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和風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傷和迷惘。在這裡,纖美楠楠每天為你分享快樂,以新視角分享美食的新做法。
文/纖美楠楠【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蕨菜隱在山裡。春風一吹,蕨菜長長短短拱出地面站立起來,好像是農家一群豆芽立起來奔跑到了山坡,更像是那些孩子書包裡調皮跳將出來的一個個逗號。仔細一看,在春天陽光的照耀下,蕨菜身上淺淺的絨毛依稀可見。再看,那彎彎下卷的芽頭,好像在陽光裡動了一下,猶如嬰兒握緊的粉拳在一點一點地展開。人來到這個世界,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採菊東籬下是一種,隱身桃花源又是一種,採蕨食蕨,也只不過又是其中一種而已。什麼樣是好的,看個人心境吧,不必刻意為之。
這些歷史記載沒有說食蕨的方法,我在想,怎樣吃蕨菜,全憑氛圍和當時心境了,熗、炒、煮、燉、燒湯,還可涼拌,還可生吃,還可醃了吃,盡隨人意了。熗和炒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境了。蕨菜,民間稱它為龍頭菜、米蕨草、如意菜、拳頭菜。蜷曲的嫩尖立在地面,原來更像是一個如意榔頭。把採來的蕨菜折成寸半的段,用開水焯過,冷水漂過。蕨菜鮮脆味好,青腥帶澀且多涎,用寬油熱火爆炒,再熗些肉絲,草香和肉香融在一起,有滑有脆,有揉有脆,一點苦澀,一點綠意,簡直讓人望之生津。再看盤子裡的深碧油翠,油彩煥然。一個很俗的菜名油然而生:熗炒龍頭。
燉是一種閒達的心境了。把山野蕨菜採回來,用開水焯過,然後攤在簸箕裡曬乾,做成幹蕨苔。冬天來的時候,一家人煨在疙瘩火旁,鼎鍋裡燉著臘肉,再加上上等的配菜乾蕨苔,幹蕨苔在鼎鍋裡慢慢被喚醒,一點一點把那緊握的粉拳張開。我想,那些官員辭官採蕨食蕨,更多的是用燉的方法了。燉,來得慢,需要耐性,講究火候,用文火,慢慢燉出來。慢裡出香。做湯是一種肥潤的感覺。採擷來的新鮮蕨菜,在開水裡焯過,撕成細絲。水燒開,先把肉丸子放進去,再把撕好的蕨菜和木耳放進去同煮。
一會兒,一碗翠綠色的蕨菜木耳湯就做好了。湯裡有綠有白,有白有黑,讓人一下子想到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蕨菜亦可涼拌,先是用沸水將蕨菜煮上十來分鐘,蕨菜一下子變成翠綠色,之後再用涼水衝一衝,切成一截一截,拌上蒜、蔥花以及其他佐料,滴上煎好的紅油辣子。涼拌蕨菜苦中隱約透著一股甜味,吃完嘴裡還有黏乎乎的汁液,滑爽而肥潤的感覺,像一股春風灌進嘴裡,滿滿當當的。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纖美楠楠,愛好美食,樂享美食新視角。喜歡探索,熱愛寫作,用文字表現美食的獨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