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這個宇宙需要26個常數(或者更多)

2021-01-19 中科院物理所

當我們在基礎層面思考我們的宇宙時,我們思考其中所有的粒子和所有的力,以及它們之間發生的相互作用。如果你能描述這些力、相互作用和粒子的性質,你就擁有了複製我們的宇宙所需的一切,或至少是一個整體上和我們的宇宙在本質上不可區分的宇宙。

Image credit: NASA / CXC / M.Weiss.

因為如果你了解物理定律——引力、量子力學、電磁學、核力,等等——你所需要的就是告訴你「是多少」的相互關係,只要你使用相同的初始條件,你就會得到一個宇宙,具有從原子到星系團的相同結構,從電子躍遷到恆星爆發的相同過程,同樣的元素周期表,以及從氫氣到蛋白質和烴鏈的相同化學組合,加上大量的其它相似之處。

Image credit: NASA / Jenny Mottar.


當你遇到這個「多少」的問題時,你可能想到引力由萬有引力常數G確定,以及「粒子的能量」由其靜止質量確定,如電子的質量me。你想到光速c,以及對於量子力學有普朗克常數?。但物理學家們在描述宇宙時並不喜歡使用這些常量,因為這些常量有著任意的維度和單位。

但是像米、千克和秒這樣的單位並沒有固有的重要性;事實上當涉及到宇宙時,根本沒有理由強迫我們自己去定義像「質量」或「時間」或「距離」這樣的東西。如果我們給出正確的描述宇宙的無量綱常數(其中不帶米、千克、秒或任何其它「維度」),我們就應該能自然地得出我們的宇宙本身。這包括諸如粒子質量、它們相互作用的強度、宇宙的速度極限,甚至時空本身的基本性質!

Image credit: Particle Data Group / LBL / DOE / NSF, of the Fundamental Constants as of 1986.


事實證明,需要26個無量綱常數來儘可能簡潔和完整地描述宇宙,這是一個相當小的數量,但還不像我們喜歡的那麼小。下面就是它們是什麼:


1.) 精細結構常數,或者說電磁相互作用的強度。用某些我們更加熟悉的物理常數來說,這是基本電荷(比如說一個電子的)的平方與普朗克常數和光速的比值。但如果你把這些常數放在一起,你就得到一個無量綱的數字!在當前存在於我們宇宙中的能量上,這個數字算出來≈ 1/137.036,儘管該相互作用的強度隨著相互作用的粒子的能量增加而增加。


2.) 強偶合常數,它定義把質子和中子結合在一起的力的強度。雖然強力的工作方式與電磁力或引力非常不同,這種相互作的強度還是能用單一耦合常數來參數化。我們宇宙的這個常數像電磁的那個一樣,也隨能量強度而變化。

Image credit: E. Siegel.


3~17.) 這個有一丟丟令人失望。我們在標準模型裡有十五種粒子:六種夸克、六中輕子、W、Z和西格斯波色子,都有靜止質量。雖然它們的反粒子真的都有相同的靜止質量,我們本來希望能有某些關係、模式,或更基礎的理論能用更少的參數賦予這些質量。嗟乎,需要十五個常數來描述這些質量,孤苦伶仃的好消息是我們可以把這些參數縮放到和引力常數G成比例,結果得到十五個無量綱參數,而不需要單獨的引力強度描述符。


18~21.) 夸克混合參數。我們有六種不同類型的夸克,因為有兩個子集,每個子集各有三種夸克彼此具有相同的量子數,他們可以互相混合。如果你曾聽說過弱核力,放射性衰變,或者CP-不守恆,這四個參數——全都需要(並且已經)測量——就是描述它們所需的。


22~25.) 中微子混合參數。與夸克部門類似,這四個參數詳細描述中微子如何相互混合,因為三個類型的中微子都有相同的量子數。太陽中微子問題——太陽發出的中微子沒有到達地球——是二十世紀最大的難題之一,當我們意識到中微子具有非常小但是不為零的質量、互相混合、從一種類型振蕩到另一種類型,才最終得以解決。夸克混合由三個角度和一個CP-不守恆復相位描述,而中微子混合也以相同方式描述。儘管夸克的四個參數都已被確定,中微子的CP-破壞相還有待測量。

Image credit: E. Siegel.


