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再放狠話:即便失去中國晶片市場,也不會受影響!

2021-01-12 Science鋒芒

技術領域方面的提升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改變人們的一些發展生活,所以在這方面投入的市民也是越來越多的,我國的晶片製造公司多,但是有實力的還是相對較少。

而在國內的晶片公司當中,就不得不提臺積電,這家公司作為我國的一個國產企業,在各方面的實力都是非常強的。

不論是技術研製還是生產計劃都有著比較完整的體系,所以它的訂單量很多,實力也很強,在我國晶片製造領域也算是一個裡頭的人物。

但近幾年來,中芯國際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這不僅讓臺積電有了一個比較強勁的對手,甚至還在很多方面對他們造成了威脅。

雖然中芯國際的整體發展實力是比較強勁,但是從目前的一些晶片代工廠份額來看的話,臺積電還是一直都壟斷著全球超50%以上的晶片代工訂單,這樣龐大的一些代工訂單也讓臺積電確實有那個實力去向大家發狠話。

他們的董事長說,即使失去了中國大陸的晶片,他們的發展也不會受影響,就看這樣的市場佔了來說,這些話也絕對不是狂妄,今天只是在陳述事實。

畢竟發展得早,再加上技術方面的實力,也讓他們有能力說這樣的話。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讓大家看到了他們的厲害。

中芯國際近幾年來的發展速度迅速,但是在代工廠份額上也只有4.5%,即使他們會有能力場鎖全部的大陸市場,但是臺積電的份額也還是能夠達到40%,所以說現在中芯技術發展比較好,但也並不會對他們造成威脅。

再加上國內的晶片企業由於美國的新禁令的限制,現在的研製也空前一致的團結,所以這樣的一些鬥爭也不可能會發生。

我們現在都在一門心思的想要發展國產的晶片,即使之後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但現在還是比較好的,再加上時代變化的速度是非常快,之後就再是什麼樣的情況也是大家都不敢保證的,還是請大家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國內最新晶片生產上吧。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打破技術壟斷!中國晶片研發技術獲得突破,國產晶片獲國際認可!

