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爆款「空間轉錄組技術」,都有哪些技術? | 空間轉錄組學方法綜述

2021-02-15 國家基因庫大數據平臺

不從組織內的各個部分(或細胞)中提取RNA分子,而是直接在其原始環境中對其進行可視化,這可以通過與感興趣的目標互補的標記探針雜交來實現。

原位雜交(ISH)利用標記的核酸探針來確定組織和細胞中DNA和RNA的空間位置和豐度。之後不斷進化,形成了單分子RNA螢光原位雜交技術(smFISH)。smFISH利用多條短的寡核苷酸探針(大約20 bp)來靶向同一mRNA轉錄本的不同區域。2008年開發了一種替代性的smFISH方法,使用一組≈40個探針(20bp),每個探針耦合到一個單一的螢光團。雖然smFISH具有高靈敏度和亞細胞空間解析度,但由於標準顯微鏡中光譜重疊的固有限制,它一次只能針對幾個基因。

seqFISH是一種多路smFISH方法,通過連續幾輪雜交、成像和探針剝離,多次檢測單個轉錄本。然而,雜交輪數的增加需要增加smFISH探針的數量,這使得seqFISH既昂貴又耗時。

為了彌補seqFISH的大量耗時,2015年發布了MERFISH技術。這種技術可以鑑定單個細胞中數千種RNA的拷貝數和空間定位。它利用組合標籤、連續成像等技術來提高檢測通量,並通過二進位條形碼來抵消單分子標記和檢測錯誤。2018年,MERFISH技術與擴張顯微鏡相結合,通過擴大RNA目標之間的距離,可以在沒有光譜重疊的情況下使檢測到的分子數量增加。

2019年,seqFISH的研究小組也採用了與MERFISH有些相似的方法,即使用包含側翼區域的主探針一步定位,隨後多次讀取探針循環。該方法允許使用標準共聚焦顯微鏡的10000個基因的目標復用,而不需要超解析度設備。然而,這種策略仍然是基於先驗地決定目標,並且需要使用大量的合成探針集。

osmFISH是一種非條形碼技術,osmFISH的靶點數量設置為雜交輪數,其中每一輪雜交包括一定數量的基因的探針集。每一輪雜交後,獲得圖像,然後去除探針,進行下一輪雜交。雖然osmFISH與其他smFISH技術相比具有較低的復用能力,但它在處理較大組織區域的能力方面表現突出。

2011年,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推出了商業化的RNAscope晶片。該檢測的核心是探針設計,兩個相鄰的 "Z-probes "與目標RNA轉錄物結合,形成所需的結合位點,供後續的放大分子雜交使用。2019年7月,同時檢測RNA靶點的最大數量增加到12個。低倍數RNAscope還與成像質粒細胞儀(IMC)相結合,用金屬標籤代替螢光團對DNA樹進行雜交。隨後,將金屬結合的抗體添加到同一組織切片,並進行金屬豐度的質細胞測量,允許同時進行RNA和蛋白質評估。

2019年,提出了一種被稱為 "DNA顯微鏡 "的核苷酸無光學圖譜,它不依賴於從已知位置的物理捕獲,而是依賴於熱力學熵。與傳統的成像方法相比,DNA顯微鏡的原理意味著一個相當奇怪的反向特徵,信號的稀疏性成為挑戰,而高信號密度意味著更容易重建。迄今為止,該技術只對培養細胞上的一小部分轉錄本進行了演示。

