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到分子反應過程中的原子鍵了

2020-12-06 快科技

這是科學家第一次以原子級的解析度捕捉到分子反應過程的圖像。圖像中分子的原子鍵看起來與化學課本中的棒狀圖幾乎一模一樣。在此之前,科學家都還只能推斷分子的結構。

據新浪科技報導,實驗中的分子由26個碳原子和14個氫原子組成,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分子中各個原子之間的原子鍵,其長度只有幾埃(埃,符號Å,一般用於表示原子半徑、鍵長和可見光波長,1Å=0.1納米)。

有關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5月30日的《科學》(Science)上。

研究團隊一開始是準備精確地組裝以石墨烯製成的納米結構。石墨烯是一種單層材料,由碳原子以六邊形重複排列而成。要組成這樣的蜂窩形狀,需要將鏈狀分子中的原子重新排列成六邊形。反應的產物包括好幾種不同的分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家菲利克斯·費舍爾(Felix Fischer)及其同事希望通過分子成像技術保證實驗正確進行。

為了記錄石墨烯的形成過程,費舍爾需要一個強大的成像設備,最後他找到了物理學家麥可·克羅米(Michael Crommie)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實驗室,那裡有一臺原子力顯微鏡。非接觸式原子力顯微鏡利用一個非常精細的探針來讀取分子產生的電性力,當探針在分子表面附近移動時,會因不同的電荷量而發生偏移,從而構建出原子及原子鍵的圖像。

利用這項技術,研究團隊不僅獲得了碳原子的圖像,也清晰地看到了原子之間的原子鍵。他們將一個環狀的碳分子結構置於銀板上,加熱至分子發生重排,之後進行冷卻並凍結反應產物。檢測發現,反應後出現了三種意料之外的分子產物,及一種之前科學家預測會出現的分子。


這是一個含有碳原子的環狀分子,圖片顯示了其重新排列前後的形態,右邊即兩種最常見的反應產物。比例尺為3埃


反應之前,銀表面上的反應物分子


反應產物2是該反應中兩種最常見的產物之一


反應產物3是該反應中另一種最常見的產物


反應產物4是一個意想不到的產物分子


研究團隊預測了反應產物5的存在,但實際上該分子只佔了反應混合物中不到1%

 

