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愛因斯坦」,國家要給他100萬攻關,他卻說我用一支筆就行

2020-08-23 趣說古今事

在中國科學院的初創時期,北京中關村有三棟灰磚樓,裡面集中住著一批新中國現代科學各學科奠基的第一批科學家。他們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地把畢生的才華和精力奉獻給了我們的祖國。他們不但自己身體力行,而且為祖國培養了幾代的人才。他們始終忠誠於祖國,忠誠於祖國的科學事業,擔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使祖國的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

今天說的這位科學家,也曾經住在當時的灰磚樓裡,很多人不了解他的事跡,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有一個很出名的學生,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李政道,李政道曾在《束星北檔案》中深切懷念這位恩師:「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機遇,是在很年輕時極幸運地遇到三位老師,束星北老師的啟蒙,吳大猷老師的教育及栽培和費米老師的正規專業訓練。我的一生和他們對我的影響分不開。而我最早接受的啟蒙光源就是來自束星北老師。」

「中國的愛因斯坦」——天才束星北

束星北是一個天才科學家,他在很多地方都和別人不一樣。比如我們要培養科學家,肯定是要找一個有名的教授做他的導師,然後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四五年系統的研究,這算是比較快的成才之道。但束星北不一樣,他在六年時間換了九所大學,一般的大學都是教授挑學生,再加以重點培養,但束星北卻是學生挑教授。他腦袋裡有著大量的問題,如果這個教授不能給他滿意的回答,他就換一所大學。

家訓

束星北家族的《束氏族譜》載有家訓二十條,其中最為獨特之處便是「共御外侮」一條,這條祖訓對束星北一生的影響甚深。

留學回國後不久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他決定投筆從戎,於1932年1月受聘於南京中央軍官學校,任物理教官。不久因責問來校視察的蔣介石抵抗不力而被迫離職。後來,他到浙大當教授,在浙大物理系呆了20年。他在目睹日寇的狂轟濫炸之後,深切感到在課堂上講課是不夠的,一心想要為打敗日寇貢獻自己的力量,於是在1944年應聘但國民黨的軍令部技術處研製國防武器,在他的指導下,我國的第一臺雷達實驗裝置研究成名,後來有人稱他為「中國雷達之父」,但不久抗戰勝利,他就拆掉了雷達,因他反對打內戰。國民黨要把他抓起來,後經人通風報信,才逃過一劫。

一摞白紙

改革開放後,國家海洋所要解決海洋物理問題,要建海洋物理這個專業有點困難,當時所長几次請束星北出山,束星北被其真誠打動,所有,你把所有關於海洋物理的書給我找來了,所長給他找來三十幾本這方面的外文書,他僅僅看了三個月,就說,行,我加入這個工作,接下來辦學習班,給科研人員敦實了物理基礎。

當時我國要發射洲際火箭,洲際火箭一射出去,就落入大洋。由於海水上下的溫度、密度、粘度都不一樣,要根據海洋物理的知識推算它的軌跡,從而知道它的距離和深度,我們才能在半小時之內,將火箭打撈出來。如果超過半小時,別的國家就能撈了去。70年代末,國家為此要撥款100萬給他,他不要,只要了一摞白紙和一支筆。他根據自己的物理學知識和對海洋物理的了解,計算出了洲際飛彈的軌跡。1980年,我國第一次試射的洲際火箭,就是根據他計算出的軌跡,在半小時之內,將火箭打撈出來。束星北是立了大功的。

黑暗歲月

束星北特立獨行、嫉惡如仇、剛正不阿,這種特質為「許多人」所不容,也為此遭受了二十年的不公平待遇。開始是強體力勞動,後來改為輕體力勞動——打掃廁所。束星北打掃的不是五星級公廁,而是混雜了痰跡、糞便乃至人體器官碎片的醫學院茅房,並且在打掃的過程中有時得用手去摳被這些東西堵塞的大便池,其情形是如今的我們不易想像的。但就是打掃廁所他也很認真,把廁所打掃的乾乾淨淨,一點氣味也沒有。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也始終沒有忘記報效祖國。