相關焦點

  • 彭廣敦教授: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轉錄組學研究領域的新方向
    本次會議多組學研究和臨床轉化研討會以邁向臨床精準醫療為主題,聚焦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多組學技術聯用研究臨床疾病,以及多組學數據的整合交叉分析應用,會議涉及基因變異、測序分析、轉錄調控、代謝研究、RNA幹擾等,力圖打通多組學研究到臨床應用的通道,推動多組學技術在醫學轉化上的應用。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的彭廣敦教授分享了「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精彩議題。
  • 掀開空間轉錄組學技術的面紗:可視化觀察組織中的基因表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和皇家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被稱作空間轉錄組學(spatial transcriptomics)的高解析度方法研究一種組織中哪些基因是有活性的。這種方法能夠被用於所有類型的組織中,而且在臨床前研究和癌症診斷中是有價值的。
  • 博奧晶典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獲認證
    博奧晶典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獲認證 2020-09-
  • 科學家構建空間轉錄組測序新方法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景乃禾課題組新近創立了一種技術方法,可以獲得具有空間位置信息的少量細胞轉錄組圖譜
  • 空間轉錄組測序用於免疫治療研究
    空間轉錄組檢測技術特點 空間轉錄組檢測技術逐漸受到廣大研究學者的青睞,其不僅可以提供研究對象的轉錄組數據信息,同時還能定位其在組織中的空間位置,這將有助於確定腫瘤異質性的來源,並揭示致病機制、潛在的藥物靶標和新型生物標誌物。因此,運用該技術可以分析免疫治療如何改變TME結構和免疫環境,TME中腫瘤細胞,脂肪組織,血管,三級淋巴結構和基質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構建空間轉錄組測序新方法
    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景乃禾課題組新近創立了一種技術方法,可以獲得具有空間位置信息的少量細胞轉錄組圖譜。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實驗室指南》。  無論是體內組織還是體外細胞系,不同細胞之間都存在著差異性,即細胞的異質性。
  • 10x Genomics空間轉錄組學中文視頻精彩呈現
    空間轉錄組學是指從一個完整的組織樣本中產生全部的轉錄組數據,從而能夠定位和區分哪些基因在組織內是活躍的,為研究和診斷提供寶貴的見解
  • 【Webinar】諾禾致源空間轉錄組——給新藥研發更多「空間」
    2020 年 8 月 28 日,15 : 00 - 16 : 00諾禾致源空間轉錄組
  • 空間轉錄組研究將對基因測序領域帶來的三大影響及作用
    2016年,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在《Science》上發文,闡述了一種新的轉錄組學研究技術,並提出了「空間轉錄組學」的概念。雖然他們並不是第一個嘗試將轉錄組測序與空間位置之間實現一一對應的團隊,但是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確實是最完善,最接近商業化的。
  •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0:36:33 美國紐約大學Itai Yanai團隊利用基於微陣列的空間轉錄組學和單細胞RNA測序
  • 轉錄組層面上研究蛋白質-RNA相互作用的技術及方法綜
    兩周前,小編給大家推薦了清華大學張強峰教授在QB期刊上發表的關於轉錄組層面上研究RNA-RNA相互作用的乾濕實驗方法的綜述文章後(點擊這裡進入該篇文章),引起了許多小夥伴的關注。並且也有小夥伴問,RNA在轉錄組層面上的相互作用不僅有RNA-RNA之間的,應該還有蛋白質-RNA之間的相互作用呢!
  • 微生物組學數據分析工具綜述 | 16S+宏基因組+宏病毒組+宏轉錄組
    、鳥槍法打斷全基因組DNA序列的Metagenomics和基於mRNA信息的宏轉錄組方法Meta-transcriptomics。宏轉錄組的好處是,跳出了DNA層面的束縛,可以獲得實時活躍的、真正對群落有貢獻的基因和通路,然而mRNA不如DNA穩定,此外多純化和擴增的步驟也可能引入錯誤。表1 三種技術的選擇策略
  • Cell | 阿爾茨海默病的空間轉錄組測序
    前言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因其能夠原位捕獲細胞中表達的RNA,為探究不同組織空間位置下細胞分布及基因表達特徵提供可能。此外,與傳統的原位雜交技術相比,空間轉錄組測序通量高,優勢顯著,是繼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之後,探究生物學問題的又一利器。
  • 技術貼 | 宏基因組 + 宏轉錄組分析工具:HUMAnN
    HUMAnN 第一版 2012 Curtis Huttenhower團隊使用該方法還特意分別做了口腔、糞便宏基因組與宏轉錄組關係的研究【2】。該研究於2014年發表於PNAS,他們發現: 1)冷凍、乙醇、RNAlater三種保存條件中的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組和宏轉錄組高度一致。
  • 轉錄組測序技術與口腔疾病、牙種植及組織再生
    包括基於測序技術的轉錄組測序技術和基於雜交技術的微陣列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基於測序技術的高通量轉錄組測序技術,可以對所有種類RNA進行測序以研究其轉錄表達情況。背景:自從轉錄組測序技術的應用使得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的研究取得顯著成果以來,轉錄組測序技術成為科學研究中最具應用前景的研究手段,在
  • 空間轉錄組學和原位測序可剖析阿爾茨海默氏病
    空間轉錄組學和原位測序可剖析阿爾茨海默氏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6 20:29:30 比利時魯汶大學Bart De Strooper、Mark Fiers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空間轉錄組學和原位測序剖析了阿爾茨海默氏病
  • 空間轉錄組測序或將成下一個熱點?這家公司已斥巨資壟斷行業
    2016年,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在《Science》上發文,闡述了一種新的轉錄組學研究技術,並提出了「空間轉錄組學」的概念。雖然他們並不是第一個嘗試將轉錄組測序與空間位置之間實現一一對應的團隊,但是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確實是最完善,最接近商業化的。
  • 接近單細胞解析度,Cell發文公布高分辨空間組學技術
    責編 | 兮空間組學是繼單細胞測序技術之後的另一個生物技術研究熱點,它能夠彌補單細胞測序技術無法獲取細胞空間分布信息的缺陷。空間組學主要研究細胞在組織樣品中的相對位置關係,用於揭示細胞空間分布關係對疾病的影響。
  • 空間轉錄組測序或將成下一個熱點?10x Genomics已斥巨資壟斷行業
    2016年,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在《Science》上發文,闡述了一種新的轉錄組學研究技術,並提出了「空間轉錄組學」的概念。雖然他們並不是第一個嘗試將轉錄組測序與空間位置之間實現一一對應的團隊,但是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確實是最完善,最接近商業化的。
  • Science:利用空間轉錄組學技術可視化觀察組織中的基因表達
    2016年7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和皇家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被稱作空間轉錄組學(spatial transcriptomics)的高解析度方法研究一種組織中哪些基因是有活性的。這種方法能夠被用於所有類型的組織中,而且在臨床前研究和癌症診斷中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