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為什麼會被稱為鴨都,因為鴨子這麼美味,南京人都愛吃呀

2020-12-06 覓食健康坊

關於南京人喜歡吃鴨子,網絡上早有戲謔:「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出南京」。充滿貴氣的古都金陵,如今因為對鴨子的狂熱而被稱為「鴨都」。

南京人熱愛吃鴨,精於吃鴨,大事小事都要吃鴨,於是在國人心中,南京人x鴨子成為了一對牢牢鎖死的cp,鎖上的鑰匙也已經被南京人燉著鴨子吃掉了。

關於南京人吃鴨子的方法,可以組成一本「鴨子的365種死法大合集」,南京城大抵就是在鴨子堆上建立起來的。

而且南京人也說:「三天不吃鴨,走路要打滑」。這個感覺南京城的鴨子也是被金陵王城的氣場加持過的。

鹽水鴨

第一名的位置一定是要留給金陵鹽水鴨的,名氣大到成了南京的一張名片。朱自清在《南京》一文寫道:「南京人都說鹽水鴨好,大約取其嫩、其鮮。」一語道出鹽水鴨的精華:皮白肉嫩,柔滑清鮮。

鹽水鴨早在2000多年前就進入了南京千家萬戶的飯桌,代代流傳,成為最經典的吃法之一,還於 2011 年成功躋身了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所以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無論是大酒店還是小門臉,都可以見到鹽水鴨的身影。據說南京人一年要吃掉1億多隻鴨子,其中鹽水鴨就佔了4千萬。

南京鹽水鴨又叫桂花鴨,因為桂花盛開的時節製作的鹽水鴨最好吃。鹽水鴨切塊擺盤,只見鴨白肉嫩,肥而不膩,香氣誘人,口感極佳。

咬下一口,仿佛能看見曾經那個繁盛的金陵城,城內桂花香氣正盛,王公貴族們觥籌交錯,笑著食鴨。

鹽水鴨,其還在歷史的長河中,早已走出南京,傳遍全國。據悉,周恩來總理曾欽點鹽水鴨作為開國第一宴禮的一道冷菜來宴請賓客,賦予其更濃厚的中國味道。

同其他地方的制鴨手法不同,南京桂花鴨的傳統製作方式最大程度保留了桂花鴨的原始風味,皮白肉嫩,入口肥而不膩,一股清香在舌尖綻放,令人回味無窮。

不過,對美食來講,時間既是摯友,也是天敵,一方面,時間的催化讓古法醃製的鹽水鴨別具風味,但另一方面,古法製作速度慢、效率低、無法長時間保存。

因此,在現代工藝的幫助下,南京桂花鴨品牌將機器的效率和古法的醃、滷相結合,在保證鹽水鴨口味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滿足了人們對美味的巨大需求,也實現了百年秘制古法的傳承與創新。

金陵烤鴨

要知道,南京燜爐烤鴨還是北京烤鴨的源頭之一。烤鴨的做法在唐宋基本成型,金陵烤鴨的燜爐烤法是明朝首創。

明朝朱棣遷都後,烤鴨一路北上。創業於明朝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的「便(biàn)宜(yí)坊」,就是金陵燜爐烤鴨的代表。

不過如今,北京烤鴨成為國宴,南京烤鴨倒像個沒落的貴族,登不了大雅之堂。處江湖之遠的南京烤鴨,倒也落得清閒自在,樂呵呵地融入普羅大眾的生活中。

燜烤+紅滷,才能煉就優秀的南京烤鴨。可以說,南京烤鴨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其滷汁上,真正的行家,十分挑剔店裡奉送的那一兜紅滷。

蘸上滷水的烤鴨,一口下去,是老滷的五味調和,鹹鮮甜香。若是嚼上幾口,鴨皮的油香就了出來,細品之下,鴨肉不老不嫩、不粗不細,不特殊、也不平庸的肉香,混合著滷汁的味道,剛剛好。

