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將建立罕見疾病診斷基因資料庫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人類基因組計劃/維基共享周六,中國啟動了第一個旨在診斷兒童罕見疾病的重大項目。中國的兒科專家將開始使用全基因組測序(WGS)的技術來建立罕見和未確診病症(包括精神障礙和身體缺陷)的資料庫。
-
國家為何不建立全民基因庫,發展基因檢索,原因讓人唏噓
劉德華在電影《失孤》中扮演一位被拐賣兒童的父親很多網友在建議,嬰兒一出生,醫療機構便可以採集嬰兒的DNA,國家統一建立一個基因資料庫,就像身份證信息聯網一樣,以後逐步的擴大檢測人群,所有人的DNA都可以在這個資料庫裡面找到,如果有兒童丟失,假如公安部門找到被拐賣的兒童,則可以順利通過基因檢索系統迅速找到被拐賣兒童的親生父母
-
國家基因庫開幕在即 將成全球最大生命信息平臺
綜合性世界最強中國的基因庫建設比多數發達國家晚幾十年,國家基因庫是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資料庫(DDBJ)之後,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但中國國家基因庫具有其他三國尚未具備的功能。「他們只是資料庫,沒有樣品保存功能。
-
科學家合作建立衰老研究多組學資料庫
在該資料庫中,用戶可實現對不同層次組學數據的交互查詢和聯合分析等功能,同時資料庫還將不斷完善建立多層次組學間的整合分析和數據呈現,並形成升級版本。此外,資料庫提供了歸屬不同通路的衰老相關基因集,使得用戶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特定基因和通路在衰老生物學中的意義。
-
基因庫的建立——一把雙刃劍
有一天加西婭在網際網路上購買了一個DNA(基因)測試,她收到基因測試盒後將自己的DNA取樣並放到盒子中,寄到美國的一個實驗室……加西婭一直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多年來一直在尋找自己真正的家人。之前她只知道自己有一個兄弟,加西婭從未停止過尋找他。讓人意想不到是,在做完基因測試的六年後加西婭收到了一位女士的郵件。
-
我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運營在即 將成全球最大生命信息平臺
未來將有數百人在國家基因庫工作,這樣的工作環境不錯噢。 參觀完這個神秘的國家基因庫了,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它的功能吧。 國家基因庫由生物信息資料庫和生物樣本資源庫組成,已經實現對基因信息數據總量達60PB的訪問支持;制定基因信息數據採集、儲存和管理相關標準和技術規範
-
動物所等建立衰老生物學多組學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曲靜研究組,與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鮑一明研究組、張維綺研究組合作建立了Aging Atlas資料庫(https://bigd.big.ac.cn/aging/index)。
-
【收藏版】生物信息學資料庫大全
由日本的DDBJ、歐洲的EMBL和美國的GenBank三家各自建立和共同維護。 ★ EMBL庫,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DNA和RNA 序列庫。 http://www.ebi.ac.uk/embl.html ★ GenBank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 (NCBI)所維護的供公眾自由讀取的、帶注釋的DNA序列的總資料庫。
-
生物信息學資料庫大全
由日本的DDBJ、歐洲的EMBL和美國的GenBank三家各自建立和共同維護。 ★ EMBL庫,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DNA和RNA 序列庫。 http://www.ebi.ac.uk/embl.html ★ GenBank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 (NCBI)所維護的供公眾自由讀取的、帶注釋的DNA序列的總資料庫。
-
國家基因庫正式運營 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資料庫
大公網9月22日訊(記者古寧)深圳國家基因庫22日正式開始運營。這是繼NCBI(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DDBJ(日本基因資料庫)和E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資料庫。
-
你了解國家基因庫嗎?本文將帶你近距離接觸!
二是基因信息資料庫建設水平世界領先。存儲能力方面,具備60PB數據存儲能力,實現對基因信息數據總量達500PB的訪問支持,數據存儲能力已超越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國際三大基因庫。 三是科學研究碩果纍纍。國家基因庫發起建立了國家基因庫資源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目前,已有30多家樣本保藏機構參與國家基因庫樣本信息開放共享,樣本資源信息共享總量達六十餘萬份。
-
全基因組單核苷酸變異資料庫建立
有助推動我國及周邊國家人群的進化遺傳和醫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馬普計算生物學研究所徐書華團隊新近建立的全基因組單核苷酸變異資料庫有助於更深入解析人類基因組變異的功能、表型效應,對我國及周邊國家人群的進化遺傳和醫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
【學術前沿】劉光慧/鮑一明/曲靜/張維綺建立衰老生物學多組學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曲靜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鮑一明研究組、張維綺研究組合作建立了Aging Atlas資料庫(https://bigd.big.ac.cn/aging/index)。
-
國家基因庫運營 揭秘國家基因庫裡有什麼?
走進建在層層梯田之上、室內綠意盎然的建築,從一層上三層,依次會看到龐大的高通量基因測序房、超級計算房以及冷凍資源房。「三庫兩平臺」,是國家基因庫主任梅永紅描述基因庫內容時使用頻次最高的一個概念。據梅永紅介紹,與美國、歐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
-
國家基因庫的現狀,如何實現成果轉化?
國家級基因庫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已將保護基因資源列入本國戰略計劃,分別建立了國家級的基因資料庫(NCBI、EMBL和DDBJ)和層次不同的生物樣本資源庫。國家基因庫目前擁有四十多個參考基因組資料庫,包含近千種動物、植物、微生物基因組,佔全球已完成大型基因組數量的80%以上,涵蓋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表觀組等多組學數據以及表型數據和臨床數據信息。其中人方向的資料庫包括:首個亞洲人基因組資料庫、兩千多種單基因遺傳病資料庫、中國腫瘤基因組(CCGC)資料庫、海嘯DNA資料庫、人腸道菌群資料庫等。
-
研究人員建立NanDeSyn資料庫支撐「綠色重生」國際合作計劃
工業產油微藻可規模化地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油脂,是人類社會糧食、營養和燃料可持續供應的潛在解決方案之一。為了促進資源共享,推動工業產油微藻合成生物學和分子育種技術,青島能源所單細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公衍海、韓國科學技術院Nam Kyu Kang等帶領的國際聯合開發團隊,建立「微擬球藻設計與合成資料庫」。該資料庫收集和整合包括微擬球藻屬內的基因組序列、基因注釋、轉錄組、蛋白組和小RNA等的功能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數據。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一圖讀懂國家基因庫是幹什麼的
今天起,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將正式開始運營,其也被稱為是中國的生命「諾亞方舟」。 據介紹,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 與美國、歐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
-
必看| 關於生物信息資料庫的那些事兒,原來是這樣的
國際上已建立起許多公共生物分子資料庫,包括基區組圖譜資料庫、核酸序列資料庫、蛋白質序列資料庫、生物大分子結構資料庫等。這些資料庫由專門的機構建立和維護,他們負責收集組織、管理和發布生物分子數據,並提供數據檢索和分析工具,向生物學研究人員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研究和應用的需要,為他們的研究服務。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將成全球最大生命信息平臺
官網資料顯示,深圳國家基因庫初步建成「三庫兩平臺」的結構業務和功能,「三庫」由生物資源樣本庫、生物信息資料庫和生物活體庫組成,「兩平臺」為數位化平臺、合成與編輯平臺。深圳國家基因庫是繼NCBI(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EMBL-E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DDBJ(日本DNA資料庫)全球三大國家級基因庫後的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但它與另外三個資料庫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
-
科學網—建立微擬球藻資料庫支撐「綠色重生」計劃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