26.) 宇宙常數。你也許聽說過因為暗能量宇宙膨脹正在加速,而這需要再多一個參數——宇宙常數——來描述該加速的數量。暗能量結果可能會比一個常量更為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也還需要更多參數,因此個數可能會超過26個。


如果你給我物理定律和這26個常量,我就能把它們丟進一臺計算機並叫它去模擬我的宇宙。而非同尋常的是,我所得到的看起來和我們今天的宇宙幾乎無法區分,從最小的亞原子尺度一路直到最巨大的宇宙尺度。


但即使這樣,仍然還有四個難題,可能要求額外的常量來解決。這些是:


1.物質-反物質不對稱問題。我們的整個可觀測宇宙佔統治性地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構成,但我們不完全理解為什麼會這樣,或者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有這些數量的物質。這個問題——重子產生過程問題——是理論物理學最大的未解難題之一,而且可能需要一個(或多個)新的基本常數來描述其解。
2.宇宙暴漲問題。這是宇宙在大爆炸前和設定了大爆炸的階段,它已經作出了很多已被觀測驗證的新預測,但並未包括在此描述裡。很可能的是,當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它是什麼,額外的參數將必須被添加到這組常量之中。
3. 暗物質問題。鑑於它幾乎可能好像大概肯定包含至少一個(且可能更多)新的有質量粒子類型,有理由認為更多個新參數——甚至可能超過一個,每個新粒子類型各一個——會需要被加入。
4.強CP-不守恆問題。我們在弱核力相互作用中看到CP-不守恆,並在中微子部門中期待它,但我們尚未在強相互作用中找到它,即使它並未被禁止。如果它存在,就應該有更多參數;如果它不存在,那就很可能有一個和禁止它的過程相關的額外參數。


Image credit: NASA, ESA, D. Harvey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 Massey (Durham University, UK), the Hubble SM4 ERO Team and ST-ECF, of galaxy cluster Abell 370, with dark matter shown in blue.


我們的宇宙是一個複雜、神奇的地方,然而,我們對統一理論——萬物理論——的最大指望理應減少我們所需的基本常數個數。但我們對宇宙了解越多,我們就知道更多要充分描述它所需要的參數。儘管認識到我們在哪裡,以及在今天要描述已知的全部所需要的參數,非常重要,同樣重要的是繼續尋找一種更完整的範式,不但給我們宇宙所有的一切,而且使之儘可能簡潔。

現在,不幸的是,任何比我們這裡提出的更簡單的東西,都太簡單以致不能工作。畢竟,我們的宇宙也許並沒有我們希望的那樣優美。

[王丟兜 via Forbes]


