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大連新聞綜合頻道
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
家住遼寧大連的小花今年7歲,去年右側臉頰上長了一個包,當時家人沒當回事,結果包塊越來越大。家長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沒想到小花臉上長的竟然是個腫瘤,需要手術切除。
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記者見到了小花和她的母親李女士。小花上周剛做了腫瘤切除手術,這次是過來拆線、複查。
小花的媽媽告訴記者,剛開始的包就像被蚊子叮了一樣,擠掉一點膿後就好了,和正常皮膚一樣,但是沒想到後面又長大了,還變得很硬。 此後,這個包越長越大,幾個月的時間,黃豆粒大小的膿包,長成了硬幣大小的圓球型包塊。5月中旬,李女士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小花臉上長的是毛母質瘤。
醫生介紹,小花就醫時,腫塊的直徑已經有3公分了,質地非常的硬,與皮膚表面有一定的粘連,這是典型的毛母質瘤的表現。毛母質瘤是一種毛母質細胞分化形成的腫瘤,通常長在頭面部,是一種良性腫瘤,癌變率很低,但發病率卻挺高,多發於女性,高峰發病年齡為5到15歲。
最後,經過手術,醫生將小花臉上的毛母質瘤順利切除。手術留下了輕微的疤痕,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平復,不會影響容貌。醫生表示,毛母質瘤的瘤體和包膜,不通過手術很難徹底清除,如果自行處理,瘤體殘留會再次增大,而且容易引發感染,形成難以復原的疤痕。
醫生提醒,毛母質瘤通常因為沒有疼痛感,有的在表麵皮膚甚至看不出來,所以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孩子如果出現這種皮下很硬的包塊,應該儘早來醫院檢查,越早發現術後留下的疤痕越不明顯,而且手術後通常不會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