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各學科考試大綱

2020-11-25 閩南網

  為了更好地實施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工作,福建省廳組織有關專家,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和福建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編寫了《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語文學科考試大綱》等10個科目考試大綱。考試大綱將作為2015年學生學業基礎會考命題的依據,現予以公布。

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地理學科考試大綱(試行)

一、命題依據

  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福建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地理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方案(試行)》和《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地理學科考試大綱(試行)》,並結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命題。

  二、命題原則

  1.導向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有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體現地理學科新課程理念,充分發揮基礎會考對普通高中地理學科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

  2.基礎性原則。突出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學科基本思想和學習方法的考核,考查初步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難易適當,不出偏題和怪題。

  3.科學性原則。試題設計必須與考試大綱要求相一致,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試卷結構合理,試題內容科學、嚴謹,試題文字簡潔、規範,試題答案準確、合理。

  4.理論聯繫實際原則。命題結合時代要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關注地理學科與社會的聯繫,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材料的選取突出理論聯繫實際的問題新情境的創設,落實能力目標的考核要求。

  三、考試目標與要求

  1.知識目標與要求

  知識目標與要求是指《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基礎會考地理學科考試大綱》所規定的內容,對知識的要求依次為了解、理解、應用三個層次。

  知識目標

  具體測試要求

  了解

  要求對所列地理基礎知識的含義及其相關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認識;知道這一知識是什麼,並記住地理核心概念,能(或會)在有關的問題中識別它。

  理解

  對所學的地理基礎知識、地理事物及現象有正確的理會,能夠解釋、舉例或變形、推斷,並能利用知識解決(如解釋或說明)問題。

  應用

  將所學的地理概念、原理運用於新情境中,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繫等。

  2.能力考核目標與要求

  測試目標

  具體測試要求

  提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能夠從試題的文字和地理圖表中提取相關地理信息;提煉地理的有效內容和價值,並進行分析和整合。

  調動和運用地理基本知識

  能將所學的知識與試題的形式和內容建立正確的聯繫;能夠準確運用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解答地理問題。

  掌握和運用地理基本技能、方法

  能夠初步掌握和運用地理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和運用地理知識的基本思維方法。

  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

  正確表述地理事物的現象,準確描述和解釋事物的特徵;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基本規律,並做出正確的闡釋。

  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運用判斷、歸納、演繹、比較、概括等方法論證問題;在論證中觀點明確、表述清晰、邏輯嚴謹。

  3.情感目標與要求

  情感目標

  具體測試要求

  認同

  學生完成由「知」到「信」的轉化。在測試中表現為能夠表達感受、態度,並進行價值判斷等。

  領悟

  具有穩定態度、一致行為和個性化的觀念等。在測試中表現為能結合實例運用正確的信念、價值觀分析材料,得出結論,並且能做到舉一反三地加以應用。

  三維目標作為有機整體,主要通過知識為載體,綜合地進行考查。

  四、內容與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學業基礎會考考試的內容為地理課程標準規定的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個模塊的內容。其考試內容及要求如下:

地理1

  1.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繪製天體系統層次示意圖,了解太陽系模式圖,並能確定地球在其中的位置;分析太陽系八個行星的比較數據,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的行星;用科學的宇宙觀認識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了解太陽能量的來源,了解太陽輻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來源;了解太陽的外部結構及其主要活動類型,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主要影響。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理解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一般特點及其產生的地理意義;了解黃赤交角的含義。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分界線,繪製、標識地球內部圈層與外部圈層結構示意圖;概括地核、地幔、地殼、巖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氣圈的主要特點;正確認識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

  2.自然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交換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

  了解巖石圈的三大類巖石;繪製簡單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了解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表現形式;結合實例說明內力和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了解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的含義;能繪簡圖說明並設計實驗說明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理解並能繪簡圖說明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其季節移動的規律;結合實例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對氣候的影響。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應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常見的天氣系統及其天氣特點;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了解水循環的概念,發生的領域;運用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類型(寒流、暖流);理解洋流的形成動力;能繪製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簡圖,歸納洋流的分布規律;分析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理解某一自然地理要素怎樣影響地理環境的形成和演變。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含義;分析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乃至整體地理環境的改變,應用普遍聯繫的觀點來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運用地圖分析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理解地理環境從赤道到兩極、從沿海向內陸及山地垂直的地域分異規律。

