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粒莧種植:子粒莧的生物學特性以及他的栽培技術使用價值

2021-01-11 張莉看劇

導語:歡迎來到張莉的世界,子粒莧種植:子粒莧的生物學特性以及他的栽培技術使用價值。

今天小編和大家來說一下子粒莧這種植物,子粒莧的別名也叫千穗谷、蛋白草。子粒莧原產於中美洲和東南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為糧食、飼料、蔬菜兼用作物,在中南美洲為印第安人的主要糧食之一。子粒莧已有7000多年栽培歷史,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全國各地均能種植。1982年我國引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Rodal研究中心培育的美國子粒莧,由於其抗逆性強,速生高產,迅速引種到全國各地。

子粒莧也可作為觀賞花卉,還可作為麵包、餅乾、糕點、飴糖等食品工業的原料,目前國內已研製出含有子粒莧成分的保健品數十種。植物學特徵子粒莧屬莧科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根入土深達1.5~3.0m,側根主要分布在20~30cm的土層中。莖直立,高2~4m,最粗直徑可達3~5cm,綠或紫紅色,多分枝。葉互生,全緣,卵圓形,長20~25cm,寬8~12cm,綠或紫紅色。

子粒莧有著穗狀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直立,分枝多。花小,單性,雌雄同株。胞果卵圓形。種子球形,紫黑、棕黃、淡黃色等,有光澤,千粒重0.5~1.0g。子粒莧的生物學特性,子粒莧屬C4植物,適應範圍廣。喜溫暖溼潤氣候,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30℃,40.5℃仍能正常生長發育。不耐寒,日平均溫度10℃以下停止生長,幼苗遇0℃低溫即受凍害,成株遇霜凍很快死亡。

子粒莧根系發達,入土深,耐乾旱,能忍受0~10cm土層含水量4%~6%的極度乾旱。生長期內的需水量僅為小麥的41.8%~46.8%,玉米的51.4%~61.7%。水分條件好時,可促進生長,提高產量。不耐澇,積水地易爛根死亡。子粒莧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抗鹽鹼。旱薄沙荒地、黏土地、次生鹽漬土壤、果林行間均可種植。在含鹽量0.23%的鹽鹼地上能正常生長,pH8.5~9.3的草甸鹼化土地也能正常生長,可作墾荒地的先鋒植物。

子粒莧比以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最為適宜培養。子粒莧同化率高,生長速度快,在出苗後20天生長速度明顯增加,日增高3~6cm,出苗後50天,株高日增長可達9cm以上。在四川3月播種,5月開始抽花穗,7月種子成熟,生育期110~140天。在呼和浩特地區5月中旬播種,7月上旬進入分枝期,7月下旬現蕾並開花,8月底結實,9月底收穫,生育期110~130天左右。

子粒莧的種植注意事項,子粒莧忌連作,應與麥類、豆類作物輪作、間種。種子小而頂土力弱,所以要求精細整地,深耕多耙,耕作層疏鬆。子粒莧屬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多,在整地時要結合翻耕每公頃施有機物22.5~30.0t作基肥,以保證其高產需求。子粒莧一般在春季地溫16℃以上時即可播種,低於15℃出苗不良。北方於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種,南方3月下旬至6月播種,播種期越遲,生長期越短,產量也就越低。

子粒莧選擇條播、撒播或穴播均可,條播時,收草用的行距25~35cm,株距15~20cm;採種的行距60cm,株距15~20cm,播種量750~1500g/hm2。為播種均勻,可按1:4的比例摻入沙土或糞土播種。播後覆土1~2cm,播後及時鎮壓。也可育苗移栽,特別是北方高寒地區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延長生長期,比直播增產15%~25%,移栽一般在苗高15~20cm時進行。子粒莧在2葉期時要進行間苗,4葉期定苗。

