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靠外界磁場,把導線彎曲就能產生橫向電壓,堪比霍爾效應

2020-12-05 劉同學的科學戰記

每一個有物理常識的學生都知道,物體要沿著曲線運動,就必須有向心力的作用。

電子也遵循同樣的規律,所以當電流流過一根彎曲的導線時,一定有什麼東西在提供這種力。從邏輯上講,力來自於一個徑向電場,這就會讓電荷在導線中橫向電荷分離。但是這種電荷結構看起來很像霍爾效應,在霍爾效應中,磁場將移動的電荷轉移到載流導線的一側。

這種情況提出這個問題: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導體能產生霍爾電壓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回顧一下霍爾效應。

霍爾效應是電磁效應的一種,這一現象是美國物理學家霍爾於1879年在研究金屬的導電機制時發現的。 當電流垂直於外磁場通過導體時,載流子發生偏轉,垂直於電流和磁場的方向會產生一附加電場,從而在導體的兩端產生電勢差,這一現象就是霍爾效應,這個電勢差也被稱為霍爾電勢差。霍爾效應使用左手定則判斷。

可以看出來,要想讓導體中的電子發生偏轉就必須要外加磁場。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辦法讓導體中的電子走彎路麼?

把導線彎曲,就可以讓導線產生橫向電壓

芝加哥大學的尼古拉斯·謝德、大衛·舒斯特爾和西德尼·內格爾現在已經證明,把導線彎曲,就可以讓導線產生橫向電壓,這很像霍爾效應。研究人員把一段石墨烯彎曲,然後測量了安裝在摻雜矽襯底上的彎曲石墨烯導線的內外邊緣之間的電壓,在石墨烯的上下邊緣安裝了兩個探針來測量電壓的大小。

奇蹟發生了!在沒有外加電場的情況下,石墨烯導線在僅僅彎曲的情況下就產生了電壓。通過數據測量,發現橫向電壓對電流呈二次依賴關係,這正符合純粹的幾何效應,而不是傳統的霍爾效應的線性關係。而且彎曲石墨烯導線產生的電壓效果十分明顯,電壓測量發現通過導線的最大電流產生了0.5 mv的橫向電壓。

由於這種現象與霍爾效應十分相似,但是霍爾效應需要外加磁場才能產生,而石墨烯只需要彎曲這種幾何動作就能做到,於是就形象給這個彎曲產生橫向電壓的現象取名為幾何霍爾效應

由幾何霍爾效應產生的橫向電壓自然就稱為幾何霍爾電壓,幾何霍爾電壓應該作為表示電荷載體的符號。石墨烯很適合證明這種對應關係,因為它很容易調整電荷-載流子符號。當費米能級高於狄拉克點時,它是負的,當它們相反時,它是正的。通過施加外部電壓,研究人員不斷改變費米能級,並確認橫向電壓改變了符號。

彎曲的導線能產生橫向電壓,那麼直導線是否也有幾何霍爾效呢?

作為對電壓幾何原點的另一種檢驗,研究人員同時測量了與曲線相鄰的直線段導線的橫向電壓。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現儘管直線段的電壓始終小於曲線段,但它也非零。這一意外的電壓是由導電電子的曲折路徑引起的。即使導線不改變其方向,電子也會沿著阻力最小的複雜路徑運動

