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浪地球》除了震撼就是沉默,不知道你的感受是否和我一樣

2020-12-05 源小米

昨天晚上看的八點十五的場,可以說是全場爆滿,連邊角都坐人了。我坐在最後一排,帶著3D眼鏡,可是說實話,因為自己本身是個近視眼,所以影片中只要一講外文的,我都因為看不清字幕,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但是並不影響我對劇情的理解。

說實話在我的印象中,我對大陸科紀幻的印象還停留在《霹靂寶貝》那部電影上,好萊塢的大片我以前也看過不少,從來都沒有想過中國也能拍出像樣的大片,因為大陸許多特效連五毛錢都不值,但是在看《流浪地球》時,我還是感受到了震撼,就是特別的震撼,甚至有些不敢相信這是一群中國人拍出來的大片。

對於影片的BUG我並不懂,那些專用術語我也不懂,也不知道它們的工作原理能不能行得通,但我想這是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又不是紀錄片,真實可能性真的那麼重要嗎?想當年嫦娥奔月的傳說誕生時,你會想到幾千年後變成現實嗎?當年大清閉關鎖國,民不聊生的時候,你讓他們想像一百多年後中國人的幸福生活,他們能想到今天這麼現代化的一切嗎?

當穿越劇流行時,很多人都鬱悶為什麼我們要前穿不能後穿,你看前穿都去宮鬥了,後穿只能在美國大片裡看到,但今天的《流浪地球》不也是一部後穿的科幻片嗎?美國人可以拯救地球,我們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帶著地球去流浪呢?

電影裡的特效畫面真的超出我的想像力,當看到冰封的上海,聽到北京上海杭州濟南一座座美麗的城市在未來的某一天都無法生存時,當看到無數的人生活在擁擠的地下城時,我的眼淚流了下來,那一座城市是我們中國的城市,是中國人生活的地方,是我們心中美麗的地方,但是想到有一天它要面臨的災難時,怎麼不讓人心痛?

所以電影結束後,觀影的人都是沉默著走出來,走出電影院。我還遇到了熟人,但也只是打個招呼,不像以前對電影討論半天,就是感覺很難受。

喜劇可以讓人笑著哭,這部《流浪地球》讓我看過選擇了沉默,它讓我思考許多。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當地球面臨災難時,我們以後是像外國人一樣逃離地球去選擇一個更好的棲居之地,還是帶著地球流浪,哪怕用一百代人花兩千年的時間?有人會認為這只是一個科幻電影,但是它也在警醒人類,要善待地球,否則我們的後代真的要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城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啊!想想多可怕,沒有陽光,沒有潮汐,沒有月亮,沒有四季,更沒有詩情畫意。

希望《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大片時代,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支持它!我是源小米,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喜勿噴。

