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光和索尼宣布深藍色螢光OLED發光效率首次超越25%

2020-12-03 OFweek維科網

   出光興產公司和索尼公司宣布在OLED電視材料領域取得新的突破進展,深藍色螢光OLED的發光效率首次實現超越了業界定律25%的界限,成功達到了28.5%,這是目前世界上該技術能達到的最高的發光效率。索尼方面認為,發光效率的提升,將為索尼推出大屏幕OLED電視做準備。

   不過,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中國首席代表張兵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OLED發光效率的提升屬於錦上添花的行為,加速產業化並不是革命性的變化。他指出,3-5年時間內,OLED仍然不可能威脅到液晶的位置。

   「25%定律」被打破

   在5月18日美國洛山磯舉辦的SID2008(SocietyforInforma-tionDisplay)上,索尼和出光公司宣布深藍色螢光OLED的發光效率首次實現超越了業界定律25%的界限,達到28.5%.雙方表示,考慮將其最新研發的深藍色螢光OLED技術應用在其他各種可能的領域。

   由於OLED顯示器的發光效率(即功率效率),幾乎與LCD背光模塊相同甚至更低,這意味著OLED發光效率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一般認為提高OLED發光效率,並大幅降低OLED製作成本,未來OLED才有機會取代LCD,並且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據悉,在RGB三原色中,目前藍色的再現最消耗電力。索尼方面認為,該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藍色像素的驅動電流,將能顯著降低OLED面板的能量消耗,為未來大尺寸OLED電視的商品化奠定基礎。

   在此前,索尼已經成功推出11英寸的OLED電視,並追加了220億日元,加強研發中大尺寸的OLED面板的生產技術。在推動大屏幕OLED電視上,索尼成為眾多電視企業中最為積極的一個。

   不過,張兵認為,OLED本身就具有省電的特點,發光效率進一步提升意味著OLED電視將更為節能和環保。但是對OLED全面突破大尺寸,提高良品率實現產業化而言,並不是革命性的技術。

   量產仍遙遠

   記者獲悉,相比液晶面板產業各個鏈條的完善,目前許多資源(如OLED的有機發光材料)等等都是屬於寡佔或獨佔的情況,這大大影響了產業化的進程。有專家認為,目前OLED業界並沒有一套成熟穩定且確定可以量產的方法。

   分析認為,要將OLED應用到電視上,就必須是主動全彩的AMOLED(ActiveMatrix有源驅動)技術。但目前而言,ActiveMatrix的OLED技術仍舊不夠成熟,必須靠TFTLCD的背板(BackPlane)技術來驅動OLED.張兵指出,如此一來,事情變得複雜了,要順利量產不僅要解決OLED的問題,還要解決TFTLCD的問題,但這反過來又會讓LCD變得更強。

   張兵認為,由於OLED還將面臨背板驅動技術、發光有機材料技術、OLED彩色化技術、OLED阻封等等技術問題,技術成熟度與量產可行性的不確定性越高,廠商就越不願意投入,但廠商投入的資源越少,技術成熟度與量產可行性的發展就越慢。以目前的狀態看來,原來TFT-LCD的面板廠商對OLEDTV大多缺乏興趣,因此OLEDTV量產技術的演進必須靠索尼、三星、東芝等資源較多的電視品牌大廠來推動。按照預測,未來3-5年,OLED仍難以撼動液晶技術。

   索尼方面也認為,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液晶面板的主流地位不會改變。夏普有關高層表示,目前不打算推出關於OLED的任何產品,而東芝液晶OLED電視計劃延遲到2010年,三星則仍舊集中在汽車音響、MP3等手持設備上。

   技術解讀

   OLED兩大驅動方式

   OLED以驅動方式可分為無源驅動與有源驅動兩種。無源方式的構造較簡單,驅動視電流決定灰階,應用在小尺寸產品上解析度及畫質表現還不錯,但若往大尺寸應用,會面臨耗電量提高、壽命降低等問題。而有源驅動方式由於有源的電流整流性較無源方式佳,不易產生漏電現象,同時使用低溫多晶矽TFT技術時,電流可以產生阻抗較低的小型TFT,符合大尺寸OLED的需求。

   (編輯:xiaoyao)

