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神七七大看點 3000萬航天服助太空漫步(圖)
圖為神舟七號飛船轉運至發射塔架 神舟七號今晚發射,解密七大看點 3000萬元航天服助太空漫步 ■太空槍林彈雨,出艙航天員要「躲、藏、擋」 ■神八後中國將具備建空間站能力如果不出意外,神舟七號將在這一時刻衝向太空。 和神五、神六相比,飛船在改進,航天員在增加。「太空漫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神七」到底有了哪些突破?它最大的看點是什麼? 為什麼要為「太空行走」研發價值達3000萬元的國產戰袍?因為航天員出艙要面對「槍林彈雨」;為什麼航天員在太空中不能飲用啤酒?
-
紫臺為神六「狙擊」太空垃圾(資料)
記者經過多方打聽,得知紫臺專家一如既往將會在軌道測算、阻擊「太空垃圾」等方面給神六飛天進行技術支持。 神六軌道紫臺專家參與測算 據了解,從神一到神五,其確定的飛行軌道都大致相似,即軌道傾角、近地點高度、遠地點高度等均有嚴格要求的橢圓軌道上進行,實施變軌後,進入圓軌道。通過4次飛天行動,這個軌道的運算的精確度是經過了考驗的。
-
造個太空電梯能上天嗎?
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突破,還是使用載人火箭或宇宙飛船運輸,動輒上億美元的發射費用,讓太空旅行距離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遙遠。如果有一天,上天變得像上樓一樣簡單,普通人的太空之旅才算正式開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科學家做出了大膽的設想,既然上樓可以坐電梯,為什麼上天不能坐電梯?
-
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景海鵬陳冬還有六個神秘的太空同伴它們正在做一項實驗!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已經攜手在太空旅行了一周,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生活了一周。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項目,「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自貢造特殊材料讓神十減重 減1公斤就省200萬美元
備受矚目、正在太空中執行任務的神舟十號及以前的神舟系列載人航天飛船上,它們所用的特種交聯劑和含氟聚醯亞胺材料是地地道道的「沿灘造」。 隨著去年自貢市沿灘工業集中區第三批8 個項目正式動工開建設,其中某化工企業生產的特種橡膠交聯劑和高性能含氟聚醯亞胺已經多次直接和間接用於我國的神五、神六等系列載人航天飛船。
-
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穿特製「太空衣」萌感十足
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這六條蠶寶寶是科學家培育改良的品種「秋豐白玉」。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工程師趙丹妮:那看到裡面蠶寶寶被一圈航天用的聚氨酯海綿包裹著,可以有效地減輕了蠶寶寶上天的時候經歷到的力學環境。
-
太空電梯了解一下
與船舶和海洋裡的鑽井平臺一樣,整個太空電梯裝置在地面設有一個巨大的錨用於固定整個電梯的位置。而在太空裡的另一端,則是一個用來提供拉力,將整個線纜繃緊的配重裝置。至於在中間的,就是用來承載太空電梯上下運行的線纜了。 而在整個裝置部署之後,乘客及貨物可以搭乘電梯以每小時 200 公裡的速度沿著線纜上天,整個行程大約為一周。
-
太空旅行多少錢?便宜的只要160萬人民幣
理察·布蘭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維珍銀河聯合體太空飛船會在四月份帶人前往亞軌道進行測試。25萬美元(160萬人民幣)。藍色起源是一個小火箭帶一個6人太空艙上天旅行當然,覺得幾分鐘的體驗不過癮,馬斯克的火箭暫時又不太現實,那麼還有更高端的旅行體驗可以供人選擇。
-
神六」太空食品將增加到50種
本報訊 「神六」太空人在太空將使用航天員專用馬桶。昨天上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參加珠海航展的工作人員介紹,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規劃將實行「三步走」。與「神五」相比,太空人的如廁問題將被改善。 據介紹,我國科研人員已攻克「神舟六號」飛船因多人多天飛行帶來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方面的新技術難關。
-
《冒險島》新版帶你上天 怪怪強勢來襲
日前剛剛上線的新版「帶你上天怪怪」給出完美答案:全新怪怪隨從系統火熱開啟,「養成系」玩法橫空出世!既能伴你左右,又可衝鋒陷陣的怪怪們,堪稱居家旅行必備神隊友。同期亮相的「扎昆重生」、「野外生存挑戰」、「迎春之春日山谷」等玩法及各種福利活動,也將帶你進入一場扶搖直上九萬裡的遊戲盛宴中。已經有些小激動?那就趕緊加入吧!
-
科技日曆|14年前,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聶海勝在太空度過41歲...
據說10月13日,聶海勝還在神舟六號飛船上度過了自己的41歲生日。兩年前,也就是2003年,在同一個地點,我國航天員楊利偉首次從這裡走向太空,圓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楊利偉搭乘的神舟五號飛船是中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繞地球飛行21小時,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
天神組合最近咋樣了:6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已經攜手在太空旅行了一周,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生活了一周。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一起去看一看。
-
楊利偉稱神舟七號宇宙飛船航天員明年太空行走
本報訊 (記者蔡文清)「明年神舟七號宇宙飛船將飛上太空,載有三名航天員。屆時這三名航天員將實現艙外行走。」今天上午,在與海澱實驗中學學生交談的過程中,航天英雄楊利偉透露。據了解,在神七上天前半年,航天員將進行系統的程序飛行,在神七模擬器中的模飛時間長達每次四小時。
-
聶海勝太空發福?稱重胖了7公斤引發5大猜想
美國航天局健康專家則稱,太空人們每次執行太空任務,體重平均都減輕5%左右。據報導,此前上天的航天員體重均出現了下降。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此前披露,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體重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翟志剛因為出艙活動體力消耗大,體重下降幅度最多,劉伯明次之。
-
不止太空人可以上天,植物也能上天了,很高級嘛!
這項研究的主要驅動力一方面出於對科學的好奇心,而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科學家們認識到,在長時間的太空任務中不能只依賴於帶上天的加工食品,種植新鮮水果和蔬菜更加有利於航天員的健康,而且可以降低帶上天的食物成本。不止如此,如果植物能夠在太空生存,還有更多的可以利用的方面,例如植物可以消耗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同時還能淨化有汙染物存在的空氣。
-
嫦娥五號還帶了兩類草種上天,開展空間誘變實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已經結束「挖土」即將「回家」的嫦娥五號,此行還承擔了一項任務——空間誘變實驗。記者今天從中國農科院獲悉,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升空,探測器搭載的中國農科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紫花苜蓿和燕麥種子,開啟了空間誘變實驗之旅。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來源:央視新聞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
人類史上最貴的望遠鏡,造價超過660億人民幣,能看到宇宙雛形
但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畢竟「年事」已高,所以科學家們需要一個更加先進的太空望遠鏡來替代他,因此韋伯太空望遠鏡誕生了。韋伯太空望遠鏡是歐洲航天局,美國航天宇航局,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聯合研製的新一代太空望遠鏡,也是哈勃望遠鏡的繼承者。據悉,韋伯太空望遠鏡重達6.2噸,面積是哈勃望遠鏡的5倍。
-
人類製造最貴的望遠鏡,造價超過660億人民幣,能看到宇宙雛形
進入20世紀以後,科學家們發射了衛星,空間探測器,並且建造了太空望遠鏡,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觀測宇宙。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文設備之一,自1990年發射升空以後,如今它依然在距離地面575公裡的上空「探視」著宇宙。但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畢竟「年事」已高,所以科學家們需要一個更加先進的太空望遠鏡來替代他,因此韋伯太空望遠鏡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