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男孩兒居然是重度肝硬化!一個常見的飲食習慣害了他

2020-11-26 健康界

最近,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一位重度肝硬化患者,竟然是11歲的小男孩。1年前,這個小男孩在學校體檢中被查出轉氨酶升高,醫生建議做B超查肝臟。結果做完B超後,醫生愣了:影像結果顯示:中度脂肪肝,肝臟右葉最大斜徑148mm,比成人肝臟還要大。

11歲的男孩兒被查出重度脂肪肝,從小胃口好

最近,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位重度肝硬化患者,竟然是11歲的小男孩兒。  1年前,這個小男孩在學校體檢中被查出轉氨酶升高,醫生建議做B超查肝臟。  結果做完B超後,醫生愣了:  影像結果顯示:  中度脂肪肝,肝臟右葉最大斜徑148mm,比成人肝臟還要大。 2020年5月,小男孩又回到了醫院複診,B超初步結果顯示:  從原本的中度脂肪肝變成了輕度脂肪肝。 然而,眼前的小男孩比起一年前明顯胖了,加上他疫情期間宅在家吃好喝好缺乏鍛鍊,脂肪肝難道真的好轉了嗎?  為了確保萬一,醫生再次建議孩子做肝穿刺,才能準確地查出肝臟的情況。        

男孩和爸爸

3天後肝穿結果出來了,驗證了醫生不詳的預感。小男孩的病理報告顯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級是S3-4,屬於重度肝硬化。

家人怎麼也沒想到,11歲的孩子竟然會得重度肝硬化。根據家長介紹,孩子從小就胃口好,一頓能吃2、3碗白米飯,愛吃紅燒肉等葷菜,也喜歡吃重油重鹽的食物,每一頓都要吃到撐才罷休。結果就是孩子越吃越胖。

我們生活中身邊像這樣體型的孩子並不少。

吃得白白胖胖,其實是害了孩子

我們總聽老一輩人說:「小孩子長得胖,有福氣!」「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這孩子白白胖胖的,養得真好!」其實,這樣反而是害了孩子。

肥胖是各種慢性病的發病動機,這點無論大人小孩都一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範建高曾在2017年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談到,一般而言,肥胖的過程是先「胖到肝」,再「胖到腰」,最後是整體的體重超標,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胖子。

而「胖到肝」上,可就不是一件好事兒,如果不加制止,會有這樣一個規律: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北京地壇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蔡晧東曾在健康時報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多項研究表明,大約有0.5%~1%的脂肪肝和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約20年後會發生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將會增加到4%~27%。

小時候吃的白胖,不僅僅會傷害肝臟健康,更重要的是可能也為將來帶來更多危害。

1.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2-4倍 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2019年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兒童期肥胖,成年後有75%的概率依然體重超標,發生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成人的2到4倍。   2020年《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也表明,與同齡健康者相比,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青少年,五年後的頸動脈壁更厚、更僵硬。  

2. 糖尿病風險高3倍

「肥胖症患兒患糖尿病的概率為非超重人群的3倍。近幾十年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平均100人中就有一個糖娃。」北京天壇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方紅娟2019年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談到。現在一些家長會依孩子的喜好,讓他們吃很多肉、喝碳酸飲料等,這些都會讓孩子體重過重。

3. 肥胖兒童心理問題更突出

一篇《肥胖兒童心理及治療》的文章談到,肥胖兒童社會適應能力較正常兒童差,抑鬱、社交退縮分裂行為等心理現象也明顯高於正常兒童。據調查,有近1/2肥胖兒童因在集體中受到歧視、夥伴關係不良、自我感覺差而不願在集體活動中表現自己;70%以上的肥,胖兒童因身材被同伴起外號或擔心穿不上漂亮衣服,存在明顯的自卑感和孤獨感。

從小就遠離肥胖,每餐留一口

孩子雖然長身體,但也不建議吃太撐。尤其是要避免過多熱量攝入,少食高糖、高脂肪食品。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營養生化研究室主任常翠青2012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談到,孩子味覺適應力在4歲前是關鍵時期,過了7歲味覺便成熟。

因此,這段時間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很重要,比如少油、少鹽、少糖等。

2012年時,西安交大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小兒內科主任醫師肖延風在健康時報上刊文分享了適合學齡前和青春前期兒童的「交通燈飲食」: 

綠色食物,保證供給;

黃燈食物,限量攝入;

紅燈食物,嚴格限制。

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好的飲食習慣,從小培養!

