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速飛船中還能夠與地面觀測者通無線電話嗎?

2020-12-03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位朋友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假如我正在和某人通話,突然自身以光速運行,通話質量會如何?

怎麼會突然自身以光速運行呢?時空通訊只能假定這位大俠是乘坐在光速飛船裡。儘管所謂的光速飛船永遠只能是一個夢想,但也不妨來個時空通訊科普解夢。

這個某人是誰?你與某人有多遠?你所謂的光速運行是朝什麼方向?

「某人」是誰是你的隱私,這裡不討論。

但你與「某人」有多遠以及你突然以光速運行是朝那個方向走似乎值得分析一番。

你與某人通話我只能理解為現在的電話。現在的電話用的是電波,不管是無線電還是有線電,不管是微波還是長波中波,都是光波的一種形式,其傳播速度都是光速。

你突然以光速離開,離開的速度也是光速。

光速是我們這個世界迄今認識到的最高速度,沒有比光速更高的速度了,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每秒約30萬公裡。

你與某人的通話距離當然就很重要了,比如你如果是在月球與某人通話,月球距離地球平均約38.4萬公裡,是光速1秒多點的距離,因此你與他通話就有1秒多鐘的延滯,你在地球說一句話,你月球那位「某人」要1秒鐘後才能夠聽到。

而如果你的那位「某人」在太陽系最遠的行星海王星上,那裡距離我們約45億公裡,光速需要走15000秒,也就是約4.17個小時。

你在地球上說一句話,你哪位「某人」要過4個多小時才能夠聽到,在等他或她回話,就要8個多小的等候了。

現在問題是你提出個突然以光速運行,是朝著你那位「某人」運行呢?還是背著那位某人運行呢?或者是既不背著又不向著,而是橫著運行呢?

在給出答案之前,我想先說說聲波的性質。

聲波有頻率,就是每秒鐘震動的次數。根據頻率不同,分為次聲波、可聞聲波、超聲波。

人能夠聽到的聲波為可聞聲波,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20Hz以下頻率稱為次聲波,20000Hz以上頻率為超聲波。次聲波和超聲波人是聽不到的。

聲波還有波長,波長計算公式為:λ=c/f

就是波長λ等于波速c除以頻率。

人對聲波頻率感知範圍為20Hz~20000Hz之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340米/秒,這樣得出人感知的聲波等於λ=340/20~20000=17m~0.017m。

也就是說人說話或者能夠聽到的聲音波長在17米到0.017米之間,我們取一個10米波長值來作為你和「某人」打電話的聲音,那麼你突然以光速離開或者靠近或者橫著移動會是一個什麼效果呢?

這裡我們要了解一下生波的都卜勒效應。

聲波的都卜勒效應早在1842年,就由奧地利物理學家及數學家克裡斯琴·約翰·都卜勒提出,並被驗證,因此,這個效應就以其名字命名。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體驗聲波的都卜勒效應:當一列火車或汽車鳴笛向你開過來時,你聽到的聲音會變高;而離你而去時,聽到的聲音就變低。

這是因為聲波在運動中頻率會發生變化,即波在波源向觀察者移動接近時,接受頻率會變高;而波源遠離時,接受頻率會變低。觀察者也就是接聽者移動也是一樣的結論。

波源或者觀察者移動速度與頻率的關係表達式為:f=(u+v)/λ或f=(u-v)/λ

式中,f為接收到的頻率(Hz),u為波速(m),v為觀察者或波源移動速度(m),λ為原有波源波長。

後來人們發現各種波都具有都卜勒效應,電磁波也不例外。

我們現在使用的手機也是如此,當向基站移動時,頻率變高,反之頻率變低。因此在遠距離通信以及高速移動物體通信時,必須考慮都卜勒效應影響。

如人類發射到太空的各種探測器和衛星,都需要根據都卜勒效應予以調整,地面基站才能夠接收到清晰的信號。

光波也有都卜勒效應,但光波的頻率變化是通過眼睛觀測而不是耳朵聽到的,因此表現出來的是顏色變化,科學家們觀測遠方的恆星,如果像我們運動,看到的譜線就是想紫光方向移動,稱為藍移;如果遠離我們而去,則譜線向紅光方向移動,稱為紅移。

宇宙在膨脹就是根據星光普遍紅移確定的。

下面我們來說說在光速移動狀態下,通話會發生什麼情況。

根據題意突然以光速運行的假設,可能會有三個結果,即向聲源靠近,也可以認為向接聽者靠近,接聽者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為:

根據f=(u+v)/λ公式計算:

f=(340+300000000)/10=30000034Hz

這個頻率是30MHz,也就是每秒震動3000萬次,是超高頻率的超聲波;而且根據波長公式,這種頻率聲波波長只有0.0000113米了。

根據前面交代的人類能夠聽到聲波頻率和波長,這種頻率和波長的聲音人是無法聽到的。

那麼如果聲源以光速遠離呢?