南京板鴨

俗話說:「六朝風味,白門佳品」。400年前,南京鴨餚的頭把交椅可不是鹽水鴨,而是板鴨。南京最有名的板鴨店當屬章雲板鴨,依舊是順著長隊就能尋覓到的老店。

板鴨的製作手法比鹽水鴨要複雜一些,味覺層次也更多樣。製作有醃製、復滷、燜煮等環節,煮熟以後幹、板、酥、爛、香,堪稱一絕。

南京板鴨俗稱"琵琶鴨",又稱「官禮板鴨」和「貢鴨」,素有「北烤鴨南板鴨」之美名,是南京地區一道傳統名菜,用鹽滷醃製風乾而成,其還分臘板鴨和春板鴨兩種。

因其肉質細嫩緊密,像一塊板似的,故名板鴨。

據《玄武湖志》引梁吳均《齊春秋》說,「板鴨始於六朝,當時兩軍對壘,作戰激烈,無暇顧及飯食,便炊米煮鴨,用荷葉裹之,以為軍糧,稱荷葉裹鴨」。

清乾隆《江寧新志》記載:「購覓取肥鴨者,用微暖老汁浸潤之,火炙,色極嫩,秋冬尤佳,俗稱板鴨。其汁數十年者,且有子孫收藏,以為業……江寧特產也。」

而好的板鴨外形呈扁圓形狀,腿部發硬,周身乾燥,皮面光滑無皺紋,呈白色或乳白色,腹腔內壁乾燥,附有外霜, 胸骨與胸部凸起,頸椎露出。肌肉收縮,切面緊密光潤,呈玫瑰紅色,具有板鴨固有的氣味。

南京醬鴨

醬鴨原是上海、杭州一帶的鴨子吃法,流傳到南京以後也非常受歡迎。每逢春節將近時,老南京們喜歡挽起衣袖,醬上一兩隻鴨子懸掛風乾。

而在南京的醬鴨中,又數這個醬鴨頭為出名。如果你是第一次買鴨子,那我就勸你先去試試珍寶舫的醬鴨頭,因為在南京買鴨子實在太為難選擇困難症了。但是盲買珍寶舫,絕對不會出錯!

這個「珍寶舫」品牌創立於1993年,在南京本地的發展,一直不斷創新和進步。珍寶舫團隊在各級烹飪大賽中獲獎無數,多道創新菜餚獲得了「中國名菜」、「中國名點」等獎項。

說起醬鴨頭,在南京可謂家喻戶曉。這隻醬鴨頭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曾日銷5000隻以上!醬鴨頭這道菜距今已經有23年歷史,與武漢鴨頭口味偏辣不同。

珍寶舫的鴨頭口味偏甜,是用八角、桂皮、香葉等30多種香料打磨成粉進行醃製,再經過四小時燒制之後,達到色澤均勻、軟爛而不破裂的呈現效果,最受江浙滬等好甜口的顧客歡迎。

鴨血粉絲

鴨血粉絲應該是全國普及度最高的南京吃鴨方法了。連湯帶水地吃下一碗,大呼過癮。

現在鴨血粉絲也在全國各個城市開起了小吃店,一碗之內,有滑嫩的鴨血、有嚼勁的鴨雜、滑溜溜的粉絲、還有口感極好的豆泡,再加上鴨架熬製的湯底,又鮮又香,溢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

據說鴨血粉絲是清末落第秀才梅茗所創。「食無定味、適口者珍」,鴨血粉絲湯就是隱藏在美食中的哲學。不光有鴨血,現今的鴨血粉絲湯中還有鴨腸、鴨肝、鴨肫、小粒豆腐果,配上胡椒和香菜,鮮香撲鼻。

繽紛鴨件

醬鴨頭:就是我們上面說的,鴨頭與中草藥和陳年老滷一起熬爛入味,細嫩的鴨腦和下顎細肉都軟化到一唆即可入口,伴著濃鬱的醬香和淡淡的草藥味,鹹甜可口。

鴨翅:鴨翅可以有紅燒、鹽水、醬、滷等多種做法。

鴨舌:烤鴨舌、醬鴨舌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七彩鴨舌」是一道民國時的「老」菜。整道菜由素油炒制,配以當季的嫩蘆筍,鴨舌的口感搭配蘆筍的清香,回口香甜。