幾何霍爾效應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容易地測量石墨烯中載流子的有效質量。此外,由於它不依賴於磁場,這種效應可以用來描述體積超導體中的電荷載流子。由於幾何霍爾效應不依賴磁場,那麼有可能在更廣闊的領域中發揮作用。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物理所磁性金屬橫向光伏效應的低磁場調控研究獲進展
    一是利用自旋霍爾效應、自旋賽貝克效應以及電子隧穿效應產生與操縱自旋流,這一領域已經有大量的工作。另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是利用磁場調控半導體內電子的運行軌跡:通過把磁場直接作用於半導體,利用洛侖茲效應偏轉電子軌道,獲得電子行為的磁調控。但是,由於常規半導體對磁場不敏感,所需要的磁場通常很高,為幾個甚至十幾特斯拉。
  • 導線集膚效應產生的原理及集膚深度
    集膚效應原理  集膚效應就是導線中的電流不是沿著整個導線橫截面傳送,而是趨向沿導線表面傳送,導線橫截面中心沒有電流流過,這一現象是由導線的渦流導致的
  • 一文讀懂神奇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未來科技革命有望由此產生
    霍爾效應是指,如果將條形導體置入與其表面垂直的磁場,並在長度方向通過電流時,導體內的電荷將在洛倫茲力的作用下偏嚮導體的某條長邊,繼而在導體內部寬度方向上產生(霍爾)電壓的現象。下方的示意圖非常清晰的表現了霍爾效應的產生原理。
  • 電錶中電壓線圈和電流線圈怎麼產生磁場的?
    說到電能表的電壓線圈和電流線圈產生磁場,這就要說到機械電能表了,因為機械電能表的輪盤就是在磁場下轉動的。一、機械電能表電子式電能表和智能電能表是通過對電流和電壓數據採樣後再計算得出功率,不需要電壓線圈和電流線圈產生磁場,只有機械式電能表才需要磁場。
  • 進展 | 拓撲半金屬的大橫向熱電效應和潛在應用
    其中兩個方面尤其重要:一方面,電子空穴的熱電效應符號相反,二者相互補償降低了材料的總熱電效應。另一方面,Wiedemann-Franz定律決定了電導和熱導的大致比例,二者無法獨立優化。熱電輸運係數是一個張量,而目前的熱電材料設計僅僅考慮了縱向效應,即溫差和電壓平行的熱電輸運。二者垂直的橫向熱電效應一般情況下非常小,況且通常需要外磁場,很少被人關注。
  • 霍爾效應傳感器可測量磁場和檢測位置
    霍爾效應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當以一定角度穿過一片材料的磁場影響到在此材料中流動的電流時就會產生霍爾電壓。霍爾片通常是一片矩形的半導體材料,作為有源元件或「有源區域」產生霍爾電壓(圖1)。霍爾片有給定的長度l、寬度w和厚度t。
  • 進展|拓撲半金屬的大橫向熱電效應和潛在應用
    其中兩個方面尤其重要:一方面,電子空穴的熱電效應符號相反,二者相互補償降低了材料的總熱電效應。另一方面,Wiedemann-Franz定律決定了電導和熱導的大致比例,二者無法獨立優化。熱電輸運係數是一個張量,而目前的熱電材料設計僅僅考慮了縱向效應,即溫差和電壓平行的熱電輸運。二者垂直的橫向熱電效應一般情況下非常小,況且通常需要外磁場,很少被人關注。
  • 淺談關於電磁元件中鄰近效應的產生
    開關電源電磁元件中,一般不可能沒有線圈。線圈中的可變磁場感應產生了渦流,從而導致了集膚效應和鄰近效應。集膚效應是由繞線的自感產生的渦流引起的,而鄰近效應是由繞線的互感產生的渦流引起的。集膚效應使電流只流經繞線外層極薄的部分,這部分的厚度與頻率的平方根成反比。
  • 動書解析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的力
    AB產生的磁場在右邊垂直紙面向裡,在左邊垂直紙面向外,在CD左右兩邊各取一小電流元,根據左手定則,左邊的電流元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下,右邊的電流元所受安培力方向向上,知CD導線逆時針方向轉動.當CD導線轉過90°後,兩電流為同向電流,相互吸引.所以導線CD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靠近導線AB,D正確.
  • 科普:磁場和電磁效應,發電機為什麼能發電以及什麼是分子
    磁鐵之所以有磁性,是因為其內部電子旋轉運動產的磁效應與外界磁場方向一致。磁鐵能吸引鐵釘,是因為生它在靠近鐵釘時,其磁場使鐵釘磁化,相互間產生吸引力,鐵釘就牢牢地與磁鐵「粘」在一起了。但是,當磁鐵的溫度升高時,它內部的分子熱運動越來越快。當溫度升高到某個數值時,劇烈的分子熱運動完全破壞了電子運動的規律性,這時,磁鐵的磁性就消失了。為什麼指南針能指示方向?
  • 高考物理真題之圓形閉合導線在變化磁場中的電學問題
    第一、當一根導線中通過電流時,它的周圍會產生環繞導線的磁場,離導線越近的地方,磁場強度越大,判定磁場繞行方向時,伸出右手,大拇指指向電流方向,四指繞行方向就是磁場方向。在判定導線中電流流向時,伸出右手,大拇指指向阻礙磁場變化的方向,比方說,磁場向裡增大,要想阻礙它增大,需要產生一個向外的磁場,這樣才能抵消它一部分,達到阻礙目的,所以,大拇指指向外邊,此時,四指環繞方向就是產生的電流方向,如上題中的二問(問題及解析在圖2,圖3)。
