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子花
#走南闖北##黃脂木科# 你沒有眼花,沒有看錯,它不是我們常說的山茶開的花, 也不是南方木本油料樹種——茶籽樹(油茶)的花,但也叫「茶子花」,這不過是品種名。它曾是百合家族的成員,根據最新的分子系統學研究,現歸於黃脂木科(Xanthorrhoeaceae)。沒錯,它其實便是大名鼎鼎的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什麼?你不知道黃花菜!?
那可能是你不太習慣看它美麗花朵鮮活的樣子,來~看乾貨:
(此圖來源: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是的,上圖就是花朵成為「大自然的饋贈」的普遍樣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針菜。不得不說的是,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鹼」的物質,(嗯~這種生物鹼,因最初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來,故也稱秋水仙素。也就是高中生物課本上提及到的能讓染色體加倍的物質)它本身無毒,但經過腸胃的吸收,在體內可氧化為「二秋水仙鹼」,則具有較大的毒性(變2就有毒了~)。因此食用鮮金針菜時必須經過水泡和充分加熱,且不宜食用過多,而一般我們都是食用花蕾的幹製品,不需要擔心中毒問題。
(圖片拍攝地點:山西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月恰恰是黃花菜收穫的季節,如果你有幸能到其產區一看,層層疊疊的金黃色花兒鋪滿山崗和田野,有的能綿延數十裡,仿佛金色的海洋,甚是美麗。
衝裡花
黃花菜植株一般較高大;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
葉7-20枚,長50-130cm,寬6-25mm。花葶長短不一,一般稍長於葉,基部三稜形,上部多少圓柱形,有分枝;
苞片披針形,自下向上漸短;花梗較短;花多朵,最多可達100朵以上;
花被淡黃色,有時在花蕾時頂端帶黑紫色。
花果期5-9月。
我國栽培黃花菜有悠久的歷史,主要產區有湖南、江蘇、陝西、四川、甘肅等省,黃花菜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由於長期栽培,品種很多:
大荔花
大同花
長嘴子花
怎麼多黃花菜的品種,不禁讓我想起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最後說道的: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以上是植物君採回來的花蕾,也是食用部位。平時植物君是不隨便採花的,這是實驗所需,它們也是為科學獻身。
(照片攝於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黃花菜種質資源圃)
那為什麼說「等到黃花菜都涼了」呢?
據說,在河南西南部結婚時要宴請賓客,有個不成文的規距:最後一道菜必定是黃花菜,也就是給客人一個信號,吃到黃花菜證明宴會馬上就結束了。而等你都等到黃花菜涼了,豈不是等很久了?
額~嚴謹的植物君想問,有沒有河南的老鄉出來證實一下呢?
文/圖 共又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