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這裡有一份大學老師必看的課堂教學指南

2020-12-04 麥可思研究

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有賴於高質量的教學團隊和高水平的教學能力支撐。對於如何上好一門課,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邢紅軍教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在有關教學技能的相關講座中,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邢紅軍教授經常用一張QQ表情來描繪當下大學課堂的現實場景。講臺上,教師講得滔滔不絕,但距離講臺最近的前幾排就座的僅寥寥數人。課上,心不在焉者有之,眯眼打盹兒者有之,你儂我儂情意綿綿的小情侶有之,其中也不乏一些著急下課、偷偷翹課的學生。大學生直呼貼近現實的背後,反映出當代大學課堂切實存在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授課水平不高,大學課堂教學質量亟需改進。

截圖自邢紅軍教授教學PPT

事實上,無論是從強調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的角度,還是從對研究生培養提出新時代要求的視角,都充分彰顯了對包括課程建設、教學質量等在內的改革舉措的關注。

例如,《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到:「加強課程體系整體設計,提高課程建設規劃性、系統性,避免隨意化、碎片化。」又如,《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也提到,構建符合專業學位特點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方式,加強案例教學,探索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改革課程教學、確保課程教學質量既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剛性需求,也是高校謀求內涵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而達成這些要求,就有賴於大學高質量的教學團隊建設,以及教師高水平的教學能力支撐。

大學課堂教學到底該怎麼教?想必這是許多想把教學工作做好的大學教師時常產生的疑慮。關於這個問題,已經在四十餘年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對大學教學設計、大學教學技能進行深入研究的邢紅軍教授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教師其實是不畫臉譜、不穿戲服的演員」

在網絡上搜索邢紅軍教授的履歷和資料,我們經常會看到他飛赴全國各地高校進行教學講座的報導。而講座內容多是關於一個主題的分享——教學規範和教學技能。

關於教學技能,邢紅軍教授在《課堂教學評價理論:反思與建構》一文中,曾進行過清晰的闡釋。文中寫道,教學技能概括起來包括講授清楚、演示規範、互動充分三個亞維度。

其中,講授清楚包括講解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講解具有啟發性與趣味性,注意與提問、談話等技能相配合,交互性好。演示規範是指教師的操作規範,呈現的現象清楚,操作步驟有條不紊,演示與講解相結合,示範性好。此外,演示規範還包括確保安全、確保成功等要素。互動充分是指教師通過情境塑造、藉助表達關懷、激勵學生、監控、提問、組織互動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教學行為。互動充分還包括互動監控、反饋點評、尋求共鳴、課堂控制等要素。

訪談中,邢紅軍教授在上述亞維度的基礎上,對其詳細構成進行了講解。他指出,一般來說,國內外公認的教學技能主要包括:語言技能、導入技能、講解技能、提問技能、結束技能、演示技能、板書技能、變化技能、強化技能、互動技能這十項。這些技能有清晰的概念、構成要素和運用的要求。如果不清楚這些理論,在教學實踐中就可能難以落實。邢教授說:「許多高校教師認為,只要學問好、學術水平高、會說話,就會講課,其實不是這樣的。教學技能是很專業的技能,並非業餘的技能。」

他以不畫臉譜、不穿戲服的演員來形容教師。

「教師是不畫臉譜、不穿戲服的演員,三尺講臺就是我們的舞臺。儘管沒有演員那麼誇張,但絕不應該本色出演。所以教學過程中就要求教師完成從本色教師到角色教師的轉換,不能平時怎麼說話上課就怎麼說話。」邢教授如是說。

我們在評判演員時常常提及科班和非科班等字眼。事實上,教師作為不畫臉譜、不穿戲服的演員,邢教授認為,教師也需要規範而嚴格的訓練,以幫助教師特別是新教師提升教學技能。

「現在研究生畢業入職高校一般都有崗前培訓,但這些崗前培訓可能更多的是關於校史的介紹、如何報帳、如何搞科研等內容。而關於課堂教學技能、教學設計,許多學校可能也就設置一兩個講座。事實上,師範院校一般都會設置教學技能這樣一門課,學生至少要上36個學時。課程中還包括微格教學,通過教學實踐、點評,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他說。

提升課程吸引力三步走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是現下職場流行的口頭禪,而這也恰恰應了一些大學教學新手的心聲。關於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這些教學技能,邢紅軍教授以提升課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為例,藉由其物理教學經歷進行了分享。在他看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音、語調、表情、手勢、情緒、節奏、幽默感都會對課堂吸引力產生影響,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課堂教學的語言。另外,教師知識的沉澱,是否能旁徵博引也會影響課程的吸引力。