相關焦點

  • 世界最高發光效率+最長壽命!出光興產和東麗最新開發OLED
    集微網消息(文/Yuna),據IT media網站報導,出光興產和東麗在11月25日宣布開發出具有目前世界最高發光效率和最長壽命的OLED,計劃在2022年實現商業化。出光興產和東麗開發出的OLED運用有機熱活性型延遲螢光材料(TADF)和紅色螢光材料。TADF是繼有機螢光材料和有機磷光材料之後發展的第三代有機發光材料,螢光材料有發光效率低的劣勢,磷光材料需要用到稀有金屬,因此有製作成本高的劣勢,而TADF則能夠規避這些劣勢。
  • 韓研究人員研發出深藍色磷光OLED,效率為螢光OLED4倍
    最近,一組韓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深藍色磷光OLED,其效率是使用螢光材料的OLED的4倍。6月14日,韓國研究基金會宣布,釜山國立大學(Busan National University)教授金聖浩(Jin Sung-ho)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深藍色磷光材料和裝置,與螢光材料相比,這種材料具有優越的外部量子效率和現場照明特性。OLED作為一種新一代發光器件,因其具有良好的寬光夜角、快速響應速度和高發光特性而備受關注。
  • 日本出光興產與Sony展示內量子效率達28.5%的藍光OLED組件
    日本大廠出光興產與Sony宣布共同開發出藍色發光OLED組件,並已證實內量子效率為28.5%,且發光壽命為3萬小時以上。   該藍色發光OLED組件是結合出光興產的發光材料等有機半導體組件材料與索尼開發的「Super Top Emission」組件結構而得。發光色的色純度按照CIE色度坐標值為(0.137,0.065)。
  • OLED發光材料分為螢光發光材料和磷光發光材料
    【導讀】:OLED發光材料的分類有多種,根據發光方式來分,可分為螢光發光材料和磷光發光材料。
  • 【獨家】出光興產成都OLED材料生產基地7月已量產
    出光興產成都OLED材料生產基地7月已量產2.獨家!出光興產第三代OLED發光材料技術獲突破,已向客戶送樣3.正式進入大規模產業投資建設,東旭光電G6-OLED 載板玻璃項目開工奠基4.同比增長11%!全球第三季面板銷售額達305億美元5.LG Display任命新CTO、宣布首位女性高級副總裁1.獨家!
  • OLED發光材料未來開發方向是高效率、改善螢光材料、引入磷光材料
    OLED發光材料主要有小分子發光材料和高分子發光材料,小分子發光材料可以分為螢光材料、磷光材料。目前美國柯達、UDC和日本的出光興產等公司在小分子材料方面有出色的表現。CDT、日本住友化學、NHK、DOW、COVION等公司在高分子發光材料方面比較出色。
  • 【OLED材料技術】磷光發光材料vs.螢光發光材料
    OLED發光材料的分類有多種,根據發光方式來分,可分為螢光發光材料和磷光發光材料。從材料的發光機制來看,根據所有原子旋轉可能性組合,可以產生四種類型的激子旋轉分布狀態:一種非對稱性的單線態激子旋轉方式和三種對稱性的三線態激子旋轉方式。前者為螢光發光材料的發光機制,後者為磷光發光材料的發光機制。
  • 日本出光興產與Sony於SID展示內量子效率達28.5%的藍光OLED元件
    日本大廠出光興產與
  • OLED與LED的發光原理區別
    在這種背景之下,OLED應時而生,為廣大商家開闢新的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那麼OLED和LED的區別到底在哪,它們的發光原理又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LED用的是金屬材料,而oled用的是有機物材料,兩者的發光原理是一樣的,區別在於oled不需要背光源,自己本身會發光,是採用發光二極體陣列組成.
  • 出光興產專利年底到期 OLED藍光主體材料開發門檻或降低
    日本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持有的OLED核心材料藍色主體發光材料的專利將於2018年到期。屆時,韓國和中國材料開發商的市場進入門檻將會降低。據業界消息,出光興產持有的藍色發光主體材料的核心專利將於今年下半年到期。
  • 臺清大研發低成本OLED新材料,發光效率全球第一
    ,目前,臺灣清大化學系教授鄭建鴻與劉瑞雄、材料系教授林皓武共同研發的「新型雙硼發光材料組件」,效能打破目前世界紀錄,給臺灣的面板界帶來新一波高峰。鄭建鴻說,市售OLED發光層由第一代螢光材料或第二代磷光材料組成,其中螢光組件發光效率約5%,而磷光組件為20%,目前OLED材料以銥、鉑等稀少貴重金屬,導致面板價格較為昂貴,清大團隊在科技部支助下,開發出利用硼這種較便宜材料的新型雙硼材料極致效能OLED,突破傳統螢光與磷光OLED的外部量子效率限制。