相關焦點

  • 11歲男孩重度肝硬化,醫生檢查完發現:一個常見的飲食習慣害了他!
    肝硬化,你能想到什麼:中年人、喝酒、肥胖?最近,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竟是一名11歲的小男孩,已經重度的肝硬化。而這一切,都與他一個常見飲食習慣有關!早在1年前,當時10歲的小男孩就在學校體檢中被查出轉氨酶升高,醫生建議做B超查肝臟。
  • 家長無知,從小的「好」習慣害了他
    平時,也把孩子能吃,當做一個健康的好習慣,甚至是評判標準。隨著消費水平的升高,現在的小孩子基本是吃穿不愁,而且吃得還特別好的那種,但是由於「補」過頭了,過度肥胖,毛病也就隨之而來了,而且可能還不是小毛病!
  • 11歲130斤、重度肝硬化!這個「好習慣」會毀娃智力、身高!
    2020-11-25 19:45:41 來源: 鄉情 舉報
  • 因這2種習慣,29歲女演員確診肝硬化,醫生:年輕也要愛惜身體
    小茹今年29歲,自從畢業之後懷著演員夢來到了橫店,盼望著有一天能夠被被大導演選中從而「鯉魚躍龍門」,經過幾年的打拼,如今小茹偶爾還會有說臺詞機會,小茹感覺希望越來越大,離完成夢想似乎不遠了。到了醫院醫生給的診斷結果顯示甲胎蛋白860,確診為肝硬化晚期,這讓小茹感到萬念俱灰。小茹還這麼年輕,怎麼就會患上肝硬化?醫生在和小茹溝通過後找到了原因,正是因為這2個習慣害了她。這個29歲的女演員腹痛難忍,確診為肝硬化!
  • 東營:12歲男孩乳房發育成B罩杯 不良飲食是罪魁禍首
    日前,12歲的初中男生小李終於成功手術,卸下「包袱」,變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原來,從小愛吃肉,愛喝飲料的他,患上了男性乳房發育症,12歲的他乳房發育成了B罩杯,比很多成年女性的都大。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隨著人們飲食不合理,男性乳房發育症發病率增多,僅一個暑期,就有20多名學生來醫院做手術。
  • 【分餐不分愛】田豔濤:不注意飲食習慣 幽門螺旋桿菌可能二度來襲
    新華網北京4月11日電(宮曉倩)人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唯一宿主,它住到我們胃裡輕易趕不走近日,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病區主任、主任醫師田豔濤表示,幽門螺旋桿菌生命力非常頑強,如果我們不注意個人的飲食習慣,即便根除了幽門螺旋桿菌,也有可能再二度來襲,所以我們在充分查殺以及複查陰性的情況下,要讓自己以及周圍的人都要保持一個好的飲食習慣,包括手衛生,飲食用公筷、公勺,這樣的話就可以防止它再次侵襲。
  • 一個10歲男孩的小舉動,居然解救了阿波羅11號的3名太空人
    當阿波羅11號成功返回地球後,作為登月第一人的阿姆斯特朗,在巨大的光環籠罩下,每天忙得團團轉。即使這樣,他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親自給一個10小男孩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他的一個小舉動,解救了他和另外兩名阿波羅11號機組人員的性命。
  • 11歲女童脊柱重度側彎
    區中醫院脊柱科用精湛技術助患兒「挺直腰板」  □番禺區融媒體記者 王俏瑜  通訊員 勞澤輝  11
  • 17歲男孩3年重50斤,身體出現異味,因為父母這一行為導致
    父母頻繁給孩子補營養,導致17歲男孩身體出現異味近日,在浙江的17歲男孩,身高1.75米,體重卻達到了228斤。因為最近身體一直出現異味,甚至越來越嚴重,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帶他到醫院進行檢查。而醫生在檢查後卻發現,男孩身上不單單是有異味這一情況,還出現了黑棘皮、水牛背、紫紋等,而造成這些的竟然是因為孩子的父母。
  • 58歲男子突發腎衰竭,平時很注意保養,但一個壞習慣害了他
    58歲的陳伯,家住農村,但跟村裡的多數男人不同,他不抽菸,不喝酒,平時飲食也很清淡,算是個很注重保養的人。但跟很多農村老人一樣,幹了一輩子勞力活,他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從50來歲起,陳伯就開始腰腿痛,嚴重的時候,連走路的成問題。到醫院檢查,醫生說這種病一般都保守調理,最主要是少乾重活,別背提重物,要注意休養。
  • 肝硬化吃什麼中成藥 肝硬化患者不可吃什麼
    肝硬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肝部疾病,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日常的生活有著諸多的不便。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方法是非常多的,哪些中成藥是可以幫助治療肝硬化的呢?小編給大家講講肝硬化吃什麼中成藥、肝硬化中藥偏方有哪些以及肝硬化飲食禁忌是哪些。
