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關丹廣肇會館會長:華社應傳承族群文化

2020-12-05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9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關丹廣肇會館會長江瑞雲在出席會館會員大會和會員女子獎勵金頒發儀式時表示,華社應該提高年輕人對本身族群使命的認識,堅持傳承本身文化的根,提升族群的凝聚力。

她說:「每一年,我們都在大會上苦口婆心鼓勵會員積極把子女或孫輩帶來會館,讓他們參與活動,了解族群在這裡落地生根的歷史和文化,讓每一名同鄉都能傳承族群的文化。」

江瑞雲說,會館樂意栽培年輕的會員,尤其是青年團和婦女組的新人。「在改革和推動會館的會務時,我們希望以新的方式吸引及激勵會員們,使會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提到新冠疫情,江瑞雲提醒會員們適應現新常態的生活秩序,並在人群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她說,會館今年取消會慶和敬老宴會,捐血運動、書法比賽、歌唱比賽等活動也都將展延。

她表示,受疫情影響,會館面對收入減少問題。「會館樓下店鋪從2019年至今一直空置,期間雖然有人來看店鋪但最終都沒有租下店鋪。我想這主要原因是店鋪陳舊,因此理事將進行探討,考慮動用一些款項來裝修,進而改善會館收入」,她說。

此外,她表示,由於疫情影響,民眾今年無法在清明節時掃墓,這也讓義山小組失去美化義山的收入。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族群認同與多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0年11月1日,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的「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族群認同與多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線舉行。主旨發言由韓晗擔任主持人、盛靜擔任評議人,莫泰熙、王潤華、陳奕平、範若蘭四位主旨發言人分別就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傳承與多元教育文化的創新以及傳教士與華人移民等議題進行學術演講。莫泰熙從自己深耕多年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實踐出發,談到了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的培育等重大問題,認為馬來西亞華人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大家不斷抗爭、自強不息的努力結果。
  • 馬來西亞華語教學的兩大源流及其互補性
    三、如何實現兩大源流的優勢互補(一)正視族群語言關係的重要性,提升處理族群關係問題的政治智慧 在多民族社會裡,語言與政治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語言與使用語言的民族緊密相關,是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特性保持以及民族認同的重要因素。族群關係屬於政治問題,由此,語言也與政治發生了聯繫。
  • 跨學科視域下傳統族群文化的現代傳承與文化認同學術研討會暨第四...
    12月14日,「跨學科視域下傳統族群文化的現代傳承與文化認同」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客家文學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B2-335召開。她表示,期待通過此次會議促進傳統族群文化研究,使之煥發新的生機,從而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並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 新加坡華人會館追本溯源 增進對母族文化認識
    新加坡華人會館追本溯源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本月27日至29日,新加坡八邑會館與新加坡歷史博物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將聯合舉辦為期3天的《海外潮人社會文化國際研討會》。
  • 【安慶之美】民俗文化的瑰寶——訪王圩燈會會館
    馬年一路平安走來,轉眼又到了歲尾,而老龍燈的鼓點和鞭炮聲似乎仍在耳邊迴響,內心便隱隱升起參拜龍燈會館、祭拜龍王廟的衝動。於是,在一個晴好的冬日午後,筆者懷著虔誠,慕名前往。隨行的王女士是王圩人,從小對家鄉燈會耳濡目染,此趟也成了我們的嚮導。 站在柏年河南堤上放眼望去,圩畈中間坐落著兩進黃牆灰瓦、古色古香的飛簷式建築,這便是王圩燈會會館和龍王廟。
  • 世界史:平等應是處理族群關係的一個原則
    華人能否順利地保持自己的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這種保持對於族群關係的發展起一種怎樣的作用。政府制定對華人的政策、主體社會對華人的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華人文化的認識。與此同時,華人保持自己的文化也只有遵循一定的法則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 為什麼說湖廣會館是北京四大兇宅之一?湖廣真的有靈異事嗎?
    在北京城有很多兇宅,其中有一處名氣最大的,那就是湖廣會館。聽到會館兩個字,就知道這宅子有年頭了,一般叫會館的至少要追溯到晚晴民國。湖廣會館也不例外,它修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地址就在西城區騾馬市大街東口路南邊。北京大大小小的會館有很多,要說名氣最大的,湖廣會館絕對榜上有名。