來源:煎蛋


相關焦點

  • 宇宙背後的基本常數都有哪些?
    這些常數都是有量綱的,這意味著它們的數值依賴於測量它們的單位,例如米、秒、公斤等。但是很明顯,宇宙並不會關心我們使用哪種測量單位!所以我們可以創造無量綱常數,或者說這些物理常數的組合,只是數字,用來描述宇宙中不同部分之間的聯繫。科學的目標之一是用最簡單的術語來描述自然。
  • 13個宇宙常數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數學教授詹姆士·斯坦因介紹了13個宇宙常數,包括萬有引力常數、光速、絕對零度、哈勃常數、普朗克常數等。
  • 在宇宙的不同方向上,這個基本常數會有所不同?
    科學家發現在宇宙的某些區域,精細結構常數存在差異,它不僅是時間上的函數,而且也是方向上的函數。正如前面所說的,精細結構常數表徵了電磁相互作用的強度,假如這個值再大一點,那麼電磁力就會更強,原子會更小;但反過來假如這個值再小一點,那麼原子就會變得更大。就在一篇最新發表於《科學進展》雜誌上的論文中,Webb領導的研究團隊報告了4個最新的精細結構常數的測量值。
  • 在宇宙的不同方向上,這個基本常數會有所不同?
    精細結構常數α約等於1/137,它是自然界中三個基本常數的組合。 正如前面所說的,精細結構常數表徵了電磁相互作用的強度,假如這個值再大一點,那麼電磁力就會更強,原子會更小;但反過來假如這個值再小一點,那麼原子就會變得更大。 就在一篇最新發表於《科學進展》雜誌上的論文中,Webb領導的研究團隊報告了4個最新的精細結構常數的測量值。
  • 物理學必知的50個關鍵常數,考試一定需要的秘籍!
    看過來,高中各學科免費資料匯總,有你需要的嗎?(點擊查看)2020高考化學二輪複習專題共21個專題,趕緊收藏曆年高考題中找規律,尋覓命題變化蹤跡——13個高考時點專題匯總免費資料||2021年高考一輪各科複習資料
  • 宇宙膨脹背後的故事之愛因斯坦無中生有的宇宙常數
    假設宇宙質量均勻分布之後,整個宇宙的形狀便由一個變量決定:密度。愛因斯坦發現他的宇宙不是無限大的,而是有一個由密度決定的大小。但同時因為廣義相對論方程中空間和時間是緊密相連的四維時空,這個宇宙大小不是恆定的,而是隨時間演變,或者越來越小(塌縮),或者越來越大(膨脹)。無論他怎麼折騰,總也找不出一個不隨時間變化的、靜止的宇宙。
  • 揭示宇宙奧秘的13個常數(八)---普朗克常數
    實際上,西門子家族曾經為柏林的一家機構提供資金,幫助其將理論科學與產業應用結合起來。[4]而這家機構中的一位科學家威廉·維恩就在這項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要理解維恩的成果,我們需要對與波相關的基本術語有一定的了解。我一直喜歡臨水而居,如今位於南加裡福尼亞的住所就是毗鄰太平洋。站在海岸看著波浪一層層湧向沙灘,或者在水不冷的時候下水遊泳,都是令人十分愜意的事情。
  • 宇宙膨脹背後的故事(之一):愛因斯坦無中生有的宇宙常數
    他發明的廣義相對論顯然並不完整,遺漏了某個能讓宇宙穩定的物理性質。經過反反覆覆地嘗試,愛因斯坦終於找到了缺陷:如果在場方程的左邊再另加一項,他就可以得出一個靜止的宇宙解。這個新加的項也是同樣的描述時空形狀的張量,但附帶著一個新的常數作為係數。愛因斯坦把它叫做「宇宙常數」。因為這個新加的項只有在研究宇宙這樣的大尺度時才有效果。
  • 最新「哈勃常數」測量表明:宇宙「標準模型」本身可能出了問題!
    用國際射電望遠鏡進行的一組新精確距離測量,極大地增加了理論家需要修改描述宇宙基本性質「標準模型」的可能性。新的距離測量使天文學家能夠改進對哈勃常數(宇宙膨脹率)的計算,這個值對於測試描述宇宙組成和演化理論模型很重要。問題是,當應用於普朗克衛星對宇宙微波背景的測量時,新的測量加劇了之前測量哈勃常數與模型預測值之間的差異。
  • 宇宙常數,在這一點上,愛因斯坦真的錯了
    這種力的本質是這樣的:一個密度更大的空間區域要麼在其體積內有更多的質量(牛頓),要麼在時空中的某個特定事件中導致空間曲率更大(愛因斯坦),這將優先吸引周圍區域的物質向它靠近。一旦這種增長開始,它就永遠不會停止。稍加時間,你會發現這個最初過密的區域已經發展到更大的密度,現在更有效地吸引物質/能量。
  • 揭示宇宙奧秘的13個常數(三)--- 理想氣體常數
    在這裡,我們將伴隨大家一起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宇宙起源,黑洞,蟲洞,多維空間,相對論,量子力學,地外文明,迷失古蹟,不解之謎,科技前沿。從宏觀到微觀,從科技到科幻,我們一一為您呈現!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
  • 哈勃常數是錯的?宇宙「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