1964年,他向有關組織提出研製核武器以防止核戰爭的建議,並曾兩次向統戰部門有關負責人提出,他有三個在國外熟識的核物理學家,他「可以協助動員他們回國」。

據束星北的家人回憶,當束星北1964年聽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消息時,立刻號啕大哭起來。他為自己不能與王淦昌、程開甲在現場並肩戰鬥而傷心。但他對祖國的日益昌盛感到由衷的高興。

重回講臺

1978年,因為李政道的一封信,束星北重新回到了自己喜歡的講臺上,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養上,辦起了進修班,他培訓出來的學員後來大部分成為研究院,工程師,成為各領域研究課題中的學術帶頭人。

束星北在進行「教書」時沒有忘記用愛國主義「育人」。他深知中國人必須要靠自強才能強大起來,向外國學習也是為了更好地建設自己的國家。身處逆境時,也曾有人勸他到國外去,而他的回答是:「為什麼要到國外去呢?要到國外去,當年我就不回來了。」他對子女定下了一條嚴格的規矩:「外出學習可以,學成後必須回國。不下這個保證,不準放出。」他對出國留學的學子說:「出國不要光帶三大件回來,要帶真本事回來。」

1983年10月30日,這位際遇悽涼的前輩走到了生命之路的盡頭。在去世前,他將自己的遺體捐給了青島醫學院,作解剖及製作骨骼標本之用。

最後用束星北先生的一首詩結束這篇文章:「半生流浪半生沉,老態龍鍾始遇春,願得中華民族振,敢辭羸病臥黃昏。」

相關焦點

  • 她用一支2元針管筆作畫驚豔世界,放大100倍,專家:這根本不是畫
    現今學畫之人不僅要刻苦練習繪畫,熟能生巧永遠是學習的一種方式,還得花費一大筆錢購買顏料、畫筆等。但是卻有一個人,用一支2元針管筆作畫便驚豔了世界,她就是英國畫家Olivia Kemp。Olivia Kemp作品中所有的場景都是由針管筆畫出來的,不論是花鳥草木,還是高聳的房屋、石碓等,都十分逼真,讓人難以相信這幅精美絕倫的畫作出自一支針管筆,並且Olivia Kemp的畫作放大100倍後,還能看出畫的每一個結構和細節,栩栩如生,專家更是驚嘆「這根本不是畫」。
  • 他是錢學森侄子,他獲得諾貝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
    錢學森先生是中國近代最有名的科研工作者,他明明可以在美國享福,卻故意放棄自己在美國的一切,回到了相對艱難的祖國,用自己在美國學到的先進知識,幫助祖國發展技術。有很多人認為,錢學森先生的回國,讓整個祖國的基礎發展順利許多,少走了幾十年的彎路。
  • 國外「黑科技」,永遠用不完的筆,一支筆就可以用一輩子!
    國外黑科技,永遠寫不完的筆,一支筆就可以用一輩子。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作為中國五千年來文化傳承的代表形成了自己不同的書寫風格。筆作為人類的一項偉大發明,是書寫漢字或者繪畫最常用的一種工具。在我國筆、墨、紙、硯、並稱我國古代文房四寶。
  • 他是中國的愛因斯坦,天才物理學家,死後卻埋屍操場,無人問津
    李政道說:「為什麼要從國外請?中國也有很多人才,比如我的老師束星北……」李政道不知道的是,當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他的恩師,中國的天才物理學家,束星北,正在青島接受勞改。他每天都要受到監視,每天至少要掃幾十個廁所,這一掃,就是十幾年……束星北何許人也?1930年,他在加州大學、愛丁堡大學讀物理學學位,僅僅一年時間,就獲得碩士學位。
  • 僅憑一張紙、一支筆,一個腦袋,愛因斯坦的理論為啥那麼超前?
