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電流的鄰近效應與趨膚效應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同時對待焊管坯發生作用,要根據焊管生產實際,對它們的作用區別對待。原則是,針對主要矛盾,適當取捨(強化與弱化),各有側重。如焊接薄壁管時,就需要在強化趨膚效應的同時,適當弱化鄰近效應,即適當加大開口角,以防焊接過程中發生「過燒」,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防「過燒」就是焊接薄壁管的主要矛盾;當焊接厚壁管時,就需要適當弱化趨膚效應而相應強化鄰近效應,通過減小開口角增強焊接熱量,因為焊接厚壁管的主要矛盾是焊不透,易形成焊縫「冷焊」。
集膚效應對焊管生產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如果沒有集膚效應,電流就會均勻分布在管坯橫截面內而無法集中,繼而不可能實現高速高效焊接。
(2)如果電流滲透超過管坯厚度一半時,集膚效應對焊管生產便失去意義,這也是為什麼管壁越薄選擇頻率越高的原因。
(3)集膚電流滲透深度與頻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也就是說,頻率越高,電流滲透深度越淺,當生產薄壁管時,要求選擇較高的電流頻率,因為薄壁管焊接邊緣加熱、傳熱的路徑短,整個邊緣一定範圍內的金屬易被均熱;反過來,如果生產厚壁管,那就需要適當降低焊接電流的頻率,以弱化集膚效應,使流過待焊管坯邊緣的電流稍微深一點,將由表層單向傳熱至某一深度變為在某深度範圍內直接發熱,這實際上縮短了厚壁管坯邊緣的傳熱路徑。
低碳鋼管坯在焊管生產中常用高頻電源頻率範圍內的電流滲透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