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溈山美麗的姑娘漫山遍野採蕨菜

2020-12-06 寧鄉旅遊通

#最美溈山# 又到了清明時節,秀麗的溈山,碧水如玉,煙雨飄渺,綠得那麼純粹,那麼動人,仿佛如雲中仙境。

潺潺的溪水,像一首悅耳的曲子,撥動醉人的旋律。迎面吹來的風,輕輕的拂過臉頰,帶著綠草和鮮花的芬芳,空氣清新,渾身上下透著自在。

山林之間,在春風春雨的鼓勵下,蕨菜如春筍般一叢叢地挺立在山坡上,放鬆一下,踏青採蕨,整個身心將吸收更多的陽光。採蕨菜是踏春行程裡的一道靚麗風景。

叢叢深褐色枯蕨葉中發出一根根酷似蒜苔樣的蕨芽,其色青中透紫,灰白色茸毛梢,體如碧玉、葉曲如兒拳。剛鑽出土的蕨菜莖直直地向上張,沒展開的葉子像個大問號,模樣很是可愛,散發著清淡的幽香。蕨菜一片一片,柔柔的莖杆一點也不傷礙採捋之手,帶孢子的葉芽蜷曲著,頗似待放的花*苞,那是葉苞,葉苞一旦撐開,葉羽舒展,就不適吃了。

滿滿的收穫,心裡樂滋滋

山坡上的蕨菜好多,有的等不及伸展著枝葉在陽光下舞著小手召喚著你;而有的剛剛從泥土中頑皮的探出頭來,伸直了腰身;還有的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肯抬起頭來。用手攥住蕨菜往下掰,嫩嫩的莖杆一折就斷,斷口處會溢出一點點稠稠的汁液,聞一聞有一股清澀的味道。

清風中,滿坡的柔娜給我的手一捋,就是一把收穫;那微微蜷曲尚未舒展的苞芽似少女欲蹙未蹙的眼眉,靜靜復動動的,身旁滿是的。它吸了一坡的營養,汲了一春的雨水,活得實,味道自然就耐嘗一些。

準備洗洗白

輕輕一折,脆脆的一聲響,手撫摸到那柔軟的蕨莖表面的絨毛,略帶著點雨水,十分的清新。很快以風捲殘雲之勢,將那些可愛的蕨菜收入手中,那滾圓的蕨梗握在手中的充實、鼓脹,弄得手心痒痒。看著手中的戰果,心裡充滿欣喜。

上桌了,口水都流出來了

趕快開動吧

踏春採蕨是深受美女帥哥小盆友的喜愛的有氧運動,大家趕快來寧鄉溈山採野菜吧,漫山遍野的野菜,採到手軟。有空帶上老婆孩子一起來溈山採蕨菜吧!!!