子粒莧在4葉期之前生長緩慢,結合間苗和定苗進行中耕除草,以消除雜草危害。8~10葉期生長加快,宜追肥灌水1~2次。現蕾至盛花期生長速度最快,對養分需求也最大,亦應及時追肥。每次刈割後,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和灌水。追肥以氮肥為主,每公頃施尿素300kg。留種田在現蕾開花期噴施或追施磷、鉀肥,可提高種子產量和品質。子粒莧常為薊馬、金龜子、地老虎等為害,可用甲蟲金龜淨、樂斯本等藥物防治。

子粒莧葉中含有較多的粗蛋白質和較少的粗纖維,而莖中則相反,隨生長階段的延續,葉莖比下降,品質亦隨之下降,因此刈割要適時。一般青飼餵豬、禽、魚時在株高45~60cm刈割,餵大家畜時於現蕾期收割,調製乾草和青貯飼料時分別在盛花期和結實期刈割。頭茬刈割留茬15~20cm,並逐茬提高,以便從新留的莖節上長出新枝,但最後1次刈割不留茬。北方1年可刈割2~3次,南方5~7次,每公頃產鮮草75~150噸。

本文由張莉的世界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青椒種植:青椒的生物學特性,以及栽培品種選擇
    青椒是我們家庭最常見的蔬菜食材之一,青椒全身新鮮翠綠,我們經常用青椒來調整菜餚的色澤,早在1000多年前我國人民就開始種植青椒了,如今在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今天就來談一談青椒的種植技術。青椒為雙子葉植物綱、鞠亞綱、茄科,果實為鮮果,別名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大椒、柿子椒以及燈籠椒,因為能夠結出甜味漿果,被城裡人稱為甜椒和菜椒。青椒是一年生或者多年生草本植物,最大的特點是果實較大,辣味較淡,甚至根本不辣,一般只作為蔬菜食用而不做調味料。要想種植好青椒,必須對青椒有最初步的了解,才能管理和種植好青椒,下面就來介紹關於青椒的所有知識。
  • 月莧草的豐產栽培技術
    人工種植月莧草對地塊和茬口要求不嚴格,可選擇不積水,墒情好,土質疏鬆,透氣性好,陽光照射充足的地,主要以豆茬、玉米茬為宜,不能重茬。根據月莧草的生物學特性,在前茬施用豆磺隆、虎威和普施特除草劑的地塊不宜種植。月莧草種子粒小,萌發時對土壤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必須進行伏秋整地,要求保墒好,透氣性好,整細耙平,表土要乾淨。  2.種子處理。
  • 菠菜種植:菠菜的特徵和特性以及栽培技術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夢婷說事,今天和大家探討下菠菜種植:菠菜的特徵和特性以及栽培技術。菠菜屬藜科菠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波斯(現亞洲西部伊朗一帶),唐朝時傳入我國,在明朝《本草綱目》中稱之為「波斯草」。
  • 黃花菜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
    黃花菜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李軍喜一、生物學特性黃花菜是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株高 30~90 cm,具短根狀莖和粗壯的紡錘形肉質根。蒴果長圓形有稜,長 1.5~2 cm,直徑約 1 cm,背裂,內有亮黑色種子數粒,呈不規則稜形,光滑,果實很少能發育,制種時常需人工授粉。千粒質量為20~25 g。
  • 綠色食品豌豆的栽培管理技術是一系列綜合的農業種植技術,
    綠色食品豌豆的栽培管理技術是一系列綜合的農業種植技術,每個環節都應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才能達到生產綠色食品的技術要求。
  • 遼細辛的植物學生物學特徵及栽培技術
    遼細辛的植物學生物學特徵及栽培技術鞠永秀 ,尹春梅1 植物學特徵遼細辛的兩個品種分別是北細辛和漢城細辛,其中北細辛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粗約 3cm,根下生有黃白色的須要,有辛香。2 生物學特性2.1 多年生鬚根性草本藥用植物遼細辛從播種到種子成熟需要 7 年時間,7 年後每年都可開花結果。遼細辛一般在當年 6 月 ~7 月進行播種,播種當年不出苗,只長胚根。正常情況下播種當年的 8 月長出胚根,10 月下旬胚根會達 8mm 長,胚根上生有 1~3 條支根,並依靠這些支根在土壤中過冬。