鴨掌:鴨掌同樣可以是紅燒、醬、滷、烤著吃的。也有創意吃法如掌上明珠——將整鴨掌出骨加工,綴以蝦球。

美人肝

民國時南京的回民餐館馬祥興發明了「美人肝」這道菜,自此鴨的內臟全部被南京人吃遍。

其實美人肝是南京一道特色名菜,雖然名字帶肝,它卻和肝沒有關係,它是鴨胰配上雞脯肉爆炒而成,美人肝白中透紅,口感鮮脆,鮮嫩光潤,是美食愛好者不可錯過的一道美食。

鹽水鴨肝

鴨肝屬於內臟,說起內臟這種東西,就像榴槤一樣,愛的人無髒不歡,討厭的人則深惡痛絕,但是聽說愛吃內臟的人智商基本偏高哦。

其實,鴨肝是富含易吸收的鐵和多種維生素的,是補血養生的最佳食物,特別適合貧血的女性和兒童。

鴨血

鴨血也是一個好東西,非常的美味。鴨血就是家鴨的血液,其以取鮮血為好。而且鴨血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所以適當吃鴨血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

像鴨血的吃法就有紅燒鴨血、剁椒蒸鴨血、鴨血粉絲湯、韭菜炒鴨血、鴨血豆腐湯、鴨血鯽魚粥等等。

鴨油燒餅

鴨油燒餅是「蟹殼黃」的一種,狀如金黃的蟹殼,其面身鑲嵌著烤熟的芝麻,不過用鴨油取代了豬油,烤得焦黃酥透時,裹了蔥花、鴨油的千層的麵餅膨脹起來,香氣撲鼻。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