「比如我講熵這個概念。熵是很抽象的,我會分三步來進行講解。第一步,給出熵的定義。熵的表達式是dS等於dQ比T,表面看就是熱量比溫度。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呢?它是用來描述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系統的能量在空間分布均勻程度的物理量。第二步是舉例。比如,有一個兩米長的鐵棒,用一個煤火爐子加熱鐵棒的一端,使它一頭涼一頭熱。熱量就是能量,由於鐵棒一頭涼一頭熱,所以鐵棒上面的熱量在空間分布得不均勻。因此,一頭涼一頭熱的鐵棒的熵就比較低,熱量的品質就比較高。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知道,一個高溫熱源,一個低溫熱源,兩頭一連就能製造出一個蒸汽機。這個熵比較低的鐵棒上面的熱量就能對外做功,比如抽水、發電等。下面我們把這個煤火爐子拿掉,用絕熱的布把這個鐵棒包裹起來,把它放置在一個地方。兩個小時以後,你會發現鐵棒上面的熱量沒有任何損失,把絕熱的布打開,會發現鐵棒上所有地方的溫度都一樣高,此時熱量在空間的分布就均勻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說它的熵增加了,但熱量的品質下降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沒有高溫熱源和低溫熱源,鐵棒上面的熱量不能對外做功。這個例子比剛才抽象的熵的定義更加直觀。第三步,我會聯繫現實進一步講解。例如,有個小青年,他有1000萬人民幣存款。我們可以說,1000萬元在空間分布得不均勻,都歸他一個人所有。這個時候,這個錢的熵就比較低,品質就比較高。哪怕是在北京,10萬塊錢一平方米,花1000萬元也可以在三環以內買一個三居室。但後來這個小青年把錢借了出去,5個親戚朋友各借了200萬,此時,這些錢在空間上分布得均勻了,錢的熵增加了,但是錢的品質就下降了。為什麼?因為過一年他想要回來買房,而對方可能說,對不起,還不了。因為他們都在當地買了房。」他說。

邢教授通過上面這個生動的例子,分享了他提升教學吸引力和趣味性的辦法。他笑言:「也許很多年後學生已經不記得熵的定義、怎麼計算的,但可能還會記得物理課上舉的這些例子。」

混合式教學背景下的教評之思

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許多高校都採用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在邢教授看來,要保障教學質量,首推的還是傳統的現場教學模式。

「讓學生從根本上掌握好知識和技能,還要靠現場的課堂教學。因為課堂教學有一種非言語傳遞的作用,有師生之間的互動,有板書。剛才我們提到十大教學技能,概括來講,包括講授、演示和互動三個亞維度的技能。講授可以在線上進行,但是演示就很難了,互動可能更難。在教學過程中,你可以通過學生的表情獲得反饋,比對著屏幕、PPT講更實在。在講課過程中,學生會心地微笑、頻頻地點頭,都會使老師受到鼓舞,產生成就感。這些在線上教學中都難以實現。」他說。

因為線上教學的局限性限制了其他兩方面技能的發揮,所以,邢教授特別強調了教師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技能的重要性。

2020年的疫情,使教學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線上教學被更多人接受和關注,為了保障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形式也變得豐富起來。例如,很多學校採用線上評教系統讓學生評教,通過隨堂、期中、期末的過程性評價,暢通學生反饋通道,讓老師及時獲得學生的改進建議。另外,同行評價和督導評價也更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

事實上,邢教授也十分看重來自學生的反饋。「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情況。一方面是定性評價。以前我也教本科生。那時候學校有網上評價系統,每個學期結束,我都會把學生匿名的定性評價列印出來看看。儘管每年課評我都有90多分,但還是要認真看看學生的評價,這些反饋意見對我改進教學很有幫助。另外就是定量評價——評分。我認為評分也很重要。現在許多高校也有評價系統,主要呈現的是多少分。如果能夠改進為有多少學生對教學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我認為這樣對教師可能更有幫助。因為精細化的評價會更好,比單純給一個平均分要好。」

邢教授認為,教學評價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寬泛地保障課程教學效果來說,教學設計和教學技能至關重要。

訪談過程中,他再三強調了教學設計的重要性,並以「講好一門課,七分在設計,三分在表達」進行了闡釋。因此,在評價課堂教學設計時,他建議應依據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是否多樣、教學本質是否清晰、教學邏輯是否順暢以及教學創新是否顯著六個指標來展開。

他同時提到,目前國內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還處在探索之中,尚待建立。基於長期的理論研究與自身教學實踐,他分享了自己所做的課堂教學評價量表。通過下表我們可以看到,立德樹人、教學設計與教學技能是三個評價維度。他說:「立德樹人維度的單列,契合了黨和國家對教育教學的根本要求。教學設計六個亞維度的提出,超越了傳統教學設計的束縛,體現了教學設計的靈魂。而基於『經驗之塔』建立的教學技能三個亞維度,則充分彰顯了課堂教學技能的精髓。」

主要參考文獻:

[1] 邢紅軍,大學教學技能精進教程 [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 邢紅軍,田望璇 . 課堂教學評價理論:反思與建構 [J]. 課程·教材·教法,2020(06).