根據f=(u-v)/λ公式計算:

(340-300000000)/10=-29999966Hz

聲波在20Hz以下就叫次聲波,是人無法聽到的,次聲波最小的頻率就是大於0到20Hz之間,這裡的計算結果為負,而且負得很多,就是次聲波也做不成了。

這種聲音是不存在的,也就是沒有聲音,怎麼能夠給聽到呢?

那麼以光速橫移呢?離開的速度就可能不是光速了,但快慢要看平移的角度,但這個速度也減不了多少,除非你距離「某人」有1光年距離,才可能對離開的速度有較大影響。

現在我們假定按一半光速來計算,看看都卜勒效應是什麼結果。

(340+150000000)/10=15000034Hz

(340-150000000)/10=-14999966Hz

得出的結果也不是人能夠聽到的。

因此即便按照這種經典的理論,在光速離開或者接近聲源時,你根本就無法與「某人」通話,也無法聽到他的回聲。除非接聽者不是人。

當然這些在光速面前都是扯淡,如果光速離開,電波與光速同步,是追不上的,聲音永遠也無法到達你的耳膜。

現在來說說突然光速運行假設不成立的理由。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認為,任何有靜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別說一艘飛船和乘員,就是一隻螞蟻,一個質子和電子也不行。

100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各種觀測發現和實驗,已經無數次的證明了這個理論的正確。

在大型加速器裡,人們用巨大的能量加速微小的質子或者各種粒子,再大的能量也只能使質子或粒子束接近光速,而無法達到光速。

而且越接近光速能量和質量越趨於無限大。這就證明了愛因斯坦關於物質達到光速,動質量將達到無窮大的論斷。

無窮大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個質子要達到光速,動用全宇宙的能量也做不到,因為宇宙質量和能量都不是無窮的。

這就是一個悖論。

光速限制表達式為:E = mc^2/sqrt(1 - v^2/c^2)

這個公式表達的是,靜止質量為m的粒子以速度v運動時所需的能量。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速度越高所需能量越大,當v趨近於光速c時,能量趨於無窮大。

時間膨脹效應也將使通話無法進行。

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在高速運動的參照系中,會發生時間膨脹,產生尺縮鍾慢效應。

狹義相對論速度時間膨脹計算公式為:t『=t/√[1-(v/c)]

式中,t『是速度時間膨脹效應值;t是低速系觀測者第一個時鐘時間記錄;v是第二個時鐘相對第一個時鐘的移動速度;c為光速。

時間膨脹效應已經在太空航行中得到無數的驗證,證明這個理論是正確的。

GPS定位衛星如果不按照時間膨脹效應來調校原子時鐘,就無法與地面時間對應,而使導航定位失之毫釐謬以千裡;發射的太空探測器和各種衛星,如果不用這個理論調校,也不能精準導航和計算航線,無法到達目的地。

時間膨脹效應告訴我們,在高速慣性系裡的時間與觀測者的時間不一致的,高速系中的時間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達到光速,時間停止,空間為零。