  • 沒有電池,卻能產生上萬伏電壓,這到底是什麼原理?
    這是一種具有壓電效應的材料 我們這裡先來說下什麼是壓電效應 所謂壓電效應 是指某些介質在力的作用下 會產生形變 其內部會產生極化現象
  • 【知識點】電場,磁場
    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磁場,小磁針在該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磁極和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磁場發生的。電流和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磁場產生的磁場是存在於磁體、電流和運動電荷周圍空間的一種特殊形態的物質,磁極或電流在自己的周圍空間產生磁場,而磁場的基本性質就是對放入其中的磁極或電流有力的作用。
  • 用霍爾元件測量磁場講義
    霍爾效應是導電材料中的電流與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電動勢的效應。金屬和半導體都會發生霍爾效應現象,但由於半導體的霍爾效應顯著而得到實用和發展,現在廣泛用於非電量的測量、電動控制、電磁測量和計算裝置方面。本實驗採用霍爾效應實驗裝置,通過測量通電螺線管的勵磁電流、霍爾元件的工作電流和霍爾電壓,得出磁感應強度以及各相關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曲線,以學習霍爾效應和霍爾元件的基本知識以及用霍爾元件測磁場的原理和方法。
  • 集膚效應
    具體表現在金線周圍膠體因持續高溫下矽膠碳化燒黑,這是由於高頻下阻抗遠高於直流阻抗,阻抗的升高使金線發熱更加嚴重使膠體燒黑,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集膚效應。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6921.htm一、什N是集膚效應集膚效應又叫趨膚效應,當交變電流通過導體時,電流將集中在導體表面流過,這種現象叫集膚效應。集膚效應是電磁學,渦流學(渦旋電流)的術語。
  • 什麼是集膚效應(趨膚效應(skin effect))?集膚效應的本質是什麼?
    當交流電通過導線時,導線截面上各處電流分布是不均勻的:_導線中心處電流密度變小,而靠近表面的電流密度大,這種電流分布不均衡的現象,稱為集膚(趨膚)效應。產生集膚效應的原因如下:當電流通過導線時,導線周圍磁力線的分布呈同心圓狀,不僅導線外部有礎場存在,而且導線內部也有磁場。
  • 電流只在導線表面流動,為何導線不是空心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個概念----趨膚效應。什麼是趨膚效應?我們都知道電流大小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電荷量多少。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導致電流在導體中分布不平均,電流大量聚集在導電的表面上,越往導體中心電流越小。把這種現象稱為「趨膚效應」,也有人叫「集膚效應」。趨膚效應產生原因?
  • 芯進電子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CC6921與ACS724KMATR參數對比
    ACS724KMA的13腳為濾波管腳,CC6921為零電流基準信號輸出端,內部基準能夠提供一個穩定的參考電壓,避免供電電壓不穩定時測量產生的誤差。CC6921 內部集成了一顆高精度、 低噪聲的線性霍爾電路和一根低阻抗的主電流導線。輸入電流流經內部的 0.6mΩ 導線,其產生的磁場在霍爾電路上感應出相應的電信號,經過內部處理電路輸出電壓信號,使得產品易於使用。在電源電壓 5V 條件下, 輸出可以在 0.2~4.8V 之間隨磁場線性變化,線性度可達 0.1%。
  • 【仿真百科】磁場電磁學簡介(下)
    加熱電路。紅色區域的應力最高。由於電路的玻璃板上施加的熱量和電路膨脹,導致玻璃板發生彎曲。通過在感應線圈上施加高頻交流電,可以產生一個時變磁場。將被加熱的材料(稱為工件)放置在磁場內,但不接觸線圈。請注意,並非所有材料都可以實現感應加熱;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電導率較高的材料(如銅、金、鋁等)。在交變電磁場的感應作用下,工件中會產生渦流,導致電阻損耗,從而達到對材料進行加熱的目的。
  • 變化的電壓電流產生電磁幹擾的機理分析
    這一組圖清楚地展示了變化的電壓、變化的電流產生電磁騷擾的機理。左上圖,是兩個電路通過磁場耦合的情況。電路1連接了一個變化的電壓V1,於是形成了一個變化的電流i1,它產生了一個變化的磁場Φ11,這個磁場的一部分會穿過電路2,這部分磁場記作Φ12,根據電磁感應定律,在電路2上就產生了一個感應電動勢V2,這就是幹擾電壓。如果V1是一個直流電壓,就不會發生上面的磁場感應過程。左下圖是電場耦合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