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膚效應原理
集膚效應就是導線中的電流不是沿著整個導線橫截面傳送,而是趨向沿導線表面傳送,導線橫截面中心沒有電流流過,這一現象是由導線的渦流導致的。下圖是一段圓形直導線剖面圖,不仿就以此圖來說明圓形導線產生集膚效應的原理。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圓形導線的截面受渦流的影響使電流只流經導線表面極薄的一部分,主電流的流動方向是OA,如果沒有集膚交流的影響,電流應該是均勻地流過該段圓形導線的橫截面。先假設有一電流沿導線中心軸OA方向流動,根據弗萊明右手定則,讓大姆指指向OA軸電流的方向,那麼該段導線周圍產生的磁場方向,就是沿著由l到2,由2到3,再由3到l的圓形方向,小實點表示由紙面向外穿出,小「X」表示由紙面向裡穿進,由1、2、3、1平面構成磁力線的閉合回線。因流經OA軸的電流是變化的,所以導線周圍便產生交替變化的磁場。根據法拉弟定律,一個變化的磁場會在其周圍的區域,產生一個感應電流,如上圖的虛線部分的X和Y平面。
依據楞次定律,閉合迴路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使得它所激發的磁場來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因此流經導線的電流產生的磁場感應出兩個環形感應電動勢abcd和efgh,這兩個感應電動勢便產生環形的電流——渦流。在X環路中,電流方向為順時針方向,渦流由d—c-b—a_+d構成閉合迴路;由右手定則可知,這環路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與主軸OA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相反,為由紙面向裡穿入,為消弱主磁場。
而在Y環路中,渦流方向上e-f—g-h—e構成閉合迴路,由該閉合迴路電流所產生的磁場,由右手定則可判斷為磁場由紙裡向外穿出,同樣是消弱主電流磁場。從上圖中可看到.兩個平面X和Y在靠近主電流OA軸的附近,沿ef軸和de軸的電流方向與主電流OA軸電流方向相反,它們與OA軸的主電流相互抵消,有消弱主電流的趨勢。然而在X與Y平面中,gh軸與ba軸的電流方向,與主電流方向相同,有增強主電流的趨勢。所以,淨電流(渦流和主電流之和)在圓形導線的外表面被增強,而在導線的橫截面中心處相互抵消,幾乎沒有中心電流流過,也就是中心軸OA的電流被消弱近於0。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頻電流流過導線的實際面積小於導線總面積.交流阻抗要大於直流電流流過此導線時的直流阻抗。而交流阻抗的大小由集膚深度決定,集膚深度又與電源的頻率有密切關係。
集膚深度
1)集膚深度與頻率的關係:首先,什麼叫做集膚深度。簡單地說,就是由渦流而導致通電導線表面傳輸電流的深度。為了定量地研究集膚效應,將集膚深度定義為導體中電流密度減小到導體截面表層電流密度的l/e或37%處的深度。其中e為自然底數.e=2.71828183。根據這個定義可推導出在70aC時銅線的集膚深度與頻率有如下關係
式中厚度S的單位為mil,即為導線產生集膚效應時電流子導線表面傳輸時的深度。f為電源頻率,單位為Hz。通過上面的式子,可以計算出70℃時不同電源頻率下銅線的集膚深度,詳細數據如附表所示。
2)集膚深度與導線直徑的關係:首先我們假設導體橫截面為圓形,其電流通過此導線的直流阻抗為Rdc.集膚效應帶來的交流阻抗為Rac.那麼阻抗變化量為△R,應該有Rac=Rdc+△R.又因
並將其代入式中有:Rac=
從上式可以看出,導線的交流阻抗值與直流阻抗值之比與頻率f關係是隨頻率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導線交流阻抗值隨著頻率f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