光速系中的體驗者似乎時間沒有過1秒,世上已過千年萬年甚至億年,這就是光速的都卜勒效應。

在這樣一個不同的時間參照系中,你覺得還能夠相互通話嗎?你在地球上說的一句話,在1億年後能夠傳達到光速飛船裡嗎?那時「某人」已經到哪去了?你不知,我也不知。

因此光速極限理論和時間膨脹理論告訴我們,達到光速運動只能是痴人說夢或者幻想,而假設的光速運動中也不可能與外界通話。

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請勿侵權抄襲,謝謝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時間膨脹的感受,光速飛船乘員與地球觀測者時間差異有多大?
    有人問:如果以光速離開地面一分鐘,馬上返回,到達地面後,地球上過了多久?諸如此類問題多如牛毛,過去時空通訊也多有闡述,但既然感興趣者眾多,就在說說。這個問題本身概念模糊,不知所云。以光速離開1分鐘,是光速飛船裡的人感受1分鐘,還是外面的觀測者時間1分鐘呢?這個馬上返回又是什麼意思呢?是行駛了1分鐘突然原速返回,前後一共用了2分鐘,還是有其他什麼意思呢?
  • 光速飛船中的感覺只能臆想,人類為什麼沒有機會體驗?
    常有人幻想著,有一天人類坐上光速運行的飛船,是怎樣的感覺。但這註定只能是痴心妄想,因為:第一,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會出現光速飛船,因此有此奢望者不但自己無法,就是子子孫孫永遠也坐不上光速飛船。;t是高速系時間記錄;v是相對低速觀測者移動速度;c為光速;而速度的尺縮公式表達為:L=√[1-(v/c)^2]xL』,式中,L低速系觀測者看到的長度,L』為高速觀測到的長度,v為速度,c為光速。
  • 相對論: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假如光速飛行,人能長生不老嗎?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時有兩個基本假設:1、狹義相對性原理:在不同的參考系中,一切物理定律都相同2、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光速在不同參考系中都相同,與光源以及觀測者的相對運動沒有關係。光速飛行的飛船中,人就能永生嗎?
  • 相對論: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假如光速飛行,人能長生不老嗎?
    光速飛行的飛船中,人就能永生嗎? 光速飛船中時間靜止,這已經得到了大家公認,當然無法達到光速,所以並不能實際測量! 上文的高速運動中光反射實驗,有兩個觀測者,一個是相對靜止的地面觀測者,另一個是和光源一起運動的觀測者,光速時間靜止的結果是相對靜止的地面觀測者得出的,從理論上來看,在乘員坐上光速飛船飛走開始,對地面觀測者來說,他就永生了!
  • 如果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0秒,再飛回到地球,還能看見親人嗎?
    文/行走天涯如果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0秒,再飛回到地球,還能看見親人嗎?光在真空中的航行速度可以達到每秒30km,可見速度之快了。但是人類卻一直沒有達到光的速度,就只能無限地靠近光速,這也是為什麼人類至今還被困在太陽系內的原因了,如果某一天人類的飛船也能夠達到光速,人類想離開太陽系再也不用花上半個多世紀,甚至更長時間了,就僅僅只需要2年時間了!然而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的速度,都只能無限地靠近光速,但不能達到光速,更何況宇宙飛船還要將人類帶到星際天邊。
  • 在光速飛船飛往100光年的地方,會看到一個什麼世界?
    有位網友提出,關於光速他一直很困擾。如果有人乘坐一艘光速飛船到達100光年的地方,他看到的是這顆星球100年前的景象,還是現在的景象?而且既然光速飛船乘員時間靜止,看到的只是靜止畫面,能夠看到襲來的飛彈嗎?光速飛船撞到地球,地球會毀滅嗎?理論上在光速中有許多奇妙的事情發生,怎麼想都可以,因為這是不會發生的事情,沒法證明。
  • 一艘宇宙飛船,如果可以維持恆定加速度,最終能超過光速嗎?
    很多人都知道真空光速是物體運動速度的上限,沒有物體可以比光更快,然而這樣的結論也使得很多人對此產生懷疑,如果有一艘高科技飛船在宇宙中航行,它可以通過一些非常先進的手段,使得自身以一個恆定的加速度飛行,那麼最終是否能超過光速呢?
  •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一分鐘,回到地球後,還能見到家人嗎?
    一個人以光速飛行一分鐘,回到地球後,還能見到家人嗎?,必須要進行修正才能夠同步使用。,回到地球之後,還能見到家人嗎?首先我們要知道,既然是以光速飛行一分鐘,那麼這一分鐘是指飛船的一分鐘,而不是地球的一分鐘,這一分鐘,對於一光速行駛的人來說,僅僅只是一瞬間而已,但是對於地球上面的時間來說,卻是有可能過去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
  • 如果飛船無限接近光速,那飛船內的時間是靜止的嗎?為什麼?
    如果飛船無限接近光速,那飛船內的時間是靜止的嗎?為什麼?其實關於相對論的各種誤解還是蠻多的。「如果飛船無限接近光速,那飛船內的時間是靜止的嗎?為什麼?」其實就是極為典型的誤區之一。那具體哪有問題呢?相對論確實有時間膨脹效應,可問題是,這個膨脹不是運動的物體自己的時間膨脹了,而是別人看他的時間膨脹,無論是誰,其實感受到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原本你在家裡躺著看書,半天看一本,現在你在接近光速的飛船上,你還是半天看一本。為了理解這個,我們可以來仔細講述一下這個案例:講述案例之前,我們要來搞明白一個問題,時間到底是什麼?
