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巖作用:主要成巖作用及作用特點-溶蝕,交代和重結晶作用

2020-12-01 風雷說地質

溶蝕作用(Corrosion)

沉積物、膠結物或其它礦物在成巖過程中,被水局部溶解稱為溶蝕,殘留下來的部分就具有溶蝕結構。溶蝕總是從顆粒表面、顆粒、基質內的裂縫等部位開始再逐漸擴展開來。溶蝕作用的結果形成了沉積巖中的次生孔隙。一些顆粒被溶蝕後留下的同形孔隙被物質充填形成鑄型(如鮞粒鑄型)。

溶 蝕 作 用

1.碎屑石英由表至裡被溶蝕;2.碎屑長石順解理和表面被溶蝕;3.泥晶基質被溶蝕交代作用(Replacement)

交代作用指一種礦物代替另一種礦物的現象。 交代作用可以發生於成巖作用的各個階段乃至表生期。交代作用常可形成以下4種類型結構:

漂浮自形晶結構交代礦物以其自由的結晶形態彼此分離地出現(或飄浮)在被交代礦物的背景中。

1. 砂巖中的菱鐵礦交代方解石連晶膠結物;2. 砂屑灰巖中六方柱狀石英交代方解石; 3. 泥晶灰巖中菱面體白雲石交代方解石。

交代殘餘結構也稱蠶食結構,即顆粒、基質或膠結物礦物被交代礦物集合體部分置換,而另一部分則殘留,交代和被交代礦物之間有一個不規則的蠶食狀分界面。

幾種常見的交代殘餘結構及其交代關係的判別

1. 顆粒(如陸源碎屑)被畫豎線的礦物(如膠結物)交代;

2. 畫豎線的礦物呈脈狀伸進到畫斜線礦物內部,則斜線礦物被交代;

3. 如果兩個弧島狀斜線礦物屬於同一個礦物晶體(可同時消光),則它通常是被交代礦物,否則無法判別;

4. 豎線和斜線礦物之間雖有蠶食狀分界面,但一般無法判別交代關係。

交代假像結構交代礦物選擇性地完全置換了被交代顆粒或礦物晶體形成了假像或假晶。

方解石交代碎屑長石而具有長石假像;黏土礦物交代長石而具有長石假像同時殘留有長石的解理;玉髓交代腕足碎片和鮞粒而具有腕足和鮞粒假像同時殘留原始的結構特點;方解石交代石膏而具有石膏假像(也可由溶解一充填形成)。交代陰影狀結構當顆粒被同成分的基質或膠結物包圍時,強烈的交代可能會突破交代假象的邊界使邊界消失,或者基質、膠結物同時被交代,僅因結構或所含雜質不同使原顆粒中的交代產物在晶體粒度、潔淨度等方面與周圍交代產物出現差異,結果原顆粒所在部位就變成了一個成分或結構都相對特殊,而邊界模糊或呈過渡狀的斑塊。這種斑塊就是原顆粒的陰影假晶。

1. 白雲巖中細砂級大小的白雲石質球狀陰影,可能是鮞粒的陰影;

2. 白雲巖中非規則狀白雲石質陰影,難以確切判別是何種顆粒的陰影。

※常見的交代作用

(1)石英和方解石的相互交代作用

PH值的影響:

PH值小於7時,方解石溶解,石英沉澱,石英交代方解石——矽化;

PH值大於9.8時,石英溶解,方解石沉澱,方解石交代石英——碳酸鹽化。

溫度的影響:

隨著溫度的升高,石英的溶解度增加,方解石的溶解度減小。

(2)方解石交代粘土

PH=8時,溶液中富含Ca離子,一些粘土礦物將變得不穩定而被交代。

(3) SiO2交代粘土礦物(矽化)