相關焦點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老師們創新網課教學方式
    左鐵兒老師示範健身動作《體育與健康教育》是公共必修課。疫情期間,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體育部重構課堂教學模式,共開設體育項目課程15個、257個教學班級。而左鐵兒副教授的課堂,是其中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之一。「咱們的學生都很注重養生啊,他們會追問我很多養生知識,有這種養生熱情,我的健身課就不愁上不好。」左老師笑說道。釘釘、微信群、華為運動健康、小米運動、KEEP等,左老師運用多種軟體對學生進行遠程健身指導。他會把學生的運動數據發布到群裡,引來同學們紛紛「居家運動大比拼」。
  • 強烈推薦:超精美英語教學動態PPT,英語老師人手一份
    很多老師都沒有太多精力去仔細地做PPT,特別是帶各種觸發器的課件,更是難得。今天給大家分享上百套超級驚豔的PPT動畫課件,設計精緻巧妙,使用場景超級廣泛!所有英語老師都應該領取!不管是教學還是教自己家孩子,都能用上!來看看吧!
  • 觀看賀娟老師、樂園老師和焦世強老師的課堂教學實錄後您的收穫
    通過觀看賀娟老師、樂園老師和焦世強老師的課堂實錄,能夠看出,他們課堂教學目標精確,對於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把握準確,知識主線提煉精確,教學設計體現了新高考對於新課程的要求,從複習熱身,感知體驗,強化鞏固到語言應用,設計的思路清晰,步驟明確,體現了層層遞進的教學原則,設計的流程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 網絡教學公約、課程反饋QQ群、全英文操作指南…浙師「網絡金課...
    「學到飛起」~網課≠輕輕鬆鬆的水課他們制定「網絡教學公約」開展多平臺、多手段的高質教學數計學院副院長鄭忠龍老師上的是研究生課程《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他用騰訊會議的方式進行課堂直播,並借用中國大學MOOC平臺「浙師研究生院雲」上的資源進行課堂串講,藉助班級QQ群將精選的優質資源推送給學生,
  • 教學大綱都變了 老師不能總憑著經驗教學!
    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有一片非常大的果蔬園,裡面種植著各種花果蔬菜,春天學生們可以在這裡播種,秋天收穫。「讓學科進行充分的融合,我們這一方田園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我們在不斷的實踐中也發現,這片園子有太多可挖的價值。依託自然風光,打造屬於理工實小特色的課程基地。老師在參與這種實踐課程創作開發中,也有很多奇思妙想。」
  • 海洋學院精心打造線上教學課堂
    由周朦院長牽頭負責的教學團隊,反覆打磨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為大家帶來乾貨滿滿的優質本科課程。該課程引領學生回顧人類與海洋的發展歷史、地球和海洋形成與發展的自然過程、人類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探討未來人類將面臨的挑戰。
  • 數學老師必看!只需10分鐘,讓你的課堂動起來!(文末有福利)
    角的變化、點在坐標系內的移動、兩個三角形繞頂點旋轉時的分類討論……數學的奧妙在於無窮的變化,數學題的難點、數學老師們的痛點也在於這無窮的變化。有沒有一種方法能為學生動態展示、直觀呈現這些變化?把老師們從二維靜止的黑板前解脫出來?
  • 暑期微課堂 | 來聽北大老師為你講授「藝術中的媒...
    暑期微課堂 | 來聽北大老師為你講授「藝術中的媒...這個暑期,北大官微將特別送出一些在北京大學第18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獲獎老師講授的課程,為大家「知識充電」!想領略北大老師在講臺上的風採,想了解知識的魅力,想聽到更多生動趣味的課堂,請持續關注,不要缺課!今天為大家呈現的兩個課堂:藝術學院唐宏峰老師講授的「藝術中的媒介問題」,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朱露莎老師講授的「價值神經表徵的環境依賴」。
  • 線上教學成「主課堂」 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
    「孔子文化學校的教師以新穎的上課形式,讓中文課堂走進學生的家裡,甚至讓很多父母也忍不住和孩子一起上起了中文網課。」在麻卓民看來,此次網絡教學的嘗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提升了老師們的教學水平。
  • |學術|教學|知網|論文|本碩博_網易訂閱
    募格課堂  ID:mugeketang  推薦理由:「募格課堂」是一個適合學術科研人群放慢腳步,自我提升的一個公號,它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分享能提升科研學術水平的各種乾貨文章,也會寫一些科研實戰經歷、心得、故事。
  • 當上大學老師以後,我的世界觀崩塌了……
    當大學老師前後的對比當大學老師前的手機相冊:自拍、美食、美景當大學老師後的手機相冊:課件截圖、PPT截圖、師生集體照……當大學老師前的朋友圈:自拍、美食、美景、生活瑣事當大學老師後的朋友圈:微信公眾號的乾貨文章
  • 全球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是否有共同元素(上)
