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何不建立全民基因庫,發展基因檢索,原因讓人唏噓

2020-12-06 最美的季節遇見你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英國科學家亞歷克·傑夫裡斯於1984年偶然發現,基因上存在一些微小的結構,足以區別不同的個體。他試著利用這種差異來區分不同的人,由此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幅DNA指紋,從此DNA技術迅速發展,成為人們辨別生物個體的一項最準確的技術手段。

英國科學家亞歷克·傑夫裡斯

我們經常會看到在某某寶上發布的兒童丟失的信息,看到這樣的信息扼腕嘆息的同時不禁在想,是誰在幹傷天害理的事情,拐賣兒童,讓一個完整的家庭頓然失去一切的快樂,對於父母來說是一種煎熬折磨,這樣的打擊放在誰的身上都是無法接受的。

尋找孩子最煎熬的就是那顆父母心

很多人可能看過劉德華主演的《失孤》,看那辛酸的經歷,讓人非常的惋惜。目前很多解救出來的被拐賣兒童,因為年齡小無法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只能寄養在福利院,在後續很長時間找到雙親,很多孩子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只能在福利院長大,而且這些孩子因涉及法律問題不能被別的人領養,因此如果建立基因庫,採用基因檢索可以輕鬆找出孩子的一切信息,讓被拐賣兒童迅速找到回家的路。

劉德華在電影《失孤》中扮演一位被拐賣兒童的父親

很多網友在建議,嬰兒一出生,醫療機構便可以採集嬰兒的DNA,國家統一建立一個基因資料庫,就像身份證信息聯網一樣,以後逐步的擴大檢測人群,所有人的DNA都可以在這個資料庫裡面找到,如果有兒童丟失,假如公安部門找到被拐賣的兒童,則可以順利通過基因檢索系統迅速找到被拐賣兒童的親生父母。

基因檢索可以讓被拐賣兒童迅速找到回家的路

另外網友們也建議只要是有犯罪記錄的人,都可以將其DNA數據存到基因庫裡面,這樣一旦發生某些案件,公安部門則可以利用DNA技術迅速進行破案,這樣也可以減少相應的一些犯罪。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採取這樣的措施,到底是資金問題還是技術問題或者是別的原因呢?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基因檢索沒能迅速實現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會採取一些別的方式來搜集DNA,在英國英格蘭和威爾斯被捕的嫌疑人,都要求被採集DNA樣本,採集後的樣本經過檢測將數據儲存在資料庫中,即使部分人被證明是清白的,他們的DNA樣本資料也將會一直被保存在警方DNA資料庫中。英國的這項政策使其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基因指紋資料庫中心。

英國已經建立了罪犯基因資料庫

個人DNA數據採集需要一定的費用,以前這個費用可能比較昂貴,現在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成熟,DNA鑑定則相對便宜,每個人檢測一下的費用一般在1000元左右,如果國家建立新生兒基因庫,父母親可以出一部分錢,國家可以補貼一部分,這樣子的話,逐步建立基因庫,國家承擔的費用也不是很高,所以國家不建立人口基因庫並不是因為資金問題。

隨著技術發展,基因檢測費用已經降低了很多

在技術方面,自從英國科學家亞歷克·傑夫裡斯於1984年偶然發現DNA識別技術後,經過將近四十年的發展,DNA的檢測已經變得很簡單,在現代科技條件下,只需在手指上採一滴血或者用棉籤在口腔裡刮一下,就可以採集到一個人的基因信息,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網際網路讓所有的數據共享變得很容易,所以建立基因庫和基因檢索系統並不存在技術方面的問題。

網際網路讓基因檢索技術不再有難度

目前很多父母在懷孕以後進行一項無創DNA檢測,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僅需採取孕婦一小管靜脈血液,利用新一代DNA測序技術對母體外周血漿中的游離DNA片段(包含胎兒游離DNA)進行測序,並將測序結果進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從中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從而檢測胎兒是否患三大染色體疾病。所以基因檢測在現在真的不是什麼存在技術瓶頸的事物。

