由葉叢中抽出,頂端生總狀或假二叉分枝狀圓錐花序,有花枝 4~8 個。分枝處有披針形苞片,分枝上著生單花。每個花薹陸續開20~60 朵花。地下莖也叫短縮莖,葉基生,寬線形,對排成兩列,寬 2~3 cm,長達 50 cm,背面有龍骨突起,嫩綠色。初夏開花,花大,漏鬥形,直徑 10 cm左右,花被裂片長圓形,下部合成花被筒,上部開展而反卷,邊緣波狀,橘紅色。花葯隨品種不同為黃色、褐色或紫色,花期 6 月上旬至 7 月中旬,每朵花僅開放 1 d。蒴果長圓形有稜,長 1.5~2 cm,直徑約 1 cm,背裂,內有亮黑色種子數粒,呈不規則稜形,光滑,果實很少能發育,制種時常需人工授粉。千粒質量為20~25 g。

二、栽培技術

(一)地塊選擇

黃花菜生長適應性強,土壤條件廣泛,但若想獲得高產,應首選土層疏鬆深厚、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排灌方便的平地和緩坡地,栽培區域相對集中連片、無環境汙染、交通方便。

(二)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能力強、分櫱多、品質好、產量高的品種,也可採用早中晚熟品種相結合的栽培方法,充分利用農時,便於採蕾時合理安排勞力。

(三)栽植

春秋兩季是栽植黃花菜的黃金季節。春季栽植在4 月中下旬進行,秋季栽植在 9 月下旬或 10 月上旬進行。秋季栽植黃花菜,宿根儲存養分較多,有利於形成分櫱且成活率高,故秋栽比春栽好。栽植前要對種苗根進行修剪,把基部老節及根系全部除掉,只留下 3~4 層新根,新根可剪留 3~5 cm,以刺激根群的形成及發育。一般採 用 33 cm×66 cm 的行 距,密 度 為 3000 穴 / 667 m2左右,定植穴深 20 cm,直徑 25 cm。栽植前穴內施入一定量的基肥並與土壤混合均勻,然後將剪好根的苗定植於穴內,每穴 2~3 片,苗距 10 cm,定植深度 15~20 cm,使種苗露出土面 3~4 cm。定植後及時澆水,待土壤溼潤時及時進行培土和鬆土保墒。

(四)大田管理

1. 春苗培育。春季在黃花菜萌芽出苗前淺中耕 1次,隨即埋施催苗肥,每公頃施腐熟農家肥 15 t 或尿素 150~225 kg、過磷酸鈣 150 kg、硫酸鉀 75~150 kg,並及時澆水,促進春苗早發、快發和生長粗壯,為花薹與花蕾分化的數量與質量打下基礎。黃花菜經過旺盛的營養生長進入花薹分化期時,既是黃花菜產量與品質的決定階段,又是其全生育期需肥最多的時期。

在抽生花薹前需淺中耕除草 1 次,結合中耕及時追肥1 次(稱為催薹肥),施三元素複合肥(17-17-17)225 kg/hm2,促進花薹、花蕾發育,抽薹粗壯,多分枝,早現蕾。在快要進入採收盛期時,為補充黃花菜的營養,保持葉片青綠,防止脫肥早衰,達到催蕾壯蕾、提高成蕾率、延長採摘期、提高黃花菜產量、保持黃花菜良好品質的目的,應再追肥 1 次(稱為增蕾肥),追施三元素複合肥(17-17-17)225~300 kg/hm2,兌水淋施黃花菜根際。另外,在整個採蕾期間,還可進行多次根外施肥,促使黃花菜壯蕾和防止脫蕾。即用 0.1%磷酸二氫鉀,於 17:00 後噴灑。雨季做好開溝排水和防澇防漬工作。黃花菜抽薹開花期遇乾旱會造成落蕾減產,應及時澆水保墒,提高產量,確保質量。