  • 將手電筒打開並扔出去,手電筒裡的光會超越光速了嗎?
    那這個時候如果要求地面觀測者看到車上的人的速度,那應該是多少呢?科學是注重過程的,對於這個問題,牛頓世界觀下的解決方案,其實就是把兩個速度進行疊加,也就是說,地面觀測者的速度是車速+人的速度,也就是10+5=15米/秒。
  • 乘坐接近光速宇宙飛船旅行一年,回到地球還能看到自己家人嗎?
    在宇宙中,時間的流速其實並不一致,引力較強的地方時間流速會更慢,一個物體移動的速度越接近光速,相對正常速度的參考系下,時間流速同樣會變慢,那麼乘坐一艘0.9999倍光速的宇宙飛船,進入宇宙中旅行一年,回到地球後還能看到自己的家人嗎?
  • 如果人類造出光速飛船,以光速飛行時,撞上障礙物怎麼辦?
    引言:宇宙飛船能夠達到光速嗎?愛因斯坦認為宇宙飛船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但是其實宇宙飛船想要達到光速也不是不能實現的,藉助「曲速引擎」技術就能夠實現。當宇宙飛船達到了光速,那麼宇宙飛船會不會因為速度太快而撞上宇宙中的障礙物呢?答案是不會,機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 站在一個以光速飛行的飛船上跑步,速度會比光速快嗎?
    首先說結論,根據相對論及實驗觀測結果,光速不可超越,也不可疊加。在不同的參考系中,光速不變。如果以常識來看,是「在地面作為參考系,題主假設的情況,你的速度等於飛船相對於觀察者的速度加上你相對於飛船的速度」,但這生活中的常識,其實是錯誤的。
  • 達到光速時間就會靜止,那麼光速運行的飛船內時間會停止嗎?
    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從理論上來分析,沒有任何一種物體的運行速度可以與光速一致或者超過光速,因為一旦這個物體達到光速,那麼時間對於這個物體來說,就變成了相對靜止的存在。簡單來說,就是從地面上看起來,光速運行的物體看起來是一動不動的。
  • 如何打敗光速?
    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旅行速度,即光速不能逾越。那麼如果小李在行駛的火車上,打開手電筒,發出的光束相對於地面的速度難道不會超過光速嗎不論在哪個參考系測量光速,都得到一個恆定的值,約是30萬公裡/秒。換句話說,如果你在火車上打開手電,無論對於火車上的乘客,還是對於車外地面上的觀測者,手電射出的光都以相同的速度傳播。
  • 光速這麼快,如果造出光速飛船人類可以飛出銀河系嗎
    人類自從誕生起就對茫茫宇宙十分好奇,之前一直受限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人類可以實現在太空中穿梭了,但是還是只局限於太陽系之內,因此,對於浩瀚銀河系內的許多宇宙奧秘,人類還是很好奇,因此很多人就在想,如果咱們的科學家造出了光速飛船,有沒有可能飛出銀河系呢?
  • 如果駕駛亞光速飛船,飛行一分鐘後再返回地球,還能見到家人嗎?
    關於光速的問題,始終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因為光是大家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質,而按照狹義相對論,光線傳輸也是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現象,如果能以光的速度行進,則在其所處的慣性參照系中,將產生一系列奇妙的結果,這裡面的時間膨脹效應尤為受到人們的關注,催使人們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如果能夠駕駛一個接近光速飛行的飛船
  • 為什麼時間會膨脹,達到光速時間停止怎麼理解?
    引力時間膨脹遵循的公式表達為:t'=t*√(1-2GM/rc)式中,t'為引力時間膨脹效應值;t為低引力慣性系觀測者時間流逝值;G為引力常數,取值6.67x10^-11N·m/kg;M為天體質量;r為天體半徑;c為光速。
  • 如果人類造出了光速飛船,我們能夠駕馭嗎?答案讓我們沉默
    在人類的認知裡,只要速度夠快,我們就可以走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可事實上,愛因斯坦相對論告訴我們,速度有光速的限制,不管物體的速度有多快,都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對於現階段的人類文明來說,能夠實現無限接近光速這樣的速度,那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網友問:飛船達到光速時,時間真的靜止了嗎?
    在小說《三體》當中,程心和艾AA乘坐的星環號曲速飛船,飛往286.5光年外的DX3906恆星系統,飛船內只經過了52小時,其中光速飛行時飛船內的時間是停止的,而地球參考系的時間,卻經歷了280多年。這其實是大劉嚴格地考慮了相對論效應,因為相對論描述,一個高速飛行的物體,它的時間是會縮短的,時間膨脹公式如下:當飛船以光速飛行時,它的時間就完全停止了,無論外界過了多久,飛船內的時間都是一瞬間;當飛船速度遠小於光速時,時間膨脹效應將不明顯,相對論力學退化為牛頓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