矽化在薄片中表現為玉髓或隱晶石英的小顆粒散布在粘土基質中,它們可能是氧化矽在粘土礦物之間的微細孔隙中沉澱形成的。

(4)粘土礦物交代石英

在富含粘土基質的砂巖中,常見粘土礦物,尤其是伊利石溶蝕和交代石英顆粒或長石顆粒的現象。

重結晶作用(Recrystallization)

一般重結晶作用指礦物在不改變基本成分的同時為減小表面能,而自然增大粒度的作用,伴隨有體積減小。廣義重結晶還包括玻璃質或非晶質向晶質的轉化、晶格的調整等.如;火山碎屑中的酸性玻璃轉變成隱晶的長英質礦物、蛋白石轉變成玉髓或進一步轉變成石英,膠磷礦轉變成磷灰石等。

比如砂巖中的重結晶作用主要發育於基質及膠結物中。

1)灰泥基質的重結晶作用:

成巖早期重結晶為微晶方解石。成巖作用晚期,由細晶變成粗晶甚至形成嵌晶(連 生)膠結組構。

2)矽質膠結物的重結晶作用:

非晶質蛋白石膠結物變成纖維狀或微晶的玉髓,然後進一步變為晶質石英,成為石英顆粒的次生加大邊或呈單獨的細小自形晶體。

3)粘土基質的重結晶作用:

形成白雲母或自生長石(呈次生加大邊或單個的晶粒);隱晶質高嶺石可重結晶為蠕蟲狀或鱗片高嶺石。

變晶鮞及周圍的重結晶方解石晶體

變晶鮞:鮞粒強烈重結晶後鮞核和包殼結構完全消失,但仍然可完好地保留它的光滑球狀形態。

成巖作用共生順序分析

多種膠結物存在時,判斷形成的先後順序的依據:先形成的膠結物往往沉澱於孔隙的外壁 ;相鄰膠結物之 間的關係。

膠結物共生順序及表達方式
膠結物共生順序及表達方式
膠結物共生順序及表達方式

相關焦點

  • 成巖作用:主要成巖作用及作用特點-膠結作用(Cementation)
    彼此分立的顆粒被膠結物焊接在一起的作用稱為膠結作用。主要在成巖早期(同生和淺埋)進行。膠結物:指在成巖過程中,從粒間水溶液中沉澱出來、對分離顆粒起焊結作用的化學沉澱物。鬆散的碎屑沉積物通過膠結作用變成固結的巖石。
  • PNAS: 成巖作用記錄了新元古代海水無機碳庫信息
    有機碳埋藏通量(forg)假定碳的輸入C(i) = -6‰ (VPDB) 且Δδ = δ13Ccarb – δ13Corg = 27‰(Hoffman and Lamothe, 2019)在碳酸鹽巖臺地的前緣斜坡帶由於受熱對流的驅使,海水持續地流過鬆散的沉積物然後返回到廣海(圖2B、圖2C),即所謂的海水主控的成巖作用;而沒有循環海水作用的區域成巖作用受控於沉積物
  • 特提斯造山帶斑巖成礦作用
    特提斯成礦域是全球矚目的三大成礦域之一,以發育斑巖礦床為主要特徵。它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於原-古-新特提斯洋的多期次俯衝、閉合和陸-陸碰撞作用。斑巖成礦過程可分為大洋俯衝、大陸俯衝和碰撞後再造三階段。
  • 變質作用有哪些類型?形成哪些變質巖?
    答: □動力(碎裂)變質作用 主要在構造運動引起的定向壓力作用下,使原巖發生碎裂、變形和一定程度的重結晶作用。主要發生於斷裂帶。 依應力的性質、強度和壓碎結構的特點不同,可形成構造角礫巖、碎裂巖、糜稜巖、千糜巖等(其碎裂程度愈來愈強)。
  • 「花崗質巖漿:成巖作用到成礦作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成功召開
    2018年11月13-15日,為推動花崗巖學科發展、解決花崗巖成巖成礦過程中的關鍵科學問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花崗巖成巖成礦地質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花崗巖中心」)在武漢組織召開了「花崗質巖漿:成巖作用到成礦作用」學術研討會。
  • 變質作用與變質巖相關地質概念全解析,拿走不謝
    變質作用:巖石在基本上處於固體狀態下,受到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發生礦物成分、化學 成分、巖石結構與構造變化的地質作用,稱為變質作用。 變質巖:變質巖是組成地殼三大巖類之一,它是由火山巖或沉積巖或先成的變質巖經變質作用所形成的巖石。靜壓力:是由上覆巖石重量引起的,它隨著深度增加而增大。靜壓力對巖石的作用力各向均等,而且各個方 向的壓力值相等。
  • 寶石自然形成作用的類型特點
    寶石的自然形成作用寶石的自然形成作用俗稱地質成寶作用。按作用性質和能量來源劃分為內、外生和變質成寶作用三大類型,分別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相應的寶石。因寶石自然形成過程相對於人類壽命體現的不可再生性及自身的複雜性,產物表現出稀缺特點,最符合寶石基本條件。
  • 晚期礦化蝕變的作用
    但從黃鐵礦-硬石膏化之後所形成的一套蝕變巖及有關礦化與中期礦化蝕變時期的蝕變巖及礦化特點在整體上有明顯的區別。這說明分出晚期礦化蝕變階段是必要的。晚期礦化蝕變是寧蕪地區成礦氣液不斷作用並演化到了末尾階段的產物。熱液的溫度已進入中溫為主的階段,作用的範圍已更接近地表,因此在成分上水液的組分、包括地表水的滲入越來越多。
  • 變質巖:變質巖的結構和構造
    變質巖的結構構造和化學成分、礦物成分一起,是變質巖的最基本的特徵,是恢復原巖、再造變質作用歷史及巖石分類命名的標誌。變質巖的化學成分主要反映原巖特點;變質巖的礦物成分主要反映變質作用條件下,那麼結構構造則主要是變質作用機制的反映。
  • 論螢石礦床成礦特點及在VCT成像中的物性反映
    從目前在鎢礦、螢石礦、銅礦等巖脈型礦床的勘探試驗成果來看,礦脈呈現明顯高值異常,VCT探礦儀0.2米/層的縱向高解析度足以展現地下各層巖脈型礦床的分布及厚度。本文在借鑑前人總結出螢石礦床成礦特點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螢石礦床在VCT成像剖面圖中的反映,總結螢石礦的物性測值區間及不同類型礦床的分布特點。
  • 常見交代變質巖類型:矽卡巖,蛇紋巖,青磐巖,雲英巖