推薦線路:3月爆品99元賞花首選——寧鄉溈山踏青賞花登高祈福一日遊

相關焦點

  • 寧鄉自駕遊指南④ | 溈山春曉:我們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我們 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在幸福裡感受溈山毛尖是唐宋元三朝貢品,也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音箱飄出周杰倫的《爺爺泡的茶》,看日出的姑娘穿著白色衣衫穿行在青青翠翠的茶壟間,仿佛梔子花羽化成仙。  太陽照常升起,誰也奪不去的春天來臨了。
  • 我把春天請回家,山林裡的這種野菜微苦中有甘甜,涼拌著吃最夠味
    --我把春天請回家,山林裡的這種野菜微苦中有甘甜,涼拌著吃最夠味--竹筍和蕨菜都屬於春季這個季節獨有的時鮮美味,是春暉的產物,錯過一季想要再吃到肥美鮮嫩的蕨菜就要苦等一年。都說春雨貴如油,對於山間野林裡的各種野菜也是如此。
  • 蕨菜隱在山裡,春風一吹拱出地面,一起來看看蕨菜的吃法
    文/纖美楠楠【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蕨菜隱在山裡。春風一吹,蕨菜長長短短拱出地面站立起來,好像是農家一群豆芽立起來奔跑到了山坡,更像是那些孩子書包裡調皮跳將出來的一個個逗號。仔細一看,在春天陽光的照耀下,蕨菜身上淺淺的絨毛依稀可見。
  • 姑娘吃膩了山蕨菜,又到河邊摘水蕨菜來吃,多到像是人種植的一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由於野菜在農村裡是非常普遍存在的種類繁多的野菜在春天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則是出現最多,春天是吃野菜的季節,喜歡吃野菜的人就會在這個時候去尋找採摘。
  • 安徽黃山的蕨菜,大山裡的野生植物,卻被稱為山菜之王
    徐霞客的這句詩,道出了黃山的美麗。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等美景享譽天下。來到黃山旅遊,賞美景的同時不免要品嘗當地的美食。黃山的飲食屬於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系,徽菜的形成與古徽州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飲食習俗密切相關。
  • 你認識蕨菜嗎?你對蕨菜感興趣嗎?蕨菜有什麼秘密,你知道嗎?
    採蕨,並不是女子此行的目的,這個細節只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是為了烘託女子內心的悽苦和迷離。採了蕨幹什麼,是帶回家了,還是扔掉了,詩歌沒有交代,而是轉寫女子的心聲。讀這首詩,我就被詩中的這種情愫深深打動。心想若自己也能遇上一個這樣相思的男子,那該是何等美妙何等幸福的事。時代不同了,現在的我們即使不親手採摘,也可以通過網絡購買到蕨類深加工的產品。
  • 尋找安化松針:茶葉示範場裡的落寞名茶
    當年,他們所用的鮮葉全部採自示範場的茶園,「安化老氣象臺那裡」,山不高,茶樹品種多是國家級良種安化雲臺山種。對鮮葉的採摘要求相當嚴格,採摘人員都必須經過培訓,合格了才能去採摘,而且,其他人員不能插手。    「得按一芽一葉初展的標準來採。就是,一點點葉尖緊貼在未完全展開的葉片上。」
  • 在大山深處,生長著1種植物,人稱「山蕨菜」,見到了,是幸運
    直到長大了,才對這種野菜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原來這長在大山裡的龍頭菜,其實就是「山蕨菜」。山蕨菜作為實打實的農村人,筆者對著山蕨菜是有很濃厚的感情的,畢竟小時候經常在餐桌上見到它的影子。這種野菜,近幾年有人說它致癌,可是村子裡的人到現在依舊把它當美味對待!這山蕨菜,除了叫龍頭菜之外,有的地方還稱呼它吉祥菜。
  • 春天來了作文:家鄉的春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園百科>賀詞祝福語>正文春天來了作文:家鄉的春天   家鄉的一年四季都十分美麗動人。
  • 想吃蕨菜別老往山上跑,它和蕨菜是兄弟,田邊走一圈,一掐一大把
    它是蕨菜的「兄弟」,不用焯水直接炒,一次一大盤,家人都嫌少了每年春天,採蕨菜都是春遊踏青必做的事情。小雨初晴後,相約幾個小夥伴,背著小包,帶著小零食,或是上山或是下河。下河?沒錯,就是到田邊附近,小河岸旁,尋找蕨菜。