  • 農科無界限:帶你了解咖啡樹的特性與用途,學習咖啡樹的種植技術
    現在我國廣東、廣西、雲南和臺灣等省區都有栽培。近年來廣東、廣西、雲南等地還新建了許多專種或兼種咖啡的農場,栽培面積正在迅速地擴大。(一)特性和用途咖啡樹屬茜草科咖啡屬,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咖啡的根係為圓錐根系,有一條粗而短的主根和發達的須根。
  • 溼地松的特性及栽培技術
    溼地松的特性及栽培技術一、經濟價值:溼地松是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近年來廣泛引種栽培的一種優良國外松,生長快,幹型直,抗性強,產脂高,木材用途廣。也是坑木、枕木、水工、造船、桅杆、樁柱、箱板、家具等適用之材,甚至可代替部分杉木使用。溼地松含脂豐富,質量優良,據廣西沙塘林校調查,17年生溼地松,樹高17米,胸徑22釐米,單株日平均產脂量為37克,較馬尾松高70%。二、溼地松特性:溼地松為松科常綠大喬木,高達15-25米,少數達30米,胸徑70—90釐米,通常有相當高的枝下幹。
  • 喜樹的經濟價值、特性與栽培技術
    喜樹的經濟價值、特性與栽培技術一、經濟價值:喜樹又稱旱蓮木、千丈樹、水慄子、天梓樹及水桐樹等,為我國特產經濟樹種,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區)。喜樹的根皮和果實含喜樹礆,可作藥用。二、喜樹特性:喜樹為珙垌科的落葉喬木,高20-25米;樹皮灰色。葉互生,紙質,長卵形,長12-28釐米,寬6-12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或微呈波狀,下面有平伏毛,沿葉脈密被灰白色粗毛;葉柄長1.5-3釐米,微有紅色。花單性同株,多數排成球形頭狀花序,雌花頂生,雄花腋生。瘦果窄矩圓形,長2-2.5釐米,頂端有宿存花柱,有窄翅。花期7月;10-11月果熟。
  • 農業種植:萬壽菊的營養價值與栽培技術
    原產於墨西哥,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形態特徵為:株高60~100釐米,全株具異味,淺根系,不發達。莖粗壯,綠色,直立。單葉羽狀全裂對生,裂片披針形,具鋸齒,上部葉時有互生,裂片邊緣有油腺,鋸齒有芒,頭狀花序著生枝頂,直徑可達10釐米,黃或橙色,總花梗肥大,花期8~9月。瘦果黑色,冠毛淡黃色,千粒重6.67克,發芽力可保持3年。其花朵可供食用。
  • 紫色姜的主要特徵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
    紫色姜的主要特徵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魏啟亮等紫色姜是姜科(Zingiberaceae)姜屬(Zingiber)宿根性草本植物,別名野薑,傣名補累。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編撰《雲南植物志第八卷》記載,紫色姜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雲南南部及東南部的熱帶雨林中,亞洲南部的印度、斯裡蘭卡、柬埔寨和泰國等國也有分布與栽培。
  • 《香菇的栽培技術》,菌類的害蟲原理以及防治方法!
    嗨,大家好,我是花千世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蔬菜種植知識是:菌類的害蟲原理以及防治方法。本人是一名有著多年豐富經驗的種植愛好者,希望我能分享能給喜歡種植的朋友帶來幫助。3.跳蟲:跳蟲又叫菸灰蟲,最常見的有紫色跳蟲、黑扁跳蟲等。跳蟲常食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草菇、雞腿菇、杏鮑菇、大球蓋菇、木耳、猴頭、姬松茸等。
  • 切花百合的生物學特性