2. 秋苗管理。一是及時刈薹。黃花菜花蕾採收完畢,應及時割去花薹,促使葉片早發早出秋苗。二是適時施肥。黃花菜最後一次採收結束,隨澆水施腐熟農家肥 18~22.5 t/hm2,促使秋苗粗壯,從而為翌年高產穩產奠定基礎。三是中耕除草。秋苗地上部分停止生長經霜凋萎後,及時清除田地枯葉、雜草,同時在行間深耕鬆土 1 次。四是重施冬肥。結合中耕,重施冬肥,促進黃花菜長根,增強植株抗寒能力,促使其安全過冬。冬肥的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及肥料種類而定,一般每公頃施腐熟豬羊糞 22.5~30 t,或腐熟人糞尿 15 t,或餅肥 600~900 kg,摻施三元素複合肥(17-17-17)300 kg。施肥方法是在黃花菜的行間與距株叢 10 cm 處,15~20 cm、深 15 cm 的施肥溝,進行深施,施後覆土,以提高肥效。

三、合理採收

(一)採收時間

黃花菜開花前 1~2 h,當花蕾呈深黃色、飽滿有光澤時,開始採摘。要求在 10:00 前採摘完畢。採收期間每天採收,無故不間斷。

(二)採收方法

一手握住花序頂部,一手摘下花蕾,輕巧細緻,帶花蒂不帶梗,不損花,不碰傷幼蕾。同時,要防止摘斷花序影響花序再生長而導致減產。

相關焦點

  • 青椒種植:青椒的生物學特性,以及栽培品種選擇
    青椒是我們家庭最常見的蔬菜食材之一,青椒全身新鮮翠綠,我們經常用青椒來調整菜餚的色澤,早在1000多年前我國人民就開始種植青椒了,如今在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今天就來談一談青椒的種植技術。一、青椒的生物學特性:1、根系青椒屬於淺根性植物,根系發育較弱,木栓化程度較高,再生能力差,根系少,莖基部不易發生不定根,所以青椒怕旱怕澇,對氧氣要求嚴格。2、莖莖近無毛或微生柔毛,分枝梢之字形折曲,主莖較矮,有6-30節不等,多數品種主莖上分枝能力較弱,部分品種可以分枝並結果。
  • 子粒莧種植:子粒莧的生物學特性以及他的栽培技術使用價值
    導語:歡迎來到張莉的世界,子粒莧種植:子粒莧的生物學特性以及他的栽培技術使用價值。今天小編和大家來說一下子粒莧這種植物,子粒莧的別名也叫千穗谷、蛋白草。子粒莧原產於中美洲和東南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為糧食、飼料、蔬菜兼用作物,在中南美洲為印第安人的主要糧食之一。
  • 遼細辛的植物學生物學特徵及栽培技術
    遼細辛的植物學生物學特徵及栽培技術鞠永秀 ,尹春梅1 植物學特徵遼細辛的兩個品種分別是北細辛和漢城細辛,其中北細辛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粗約 3cm,根下生有黃白色的須要,有辛香。2 生物學特性2.1 多年生鬚根性草本藥用植物遼細辛從播種到種子成熟需要 7 年時間,7 年後每年都可開花結果。遼細辛一般在當年 6 月 ~7 月進行播種,播種當年不出苗,只長胚根。正常情況下播種當年的 8 月長出胚根,10 月下旬胚根會達 8mm 長,胚根上生有 1~3 條支根,並依靠這些支根在土壤中過冬。
  • 北美紅杉的生長環境特性及栽培技術
    北美紅杉的生長環境特性及栽培技術謝大斌 鄒信春引言北美紅杉的生長環境適宜於我國部分省市,其適用範圍廣、主要用途大的特性利於我國木工業發展,而北美紅杉已引種進我國多年,隨著我國對木工業發展的重視與國家對栽培技術的需求
  • 黃花菜都涼了
    沒錯,它其實便是大名鼎鼎的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什麼?你不知道黃花菜!?那可能是你不太習慣看它美麗花朵鮮活的樣子,來~看乾貨:衝裡花黃花菜植株一般較高大;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
  • 無花果的栽培特點與生物生態學特性
    「無花果」果樹栽培實踐中,首先了解掌握樹種的生態生物學特性,才能科學地發現栽培要點並制定栽培技術措施,本文對無花果栽培特點與其生物生態學特性的關係進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更好地為無花果栽培服務。1 對土壤要求不高,生態適應性強無花果喜光,耐旱、耐溼、耐鹽鹼、耐高溫、不耐嚴寒,不耐澇。
  • 黃花菜的營養價值 吃黃花菜要注意什麼