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將啟動2nm工藝研發,拉開跟三星的差距

厲害!德國「最大」的挖掘機,造價將近7億,中國也只能甘拜下風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再放狠話!新封裝技術誕生 :全球晶片封測廠將迎來大挑戰
    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TOP 10晶片封測巨頭陣營中,我們中國大陸晶片封測企業就有三家上榜,分別是江蘇長電、通富微電以及天水華天,市場份額分別佔到了14.5%、5.9%、4.7%,分別位居全球第三、第六、第七名,而這三大國產晶片封測巨頭也佔到了全球晶片封測市場份額25.1%;僅次於中國臺灣,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晶片封測基地。
  • 中國晶片市場超3000億!德國英飛凌CEO表態:中方進口不受美影響
    中國晶片市場超3000億!德國英飛凌CEO表態:中方進口不受美影響華為自從在5G領域當起了領頭羊之後,美方就不斷想方設法地把華為搞下來,一連串的打壓措施接踵而來。美方如今的制裁方式對華為來講是致命的威脅:任何使用了美方技術的晶片,除非獲得美方許可證,否則一律不準將晶片出售給華為以及子公司。美方禁止各國向華為出售晶片,將促使美光、三星、臺積電等廠商嚴重虧損。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統計顯示,中國市場在晶片方面的進口需求量巨大,在2018年的時候正式突破3000億美元,高達3209億美元,相比於2013年足足增長了近35%。
  • 臺積電張忠謀: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這是為何?
    ,本是常有的事,但如果牽扯利益巨大,甚至影響到一個國家主導經濟時,可能不僅僅面對的是簡單市場競爭,而是更加殘酷的打壓、排擠。不過,再強大的華為也有弱點,那就是華為只會設計晶片技術,不會製造生產晶片技術,因此,美國抓住這一點,讓臺積電停止給華為供貨晶片,否則將會失去美國提供半導體技術。
  • 國內碳基晶片實現商業化,走臺積電老路,對發展有益
    在新技術領域,特別是發展碳基晶片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替代矽晶片,實現對臺積電、三星等企業的超越。然而,想要替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 如果碳基晶片使用28納米製程,理論上是可以超越14納米,甚至7納米矽晶片。將碳基晶片進行疊加生長,其性能完全可以碾壓對手,淘汰傳統生產工藝。可是現實非常殘酷,臺積電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背後是全球企業的相互配合。
  • 華為能設計麒麟晶片,為何要臺積電代工?張忠謀:大陸做不出
    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華為海思擁有研發手機晶片的實力,但華為晶片必須要交給臺積電來製程。而臺積電又受到美國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實現高端科技自主化的話,那還得靠自己才行!
  • 臺積電力挫三星!高通新5G晶片改投臺積電,小摩:支出維持高檔
    正因為S888功耗高,促使小米11在執行手遊時的溫度會明顯提高,而且高於搭載S865的小米10,因此加深三星5奈米製程表現不如臺積電7奈米的疑慮。2020年下半年至今,市場就不斷傳出高通因著製程問題,有意將部分訂單轉投給臺積電的消息,其中包括高通新一代5G數據晶片X60。市場消息也指出,蘋果iPhone 13採用的高通X60數據晶片會採用臺積電5奈米生產。
  • 臺積電霸氣回應!遭中國大陸晶片巨頭挖人後:今年生意很好不計較
    【8月22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最近一段時間,全球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也是頻頻登上網絡熱搜,其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和「斷供華為晶片」有關,畢竟曾經力挺華為的臺積電,最終也在美國的「禁令新規」限制下,被迫無奈無法繼續為華為海思提供晶片代工服務,對此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正式表示:「雖然華為作為臺積電第二大客戶
  • 美國晶片製造衰落,中國公司獨佔6席,英特爾落後臺積電2年
    然而,在晶片製造上,美國企業卻正在落後,而中國企業的奮起直追,以至於全球晶片製造業迎來了大洗牌。 而中國企業則獨佔六席,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等中國晶圓代工巨頭都榜上有名。 如今,美國第一半導體企業英特爾已經有衰落的態勢,蘋果、亞馬遜、微軟等科技企業,都開始自主設計晶片,給英特爾不小的打擊。
  • ASML高管再放狠話!EUV光刻機只有ASML能造:無法山寨
    【12月4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製造7nmEUV、5nm晶片產品,都無法離開高端EUV 極紫外線光刻機設備,但在全球範圍內,只有荷蘭ASML公司可以生產EUV極紫外線光刻機,所以全球性晶片代工企業如果想要製造7nm EUV、5nm晶片產品,就必須要購買荷蘭ASML公司生產的EUV光刻機設備,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便是一臺EUV
