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地球39倍大!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巖石行星

2020-12-03 齊魯晚報網

這顆名為TOI-849b的行星圍繞著一顆比太陽稍小也稍涼的恆星運轉,距離地球730光年。一光年是光線在一年中運行的距離,即9.5萬億公裡。氣體巨行星有一個固體核,四周被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大量氣體包圍。「這顆行星可能是像土星那樣的氣體巨星,在某種劇烈的演變過程中失去了外部氣體層。有可能是它在形成最後階段與另一顆行星相撞,或者後來與主恆星靠得太近,結果失去了大氣層,」研究主要作者、英國沃裡克大學的天文學家戴維·阿姆斯特朗說。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還有一種可能是行星在形成過程中卡住了,只形成了一個核,但沒能聚集起通常應有的氣體。」

它的直徑為4.35萬公裡,比太陽系四顆氣體行星中最小的海王星稍小一點,但卻比地球1.27萬公裡的直徑大得多。它離其恆星的距離非常近--比太陽系中最內圈的水星離太陽的距離還要近得多--運轉速度是地球的10倍,每18個小時就能繞恆星一圈。「TOI-849b比我們認為的氣體巨行星的核要大得多,「阿姆斯特朗說:「這可能是由於一種我們還不了解的新的行星形成過程或演變途徑。」