    黃花菜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類菜了,記憶中的夏天田野邊和路邊總會看到黃花菜開花的樣子,家裡的奶奶會在它還是骨朵的時候就把它摘了,剛開始一直都很納悶為什麼,知道長大一點才知道原來摘下來的那些骨朵變成了一種菜。今天我們來講講黃花菜的營養價值,黃花菜的吃法又有哪些以及吃黃花菜的禁忌,一起來看一下吧。
  • 喜樹的經濟價值、特性與栽培技術
    喜樹的經濟價值、特性與栽培技術一、經濟價值:喜樹又稱旱蓮木、千丈樹、水慄子、天梓樹及水桐樹等,為我國特產經濟樹種,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區)。喜樹的根皮和果實含喜樹礆,可作藥用。二、喜樹特性:喜樹為珙垌科的落葉喬木,高20-25米;樹皮灰色。葉互生,紙質,長卵形,長12-28釐米,寬6-12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或微呈波狀,下面有平伏毛,沿葉脈密被灰白色粗毛;葉柄長1.5-3釐米,微有紅色。花單性同株,多數排成球形頭狀花序,雌花頂生,雄花腋生。瘦果窄矩圓形,長2-2.5釐米,頂端有宿存花柱,有窄翅。花期7月;10-11月果熟。
  • 溼地松的特性及栽培技術
    溼地松的特性及栽培技術一、經濟價值:溼地松是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近年來廣泛引種栽培的一種優良國外松,生長快,幹型直,抗性強,產脂高,木材用途廣。二、溼地松特性:溼地松為松科常綠大喬木,高達15-25米,少數達30米,胸徑70—90釐米,通常有相當高的枝下幹。樹皮成溝裂,先為灰色,後漸變為橙棕色或紅棕色,片狀剝落。針葉三針一束,聚生於小枝先端,長18-25釐米,稀30釐米,通常第二年脫落,剛硬,暗綠色。樹脂管內生,通常2-9個,稀11個。
  • 櫻桃西紅柿作為水果型蔬菜,有哪些特性?這樣栽培產量高
    聖女果抵抗病蟲害和自然災害能力強,適應能力強,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二、聖女果生物學特性聖女果喜歡溫暖氣候,喜歡陽光充足的條件,光照不足會引起落花落果。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5~30℃,生育期適宜溫度為20~28℃,開花結果期適宜溫度15~25℃。聖女果喜歡鉀肥,鉀肥充足產量高,風味獨特。三、聖女果高產栽培要點1.栽培季節選擇。
  • 菠菜種植:菠菜的特徵和特性以及栽培技術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夢婷說事,今天和大家探討下菠菜種植:菠菜的特徵和特性以及栽培技術。菠菜屬藜科菠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波斯(現亞洲西部伊朗一帶),唐朝時傳入我國,在明朝《本草綱目》中稱之為「波斯草」。
  • 設施櫻桃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櫻桃的栽培生物學特性
    幼齡期的長短與砧木、品種、立地條件和管理措施有關,甜櫻桃幼齡期一般為4~5年,為適當縮短幼齡期,促進提早結果,可用夏季多次摘心技術,促使多發枝,增加枝葉量,再輔以拉枝、扭梢等措施,可縮短至2~3年。2.初果期初果期是從植株開始結果到大量結果前的一段時期。
  • 紫色姜的主要特徵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
    紫色姜的主要特徵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魏啟亮等紫色姜是姜科(Zingiberaceae)姜屬(Zingiber)宿根性草本植物,別名野薑,傣名補累。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編撰《雲南植物志第八卷》記載,紫色姜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雲南南部及東南部的熱帶雨林中,亞洲南部的印度、斯裡蘭卡、柬埔寨和泰國等國也有分布與栽培。
  • 可以吃的黃花菜和觀賞用的萱草有什麼區別