相關焦點

  • 七分鐘看完《流浪地球》:原著這些情節,比電影更虐心
    不過,餃子哥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並非這部電影,而是它的原著小說《流浪地球》。它最早是2000年發表在《科幻世界》雜誌的短篇小說,全書非常短小精悍,在微信讀書上看僅有59頁,不到一個小時就能看完。與電影不同的是,原著時間跨度更長,情節更加虐心。
  • 電影《流浪地球》特效厲害,畫面精緻,看完讓人熱淚盈眶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電影,就衝著是劉慈欣的原著,就非常值得看,他的想像力,他的格局真的是太大了。看了電影,感覺非常震撼,畫面,特效,宇宙,地球,木星,空間站,比之前看過的那些國際大片我認為有過之而無不及。小編今天就對這部電影談一些自己的觀點。
  • 《流浪地球》重映版上線,新增11分鐘劇情,給你不一樣的觀感!
    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影片於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首映,內地總票房高達46.86億,位居內地票房第三名,全球票房則近7億美元,「小破球」成了一個爆款IP。影片將只發行數字3D版,全片時長增加12分鐘,增加內容除了片尾花絮和舊素材,還補充了新視效新情節。
  • 美國網友看完《流浪地球》後問:為啥片中沒有美國人?
    自2月5日起,《流浪地球》開始在北美、澳新等海外多地上映。這部被網友稱為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電影,在好萊塢的主場反響如何?官方發布的《流浪地球》海外放映排片表顯示,在美國共有21座城市的影院上線該片,主要在AMC和Regal兩家院線約40家影院播放。雖然其北美總票房數據尚未出爐,不過,一張美國網友在推特上曬出的排片表,很能說明問題。
  • 看完《流浪地球》後 孩子們去科技館探尋宇宙奧秘
    我們要準備「流浪地球」嗎?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正在熱映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引爆了新一輪天文科普熱潮。據不完全統計,遼寧省科學技術館2月16日接待遊客流量約8400人次,遊客大部分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平臺進行票務預約。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像「我」一樣參與流浪的第一代人,是看不到希望的。他們每天活在沒有盡頭的絕望與恐懼之中,隨時都有可能崩潰。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希望顯得尤為可貴。「在我眼中,世界就是由廣闊的星空和向四面無限延伸的冰原組成的,這冰原似乎一直延伸到宇宙的盡頭,或者它本身就是宇宙的盡頭。而在無限的星空和無限的冰原組成的宇宙中,只有我一個人。雪崩般的孤獨感壓倒了我,我想哭。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在今年這個北方人紛紛到南方去看雪的季節地域邏輯混亂時期,卻有一股清流,讓眾多段子手和影迷們不淡定了。這源於一部關於拯救主題的電影。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
  • VR全景之流浪地球
    家是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是流浪地球中的經典語錄,但也是道出了行駛安全的本質,所以這個兩句話成為各大城市的駕駛安全標語,所有的人都深深記住了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一部電影,從大年初一到今天,票房達到了37個億,這是中國電影界的業績的驕傲,證明了中國電影邁向科幻片的新開啟。不光點爆了中國市場,在國外也是掀起了一波高潮。國外觀影者也是對本片好評如潮。
  • 我的2020|《流浪地球》憑什麼成為中國第一部爆燃的科幻影片?
    我之前並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流浪地球」是啥意思,看過電影明白了,是在未來時代地球為了免於被衰變的太陽吞沒而在人為的幫助下開始尋找新的宇宙家園的流浪之旅,期間被木星引力捕獲有撞擊毀滅的危險,由此而引發的拯救地球行動。
  • 《流浪地球》首映 吳京爆料導演"忽悠我帶資進組"
    中國科幻電影啟航 網友戲稱導演郭帆「空手套戰狼」恰逢中國傳統節日「小年」,電影《流浪地球》「奔向未來」主題首映禮在一片歡騰的醒獅表演中拉開帷幕,《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原著兼監製劉慈欣以及特別出演吳京首先登臺。
  • 在三十八歲回憶十九那年,科幻世界帶給我的《流浪地球》