    英國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常常談到的中國式「全班教學模式」(whole class teaching methods)的優勢究竟在哪裡?其實BBC紀錄片已經觸及了這些問題,只不過被編導和主創人員忽視調了。這裡,僅分析其中的一個細節:中、英雙方教師對三角函數內容的教學是如何進行的。儘管李愛雲老師李老師講授三角函數的過程在紀錄片中並沒有完整地呈現出來,只是一晃而過的。
  • 2018全國中學物理名師課堂教學展示45中高立老師榮獲一等獎
    2018年10月26-29日,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高立老師參加了2018全國中學物理名師課堂教學展示,並獲得全國一等獎。並為全國中學物理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研究、推廣教學新理念和教學經驗的平臺。經過參賽資格審核,專家評審,地市選拔等環節,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高立老師作為安徽省唯一的初中物理教師代表參加此次活動。10月28-29日,來自全國各省代表共50餘位物理名師參加了此次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 大學生盛行手機上網 課堂紀律教學質量受考驗
    在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大學的課堂紀律和教學質量正在受到考驗,什麼樣的學習方式,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讓學生回到課堂?  大學生課堂手機上網成普遍現象  就讀於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男生於偉告訴記者,在他們班的課堂上,「職業上網」的超過1/3,其中就有他,一個月包70兆流量才勉強夠用。
  • 武漢紡織大學《大學物理實驗》探索混合式教學 讓學生愛上物理課
    教育信息化雖如此重要,但因內容建設成本高,建設平臺難以抉擇等諸多原因讓大多數老師望而卻步,課程建設推進緩慢。武漢紡織大學電子與電氣學院《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積極推進《大學物理實驗》公共基礎課程的在線雲課堂建設,至今已有四年時間,成果初顯。
  • 開課第一周,聽聽這些北大老師的教學心得
    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辦公區為中式四合院,這裡有隨處可見的黑板和數學公式田剛老師「幾何分析」「這學期我開了一門本研課程,叫「幾何分析」,這是一門有學分的課,北大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來上。,課堂大概有30到40人,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課堂規模。」
  • 91種最受老師歡迎的教學軟體(九大學科全覆蓋)
    原標題:91種最受老師歡迎的教學軟體(九大學科全覆蓋) 那麼,哪些App能夠賦能於老師?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教學過程,解決教學工作實際問題? 11月30日,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閃電講:那些最受老師歡迎的教學軟體》中,九位技術達人兼一線教師,分別就K12領域內的九大學科——數學、語文、英語、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政治,探討了技術融通課堂的有效路徑。
  • 業界精英C位開講,V課堂揭曉智能汽車技術秘辛,直播乾貨大放送
    但這種論壇一般會收取較高的參會費,自費參加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但學習內容通常比較"乾貨"。除了採用以上兩種常規的學習方法外,目前所流行的網絡課堂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途徑,且相較於前兩種學習方式,行業精英線上授課有助於你快速搭建起完善的行業知識框架,同時還享有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便利,隨時隨地就能近距離聆聽乾貨,相當於把第一種和第二種的優點融合在一起。
  • 眉山彭山一小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中國網11月27日訊(蘇丹 楊潔)近日,由眉山市彭山區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組織的眉山市彭山區第一小學「蘇丹名師工作室——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展示及講座活動」在謝家小學舉行。活動中,「蘇丹名師工作室」成員陳川向參加活動的老師們介紹了舉辦本次活動的目的,旨在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法。
  • 什麼教學一體機好用 有教學黑板的學校不僅要做好課堂教學
    本期就來說說幼兒園電子教學黑板及教學設備的相關知識。幼兒園電子教學黑板的主要作用和優勢幼兒園電子教學黑板主要是給學前的兒童使用的。1、既方便又促進家長和孩子的合作聽課老師發出的聲音經過傳感器檢測,可以知道有多少人可以聽課,有多少人還沒有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