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問題】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局長吳振國16日在北京表示,對三星、海力士、鎂光三家公司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的反壟斷調查已取得重要進展。
據人民網11月22日報導,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市場排名前三的廠家三星、海力士和鎂光,2017年第三季度合起來市場佔有率加起有95%,壟斷成為內存價格上漲最根本的原因。DRAM價格長期上漲使中國半導體、電子設備廠商受到的影響不斷擴大,直接影響到了整個行業國家反壟斷部門的介入,相關產品至少短期內上漲價格被抑制應該不難,難的是長期的效果。
那麼,中國企業如何扭轉現狀?
【分析問題】
-反壟斷調查導火索提供者為美國
美國商務部就把中國一些企業列入不能從美國企業採購部件、軟體和技術產品的「實體名單」。據人民網11月5日報導,在美國商務部採取上述行動之前,去年12月美國最大的存儲晶片製造商鎂光科技公司在加州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中國企業竊取了該公司的技術。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財經評論員劉豔對此表示,對三星、鎂光、海力士三家公司首次壟斷性的調查的直接導火索是美國,此次反壟斷調查實際上是美國制裁中國晶片的一種反擊行為。
-存儲晶片已佔半導體行業半壁江山中國自給率為零
三星、海力士、鎂光是DRAM行業巨頭。DRAM又稱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一般用於我們電腦的內存條,除了新機器,基本上每一次電腦硬體的升級,都會涉及到將內存進行升級,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聯想、惠普等眾多電腦品牌的生產和組裝均在中國進行,因此中國成為消耗存儲器大國。據報導,三星、鎂光和海力士三家主導儲存晶片市場,佔據90%以上的份額,其中三星一家就佔有全球四成以上的市場。此外,三家的市場盈利率在今年已經達到了50%~70%。
劉豔強調,自2010年以後存儲性的晶片就已經佔到了半導體行業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自喻,而中國在存儲性晶片的生產以及研發過程當中,基本上自給率為零。
【解決問題】
-政府應助力民族企業奪得市場先機
劉豔認為,儲存晶片相當於電子元件的糧倉,中國若要在包括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內的所有智慧化的領域有所突破,就必須夯實晶片這一基礎性的領域。
劉豔還表示,中國企業相對來講研發能力比較薄弱,不僅要靠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依賴於國家的政策,想扭轉所謂頹勢,國家應幫助民族企業在世界競爭格局中奪得先機。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