  • 新州名人 | 歐仲文:從車崗鎮雲洞村走出的馬來西亞愛國僑領
    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介紹眾多新興籍華僑中影響力較大的一位,他就是已故馬來西亞一代愛國僑領、原馬來西亞霹靂新興同鄉會名譽會長歐仲文先生。愛國僑領歐仲文先生像歐仲文是新興縣六區(今車崗鎮)安仁鄉雲洞村人,出生年月不詳。
  • 側視馬來西亞政局,關鍵還在族群政治這朵「霧裡花」
    新首相上任後,馬來西亞的政黨政治格局,有何位移?對馬來西亞政治有初步印象的人更可能會問,馬哈蒂爾與原定接班人、人民公正黨(公正黨)領袖安華之間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而2019年以降,安華跟此次政治風暴首先發難的公正黨署理主席阿茲敏阿里,都面臨了「雞姦案」的指控,為何同性性交議題會在馬來西亞政壇帶來如此大影響力?
  • 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沙巴州分會拿督劉順泰會長考察藍炬星集成灶
    2019年5月21日,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沙巴州分會拿督劉順泰會長一行來到藍炬星總部考察!  藍炬星電器總經理錢松良先生(左)  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沙巴州分會拿督劉順泰會長(右)  為回應 2018 年 11 月 「一帶一路,小吃帶路
  • 宗族、族群意識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
    「宗族、族群意識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具有世襲性強、穩定性高、凝聚力旺等特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傑告訴記者,廣東有三大文化板塊:嶺東的潮汕文化板塊、珠三角的廣府文化板塊、梅州的客家文化板塊。此外,粵西的高雷地區按語言歸屬分屬於客家、廣府和閩南等文化分支。
  • 素食文化:馬來西亞百蔬V族 千人吃素減碳愛地球
    ◎一生無量來自關丹彭亨大學的慈青何嘉升和兩位夥伴於今年參加中南馬慈青人文營時,接收到「百蔬V族」運動的訊息。回到關丹,三位年輕人即在當地帶動了五十七名同學吃素。雖然這群學生正值考試期間,卻願意抽出時間舟車勞頓來參與「百蔬V族大聚會」。
  • 跨界族群音樂文化研究與身份認同
    一方面,該認同之網上存在著按文化圈、文化層的歷史性規律而發展、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認同階段和層次序列,其中的不同認同類型,是自族群和地域內部傳承向跨地域、族群、文化傳播的方向,前後依序,順著時針,由小漸大,由點到面,滾雪球般地自然增長,最後形成一張認同階序之網。比如,由族群認同、區域認同、信仰認同到國族認同,就是一個規模大小不一,文化同質程度有異,帶有歷史形成和層次區分特徵的認同階序。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2020年11月24日 14:4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本屆論壇以「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為主題,廣邀兩岸專家學者進行交流研討,對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開展文化交流合作具有積極意義。
  • 堅持優秀性標準 確保文化傳承格調
    作者: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會長 王依群  近年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受到全社會的重視。現在,有些人打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旗號,將文化變為純粹獲取利益的工具,甚至傳播低俗、庸俗、媚俗文化。就此而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  文化的優秀性,首先體現於時代性。文化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刻畫著時代的特徵。傳承就是要把不同時代的優秀文化應用於當下並賦予新的使命,要有利於實現新時代的目標任務。其次是民族性。
  • 馬來西亞百年古建築黃亞福故居遭拆除 僑界籲重建
    中新網5月4日電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導,馬來西亞擁有百年歷史的黃亞福故居一夜間被夷為平地,柔佛州反對黨領袖巫程豪表示,根據2005年國家自然遺產法令第24條文的規定,即使古蹟已經化為廢墟,當局仍可援引上述法令,命令發展商重建復原。
  • 集研堂會館修繕完工 三墩古建築煥發新生
    浙江在線1月23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虞江晉芳 王玲麗)近日,位於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西行橋70號的古建築--集研堂會館修繕工程順利完工。會館坐北朝南,屬於典型的四合院風格中式建築,木結構,硬山頂。進門為天井,兩側廂房,主屋面闊三開間,前有屋廊,整體建築近一百平方米。主屋外廊上的梁、枋、牛腿,房屋內部鶴頂軒簷廊均雕飾精緻,具有顯著藝術價值。
  • 孫中山曾在青島廣東會館激情演講 老會館煥發新顏
    廣東會館起初,記者沒有找到「與三江會館一牆之隔」的廣東會館,後來在熱心市民張兆順的帶領下,走到頭往右一拐,沒走幾米,眼前豁然開闊,臺階下的空地上鋪有塑膠草皮,一棟亮黃色兩層小樓顯然粉刷時間不長,讓記者難以一時從三江會館的黑灰色建築中回過神來,樓內房屋皆空空蕩蕩,根據屋內留下的黑板、教學道具、舊校服可以判斷,這裡曾是一棟教學樓,一間教室的牆面上貼有「三江學校後教學樓安全疏散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