  4.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的自然因素;分析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理解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了解某一自然資源的分類;了解某一自然資源的作用;運用資料分析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以某種自然災害為例,簡述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了解某種自然災害(如颱風、寒潮)的主要成因與危害。

地理2

  1.人口與城市

  ●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含義;了解人口增長過程及其地區差異;掌握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類型及其特點;運用人口資料,能用圖表表達本地人口的發展模式和人口遷移的特點;分析資料,比較不同的人口發展模式的地區差異。

  ●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了解人口遷移的概念;理解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分析某地區或某時期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說出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理解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含義;比較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概念的區別。

  ●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了解城市外部形態特點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功能分區;運用實例,理解城市的空間結構特點,並解釋其形成原因;用變化、發展的觀點,應用所收集的資料分析城市的發展。

  ●聯繫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能以某個區域內的城市(鎮)為例,分析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並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標誌,了解推動城市化發展的主要因素;結合實例或圖表資料,分析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解釋合理的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針對不合理的城市化帶來的環境問題,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舉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地區,人們對人口問題的看法也不同。

  2.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分析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理解主要農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分析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形成條件。

  ●分析工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分析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理解工業區位選擇及工業地域的形成;分析主要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及發展特點。

  ●結合實例說明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結合實例說明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有利和不利影響。

  ●舉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繫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了解地域聯繫的主要方式;比較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會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了解交通運輸布局變化對聚落的影響;理解不同地形類型交通運輸方式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結合實例,分析商業街、商業網點的區位因素。

  3.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了解人地關係思想的歷史演變。

  了解人地關係思想演變經歷的階段和各階段主要特點。

  ●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結合實例,分析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聯繫「21世紀議程」,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舉例說明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和基本原則;聯繫「21世紀議程」,理解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認識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和責任。

  理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結合實例,理解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結合生活實例,應用可持續發展觀念,解釋一些地理現象或解決有關地理問題。

地理3

  1.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了解區域的含義。

  從概念和特徵兩方面說明區域的含義。

  ●以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比較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

  比較兩個區域在地理環境、區域發展的差異;分析不同區域地理環境差異對該區域發展的影響;運用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解釋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以某區域為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分析比較相同的自然條件在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不同的影響; 理解自然條件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是隨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的。

  ●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理解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含義;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運用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了解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

  2.區域可持續發展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發生的原因。

  森林、溼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了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理解荒漠化及森林、溼地的概念;分析區域存在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問題發生的原因;分析區域在森林、溼地等開發利用與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 運用正確的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闡釋人與環境、人與資源之間的矛盾,並能根據實際提出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建議或措施。

  ●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理解與流域有關的概念;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所依託的地理背景、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和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應用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根據實際提出對流域開發、綜合治理的看法或建議。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和問題,了解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了解發展區域農業的一般步驟;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農業生產的地理條件、布局特點和商品糧基地建設;分析區域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原因,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運用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闡釋人與環境、資源開發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並能根據實際提出區域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建議或措施。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理解能源和礦產資源概念;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評價該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條件;分析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基地建設、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的措施與發展方向;聯繫實際提出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以某經濟發達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了解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措施。

  分析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階段、主要問題與對策措施;運用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闡釋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動力和發展規律。

 3.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結合實例,了解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運用案例分析法了解遙感(RS)的概念;了解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舉例說出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了解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概念;理解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

  ●運用有關資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概念;了解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數字地球的含義。

  五、考試形式

  1.考試形式:筆試、閉卷。

  2.考試時間為90分鐘。試卷滿分為100分。

  六、試卷結構

  1.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

  2.選擇題佔50%,非選擇題佔50%。

  3.試題易、中、難比例為:8∶1∶1。

  容易題,難度值0.80以上,佔80%;中等難度題,難度值0.6~0.8,佔10%;