    導語:歡迎來到煙花雨巷陌,切花百合的生物學特性。形態特徵,百合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由地下和地上兩部分組成:地下部包括鱗莖、子鱗莖、莖根基生根,地上部由葉片、莖稈、珠芽(有些百合無珠芽)、花序組成。鱗莖形狀因種類、土壤質地、栽培技術、生長年嶺不同而異。鱗莖無外皮包被,其顏色隨種類、品種而異,有白色、黃白色、黃色、橙黃色、紫紅色等。鱗莖的大小因種類品種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小的周徑6cm重量7~89,大的周徑24~25cm,重量在100g以上,特大的周徑為34~35cm,重量在350g左右。
  • 北美紅杉的生長環境特性及栽培技術
    北美紅杉的生長環境特性及栽培技術謝大斌 鄒信春引言北美紅杉的生長環境適宜於我國部分省市,其適用範圍廣、主要用途大的特性利於我國木工業發展,而北美紅杉已引種進我國多年,隨著我國對木工業發展的重視與國家對栽培技術的需求
  • 無花果的栽培特點與生物生態學特性
    「無花果」果樹栽培實踐中,首先了解掌握樹種的生態生物學特性,才能科學地發現栽培要點並制定栽培技術措施,本文對無花果栽培特點與其生物生態學特性的關係進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更好地為無花果栽培服務。1 對土壤要求不高,生態適應性強無花果喜光,耐旱、耐溼、耐鹽鹼、耐高溫、不耐嚴寒,不耐澇。
  • 蓮藕種植技術:教你深水子蓮無公害栽培技術應該怎麼操作
    子蓮與藕蓮一樣都有深水與淺水之分,那麼深水子蓮無公害栽培技術應該怎麼操作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深水子蓮栽培的時候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幫助到種植子蓮的農民伯伯們!深水子蓮栽培的產地環境條件也應符合蓮藕無公害生產的要求。
  • 如何進行雞樅菌栽培,有哪些關鍵栽培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雞樅菌喜歡吃的人很多 ,他的生長形態也讓人喜歡。雞樅菌又名傘把菇(四川)、雞肉絲菇(臺灣、福建)、雞腳菇、白蟻菰、豆雞菇(廣東)、雞棕、雞菌、蟻雞樅等。雞樅菌的得名據《本草綱目》記載:「謂之雞樅,言其味似雞也。」一、種類和形態特徵雞樅在真菌分類上為擔子菌綱,傘菌目,口蘑科,雞樅菌屬(蟻巢菌屬)。該屬在國外文獻記載已達到28種。
  • 愛政村農民種植月莧草增收
    東北網綏化11月6日電海倫市愛民鄉愛政村規模發展月莧草種植,使其成為一項富民產業。  從1993年開始,這個村農民開始試種月莧草,但都是小打小鬧,沒有形成規模,直到1998年,村裡與吉林省舒蘭市植物油廠聯繫,廠家提供種子,全村種植2000畝,收到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農民種植月莧草的熱情逐年高漲,也使一大批農民通過種植月莧草發了家。
  • 細柄半楓荷特徵特性繁殖及栽培技術
    細柄半楓荷特徵特性繁殖及栽培技術黃善燦細柄半楓荷( Semiliquidambar chingii ( Metc. ) H.T.Chang ),為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 )半楓荷屬( Semiliquidambar )落葉喬木。細柄半楓荷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南部及廣東 [1][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
  • 基金項目:蜀葵的植物學特點·應用價值與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蜀葵的植物學特點·應用價值與栽培技術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對越南農業技術援助文獻整理與研究(1950-1978)」(19BZS079);2018 年中國氣象局軟科學項目「公共氣象服務供給智慧化、均等化和個性化研究」(2018QRK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