無創DNA檢測技術已經很成熟

可是目前仍然沒有國家建立全民基因資料庫,就是因為覺得建立基因庫會洩漏個人的隱私,由於DNA包含決定人體生理、病理、甚至行為特徵的全部遺傳密碼,所以DNA信息被視為人的「終極身份證」。

因此我國DNA資料庫的建立和發展目前還處於摸索階段,希望國家應儘快對DNA樣本強制採集的對象、程序及樣本保留、銷毀等問題進行立法,以實現打擊犯罪與保護公民權利之間的平衡。一方面可以減少一些倫理問題帶來的社會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打擊兒童拐賣犯罪,另外可以提高警察對一些刑事案件的破獲率,抑制各類型的案件。

基因庫及基因檢索可以拯救很多家庭

所以基因庫的建立好處很多,雖然花費的資金會比較多,但明顯的好處很多,希望我國政府加快基因庫建設和基因檢索系統的建設。然而在國際上因為侵犯隱私和侵犯人權,沒有任何國家全面推行!真的是很可惜。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基因產業新方向:建立新生兒DNA庫,從源頭「打拐」
    其中全國政協委員白鶴祥提交了《免費為新生兒建立臍帶血和DNA庫》的提案。他建議,免費為新生兒建立臍帶血和DNA庫,一方面為兒童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另一方從源頭來有效遏制拐賣兒童犯罪。將DNA檢測納入新生兒出生後常規檢查?
  • 從1到8,「數說」國家基因庫
    2019年9月22日 是深圳國家基因庫的第3個生日 從2011年獲批組建 2016年正式啟動運行 到2019年運營三周年 8年淬鍊 國家基因庫
  • 國家基因庫的現狀,如何實現成果轉化?
    而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產業雖發展迅速,但大量的生物樣本和基因數據的收集,保存、分類管理以及應用尚不規範,因此,需要建立技術領先、標準規範、共享服務、安全可靠的國家級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推動生物產業發展和基因技術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著眼於為本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平臺,儲存和管理我國特有的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是具有國家水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公益性創新科研和產業基礎項目。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基因庫,截止目前已累計處理了近300萬份生物樣本。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央廣網深圳9月2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劉旭林)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9月22日開始正式運營。這個依託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的國家級基因庫,目前已存儲多種生物資源樣本超過1000萬份。  中國的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裡面建有基因測序房、超級計算房以及冷凍資源房。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私人「基因銀行」進行時
    點擊查看 國家基因庫將於9月22號正式運營,這將是中國首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同時也是目前為止的唯一一個。該基因庫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衛生部聯合批覆,並由華大基因最終負責承建運營。
  • 揭秘國家基因庫
    /社會  2016年9月22日,總部位於深圳大鵬的國家基因庫正式投入運行。這是我國首個且唯一的國家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它的發展不僅讓我們了解世界萬物的過去,還將影響我們的未來。目前,基因「諾亞方舟」已正式啟航  文|《小康》記者 劉建華深圳報導  2016年9月22日,位於深圳的國家基因庫正式啟用。
  • 基因庫的「是」與「非」
    最近,泰國科技部和司法部公開表態,支持泰國通過相關法律,允許司法鑑定機構收集犯人的DNA信息並建立全國罪犯基因庫,以便更好地偵破刑事案件。  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美國也剛剛宣布,將由國會通過修改相關法律,準備收集所有非法移民的DNA信息,並存入全國基因檢索系統。
  • 國家基因庫運營 揭秘國家基因庫裡有什麼?
    這正是我國唯一一座國家基因庫的定位:有效保護、開發、利用遺傳資源,提高我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水平,維護國家生物信息安全,助力全球生命科學發展。2011年,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批覆同意深圳依託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國家基因庫。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這裡幾乎與外界隔離,恍若世外桃源。
  • 國家基因庫:揭秘中國「諾亞方舟」—新聞—科學網
    「同時,我們對自身健康和疾病的了解、幹預,我們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合作開發,都需要以基因資源作為基礎。因此,擁有自己的基因資源,將對中國全民健康事業、生物多樣性資源開發和應用的可持續性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徐訊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道。
  • 世界最大綜合基因庫 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運行