  • 蕨菜吃法裡,最家常的做法,看一遍就能把美味帶回家
    蕨菜原本是一種野菜,營養豐富,分布廣發,不僅可以做菜食用,還可以做成蕨根粉。這些年吃蕨菜的人群越來越多,需求增大,價格水漲船高,慢慢的市場上見到的蕨菜大部分就是種植的蕨菜了。蕨菜好吃,但也要講究吃法,小編今天就帶給大家一道蕨菜吃法裡,最家常的做法,看一遍就能把美味帶回家。
  • 春天的野菜折耳根、香椿、茵陳、蕨菜、薺菜、蒲公英、榆錢兒
    春日的陽光普照大地,正是萬物復甦、各種春天裡的植物萌發的好季節。春風十裡,不如吃起。「對待春天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吃進肚子裡。」在大好的季節裡,吃點春天應季的野菜,嘗一口春天的味道,再合適不過了。春天萌發的野菜品類繁多,折耳根、香椿芽、茵陳芽、蕨菜、薺菜、車前草、蒲公英……榆錢兒,是榆樹的種子,因為它酷似古代串起來的麻錢兒,故名榆錢兒。新生出來的榆錢兒脆甜綿軟,清香爽口,又因它與「餘錢」諧音,村人在房前屋後種榆樹也有討口彩的意思在裡面。
  • 央視曝光:這種菜竟致癌春天家家戶戶常吃 蕨菜是什麼蕨菜圖片
    據央視「共同關注」報導,不管是實驗動物還是牲畜,食用蕨類都有可能造成中毒的情況,包括肝的損害、致癌,而這種致癌物質就是上世紀80年代從蕨菜中提取到的原蕨苷。通過送檢,測出原蕨苷在蕨菜中含量從高到低為葉、莖、根,葉中含量是根的10倍。而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官方網站裡,原蕨苷被列為二類致癌物質。
  • 這裡藏著一整個野生吃貨的春天 晉寧六街40餘種野菜野花等你來品嘗
    三月底至五月是杜鵑花花期,在六街漫山遍野,紅的如霞,粉的如緞,白的如雪……六街的杜鵑花種類很多,在新寨,大營,石門砍水庫周邊較多,可食用的是大白杜鵑和映山紅,本地人稱大白杜鵑為
  • 蕨菜的做法大全 醃製蕨菜的做法大全
    蕨菜的做法大全蕨菜的做法有很多種,如涼拌,素炒,熱炒等,不同做法會讓蕨菜呈現出不同的風味。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蕨菜的做法大全。1、涼拌蕨菜1)準備500g蕨菜,6粒紫天椒,適量的蒜。2)準備生抽、糖、陳醋、鹽、雞精、麻油、辣椒油各適量。
  • 蕨菜的這三種做法,堪稱美味,春天學起來
    蕨菜也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蔬菜,它對細菌有著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這個菜做起來一般都是比較費時間的,它需要在水裡泡比較久的時間。做蕨菜是要比較久的時間,但是對於喜歡吃蕨菜的朋友來說,其實根本就不算啥。世界這麼大,美食還是很重要的嘛。
  • 《做家務的男人》魏大勳爸爸哭了,想起媽媽採蕨菜供自己上學歲月
    《做家務的男人》魏大勳爸爸哭了,想起媽媽採蕨菜供自己上學歲月最新一期《做家務的男人》,真的很感人,在節目中,魏大勳全家回到了東北老家,鏡頭一進去,可以看到整個房子裝修十分豪華,應了那句「低調奢華有內涵」,鏡頭開始,就是魏大勳奶奶在盯著電視看
  • 春天的使者——美麗的報春花屬植物開啟春天的鑰匙
    如果要在繽紛的植物世界裡評選「春天的使者」,有著獨特魅力與浪漫氣質的報春花一定是當仁不讓了。報春花屬植物的花大多小而精緻、色彩繽紛、粉嫩清新、可愛無比。報春花屬Primula是擁有約500位美麗成員的大家族,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和高山地區,僅有極少數種類分布於南半球。
  • 描寫春天的好段:春天的校園
    8、不知不覺中,春姑娘披著碧綠的衣裳來到了人間。公園裡一片生機勃勃。鳥兒在枝頭歌唱,仿佛在歡樂地叫著:「春姑娘來了,世界多麼美麗啊!」沉睡一冬的柳樹也伸了伸懶腰,飽開嫩綠枝條。草地上的小花也不甘示弱,開出了美麗的花朵,爭奇鬥豔,在春風吹拂下搖擺著,好象穿著美麗的衣裳,婀娜多姿跳著舞蹈,正和春天的事物比美呢。
  • 山上比肉還好吃的蕨菜已經長出來了,快點回家摘蕨菜啦
    蕨菜是鳳尾蕨科生落葉草本植物,蕨菜有很多個品種,分為坡蕨菜、水蕨菜還有紅蕨、苦蕨菜等等,蕨菜一般株高達一米,根狀長而橫蕨菜走,有黑褐色絨毛,早春新生葉拳卷,呈三叉狀。柄葉鮮嫩,上披白色絨毛,此時為採集期。葉柄長30~100cm,葉片呈三角形,長65~150cm,寬30~60cm,2~3次羽狀分裂,下部羽片對生,褐色孢子囊群連續著生於葉片邊緣,有雙重囊群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