  • 晶片教父內鬥往事:臺積電師徒反目,來中芯CEO剛烈辭職
    1992年,梁孟松回到中國臺灣,加入臺積電。在臺積電工作的17年間梁孟松算得上是一名研發悍將。2003年,臺積電與IBM在130納米的「銅製程」一戰中,負責先進位模組的梁孟松以130納米「銅工藝」擊敗IBM。2006年,梁孟松直屬上司蔣尚義因照顧父親首次從臺積電退休。
  • 【臺股看過來】全球晶片供應吃緊!臺積電承包訂單仍是關鍵 英特爾...
    臺積電承包訂單仍是關鍵 英特爾將棄三星尋臺積電製造7奈米 文/editor2021-01-13 07:39:41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造成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激增,晶圓代工廠商擴產速度仍不夠快,造成晶片供應吃緊現象影響到汽車生產
  • 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
    其首批由臺積電代工的7納米晶片已完成交貨,該晶片將率先應用在嘉楠耘智的區塊鏈超級計算機中。由於在FPGA、通用GPU或通用CPU積累太少,傳統中國晶片廠商無法為挖礦機應用提供現成的方案,而歐美廠商沒有對其通用計算方案進行優化的考慮,這給國內礦機廠商走向專用晶片方案留下了機會。伴隨比特幣市場大發展,嘉楠耘智等一批礦機晶片廠商成長起來,國內做礦機晶片的廠商據說有20家左右,嘉楠耘智的同行比特大陸更成為臺積電10納米工藝上相當重要的客戶,曾一度讓臺積電10納米產能吃緊。
  • 中國晶片產業大步邁進,華為晶片自主生產希望大增!
    相信大家知道,自從華為遭受了美國的無端制裁之後,讓跟多的國人意識到了晶片自主研發和自主生產能力是多麼的重要。在關鍵的半導體領域之內,美國依舊保持了強大的自主優勢,究其原因就是美國很早認識到半導體將會對美國自身發展產生不可限量的積極影響。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網上說「華為手機業務要涼……」「華為即將退出手機市場」「餘承東說華為手機沒晶片了,9月後就無法繼續生產」,真是這樣嗎?這些說法貌似「言之有據」,但卻是誤導無疑。要理清楚這個問題,要圍繞被限的麒麟9000進行梳理。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臺積電的客戶越來越多,英偉達、博通等產品都紛紛找臺積電代工晶片。臺積電在90年代開始起飛,迅速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晶片加工廠。 臺積電為那些有著天才創意卻沒有製造能力的科技公司提供了一個強有力平臺,讓小米等沒有晶片製造能力的公司放心大膽的在半導體領域不斷推出新產品。
  • 臺積電,為何「卡脖子」?中國知名企業「晶片」該從何而來?
    臺積電屬於中國臺灣的知名企業,它又為何做出「斷供」華為晶片的決策呢?華為的「晶片」又該從何而來呢?臺積電是1987年張忠謀創立的,在公司創立初期幾乎沒有人看好,但是張忠謀堅信晶圓代工在將來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在當時那個年代,英特爾,三星等商業巨頭都是自己獨立去完成整個晶片的設計,生產,然後在進行各種複雜的測試,最後完成成品封裝再去銷售,它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完全獨立的生產模式。
  • 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
    導讀:中國石墨烯晶片換道超車,臺積電不再是唯一選擇,華為或成大贏家!在國產晶片市場上,華為很早就成立了海思半導體晶片研發部門,經過這近10年來的努力,華為也終於成功研發出了海思麒麟晶片,並且還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雖然研發出來了,而其具體的生產工作則都是交給臺積電來完成的,所以我們想要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也還必須要在晶片代工領域取得研發成果才行!
  • 中國臺灣臺積電為何會斷供華為,倒戈老美?
    然而,這一切都不及斷供晶片、禁用ARM架構來的致命。這兩項技術非一朝一夕所能研發出來。近日,中國臺灣臺積電正式宣布不再與華為合作。面對臺積電做出的決定,不禁感到痛心疾首。對此,我曾有過疑問,為何要放棄作為第二大廠商的華為?為何要放棄18%的收入呢?
  • 日本光刻機巨頭再放狠話!ASML不再是唯一選擇:合作研發設備
    【11月2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此前就曾有媒體爆料:「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高管曾豪言:「即便是參照圖紙也未必能生產出一臺高端光刻機,因為就連ASML公司也都無法大量生產高端EUV光刻機設備;」 如此可見,一臺頂尖的EUV光刻機設備製造難度,當然也從側面反映了,全球光刻機市場依舊以中低端的DUV光刻機為主,畢竟在很多晶片領域
  • 9月14日後停供,臺積電確認斷供華為背後:淨利潤飆升81%,離開華為有...
    撰文 |徐丹、張倩昨日,臺積電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業績表現亮眼,淨利潤達到了286.7億人民幣。同時,在2020年第二季度法人說明會上,臺積電宣布已經暫停接收主要客戶華為新訂單的消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我們完全遵守新頒布的(美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