    梅永紅說,「基因庫是生命科學的『國庫』,比銀行的金庫還要寶貴。農耕時代的核心資源是耕地,工業時代是能源,而生命科學時代則是基因。基因資源目前已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如精準醫學很大程度上依賴對基因解讀的結果。未來精準醫學方面的發展和競爭,一定程度上是基因資源的獲得與解析。
  • 基因庫的建立——一把雙刃劍
    【西班牙華媒網訊】西班牙一名被領養的50歲女子,通過在網上測試基因找到了自己失散已久的家人。然而,人們在感嘆基因測試帶來的益處時,也應該意識到保護自己的基因隱私極其重要。基因信息若被用作武器,可能比細菌武器還可怕。
  •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時間:2016-09-22 19:02   來源:中金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 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裡面裝啥 幹啥用) 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現在的中國也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就是可以去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深圳開業運營,打造國民「生命銀行」
    這是中國首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更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基因庫,由華大基因承建運營。我國基因庫承建較晚,5年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衛生部聯合批覆,是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資料庫(DDBJ)之後的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
  • 基因庫的是與非(科技大觀)
    最近,泰國科技部和司法部公開表態,支持泰國通過相關法律,允許司法鑑定機構收集犯人的DNA信息並建立全國罪犯基因庫,以便更好地偵破刑事案件。  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美國也剛剛宣布,將由國會通過修改相關法律,準備收集所有非法移民的DNA信息,並存入全國基因檢索系統。
  • 你了解國家基因庫嗎?本文將帶你近距離接觸!
    你了解國家基因庫嗎?本文將帶你近距離接觸!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28 09:58:00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國家基因庫一直都非常神秘。
  • 全球最大基因庫在深圳開門迎客
    為什麼要建全球最大基因庫  美國、歐盟、日本先後建立了大型基因資料庫,這三大基因資料庫的生物信息數據幾乎涵蓋了所有已知的DNA、RNA和蛋白質數據。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稱,我國每年產出的大量基因數據也存在國際三大資料庫中,如果國內不能保存我國獨特的基因數據,這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同時,國家基因庫對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有重要意義。
  • 國家基因庫為什麼會選擇華大基因來承建和運營?
    而歐洲的EBI則更加注重開放和創新的學術氛圍,其功能更多定位與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和教育培訓在中國國家基因庫的相關介紹中,繞不開「三庫兩平臺」的描述,國家基因庫未來的架構功能,也與此有關。梅永紅向網易科技表示,「國家基因庫與國外三大基因庫相比,不僅在存儲規模上有很大的超越,更注重研發和在產業生態中發揮積極作用,未來國際基因庫希望成為國內基因產業孵化器,繞著存儲、解讀、利用這條產業鏈,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有更多人、更多模式走出來。」另一方面,由於目前國內民眾對基因和基因庫價值的認知尚且有限,科普和科教也是基因產業化必須面臨的課題。
  • 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 系世界最大的基因庫
    國家基因庫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佔地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1.6萬平方米。其中,一期面積為4.75萬平方米。2011年,該基因庫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批覆,並由華大基因最終負責承建運營。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是全球最大基因庫
    2011年,該基因庫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批覆,並由華大基因最終負責承建運營。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徐訊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稱,與其他三大國家資料庫以保存數據為主要功能不同的是,深圳國家資料庫不僅有數位化平臺積累別人產生的數據,還可以保存樣品等,是一個綜合的資料庫。深圳國家資料庫不僅源源不斷地產生數據,而且更加注重對於數據的研發、利用,用於產業發展。未來,國家基因庫還將依照相關規則開放樣本、數據資源,成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是全球最大基因庫
    2011年,該基因庫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批覆,並由華大基因最終負責承建運營。如今,國家基因庫已實現對基因信息數據總量達65PB的訪問支持。在9月22日正式營業前,國家基因庫已實現對基因信息數據60PB的訪問支持,正式運營當天有5PB的數據正式對外發布,提供數據檢索和查詢功能。記者也注意到,國際基因庫的官網在9月22日當天也已煥然一新,首頁就是資料庫檢所查詢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