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廷階
《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依賴》簡明人類對沙子的認知至今還是一片空白一滴水或者一隻蚊子距人類更近而一粒沙子距另一粒沙子更近沙子在宇宙中尋找同類河流會為他們指引方向沙子漂落到人類頭上遠遠沒有戰爭或者天災人禍的破壞力一粒沙子必須依賴另一粒沙子確定自身的意義如同把一棵樹種進花盆這之前,它叫樹這之後它叫花其實一粒沙子比地球小不了多少
萬物互相效力,在聖經上早就是指出來了,因為在這個世界,萬物脫離了原來的統一生命,這都是因為人的邪惡造成的。萬物因為人的邪惡而蒙羞,導致萬物在世界上被邪惡蹂躪,萬物也為此而墮落,萬物也有了自己的罪性,萬物之間也是互相掠殺。萬物本來是一體的,萬物本來就是生命本身的不同部分,當萬物有了邪惡、自私、貪婪的時候,就導致了互相效力變得遙遠,但是,就算在這個墮落的世界,萬物之間還是具有互相效力的,金木水火土,它們之間互相效力互相轉化。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是一種邪惡、罪孽、黑暗的生存,這個世界是人的罪孽形成的墮落世界,人的墮落導致萬物的更大不幸。直到現在,人正在造成萬物的毀滅。
在艱難的黑暗中,在自然被人蹂躪之中,萬物互相依靠,人在其中,更是暴力地把萬物作為人的依靠,人的存在、人的生存都建立在萬物的消失、毀滅的基礎上。
在簡明《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依賴》的詩歌裡面,就體現了人的暴力殘酷與萬物本來的互相幫助,因為生命原來把萬物與人歸於一體。
「人類對沙子的認知
至今還是一片空白
一滴水或者一隻蚊子
距人類更近
而一粒沙子
距另一粒沙子更近」
人的日常生活,水是更為重要的,當然沙子被人們拒絕,當人在拒絕沙子的時候,他很少思考,自己讓更多的沙子出現,人的惡造成了更多的沙子,人的邪惡就是沙子,人的邪惡對自然戕害與掠奪,導致自然喪失自己的生命力,於是,水土沙漠化越來越嚴重,導致全球沙漠增多,自然環境的惡劣就會決定人自己的毀滅,自然對人的反抗,導致了一粒沙子與另外一粒沙子的團結,用它們自己的毀滅來報復人的邪惡,從而讓人也走向毀滅。
人在津津樂道自己的生活,忘記了對自然的珍惜,對自然正在的毀滅沒有引起警惕,也沒有引起自己的道歉,然而人的毀滅正在人的腳步上來了。
「沙子在宇宙中尋找同類
河流會為他們指引方向
沙子漂落到人類頭上
遠遠沒有戰爭或者
天災人禍的破壞力」
沙子是毀滅性地流浪,當地球變為宇宙裡面流浪的沙子,人的毀滅早就完成了。沙子正在流浪,沙塵暴就是一種流浪的書寫方式,如果不讓沙子停下來,沙子就會繼續進行自己對人的毀滅性報復的旅程,不會回頭。沙子因為它公開的方式,好像看上去沒有戰爭的殺傷力大,這是因為它故意利用了人的冷漠與人對它的忽視,人對沙子的計劃的忽視就是自己的傲慢與冷漠形成的,人對沙子的忽視會造成自己邪惡帶來的代價。
人的心不應該是一粒沙子,而應該是綠色,而應該是生態平衡,那麼,人才會有自己的家園。
「一粒沙子必須依賴另一粒沙子
確定自身的意義
如同把一棵樹種進花盆
這之前,它叫樹
這之後
它叫花」
沙子與沙子,它們知道團結起來才會形成沙漠,這樣,沙漠與沙漠越來越團結,也就形成了人的驕傲、邪惡、黑暗的越來越多與越來越暴力地團結在一起。
在自然越來越沙漠化的今天,我們看到了把大自然扳回家裡的悲劇,人現在越來越失去了大自然,只能依靠零零星星的自然碎片來維持自己的生存,人的精神世界也只能依靠盆景的小綠色來維持對自己的安慰,顯然,這是不夠的。
當沙漠與一個自然縮小的綠色盆景形成對比,我們看到了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嚴重性。人把自己逼到了花盆裡生存,人也把自己逼到了沙漠裡生存。
「其實一粒沙子
比地球小不了多少」
一粒沙子,人如果不好好管制它,它就會壯大起來,形成一片沙漠。一粒沙子其實就是人心,它就是一粒地球被破壞了生態平衡之後,地球環境惡化的真實寫照。
簡明的這一首《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依賴》有一種沉重的力量,巧妙地展示出來人心的可怕,人心如果不去掉惡,就會形成沙漠,把人自己埋葬。
人是依靠自己的生存家園而立足的。一粒沙子都要依靠另外一粒沙子才不會孤單,那麼,人的心裡那麼冷酷,就要注意了,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邪惡,就不警醒自己,一意孤行,後果可想而知。
簡明的這一首《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依賴》在抒情的背後,有一種大的哲學思考,讓聽到了一首詩敲響的警世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