    太陽,木星,地球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科幻的閱讀旅程是從科幻世界這本雜誌開始的。為孩子們有限的精力是否放在無限的課本學習中去而嚴防死守的家長們不會允許你去讀一些閒書,科幻世界是不多的漏網之魚,他們以為我們看的是科學,其實我們看的是披著科學外衣的小說,當然這些小說不同於尋常,他們確實能夠打開眼界。
  • 《流浪地球》:人類和三體人的區別,發生在世界毀滅的前一秒
    這是我看完《流浪地球》後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電影中,指揮中心放棄整個地球的生命而選擇了「火種」計劃,就是把延續人類文明作為一種責任,影片最後,指揮中心改變主意,用選擇用空間站的燃料引爆火星,是在完成踐行和發揚人類社會精神的責任。
  • 《流浪地球》觀後感:聊聊電影情節以外的感受
    今年目前已經看了《大黃蜂》《白蛇緣起》《大人物》《飛馳人生》《流浪地球》《天下無賊》《瘋狂外星人》這7部電影,前4部已經寫了影評,後三部還沒有寫,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對於這部電影,我想寫寫故事情節以外的感受。萬萬沒有想到。剛開始我完全不看好《流浪地球》,導演郭凡的名字我從未聽說過,他曾經執導的兩部作品也很普通。
  • 《流浪地球》引發的思考,原來這才是這部電影想告訴我們的!
    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小編看完的第一感受是,宇宙萬物,浩瀚星河,人類渺小如斯。然而,這就是《流浪地球》講述的全部嗎?並不是。下面這些這才是這部電影想告訴我們的!
  • 《流浪地球》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三體》還會遠嗎?
    先說缺點:吳京這次沒有太多的動作戲,所以他的優點體現不出來,導致他的表演並不出彩,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其他角色的演員除了李光潔和配角專業戶吳孟達稍有點名氣,其餘的都不怎麼出名;然而吳孟達給人的第一聯想就是喜劇,但在本劇故事中與喜劇並沒有半毛錢關係,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這麼一個挺嚴肅的電影請他來出演角色?
  • 我們帶著地球去流浪 | 我抒我讀第43期
    很多人看了電影後都覺得想像力超前,其實,《流浪地球》裡面推著地球走這個概念不是劉慈欣一個人提出來的,早在1974年就有國外的科幻小說家提出過這個概念。但是我覺得,他們在整個世界觀的架構,以及對於人性的描寫和刻畫上,的確比不上劉慈欣,所以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算是把這個概念發揚光大。
  • 《流浪地球》影評,感官和心靈的震撼卻超越了一切
    很多人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的第一部重工業科幻,我覺得是這樣,但不只是這樣。它給了我們很獨特的一個視角,恢弘而渺小,對於人類來說那些巨大的行星發動機如山峰般高聳入雲非常震撼人心,然而在整個宇宙的背景下地球卻顯得孤獨而渺小。地球在流浪,正如生命之舟在宇宙中顛簸。
  • 《流浪地球》發布主創IMAX採訪特輯
    今日,IMAX發布主創採訪特輯,導演郭帆和演員屈楚蕭在鏡頭前聊起了對科幻片的理解,更與觀眾分享IMAX的感官體驗。  為中國科幻片打頭陣的硬核科幻IP《流浪地球》被不少媒體評價「即將開啟中國科幻的元年」。在郭帆導演眼中「科幻片是特別特殊的,它是跟時代緊密相連的」,他更坦言:「我其實當導演很大一個目的,就是想拍一個科幻片。」
  •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原創|迦木南喬話情感,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2019年開年《流浪地球》帶給了我們莫大震撼,也讓大眾知道了優秀小說家劉慈欣《三體》電視劇將於9月開拍,能否逃脫影視化撲街魔咒,期待播出第一部要說就是被翻拍次數最多,也是受眾最大的《盜墓筆記》,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有著十分出眾的成績,時至今日每年的八月十七號都有稻米去赴一場十年之約,李易峰楊洋、井柏然鹿晗都曾出演,但是除了《沙海》挽回了一些口碑,南派三叔因為影視化被罵簡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後爸,只顧賺錢完全不顧自己的作品
  • 大劉:"《流浪地球》電影比我想像得逼真"
    時光網訊 「我知道已被忘卻,流浪的航程太長太長,但那一刻要叫我一聲啊,當人類又看到了藍天,當鮮花又掛上了枝頭。地球,我的流浪地球。」12月19日,電影《流浪地球》發布「創想特輯」,特輯中影片原著兼監製劉慈欣老師以第一人稱視角為我們口述了想像成為影像的感受,帶領我們走進了影片幕後,恢弘的空間站、精密的太空艙、別有洞天的地下城、鐵甲洪流般的運載車悉數呈現。《流浪地球》將於2019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冒險之旅即將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