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母的特種鋼到底有多難做?我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所使用的特種鋼應該是與遼寧艦一脈相傳的,因為其排水排、體積、外觀基本上都與遼寧艦一致。而且遼寧艦的前身是瓦格良號,該航母僅完工了百分之70左右。在大連造船廠肯定會用到特種鋼。
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是2012年進入海軍服役的,但這艘航空母艦到達我國的時間是2001年,在運抵大連港以後,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就在大連港足足待了5年時間,在這5年時間裡,這艘航空母艦的改造工作基本上沒有任何外觀可見的進展,那麼為什麼這艘航空母艦會被滯留港口5年呢?其實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我國並未攻克製造航母的特種鋼材料這一難題。
有人說,生產建造船隻的鋼材有什麼困難呢?我國的確是一個造船大國,很多世界先進的超大型輪船都是在我國的船廠建造的,但建造航母所使用的鋼材要求更高,而我國此前並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所以在航母的鋼材生產技術方面是完全空白的,而航空母艦又是一個國家的戰略利器,沒有哪個國家會將航母鋼材的生產技術傳授給別國,所以我國只能依靠自身。
而在整艘航空母艦中,對於剛才要求最高的部位就是航空母艦的甲板了,甲板是航空母艦唯一一個需要承受幾十噸重的艦載機以數百公裡的時速著陸的部位,同時還要受到戰機發動機數千度的高溫炙烤,僅僅是這兩點就對甲板的鋼材要求極高,同時甲板的鋼材還必須能夠抵禦炸彈的襲擊,防止被敵方的武器輕易擊穿,而普通的鋼材根本連以上的要求都無法滿足,更何況航母的甲板鋼厚度又不可以超過50毫米,否則會使得航母的自重過大,無法有效地進行海上機動,所以這對於航母的甲板鋼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除了要求極高以外,航母的甲板必須由幾塊鋼材拼接而成,由於鋼材的數量不能過多,否則會在航母上搞出大量的焊縫,就會使得甲板的強度減弱,所以甲板鋼都必須儘可能寬大,而這就使得甲板鋼的生產技術更加困難。
負責生產我國航母專用鋼材的是鞍鋼集團,作為我國的老牌鋼鐵集團,鞍山鋼鐵集團在國家有困難時迎難而上,大批員工積極攻關這種從未接觸過的新型鋼材,僅僅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生產出了質量優異的航母鋼材,而生產這種航母鋼的軋機是由一重集團研發的,這種機器能夠生產出長超過40米,寬度為5.5米的航母鋼材,從性能方面來說,我國自主生產的航母鋼材與美國的特種航母鋼材平分秋色,而這對於此前從未生產過航母鋼材的我國來說,絕對是非常值得讓人稱讚的成就。
而除了甲板鋼材之外,遼寧號航空母艦上還有多種特殊鋼材也是由鞍山鋼鐵集團研發而成的,在國家最為困難的時候,以鞍山鋼鐵集團為代表的一批國企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為國家解決了難題,讓我們向這些國企和工作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