相關焦點

  • 其實南京並不盛產鴨子,為什麼南京會被稱為鴨都呢?
    晶瑩的粉絲浸在清澈的湯裡,裡面的各種鴨雜,不但沒有什麼腥氣反而會很提香,重口味的鴨血,卻意外的軟嫩可口。被湯汁完美浸泡了的豆泡軟軟嫩嫩,包裹著汁水,輕輕咬上一口,絕對是最完美的體驗。最後的一道工序就是撒上一把香菜,瞬間把整碗湯的香氣生華,大冬天的喝上這麼一碗,遠道而來的遊客們就會知道什麼叫做滿足了。
  • 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出南京是什麼梗?
    鴨子養活南京人  南京人為什麼吃鴨?這首先還是因為,鴨子多啊。  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開始馴養鴨子了,比歐洲最早記載的馴鴨還要早十多個世紀。  中國主要的鴨種大都集中在長江、珠江流域和沿海地區。有水當然是最主要的原因。江南一帶,湖塘、河流密布,不養鴨子簡直是資源浪費。
  • 鴨子原來有這麼多品種,每個品種都有很多講究!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留意過菜場的烤鴨攤,這種店的烤鴨價格一般都在18元一隻,但是市場裡活鴨價格往往都在50元以上一隻,為何烤鴨店裡的價格這麼低廉?於是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店主一定昧著良心,使用病死鴨,或者這些鴨子吃了激素,幾天就可以長出來。
  • 街邊18塊錢一隻的烤鴨,為什麼會這麼便宜?是打了激素的速成鴨嗎
    大家應該都有去菜市場買過菜的經歷吧,在路邊通常都會有賣烤鴨的,大老遠就能聞到特別的香,很多人都會忍不住買上這麼一隻回家吃,並且味道還不錯,而且價格還非常的便宜,普通人都能承受得起,一隻烤鴨也就是一杯奶茶的價格,大多都不會心疼,但是平時買只活鴨都要幾十塊,這加工好的烤鴨為什麼才十幾塊錢
  • 那些一個月就能飆4斤的鴨子到底吃什麼?養殖場老闆:沒錢打激素
    那些一個月就能飆4斤的鴨子到底吃什麼?養殖場老闆:沒錢打激素!說起鴨子的美味,中國人最在行了,扳著手反指就開始了表演了,有烤鴨、鹽水鴨、片皮鴨、鴨脖子等等,都是很具有特色並且流行的做法。說起最愛吃鴨子的地方,那就不得不說說南京了,在江湖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南京每年都要吃掉一億隻鴨子,可以說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離開南京!一個地方的需求就這麼大,就更別說全國了,所以不難看出,這些美食的背後大部分由速成鴨子來滿足的,下面一起來看看。
  • 中國到底哪裡的鴨子最好吃?
    南京人對吃鴨的狂熱,不必多說。可相比之下,南京烤鴨的名氣還要略遜一籌。名氣小可不代表味道就輸了。南京烤鴨選用活動量更大的麻鴨,脂肪少,肉質更加緊實。斬一隻鴨子,搭配一袋滷汁,一定要開吃時再澆上,也可拿來拌飯。浸了滷汁的鴨肉,雖少了脂肪,但絲毫不柴,鴨皮輕薄如紙,覆在鴨肉上,嚼起來脆脆的,還有些韌,十分可口。
  • 中國名氣較大的6大鴨子,你都吃過嗎?快來看看裡面有你家鄉嗎
    鴨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禽類,除開豬肉、雞肉,鴨肉應該是我們吃得較多的肉類了,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美食大國,無論是什麼樣的食材,都能做出不同的味道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中國比較有名的6大鴨子,看看裡面會有你喜歡吃的嗎?
  • 盤點中國各地關於鴨的做法,快來看看你都吃過哪幾種吧
    因為之前寫過一篇廣東的各種雞的做法,所以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國各地都有哪些鴨。接下來就跟大家說說吧。重慶啤酒鴨這是一道風味非常獨特的特色美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它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據說在清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道菜。其主要的原料為鴨子和啤酒,口味以鮮香微辣為主。
  • 勸服江蘇人,誰都比不過一碗鱔魚
    南京城裡三億隻鴨子和東海裡的蝦兵蟹將可不是白白犧牲的。江蘇人為什麼愛內鬥?因為他們總是被代表。從食材到做法,江蘇菜都很難被簡單概括,徐海菜、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每一種口味都是時間和空間調製出的獨門配方。想吃最好的川菜只需去成都,想吃最好的粵菜可以直奔廣州,其他幾大菜系似乎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那顆皇冠上的明珠。
  • 南京最繁華景區內的這條河被稱為「母親河」,是遊客最愛來的地方