(新華社)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巖石行星 是地球39倍大
    外媒稱,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有地球39倍大的巖石行星正在圍繞一顆遙遠的恆星飛速運轉,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顆曾比木星大的失去了大氣層的行星的殘存核心。據路透社華盛頓7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當地時間周三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巖石行星,也是首次發現的行星核,同時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去更好地了解土星這樣的氣體巨行星的內部,土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巖石行星 是地球39倍大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外媒稱,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有地球39倍大的巖石行星正在圍繞一顆遙遠的恆星飛速運轉,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顆曾比木星大的失去了大氣層的行星的殘存核心。據路透社華盛頓7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當地時間周三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巖石行星,也是首次發現的行星核,同時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去更好地了解土星這樣的氣體巨行星的內部,土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這顆名為TOI-849b的行星圍繞著一顆比太陽稍小也稍涼的恆星運轉,距離地球730光年。
  • 科學家發現最大巖石行星,比地球大39倍,可憐的是大氣層全被奪走
    審核-小文科學家們在系外探索行星時通常更關注巖石星球,因為這類星球相比起氣態行星來說更有存在或者出現生命的可能,如果未來人類要移民到太陽系之外,巖石行星也是人類首要考慮的對象。但並非所有巖石星球的形成都和地球一樣,從一開始就走上了「巖石星球」的道路,例如最近新發現的這顆系外巖石行星。
  • 科學家發現最大巖石行星,比地球大39倍,可憐的是大氣層全被奪走
    但並非所有巖石星球的形成都和地球一樣,從一開始就走上了「巖石星球」的道路,例如最近新發現的這顆系外巖石行星。根據參考消息網7月2日的新聞,國外天文學家近期在距離地球大約73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特殊的巖石行星。
  • 39倍大的地球長什麼樣?天文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恰是地球的39倍大
    行星,作為宇宙中我們最熟悉的天體之一,通過多年來天文學家們對它的研究,目前已知的行星一共分為2大類,分別是巖石行星和氣態行星,不過日前天文學家們的一次重大發現,卻顛覆了以往對於行星的認知。39倍的行星核根據《新華社》7月3日的報導,在距離地球730光年之外的地方,天文學家們竟然找到了一個巨大的行星核,這個行星核足足有39個地球那麼大,它也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的一顆巖石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最大行星 體積相當地球20倍
    天文學家發現最大行星 體積相當地球20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9日 09:19 來源: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一個國際性的天文學觀測組日前發現了迄今宇宙體積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體積足足有地球的20倍,但密度卻低得驚人,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令科學家十分費解。    體積大得反常    據美國媒體報導,這個新發現的行星被科學家命名為「TrES-4」,在距離地球約1435光年外的太空圍繞一顆恆星轉動。
  • 比地球大38倍,這顆巖石行星刷新紀錄,它將成為下一個「木星」
    ,巖石行星存在外星生命或孕育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如果以地球生命為參考對象的話,那麼生物要麼生活在海洋中,要麼生活在陸地上,沒有生物能夠終生都能漂浮在大氣中。但凡事都沒有絕對,氣態行星並非一絲可能性都沒有,尤其是當它們堅硬的內核獨自形成一顆巖石行星的時候。根據參考消息7月2日的報導,英國一支天文團隊發表了一項新發現,他們在地球730光年之外發現一顆巖石行星。經過研究,這顆被命名為「TOI-849b」並非普通巖石行星,它可能是由氣態行星演變而來。那麼TOI-849b到底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 科學家發現迄今體積最大的巖石行星:每18小時繞恆星轉一圈,是地球3...
    在距離地球730光年之外,我們可以看到一顆巨大、緻密、奇異的行星,它正環繞一顆遙遠的恆星運轉。天文學家說,他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的行星,無論是從太陽系還是從更遠的深空。這顆被「烤焦」的行星被稱為TOI-849b,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大的巖石行星,其內部塞滿了相當於40個地球的物質。
  • 比地球大38倍,這顆巖石行星刷新紀錄,它將成為下一個「木星」
    ,巖石行星存在外星生命或孕育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如果以地球生命為參考對象的話,那麼生物要麼生活在海洋中,要麼生活在陸地上,沒有生物能夠終生都能漂浮在大氣中。根據參考消息7月2日的報導,英國一支天文團隊發表了一項新發現,他們在地球730光年之外發現一顆巖石行星
  • 最大巖質星球被發現!比地球大39倍,可憐的是大氣層全被奪走
    天文學家在探索外太空宜居星球時,往往以地球為參考標準,如果有一顆行星的條件和地球相似,那麼它無疑會獲得科學家更多的關注。這樣的行星首先需要是巖質星球,因為地球本質就是巖質星球,像木星、土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並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陸地表面提供給生命生存,因此天文學家在探索系外行星時會格外留意巖質星球。
  • 天文學家發現比木星還大3倍的行星,它是「行星之王」嗎?差遠了
    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體積是我們所在的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從這兩方面來說,在太陽系中,木星是當之無愧的「行星之王」。近日有媒體報導,由美國夏威夷大學天文學研究所(UH IFA)領導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在一個遙遠恆星附近發現了一顆巨型行星,質量為木星3倍,或者說相當於1000個地球的質量,這顆行星被定名為克卜勒-88d,通過多年的觀測還發現該行星每
  • 天文學家發現比木星還大3倍的行星,它是「行星之王」嗎?差遠了
    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體積是我們所在的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從這兩方面來說,在太陽系中,木星是當之無愧的「行星之王」。不過行星其實是宇宙中的一種常見星球,銀河系中這種星體也非常多,天文學家這認為銀河系中有了1000~4000億顆恆星,但是行星的數量恐怕還要多上幾倍,在如此龐大的基數面前,比木星大的行星當然是存在的。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4000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2-40倍(一顆木星相當於300顆地球)。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
  •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
    原標題: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劉繼峰研究員在發布會上介紹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的發現及研究相關情況。 根據質量不同,黑洞一般分為恆星級黑洞(100倍太陽質量以下)、中等質量黑洞(100倍至10萬倍太陽質量)和超大質量黑洞(10萬倍太陽質量以上)。其中,恆星級黑洞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形成,是宇宙中廣泛存在的「居民」。理論預言銀河系有上億顆恆星級黑洞,但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僅在銀河系發現約20顆恆星級黑洞——而且都是通過黑洞吸積伴星氣體所發出的X射線來識別、質量均小於2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 巖石行星的「最強boss」,距地39光年,也是一顆可憐的星球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距離地球730光年之外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宇宙中最大的巖石行星,它大約有39個地球那麼大,如今正在圍繞著一顆恆星快速地運轉著。天文學家認為,「TOI-849b」在誕生的早期,它可能是一顆體積比木星還要大的氣態行星,而如今我們看到的它,只不過是大氣層被剝離後的巖石類行星核而已。
  • 外媒:天文學家發現巨型地球 質量是地球17倍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6月2日報導,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型星球——一個質量是地球17倍的巖石構成的世界。理論家曾認為,這樣一個世界無法形成,因為如此巨大的一個星球會隨著它的不斷增長而吸附太多的氫氣,並成為一個像木星那樣的大氣團。然而,這顆星球完全是由固體構成的,而且比此前發現的「超級地球」還要大得多,堪稱「巨型地球」。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的恆星級黑洞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8日宣布,該臺研究團隊依託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個迄今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這個黑洞質量約為太陽70倍,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 太空「哥斯拉」被發現 新行星質量超地球17倍
    近日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行星類型——一個質量可重達地球17倍的巖石行星。然而,這顆行星是個固體行星且比之前發現的「超級地球」還要大得多,因此被稱為特級地球(mega-Earth)。  「當我們意識到這項發現時,感到驚訝不已,」帶領這項發現並負責數據分析的天文學家、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CfA)澤維爾·杜穆斯克(Xavier Dumusque)這樣說道。「這真是地球版本的哥斯拉。」
  • 天文學家發現了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類似地球的行星
    迄今為止,在發現並確認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巖石行星-而且大多數都在地球幾千光年以內。因此,宣布新的系外巖石行星總是令人興奮的。它屬於系外巖石行星的更小子集,它們與恆星的距離像地球一樣。距離我們大約24,722.65光年-這可能使其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的銀河系系外行星。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