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多動手指能提高智商,心靈手巧是真的

2021-01-14 兒童健康手冊

心靈手巧,很常見的一個成語,其實經過研究表明,手巧能夠帶動心靈。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說過,看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其實可以從他的手就能窺其一二。有類似說法的還有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指尖上可以看出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很多家庭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家裡大部分的經濟支出都用在孩子的教育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過人,智商超過常人,甚至有很多人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還會使用一些迷信的方法。孩子的智商其實是先天遺傳和後天培養結合而成,而在後天的培養中,其實手是最應該關注的一方面。那麼,為什麼說孩子的手對於聰明不聰明來說如此重要呢?


因為手指上分布著非常多的神經,這就意味著手指每一個動作都會經過大腦的處理,也就是說手指上所散發出的每一個動作都和大腦直接相連,所以手指越靈活,大腦越聰明。看到這裡,很多人就不用擔心先天孩子的智商問題,因為靠後天的培養是可以彌補的,父母平時可以多刺激孩子的手指以此來提升大腦的智力。

那麼手指上的哪些信號是和大腦的智力有關係的呢?

首先,如果孩子的手指非常靈活,比如他對周圍的很多事物都很好奇,而且非常喜歡去摸東抓西,其實這種行為是孩子用來感知世界,感知新鮮事物的一種方式,因為他手指的這種感知行為,會傳輸到大腦中,會刺激大腦的發育,孩子也會越來越聰明。


其次,如果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強,這也是一種信號。其實,孩子多動是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比如,孩子會把玩具都拆卸開,然後試圖重新安裝起來;或者拿著彩筆到處亂塗亂畫;又或者總是願意去觸碰危險的東西等等,這些行為其實都是一種刺激大腦的行為。愛迪生在很小的時候,曾經被老師嘲笑智商低,但是他的母親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她覺得愛迪生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其實是另外一種聰明的表現,所以母親就鼓勵愛迪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結果可想而知,一代發明家誕生了。孩子愛動沒關係,父母不要擔心,這其實是孩子大腦發育的一種非常好的表現方式。

上面還說到一種孩子指尖的行為方式,就是經常愛亂塗亂畫,把家裡弄得五彩斑斕,有的家長會試圖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其實家長不必過多苛責,因為經過研究表面,愛亂塗亂畫的孩子,大腦發育比別的孩子要快,要好,指尖上的動作是一種刺激大腦發育的表現,這是孩子到了塗鴉敏感期,家長一定不要過度阻止和煩惱。

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是,陪伴孩子的成長,和他們一起動起手來,來觸發指尖運動,刺激孩子的大腦。作為父母,不要禁錮孩子的天性,和他們一起去探索世界,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是優秀的父母,有遠見的父母,多陪孩子看看書、學學繪畫、玩玩積木……指尖運動帶來的不僅是樂趣,還有更長遠的智慧增長。