    萱草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因為開花美麗,容易管理,所以現在很多城市的綠化帶裡都能見到這種原產自我國的觀賞花卉。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將萱草誤認為黃花菜呢,這兩者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如果把黃花菜稱作萱草,其實也不算錯誤。但是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首先在外形上,萱草顏色豔麗,有紅、黃、紫等各種顏色,花型端正,而且還有重瓣花型。黃花菜的花朵呈淺黃綠色,花苞細長。此外,黃花菜植株內同樣含有一定的有毒成分,但含量較萱草要低,而且這種生物鹼容易被高溫破壞,所以我們在食用黃花菜之前都要用開水焯一下。還有一點,黃花菜的口感清爽脆嫩,這也是萱草不宜拿來食用的原因之一。
  • 細柄半楓荷特徵特性繁殖及栽培技術
    細柄半楓荷特徵特性繁殖及栽培技術黃善燦細柄半楓荷( Semiliquidambar chingii ( Metc. ) H.T.Chang ),為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 )半楓荷屬( Semiliquidambar )落葉喬木。細柄半楓荷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南部及廣東 [1][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
  • 黃花菜
    但鄉下人樸實憨厚,只願意叫它黃花菜。這個直觀的名字是從黃花菜的觀賞性和食用性兩個方面來說的。黃花菜的花瓣肥厚,色澤金黃,香味濃鬱;食之清香、鮮嫩、爽滑、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被視為「席上珍品」,於是得名。
  • 切花百合的生物學特性
    導語:歡迎來到煙花雨巷陌,切花百合的生物學特性。形態特徵,百合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由地下和地上兩部分組成:地下部包括鱗莖、子鱗莖、莖根基生根,地上部由葉片、莖稈、珠芽(有些百合無珠芽)、花序組成。鱗莖形狀因種類、土壤質地、栽培技術、生長年嶺不同而異。鱗莖無外皮包被,其顏色隨種類、品種而異,有白色、黃白色、黃色、橙黃色、紫紅色等。鱗莖的大小因種類品種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小的周徑6cm重量7~89,大的周徑24~25cm,重量在100g以上,特大的周徑為34~35cm,重量在350g左右。
  • 優良的攀援植物——炮仗花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管理
    優良的攀援植物——炮仗花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管理炮仗花,又名炮仗紅、黃金珊瑚、炮仗藤、火燒花、黃鱔藤,為紫葳科炮仗花屬木質大藤本常綠攀援植物,在我國南方各省均有栽培。1.生物學特性炮仗花屬常綠藤本灌木,木質化主幹粗壯,莖蔓上著生卷鬚,靠卷鬚纏繞固著物向上生長,枝蔓長達8~10米,若有參天的依附物還可攀緣到10~20米的高空。指狀複葉對生,小葉卵狀橢圓形,葉緣光滑,先端漸尖,共3枚,其中的一枚呈3裂卷鬚狀。
  • 「黃花菜」其實不叫「黃花菜」
    我們老家方言管它們叫「黃花菜」。       「黃花菜」的嫩尖,可以掐下來,炒著吃,味極鮮美,吃過,齒縫間還能留有淡淡的清香。       不過,這玩意,在我們小時候,大多是拿來餵豬的,極少出現在農家的飯桌。一則它只能掐尖吃,「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哪有那個閒工夫,滿地裡去慢慢地找尋嫩尖呢?
  • 花壇裡長得像「黃花菜」的那個花,也能做打滷面麼?
    我們的祖先其實很早就注意到了美麗的黃花菜,在《詩經》中就有關於黃花菜的記載:「焉得諼[xuān]草,言樹之背」這裡的諼(同萱)草就是我們熟悉的黃花菜了。中國人愛花也愛吃,所以在三國時期魏國嵇康的《養生論》論述中就有:「萱草忘憂,亦為食之」,可以想見那個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吃這種花朵了。萱草H. fulva(不是黃花菜)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