    梧桐樹是南京的靈魂樹,蔓蔓枝丫也已深入南京人的心裡。那日,是陰天,寒意陣陣,陰冷刺骨,但望著枝頭五彩斑斕的梧桐樹葉,秋嫣竟然沒感覺寒冷。街道兩旁的這些梧桐行道樹,枝繁葉茂,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早已成為南京人的珍貴的記憶,也成為南京歷史文化遺產不可磨滅的一隅。
  • 與夏天匹配的啤酒鴨初是從這裡來的,來嘗嘗美味鴨子
    啤酒鴨的「籍貫」是啤酒鴨,啤酒鴨是一種在許多餐館都能找到的菜,有些人也可以在家裡做啤酒鴨,然而如果你問起啤酒鴨最早的產地,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困惑,那麼著名的啤酒鴨是從哪裡來的呢?事實上有人說啤酒鴨來自一個非常著名的省份湖北省。去過湖北啤酒鴨的人都知道湖北啤酒鴨與國內銷售的啤酒鴨大不相同,首先,就口味而言,湖北的啤酒鴨會有更強的啤酒味道,這是名副其實的。
  • 不同飲食文化的中西方人,一旦吃起血來,個個都是津津有味
    比如說,中國人對於飲食的觀念上,更加注重的是美味,而西方人的飲食,就更加側重於營養。中國人在飲食上,更加側重的是氛圍,但是西方人的話,認為飲食文化是交誼的一種。口味方面也是有所差距的,中國人的口味多數以鹹味為主,但是西方人則是偏愛甜食。這種飲食文化的差異,其實是跟很多因素有關係的。地域因素的差異,傳統文化的影響,都算是造成飲食文化差異的原因。
  • 韓國人:是我吃過最好的鴨子!
    韓國人:是我吃過最好的鴨子!之前在b站看過一個視頻,是一群韓國明星來中國北京旅行,在全聚德吃的烤鴨。鴨子外焦裡嫩,吃了一口後,滿口留香,全部的人驚訝不已,沒想到會這麼好吃,還有人稱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鴨子,沒有之一,他說韓國也有北京烤鴨,但味道一點都不一樣,完全沒這個好吃,看來要吃烤鴨還是得到中國來啊!看到這個視頻,小編也是非常的開心和驕傲啊!!
  • 南京深秋美如畫
    金黃的銀杏、火紅的楓葉,襯著灰黑色的石像,青黑色柏油馬路,怎麼拍都是一幅絢麗的油畫,更何況山中景致高低遠近、錯落有致,起伏轉角俱是美景。明孝陵石象路是南京秋天最浪漫的一處地方,被稱為「南京最美600米」。明孝陵的石像路,也被稱為「南京秋天最美的路」。
  • 冠絕三湘,祁陽水煮鴨的美味之謎
    湖南永州人愛吃鴨會做鴨,血鴨就是當地一款特色傳統名菜,以色澤紅潤、焦脆爽口、香辣鹹兼備聞名於世。而在祁陽金洞、八寶一帶,水煮鴨尤為食客們喜愛,許多外地人慕名而來,有辣出一身熱汗後,紛紛大呼不虛此行。祁陽水煮鴨之所以成名,食材是關鍵。當地人做水煮鴨,必須選擇農家散養四個月以上的仔麻鴨,這些鴨子每天啄食泥地裡的蚯蚓和稻田裡的魚蝦,聲音高亢有力,羽毛長得油光發亮。生薑和辣椒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辣椒自然是越辣越好,生薑尤以夏天第一批長出來的仔姜為上。在煎炒鴨肉時,還一定要加上本地產的土茶油,如此才能讓鴨子的鮮香味道完全綻放。
  • 麻鴨變成了「櫻桃谷鴨」 鹽水鴨沒10年前好吃
    中國農科院專家:這是因為大部分鹽水鴨的原材料由麻鴨變成了「櫻桃谷鴨」  新華報業網訊 「過去南京鹽水鴨的『主角』是麻鴨,但因為生長周期太長,不能滿足市場需要,近十年來,大部分鹽水鴨的『主角』已經換成了生長期短的國外品種『櫻桃谷鴨』,但是肉質和口感比麻鴨遜色不少。」
  • 南京鴨德堡陷"原料門" 哪來那麼多真鴨血?
    工人把雞血全部都淋在一個塑料盆裡,很快,盆裡就裝滿了新鮮的雞血。    雞販則表示,殺雞的工人不是他僱的,而是收雞血的人僱的。商販表示,收雞血的人幫他免費殺雞,條件就是帶走雞血,反正雞血他也不需要,多數都是倒了,因此也就同意了。    記者在宰殺現場發現,工人將雞血淋入塑料盆後,會添加一些透明液體,還不時地攪拌。舉報人說,這麼做是為了防止血液凝固。
  • 為什麼隆回人過鬼節要吃鴨子?這些禁忌好多人都曉不得!
    為什麼隆回人喜歡過七月十四?鬼節吃鴨子,是隆回的傳統習慣,所以鬼節也被稱為「鴨子節」。七月十四這天,賣鴨子的小販都忙得要死克。 有些小孩會好奇地問大人,為什麼這天要吃鴨子,而不能吃雞?
  • 青頭鴨怎麼做好吃,私廚有秘方,越嚼越香,看著都流口水
    許多人不太喜歡吃鴨子,總感覺做出來的菜餚中有一股腥臊味,聞著就沒胃口。其實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挑選食材。就像肥大的大白鴨適合做北京烤鴨或者廣東燒鴨,半放養的麻鴨適宜做紅燒或者廣東臺山碌麻鴨,不同的鴨子烹飪的方法配料也不盡相同。
  • 「王思聰同款」網紅大白鴨真可以粉嗎?
    4月2日,同款網紅鴨在南京一家景區內出現,很多人圍著這隻鴨鴨充滿了好奇,它到底什麼來頭?真的可以買回家自己養嗎?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多部門了解到,目前江蘇市場並沒有該品種鴨,小宗觀賞性動物市場仍處於灰色地帶,想進口一隻自己飼養,更不是容易事。  荷蘭進口網紅鴨,一隻竟要1萬5!  胸脯飽滿、腦袋圓圓、通體雪白……或許你也曾被一隻圓滾滾的小鴨子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