相關焦點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01、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大家一定想不到,在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文坦也是多動症患者。
  • 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那些年被我們誤讀的「多動症...
    原標題: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正如自閉症總被誤認為是「自我封閉」一樣,多動症的行為特徵也一直被我們粗暴地歸為「多動、好動」。 但事實是,它也可能發生在看上去平和安靜,總是乖乖坐好的孩子身上。
  • 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成績差!原來是患上多動症 99%的家長都忽略   原標題:智商130,杭州小姑娘成績總是中等偏下!
  • 李玫瑾坦言: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可見,手指是能反應孩子智商的!一個孩子如果手指有這幾種表現,八成智商高!手指比同齡人靈活,嬰幼兒時期比同齡人更早地實現左右手的協作。到了幼兒園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動手的遊戲,比如捏橡皮泥、摺紙、拼積木等等。小學階段,孩子更擅長畫畫,尤其在細節處繪製得非常到位;喜歡玩複雜的拼手速的益智玩具,比如魔方、九連環、魯班鎖或者喜歡做一些科學實驗!為什麼手指能看出智商的高低?
  • 育兒乾貨:提高孩子智商的五個方法
    現在朋友自己的小孩也三歲多了,問了很多如何從小提高孩子智商的問題,今天打包好一起分享給大家。一:多吃鹼性食物英國科學家研究,人腦體的鹼性程度跟智商有關。科學家對42名年齡在6歲到13歲的男孩進行觀察時發現,大腦中的體液pH值大於7.0者比小於7.0的智商高一倍。體液的鹼性程度是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的,大家可以在飲食搭配上下下功夫。
  • 智商130為何成績始終在班裡靠後?安靜型多動症最容易被家長忽視
    13歲的小娟(化名)明年小升初,上課很喜歡神遊,三年前她經過智商測試,130的高分讓家長和老師又是驚喜又是不解:既然智商這麼高,那為什麼成績還是班裡中下遊?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多學科聯合門診的方妍彤醫生說,小娟其實是一名多動症患兒。不同於其他坐不住的多動症患者,小娟患的是安靜型多動症。
  • 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並非智商,專注力才是孩子成敗的關鍵「籌碼」
    拉開孩子間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缺失專注力才更為「致命」眾所周知,孩子的智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基因,但是我們大部分人的智商是符合正態分布曲線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的智商水平是在一個層次,孩子的智商也都不相上下,成績不好不能完全歸咎於孩子與別人智商有差距,從而把這當作唯一藉口。
  • 孩子多動症都有什麼表現?這些行為是多動症嗎?
    孩子多動症,是父母比較頭疼的問題,但孩子是否真的是患有多動症先別過早下結論,先來看看孩子的表現。被父母認為有多動症的孩子都有這些表現:首先孩子去到新環境,會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新環境的新事物,不管是不是到其他人家做客,東拿西碰,顯得十分沒有禮貌。
  • 別讓多動ADHD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把正常孩子的好動誤認為是多動症。把孩子好動視為不老實、調皮、不遵守紀律,對好動的孩子加以種種限制。這種做法是違背兒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動,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現。只有患有營養不良、重症貧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動。
  • 孩子成績跟不上,可能是小兒多動症
    近日,小齊媽媽帶小齊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就診,經過兒保科吳亮醫生的詳細問診,原來小齊在讀幼兒園期間,就無法安靜地上課,不能與其他孩子好好玩耍,想要他人東西時就動手打人。而自上小學以來,他的情況越發嚴重,上課總是走神,一節課聽不到10分鐘,小動作多,上課時會在椅子上動個不停,或坐在位置上看著窗外,有時會突然起立,離開位置,無法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必須在家長監督下完成,學習成績波動較大。
  • 少年成績倒數被誤認弱智 測智商發現接近天才
    常人智商水平是120分,天才智商水平是145分,而愛因斯坦的智商是160左右。   就是這樣高智商的小男孩成績長期倒數一二,學校的老師都認為他智力有問題,這是什麼原因?   重慶晚報記者彭光瑞實習生嚴藝菲   「你的孩子沒有智力問題,是小兒多動症,能夠治好。」   上周一,得知這個結論時,42歲的周麗(化名)哭出聲來。
  • 先天不足,後天怎麼提高智商?讀書是真的可以提高智商,別不信
    從小學習成績都比較好,工作了之後工作效率也高,讓我一直有以為智商還不錯的錯覺,直到前幾年我才發現,我之所以學習成績過得去以及辦事效率高不是因為智商,而且因為勤奮,因為做什麼事都很認真的態度。過去我一直認為人類的大多數的人智商其實是差不多的,沒有誰比誰厲害多少,人和人之前的差距其實只是一個機會。但是我的這種想法在遇到我的老公之後徹底顛覆了,因為他的智商比正常人要高出很多,我們正常人需要付出100分的努力才能學好的東西,對他來說他只要稍稍花一點心思,他就可以輕鬆學會,為此我還曾期待我的孩子會不會像他一樣聰明。
  • 【答疑】多動症的孩子到底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今天一次說清!
    的確 這位媽媽說的很有道理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多使得孩子多動症加劇的食物 像甜點心、糖果、飲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攝入過多,會引起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導致孩子多動興奮。
  • 多動症孩子家長,要做好這幾件事
    多動症是一種在兒童期常見的神經和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常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如不及時治療,症狀會伴隨孩子一生,尤其是經過青春期後,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會出現難以想像有惡化,從而給孩子和家庭造成嚴重的傷害。
  • 多動症害慘了中國孩子!如何辨別孩子是貪玩還是多動症?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最靠譜、實用的健康知識為你呈現,_ 說起多動症,估計很多人會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多半和教育方式有關,嚴加管教或者揍一頓就會好的。但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認知誤區,也正是因為這個誤區,不知道耽誤了多好孩子!
  • 健識藥師談|孩子多動症,醫生給開了興奮劑?
    原由是孩子診斷為多動症,醫生推薦服用哌甲酯。這個家長比較細心,在網上百度此藥,查到了如下內容:「鹽酸哌甲酯是一個中樞神經興奮劑......」看到這句話,這個家長就有疑問了,我的孩子本來就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還要給其使用興奮劑,豈不是越吃越鬧騰? 這個家長的疑慮似乎很有道理,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得用鎮定劑讓他安靜下來。
  • 多動症可能會自愈?孩子到青春期後自然會好嗎?
    雖然,也有部分的患兒在成年後,「多動」的症狀會減弱,但其他的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衝動、自控能力差並不能消失,而且也有患兒未經有效治療,病情也會加重,出現各種共患病,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多動症的危害家長不容忽視,家長一定要上正規的醫院給孩子及時的治療,避免加重病情,給下步治療帶來不便,到時候追悔莫及。
  • 真的?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根據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的說法,目前還無法確定導致多動症的原因。像許多其他疾病一樣,多種因素也可導致多動症,例如:基因;懷孕期間抽菸、酗酒或吸毒;懷孕期間接觸環境毒素;幼年接觸環境毒素,例如高鉛;出生體重低;腦部受傷。男性多動症比女性多見,患有多動症的女性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其他疾病,例如學習障礙,焦慮症,行為障礙,抑鬱和藥物濫用,在多動症患者中很常見。
  • 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多動症3歲以下兒童在疾病的時間,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十分擔心和心疼了。多動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時有效的治療,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 "多動症"孩子現狀:在學校被貼上了"壞孩子"標籤
    「我們負主要責任,跟學校跟老師真的沒有關係。讓我們進去說好嗎?」  王雙雙的爸爸說什麼都不開門。他告訴丁強,該說的話,下午已經在學校說過了。孩子在做作業,不想讓他們進門,影響孩子學習。  當天下午兩點鐘,班主任王老師打電話給丁強,讓他趕緊去一下。丁強連忙放下手頭的事,趕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