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勘察設計協會年會。
紅網時刻1月12日訊(記者 嶽瑾)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中的第一年,也是邁入戰略重啟的元年。在「新基建」背景下,勘察設計企業如何在「大裂變」時代找尋發展新動力、發展新機遇?今日,長沙市勘察設計協會年會上特邀國內權威專家為長沙城市建設工作和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把脈」,並深度探討勘察設計企業如何更好的助力「精美長沙」建設。
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的發展正處於一個不確定性不斷上升的大背景之下。近年來,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已經進入了深刻調整期,其中既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場因素,行業的結構、格局正在發生著深刻改變。疫情的暴發不會改變這種趨勢,反而會加速這種趨勢的演變。如何有效地處理好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如何積極地謀劃應對,尋求發展突圍與創新發展路徑,成為行業企業亟待破解的難題。
在今日的活動上,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變革管理專家、上海天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進行了主題演講,他分享了關於勘察企業改革於發展方面的思考。他認為,「十四五」時期將是面向多樣性生態布局卡位的決勝時期,從增長型向生長型戰略轉變,以生長型思維關注企業效能提升,關注企業組織的有機生長,構建面向未來的獨特競爭優勢。
深圳市藍凌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範恩傑則分享了在勘察設計行業數位化轉型實踐的經驗。
「勘察設計是決定一項建設工程甚至整個城市建設和發展能否優生的關鍵所在,要準確把握長沙城市建設發展形勢,充分發揮勘察設計行業領頭雁作用,精雕細琢,創新創意,為『精美長沙』建設彰顯擔當作為,積極貢獻力量。」長沙市政府副秘書長張躍先指出。近年來,長沙年均30個項目獲國家、省級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長沙磁浮快線工程、營盤路湘江隧道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建築信息模型(BIM)建築應用意義重大。」參會人員紛紛表示,通過推進BIM技術可實現工程物理特徵、功能信息的數位化承載和可視化表達,可提高建設工程質量水平、節省投資、節約資源、縮短工期,是城鄉建設領域轉型升級的關鍵技術,促進長沙向著智慧城市的方向越攀越高。
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關鍵環節,其發展質量對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城市品質的持續提升、城市活力的競相迸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勘察設計行業是長沙城市發展當中的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助力「四精五有」精美長沙建設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勘察設計企業如何在新的一年中更好的助力「精美長沙」建設?長沙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提出,長沙勘察設計行業要積極行動:要統籌管控城市天際線,構建高低錯落、層次豐富、進退有序的城市天際線景觀;要注重建築特色塑造,統籌考慮重點區域、重點地段建築風貌,保持城市個性;要加強街道風貌管控,推動總體規劃、整體設計、統籌實施,實現街道市政設施、景觀環境、沿街建築、歷史風貌等全要素有機整合;要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提升老舊小區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空間環境及智慧化建設的品質;要以營造社區宜居環境為設計理念,結合15分鐘「完整社區」建設要求,完善社區醫療、物流快遞、便民小超市等生活服務區域設計;要以打造綠色人居環境為設計理念,結合生態廊道建設,打造顯山、露水、見林、透氣的城市景觀。「總之,要聚焦一個『精』字,確保建設品質的顯著提升。」該負責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