    (一)矽卡巖類矽卡巖主要是由中酸性侵入巖與鈣鎂質碳酸鹽類巖石(石灰巖或白雲質石灰巖)接觸時,由接觸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類巖石。中酸性巖漿富含化學性質活潑的揮發組份,碳酸鹽巖(特別是化學成分不純的碳酸鹽巖)對化學作用也敏感。由侵入體邊部的侵入巖變成的矽卡巖稱內矽卡巖,產於圍巖內的矽卡巖稱為外矽卡巖。
  • 《DNF》智慧的結晶作用是什麼 智慧的結晶作用介紹
    DNF是一款動作類遊戲,在DNF遊戲中智慧的結晶有什麼作用呢?相信有些小夥伴還不是很清楚,那麼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DNF智慧的結晶作用一覽的詳細介紹!  DNF智慧的結晶作用一覽  1、100史詩跨界:智慧的結晶作為100級版本推出的材料,主要的用途就是讓玩家們用來跨界100級的史詩裝備,智慧的結晶將代替史詩碎片。
  • 「外力作用」中的風化和侵蝕這兩種表現形式,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地球的外力作用能量來自於太陽輻射能,主要的作用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外力作用總是希望把地球表面趨向平坦平整。風化和侵蝕有什麼區別?在地球表面,外力作用的參與者有很多,比如流水、風力、生物、海浪、冰川等等都是外力作用的實施者。其中流水和風力是外力作用中最主要的兩類參與者,一般來說,在氣候溼潤和半溼潤地區,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為主導;在氣候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導。
  • 源下緻密砂巖儲層垂向成巖非均一性成因機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題目:源下緻密砂巖儲層垂向成巖非均一性成因機製作者:李丹1,林承焰2,,山東 青島 266590摘要:緻密砂巖油氣作為一種非常規油氣資源備受關注.為揭示源下緻密砂巖儲層垂向成巖非均一性成因機制,依據薄片鑑定、掃描電鏡、黏土礦物X衍射、包體測溫及物性測試等多項分析測試技術,對松遼盆地南部青一段烴源巖下伏泉四段緻密砂巖儲層開展垂向成巖非均一特徵研究
  • 源下緻密砂巖儲層垂向成巖非均一性成因機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題目:源下緻密砂巖儲層垂向成巖非均一性成因機製作者:李丹1,林承焰2,董春梅2,楊玲1,朱兆群1,馬存飛2,毛毳3,張濤4,山東 青島 266590摘要:緻密砂巖油氣作為一種非常規油氣資源備受關注.為揭示源下緻密砂巖儲層垂向成巖非均一性成因機制,依據薄片鑑定、掃描電鏡、黏土礦物X衍射、包體測溫及物性測試等多項分析測試技術,對松遼盆地南部青一段烴源巖下伏泉四段緻密砂巖儲層開展垂向成巖非均一特徵研究,認為儲層所受壓實作用強烈,是造成儲層減孔效應的主導因素
  • 四川盆地二疊系火成巖天然氣分布
    分析表明,盆地內二疊系發育中心式火山噴發巖相,其巖性組合及分布特徵表現出明顯差異性;火成巖主要分布於3個區域:盆地西南部,主要為大面積溢流相玄武巖;盆地中西部的簡陽—三臺地區,發育侵入巖、火山熔巖(玄武巖)和火山碎屑巖;川東達州—梁平地區,則僅為輝綠巖和玄武巖。
  • 2017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知識點:沉積巖
    沉積巖 (在地表分布約佔75%,體積約佔7.9%)  1、定義:母巖的風化物質、火山物質、有機物質以及宇宙物質等,經過水、風等介質搬運以後,在一定條件下沉積下來,再經過成巖作用形成的巖石。  2、沉積巖的物質組成:  沉積巖有兩部分組成:沉積物顆粒和膠結物。
  • 沉積作用和沉積物:化學和生物搬運的沉積作用
    化學搬運的沉積作用 溶解物質母巖風化產物中的溶解物質,主要為Cl、S、Ca、Na、K、Mg、P、Si、Al、Fe 等。前面元素的溶解度較大,多呈真溶液; 後面的溶解度較小,多呈膠體溶液。它們均呈溶解狀態,在河水或地下水中,向湖泊和海洋中轉移。1.
  • 高考地理小專題——風化作用
    水巖反應是指在地質作用過程中水溶液與巖石間物質成分的相互交換作用。下圖中陰影部分示意某翡翠產區,其所在地礦床的還原性水巖反應與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表層風化作用和地下水的長期作用、翡翠中存在的微裂隙及其中微細礦物在表層水溶液的作用下的溶解和蝕變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
  • 它生沉積巖類:陸源碎屑巖的組分和結構
    他生沉積巖類: 指主要由它生礦物構成的沉積巖。主要包括陸源碎屑巖和火山碎屑巖。陸源碎屑巖:指主要由母巖風化的碎屑物質和不溶殘餘物質經搬運、沉積和成巖作用之後形成的沉積巖,其中碎屑顆粒佔50%之上。 碳酸鹽膠結物:主要為方解石和白雲石。 其它膠結物:赤鐵礦、褐鐵礦、海綠石、黏土、硬石膏、石膏、黃鐵礦、綠泥石、重晶石、沸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