    自從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以來,這一現象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對象,而哈勃常數則是描述這一現象的一個常數,這個數字描述了宇宙從空間某一特定點以不同距離膨脹的速度。然而,近日一則研究表明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這項研究所使用的新測量方法測量除了不同的哈勃常數,改變我們對不斷膨脹的宇宙的看法。這意味著人類以前的推論可能是錯的,那麼科學家需要重新研究宇宙的基本模型嗎?
  • 為什麼修正哈勃常數可以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看法?
    我們有幾種高度精確的方法來確定哈勃常數,而這些方法有不同的結果,原因不明。這可能是我們測量技術的校準問題,可能是暗能量的一些未知屬性,也可能是我們對基礎物理學的理解不完整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很可能需要獲得諾貝爾獎的那種突破。哈勃常數是什麼?哈勃常數通常用一種看似不尋常的距離和時間單位組合來表示。
  • 在宇宙最極端的環境裡,這個基本常數依然保持不變!
    今天,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主要是基於兩個理論:廣義相對論和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
  • 10.宇宙常數
    另一邊的是能量,動量。宇宙大體就是這兩部分在起作用。這個方程式非常難解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就沒有好解的。  解這種偏微分方程。必須有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啊。愛因斯坦認為宇宙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他是不變的。為啥呢。因為拿望遠鏡看到的不僅僅是空間的距離,還是時間間隔。遙遠的星系,他們的光傳到我們地球上。也要好多年的時間呢。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小時候的樣子。愛因斯坦就斷定。
  • 比起哈勃定律的名字 這個常數更讓科學家頭疼
    速度與距離的比值被稱為哈勃常數。雖然對哈勃定律的名稱存在爭議,但它描述的圖景已是公認的事實——宇宙正在膨脹。實際上,真正讓天文學家頭疼的是與哈勃定律關聯的哈勃常數。他們近百年來絞盡腦汁,使用各種方法,不斷縮小其數值範圍,卻依然無法得到一個公認的精確值。
  • 五個偉大的科學失誤: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
    利維奧說:「事實正是如此,孟德爾遺傳學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孟德爾的理論就像是將兩副撲克牌混合起來,而每一張牌的信息都保留著——這與油漆混合完全不同。」開爾文對地球年齡的估計19世紀,威廉·湯姆遜爵士,即開爾文勳爵,是第一個運用物理學對地球和太陽年齡進行計算的人。
  • 哈勃常數——宇宙現狀和未來命運的指揮棒,科學家要如何測定?
    為了描述宇宙的膨脹狀態,哈勃和米爾頓·修默生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哈勃常數。當然,哈勃常數和所謂的宇宙常數不同,它是基於長達10年的宇宙觀測和理論結合,提出的一個概念。所謂的哈勃常數,就是用來衡量宇宙膨脹速度的一個物理量,用H來表示。它可以形容宇宙的膨脹速度,同時還可以推測宇宙的未來。
  • 普朗克常數是什麼?為什麼宇宙要依賴它?
    普朗克常數幾乎是所有學過物理的人所知道的,可以說是常識。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於1900年計算得出該常數,這使得他獲得了1918年的諾貝爾獎。這一常數改變了遊戲規則,其通過描述物質的最細微部分如何在稱為量子的離散束中釋放能量,從而將「量子」本質上置於量子力學中。
  • 宇宙的年齡有多大?新的哈勃常數給出更精確數值
    聽起來很玄乎也不太好懂的哈勃常數,卻是描述宇宙年齡和宇宙未來命運的關鍵。 最近,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天文學家溫迪·弗裡德曼(Wendy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