  • 28歲女子,從肝硬化晚期到肝功能恢復正常,醫生:這1素幫了大忙
    案例分析:28歲的劉女士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銷售總監,年紀輕輕就當上了中層領導,這不僅僅因為她有一個漂亮的臉蛋,更因為它有千杯不醉的驚人酒量。大家都知道生意場上應酬是很多的,而在應酬時避免不了喝酒,所以好酒量是很有優勢的。劉女士一直有千杯不醉的稱號,但是最近他發現自己的酒量不如之前了,而且偶爾會有頭暈的感覺。
  • 69歲男子,從肝硬化轉為肝功正常,做好兩件事,或讓肝臟慢慢變好
    劉大叔今年已經69歲了,年近7旬的他精神狀態特別的好,身體非常硬朗,而且做事的時候手腳也非常利落,而在此之前也沒有得過什麼大病,一直以為身體是非常健康的。可就在幾個月前,劉大叔的肚子經常感覺到疼痛,而且精神不好,非常貪睡,經常感到身體乏力,於是他的家人就將他送去了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是他的轉氨酶高達85U/L,後來被確診患上了輕度肝硬化。
  • 38歲產婦順產二胎出現肩難產 巨大兒重10多斤
    危險,38歲產婦順產二胎出現肩難產  周女士今年38歲,邗江區黃珏鎮人,她的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今年15歲,出生時8斤多。  在懷「小二子」之前,周女士體重是144斤,快臨產時,她又稱了體重,已漲到174斤。「漲了30斤,當時估計這個孩子也要有8斤多,因為第一胎是順產,所以生二胎,周女士仍堅持順產。
  • 肝硬化是什麼意思?肝萎縮之後還能活多久?
    肝硬化後期表現肝硬化後期患者會出現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皮膚粗糙,面色黝黑,呈肝病樣的面容,消化吸收不良,厭食油膩,噁心,嘔吐,對脂肪和蛋白質耐受性比較差,稍進食油膩就會引起腹瀉等症狀。肝硬化後期患者還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症等等。
  • 16歲男孩患重度圓錐角膜 稱一隻眼也要考大學
    16歲的安立強不幸患上了重度圓錐角膜,左眼視力急速降低,現在急需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否則就會失明,可醫院眼庫裡暫時沒有匹配的材料,無法手術。堅強的他並沒有放棄,每天都用一隻眼去複習因病而落下的功課。不幸:左眼視力突然下降1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長春市臨河街與崑山路交會處。
  • 寧夏13歲男孩吃完火鍋後住進ICU,病情惡化迅速,幾度病危!
    吃了一頓火鍋,寧夏13歲的男孩壯壯(化名)突然頻繁嘔吐、腹痛難忍,到醫院就診後,確診為重症急性胰腺炎、膽囊結石、脂肪肝,這在孩子身上極為少見。他的病情惡化非常迅速,幾度病危,命懸一線。脂肪肝和急性胰腺炎都是常見疾病,對醫生來說稀鬆平常,可發生在13歲的孩子身上,就非常少見了。再一看壯壯的身形,一切似乎又有了解釋,1.6米左右的身高,體重已經70公斤,典型的超重身材。
  • 生男孩有什麼飲食秘訣
    有傳聞說小S,在生下第二個女兒之後,遍尋生男孩的飲食秘訣,希望能為夫家生個男孩。這份飲食秘訣包括吃外貌類似壁虎的「蛤蚧」,因為按照中醫的說法,蛤蚧有益精助陽的功效,小S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的體質轉為陽性,以適合懷男寶寶。
  • 30歲女子確診胃腫瘤,不久後離世,只因一個飲食習慣導致
    她今年30歲,獨自在一家外企工作了8年。由於日常生活和工作太忙,沒有過多精力兼顧飲食生活,大多數都是怎麼方便怎麼來。 由於上班的地方離住的地方比較遠,來不及回家吃飯,所以都是前一天晚上做晚飯的時候勻出來一部分,放進冰箱凍著,第二天帶來公司進行微波爐二次加熱再吃的。笑笑覺得這樣的帶飯方式簡單更省錢,而且衛生有保障,於是持續了8年。
  • 肝硬化的「5大症狀」,希望你一個都沒有,「8個」調理肝硬化方法
    肝硬化是比較常見的肝臟疾病,在肝硬化發病過程中肝臟功能受損,肝臟細胞受到明顯傷害,容易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如果反覆的肝硬化沒有及時展開治療,有可能會轉變成肝癌威脅健康。因此,發現了肝硬化之後還需儘早展開治療,這樣才能夠控制疾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