  • 利用光子晶體提高InP基LED出光效率
    但在通常的發光器件中由於內全反射產生的傳輸模而導致出光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來提出了很多改善LED出光效率的方法,如表面粗糙化、諧振腔法等,採用這些方法都觀察到了不同程度的出光效率的提高。  由於光子晶體中存在類似於半導體中的電子禁帶的光子禁帶,因此有望成為新一代的光半導體,成為人們的研究熱點話題。
  • 國內外從事OLED三類材料體系研發工作,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相同的
    有機發光層的材料必須具備固態下有較強螢光、載子傳輸性能好、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佳、量子效率高且具有真空蒸鍍的特性,一般有機發光層的材料通常使用與電子傳輸層或空穴傳輸層所採用的材料相同,例如Alq被廣泛用於綠光,Balq和DPVBi則被廣泛應用於藍光。
  • 如何看懂OLED與LED發光原理的區別
    在這種背景之下,OLED應時而生,為廣大商家開闢新的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那麼OLED和LED的區別到底在哪,它們的發光原理又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LED用的是金屬材料,而oled用的是有機物材料,兩者的發光原理是一樣的,區別在於oled不需要背光源,自己本身會發光,是採用發光二極體陣列組成.亮度要比LED液晶高,厚度更薄,是今後LED液晶屏的替代品.LED液晶屏需要背光源
  • 新技術通過釋放光子,使OLED可獲得高達76.3%的量子效率!
    得益於過去三十年的深入研究,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已穩步佔領電子市場,從OLED手機顯示器到電視屏幕的推出,應用程式的清單很長。目前OLE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白色OLED在燈或汽車內部照明等照明元件上的性能。這些部件在穩定性、角發射和功率效率方面都有更嚴格的要求。
  • 如何改善TADF材料的發光純度?
    無劍芯 發表於 2020-11-26 14:13:38 記者剛剛獲悉,出光興產第三代OLED發光材料技術獲突破,研發出TMEF(TADF-Matrixed Electrofluorescence
  • 「這是終極有機EL技術」——螢光材料實現與磷光同等的發光效率
    NHK開發出1.33億像素的8K視頻用CMOS傳感器 生物電子誕生(六):用昆蟲體液和微生物發電 羅姆:溝道型SiC MOSFET即將實用化 日本九州大學最尖端有機光電子研究中心(OPERA)宣布,開發出了使螢光材料以100%的內部量子效率發光的有機EL器件。
  • 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外量子效率突破20%
    鈣鈦礦是一種既能用來發電,還能用來發光的材料,具有製備成本低、螢光量子效率高、色純度高且顏色可調等特性。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兼具無機LED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優勢,具有低能耗、高亮度、大尺寸顯示與照明等特性,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OLED發光材料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國產化
    目前,在國外材料企業和高校中,TADF(熱活化延遲螢光)技術開發如火如荼,大家都在積極布局專利。雖然現階段來看,該技術離產業化應用的指標還很遠,短期內實現產品應用的可能性比較小。但這項技術的產品突破能夠解決面板客戶藍光發光效率低的痛點和短板,最大可能的延展屏體設計空間。 研發並非朝夕之功,而是從基礎研發開始,通過長期積累、沉澱,篩選出性能最優的產品。
  • OLED的結構原理及其發光過程解析
    oled的原理   OLED是指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複合導致發光的現象。其原理是用ITO玻璃透明電極和金屬電極分別作為器件的陽極和陰極,在一定電壓驅動下,電子和空穴分別從陰極和陽極注入到電子和空穴傳輸層,然後分別遷移到發光層,相遇形成激子使發光分子激發,後者經過輻射後發出可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