相關焦點

  • 催化反應中神奇的H2O分子
    如果我們了解了H2O在反應中的不同作用並加以利用,反而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催化反應活性和選擇性,甚至改變反應路徑。下面讓小編就以Au催化劑為例,帶您看一看H2O分子如何在催化反應中大放異彩。最終通過向催化劑失活後的反應體系通入~ 2 vol%的H2O而恢復活性證實是反應過程中-OH的消耗引起的Au單原子催化劑的失活,如圖5。H2O的移除和重新引入的多次循環實驗,證實了OH/H2O的存在對Au1/CeO2在CO氧化反應的活性調控中扮演的主要角色。
  • 科研人員實現甲醇制烯烴分子篩催化劑內反應與擴散過程成像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中科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和分子探針與螢光成像研究組研究員徐兆超團隊合作,採用多尺度反應-擴散模型與超分辨結構照明成像技術結合,實現甲醇制烯烴工業級別SAPO-34分子篩晶體內反應與擴散過程成像,可直觀獲取反應過程中客體分子、積碳物種以及酸性位點的時空分布與演化。
  • 美拉德反應過程簡介
    芝麻、花生、菜籽等油料在製備濃香型食用油時需在一定的溫度和時間條件下進行高溫焙炒,在這一工藝過程中,這些油料中含有的胺基酸、蛋白質等含氨基化合物會與可溶性糖等羰基化合物發生美拉德反應生成大量的氮氧雜環類化合物及類黑色素。這些氮氧雜環類化合物主要包括吡嗪、吡咯、吡啶、糠醛、呋喃酮等,這些化合物往往具有C5-C10的烷基取代基,烷基通常由脂肪族醛衍生而來,N主要來源於食品中的胺基酸。
  • 感覺是有機分子系統性反應結果
    它首先是自我的個體反應,而不會和周邊的其它個體,或者同類個體存在關係。感受包括舒服、不舒服、痛、癢、酸、甜、苦、辣等各種身體反應。感覺是意識的基礎,有了感覺才能產生最基本的意識,即感知到自我的存在,感覺就是初級的意識,有感覺就有意識。當生物體受信息刺激時,感覺和記憶中曾經的感覺經歷相比較,作出判斷,就形成了對事物的看法,也就是認知。
  • 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像做化學實驗!
    生活中你聽最高大上的料理方式是啥?對於大多數廚師來說「分子料理」應該是最難學習的一種做菜方式,別的食物都是按照正常烹飪方法做,但是這個分子料理卻不同。米其林餐廳的「分子料理」是啥?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像做化學實驗!
  • 餘金權課題組報導脂肪酸直接β內酯化的反應
    活化烯烴的共軛加成反應作為經典有機反應之一,可以有效地在脂肪酸β位構築碳-碳鍵或碳-雜原子鍵。
  • 科學家首次看到化學鍵形成過程
    原標題:科學家首次看到化學鍵形成過程   科技日報訊 利用美國能源部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X射線雷射,科學家第一次看到了化學鍵形成的過渡狀態:兩個原子開始形成一個弱鍵,處在變成一個分子的過程中。相關論文發表在2月12日的《科學快遞》上。
  • Scripps研究所餘金權教授報導脂肪酸直接β內酯化反應
    活化烯烴的共軛加成反應作為經典有機反應之一,可以有效地在脂肪酸β位構築碳-碳鍵或碳-雜原子鍵。
  • 【分子】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原理與過程
    後臺回復「分子」查詢分子生物學系列內容【分子生物學實驗初階】分子生物學之PCR篇【分子】目的基因的擴增
  • 施一公研究組在《科學》發文報導剪接體 激活過程中結構重塑的分子...
    這篇題為《ATP 水解酶 / 解旋酶 Prp2 及其激活因子 Spp2 催化剪接體激活過程中結構重塑的分子機理》(Mechanism of Spliceosome Remodeling by the ATPase/helicase Prp2 and its Coactivator Spp2)的論文報導了釀酒酵母處於激活狀態的剪接體(activated spliceosome,定義為 「Bact 複合物
  • 宇宙中的第一個分子鍵終於被發現了
    今年,氫化氦在一個年輕的星雲中被觀測到了。圖解:宇宙歷史上的第一個分子鍵發生在溫度下降到4000開爾文的時候。在距離地球3000光年的一個年輕的行星狀星雲中,科學家首次發現了宇宙中形成的第一個分子鍵。這一發現為描述大爆炸之後不久發生的事件的標準模型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並被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
  • 福建物構所:反應驅動的「分子籠-連體分子籠」仿生結構轉化研究
    通常這些自然系統的運動對應著相應的生命功能,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ATP合成酶催化過程中的構象變換。多組分自組裝超分子體系提供了一種可以在分子尺度上模擬生物體功能的可控平臺。雖然文獻已有大量的基於分子識別原理的刺激響應體系報導,但它們大都是通過動態主體分子與具有特殊尺寸、形狀和電荷特徵的客體分子定向結合(誘導匹配模型)而發展的。
  • 大連化物所首次在雙分子反應中觀測到重-輕-重振蕩
    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涉及到一個輕原子(通常是一個氫原子)在兩個重原子或原子基團之間的轉移,這類反應通常被稱為重-輕-重(HLH)反應。由於氫原子轉移反應在化學和生物過程中廣泛存在,重-輕-重反應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和化學意義。
  • J Exp Med:大腦炎症反應的分子機制
    根據他們發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雜誌上的結果,研究者們找到了小鼠多發性硬化疾病中導致大腦炎症反應發生的關鍵分子,這一分子在患有該疾病的人類患者的大腦中表達量同樣很高。結果表明,這些炎性分子是未來進一步研究以及治療多發性硬化疾病的潛在靶點。
  • 木頭燃燒的過程,本質上是碳原子升華並與氧氣反應的過程
    木頭的本身是由多糖木質纖維素(C6H12O6)n組成的,從這個組成的化學式中,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了組成木頭的三大元素碳 木頭慢慢燃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碳慢慢升華與氧反應的過程 一根木頭只要它沒有完全被燒光,那麼它在熄滅了之後所留下的顏色肯定是碳黑色的,而這碳黑色的碳就是木頭完全燃燒的過程中的一個中間產物。
  • 防止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連接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重組體
    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作用是在限制位點切割質粒分子自連接產生的環狀和線性多聯體。該方法需要質粒與靶DNA分子的連接破壞限制性酶切位點,以防止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連接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重組體。單位長度線性載體分子持續再生的淨效應,推動連接反應的平衡狀態強烈偏向於載體和插入物之間形成重組體。因為載體DNA的再生、連接、所有PCR產生的DNA片段的末端補平都同時發生在同一反應混合物中,該方法非常高效。14 DNA理按酶3U調整H2O的加入量,使最終的反應體積為20μL°設置對照反應,包含.上述列出的所有試劑,除了擴增的靶DNA。
  • 氨綸聚合預聚反應分子量理論分析及計算
    氨綸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直接決定了氨綸產品物理性能的好壞,在聚合配方設計中,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非常重要,而預聚反應又是氨綸合成過程的基礎,所以,預聚反應的反應程度及預聚物的平均分子量的大小,對後續的擴鏈反應及最終製品的性能都有重要的影響,可以通過縮聚反應及逐步聚合的基本理論來嘗試計算預聚物的分子量。
  • 我的看法|光合作用產生水的過程是光反應還是碳反應?
    為了方便看出來,我都是以6CO2或6O2為單位,即在反應式中沒有約分。1.光反應階段的總反應式:光反應中進行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1)電子傳遞過程中首先就是水在光下的裂解,稱為希爾反應(1937年),反應式為:12H2O+24Fe3+→6O2+24H++24Fe2+。
  • Immuity:整合素分子介導Treg細胞在炎症反應中的活性
    2015年5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調節性T細胞(Treg)是一類特異性表達FoxP3,具有特殊功能的CD4+T細胞亞群,它對於抑制有害的T細胞反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在T細胞穩態調節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在炎症反應過程中為何作用受限的具體原因至今不清楚
  • 葡萄糖作為信號分子在花粉管伸長過程中起作用!
    進一步實驗證明在單糖轉運蛋白STP的六突變體體和在葡萄糖受體HXK1的突變體中,花粉管對葡萄糖表現不敏感性,說明了葡萄糖是花粉管的重要信號分子。花粉管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擬南芥中RPG1蛋白能將來自花粉粒周圍絨氈層細胞的葡萄糖釋放出來,而隨後的葡萄糖運輸到花粉粒中可能是由單糖轉運蛋白SUGAR TRANSPORT蛋白2(STP2)介導。    另一方面,糖也可以作為花粉管生長和/或引導的信號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