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國電競主流化」元年。電競行業與主流社會的碰撞,在各方面都產生了火花。體壇電競梳理過去一年電競行業大小事件,總結了2017年電競主流化十大標誌現象或事件。我們邀請多家主流媒體的記者,對其認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進行點評。
《王者榮耀》KPL為代表的移動電競崛起
2017年,王者榮耀全年職業賽事體系內容觀看及瀏覽量為103億,KPL秋季賽直播觀看量為36億,單日直播觀看量2.4億。隨著王者榮耀這款現象級作品在大江南北流行,其職業賽事KPL作為移動電競的領軍者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大眾開始因為《王者榮耀》觀看電競比賽,了解電競是什麼,並第一次知道電競明星。
主客場制,宣告電競地域化時代來臨
2017年4月30日,英雄聯盟宣布將開啟聯盟化與主客場制改革,在未來幾年內逐漸將LPL各俱樂部從上海分散出去,尋求新的空間。下半年,王者榮耀也宣布將開啟雙城主客場制。主客場制的實行宣告著電競地域化時代的來臨。從上海狹窄的空間掙脫出去,電競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電競入選杭州亞運會
亞奧理事會(OCA)去年4月中旬宣布,電子競技項目將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1月,國際奧委會官方宣布,將認定電競為正式的體育項目。
S7在中國盛大舉辦
2017年,英雄聯盟世界賽S7全球總決賽在中國成功舉辦,決賽更是在國家形象——鳥巢體育館上演。一月四城,S7在國內掀起了電競熱浪,其天價觀賽門票刷新了所有人對於電競觀賽價值的認知。從武漢黃鶴樓到上海外灘再到鳥巢,S7的排面讓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電競。
各大院校扎堆開設電競專業
2017年,上至中國傳媒大學這樣的頂尖高校,下至藍翔高級技工學校,都在扎堆開設電競專業。電競教育成為貫穿全年的熱門話題,而院校如此熱衷電競教育,背後是電競產業發展過快帶來的巨大人才缺口。
電競小鎮全國開花
電競小鎮是另一個熱門話題,各類電競小鎮突然從祖國的各個角落冒出,很多從未聽過的地名因為電競出現在大眾視野。各地政府都寄望於坐上電競這個新興產業的快車,從年頭到年尾,關於電競小鎮的新聞不絕於耳。
中超俱樂部進軍電競領域
傳統體育俱樂部投資電競在世界早已成為潮流。而在2017年,中超各支俱樂部終於出手,紛紛成立戰隊徵戰中國足球電競聯賽。傳統體育職業俱樂部進入電競,一方面將成熟的管理經驗和模式帶入電競,讓電競變得更加職業與規範。另一方面也能為電競帶來廣大的球迷群體。
《絕地求生》的「吃雞」玩法顛覆電競格局
2017年下半年,《絕地求生》突然爆紅。其帶來的「吃雞」模式開始動搖MOBA長達十餘年的統治地位。各大廠商都預感到「吃雞」的潛力,集體角力「吃雞」領域,騰訊與網易更是上演了「吃雞」手遊的搶灘登陸大戰。「吃雞」的職業賽事體系雖沒未完整搭建,但毫無疑問已經開始顛覆整個電競格局。目前已經確定《絕地求生》將由騰訊代理,它能否成為下一個《英雄聯盟》?值得期待。
國際大品牌集體青睞電競
寶馬贊助《王者榮耀》KPL,奔馳贊助《英雄聯盟》S7。2017年國際性大品牌開始愈加青睞電競,電競賽事的商業價值被廣泛認可。贊助電競被各大品牌視作擁抱年輕用戶的一種形式。
因為這些贊助商的進入,電競賽事開始擁有更強的造血能力。在未來賽事脫離遊戲輸血單獨存在,不再只是一個空想。
主流媒體開始頻繁報導電競
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社會主流媒體開始頻繁報導電競。而多家傳統體育媒體巨頭也將電競當做了常規報導的一部分。在輿論層面,電競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大眾從各個角度都能接收到電競新聞。從以往的諱莫如深,到如今登頂各大頭條,電競的形象已經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