  稍難題,難度值0.4~0.6,佔10%。

  全卷難度值:0.80~0.85。

相關焦點

  • 2015福建高中會考物理考試大綱
    一、命題依據   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福建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物理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方案(試行)》以及《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物理學科考試大綱(試行
  • 福建省出臺高中9門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省教育廳結合實際組織編寫《福建省普通高中語文等九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門)。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深化課程改革的學科教育教學理念  1.
  • 普通高中體育、健康學業水平考試新通知!
    》部署,2019 年我廳印發的《關於做好普通高中學科教學安排等有關事項的通知》已明確從2018 級起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由各設區市統一組織實施。《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部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貫徹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充分發揮考試評價對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的導向作用,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和全面發展,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 高中會考與畢業證
    高中會考的全稱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 會考成績關係到高中畢業證。河南考試時間為高二上學期12月份或者次年一月份,速看!河南2019級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定了(附考試範圍)考試時間並不固定,持續考三天,信息技術考試在其他科目考試之後進行。
  • 河南2019級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定了 附考試範圍
    今天,河南省教育廳發布2019級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相關通知。考試內容、考試科目以及考試範圍均已公布,請師生及時關注!河南省教育廳關於2019級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一、考試對象凡具有普通高中學籍的2019級在校學生必須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獲得D等級或因故未參加上次學業水平考試的2018級學生應參加相應學科的補考。
  • 2015年福建高中會考地理考試大綱
    四、內容與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學業基礎會考考試的內容為地理課程標準規定的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個模塊的內容。其考試內容及要求如下:  地理1  1.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2007年全國普通高考《考試大綱》各學科解讀
    編者: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日前正式頒發。《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複習備考的總則和依據。教師應如何準確理解高考命題要求、科學組織複習?本版文章將提供指導。
  • 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
    三、考試內容與方式 (一)合格性考試 各科目合格性考試內容限定在上海市普通中小學各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普通高中基礎型課程內容範圍內。 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合格性考試採用書面筆試方式,時間均為90分鐘;其中,外語科目筆試不含聽力,另設聽說測試(採用人機對話方式),時間為30分鐘。
  • 教育部: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2023年前將實驗操作納入中考
    對外公布三大重磅文件:《考試命題意見》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考試命題意見》指出,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奮鬥精神、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完成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學業。
  • 2021年北京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網上報考開始
    2021年北京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網上報考開始 2020-11-09 13:52 來源:北京市教育考試院 作者:
  •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學幼兒園新任教師公開招聘筆試考試大綱已經發布,如下為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2016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一、考試性質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是符合招聘條件的考生參加的全省統一的選拔性考試。
  • 官方發布:河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安排
    在著手進行開學準備的同時,千萬別忘了開學後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定要做好充足準備!2020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安排原定2020年上半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推遲至9月進行。
  •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 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 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0-02-17 09:17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廣東學考,2020 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科合格性考試說明
    Ⅰ.考試性質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是考核考生是否達到國家要求的高中畢業合格標準的水平測試,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和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是高職院校春季招收高中畢業生的依據之一,是評價普通高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參考。
  • 關於2021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補報名的通告
    關於2021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補報名的通告 2020-11-26 10:49 來源:福建教育考試院 作者:
  • 教育部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意味著什麼——人才培養更看重...
    《考試命題意見》提出,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一門課程,完成好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學業。結合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題結構,減少機械性、記憶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減少機械性、記憶性試題比例是符合教育規律的。
  • 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對長沙中考命題沒影響
    華聲在線11月29日訊(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京 )「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取消考試大綱對長沙中考命題沒影響按照《考試命題意見》,各地要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不得超標命題。在命題質量上,強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兼顧學生畢業和升學需要。試題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注重考查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 中學生物學科考試大綱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 中學生物學科考試大綱 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0-02-17 09:42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育部: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2023年前將實驗操作納入考試
    教育部最新發文提出,我國將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並且2023年前要將實驗操作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試成績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依據。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中,教育部提出,各地要將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所設定的除綜合實踐活動外的全部科目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完成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學業。考試具體方式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學科特點確定。同時,教育部明確,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不得超標命題。
  • 2016年福建省教師招聘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2016年福建省教師招聘中學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http://fujian.hteacher.net 2016-02-26 19:46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