    我們對自身的知識還是十分有限,宇宙的終極秘密就隱藏在大腦中~愛因斯坦自己也說過,他對於相對論的靈感是來源於一個夢境,夢到自己坐在光子上,體驗到那種神奇的時空關係,就這樣相對論誕生了。相對論之所以能夠提出來並讓人認為可能正確,是因為牛頓力學有漏洞,而愛因斯坦研究如何補充這個漏洞,他就不斷的去猜想,完善一套理論,由於參考了經典力學和一些生活中帶來的靈感,導致了相對論和經典力學有一定的相通性,也導致了在驗證的時候,有些不會出現錯誤。由於所有理論都有相通性,所以通過一種理論可以推導出其他理論。當然由於遠近關係會有難易程度。
  • 近代尖端愛國科學家,晚年遭陷害引發熱議,曾用一支筆改變世界
    1972年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回國後,媒體曝光一度引發轟動,媒體表示,我國科技相對西方落後,可以積極邀請西方專家進行學習,李政道卻堅決拒絕,他說:我國的科學家以及在尖端科學的造詣並不低於西方,比如我的老師束星北。」然而他並不知道此時他的老師已經在青島的一家醫院掃了十幾年廁所。
  • 如果這位老師當時沒有掃廁所,中國原子彈元勳中應該有他的名字
    1979年,中國第一枚洲際飛彈需要計算彈頭數據艙的接收和打撈最佳時限,整個中科院沒有一個人能算出來。有人推薦了束星北,國家撥款100萬元,但束星北一分沒要。一支筆、一摞紙,很快就完成了任務,分毫不差。這年,他73歲。
  • 他是錢學森侄子,拿下諾貝爾獎國人為之高興,他卻說我不是中國人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的作用,對於我國來說在建國初期沒有那些無私奉獻的科學家為國家做出努力,我國的發現道路會更加困難,我們應該銘記他們做出的貢獻,他們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國家百廢俱興的時候,他毅然回國,在一窮二白的時候他專心研究,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現如今我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對他們的讚美,他們就是我們的保護神,保護我們安穩幸福的生活下去。
  • 《中國少年說》之王泯燃:自古英雄出少年 他卻說:我就是個普通人
    穿著頗有點街頭風的帶帽衫,他站在了CCTV《中國少年說》節目演講臺上,兩手緊緊貼著兩邊的褲縫線,顯得有點拘謹和緊張。 回憶起那晚下井救人的場景,細數緊張時刻的種種細節,一個見義勇為的少年形象,鮮活地呈現在鏡頭前。王泯燃仿佛又回到了那晚的狀態,揮舞起手臂,用更多、更有力的手勢,還原著當時千鈞一髮的險情和挺身而出的勇氣。
  • 如果愛因斯坦在中國參加高考,他會被什麼學校錄取?
    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有人經常以愛因斯坦的經歷為例指責中國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種種問題,說如果愛因斯坦降臨在中國會怎麼樣?近日中國到了高考季,又有人分析假如愛因斯坦在中國參加高考,他會考出什麼成績並會被什麼樣的學校錄取?
  • 華夏一支筆王立江老師與竹子的不解之緣
    自幼酷愛書畫藝術,繪畫以竹子、蘭花見長,他勤學苦練博採眾長,作品神採飛揚,廣受社會讚譽。他多次參加書畫展覽並被多家電視臺、報刊報導,其作品求購收藏者眾多,在各省市多次獲得金獎,被譽為「中原畫竹閃電手」「華夏畫竹一支筆」。
  • 愛因斯坦如何看待中國人?如今他的日記公開,令人大跌眼鏡
    說起影響世界的偉大科學家和物理學家,我們都會想起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然而除了他們的成就,我們對他們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就拿愛因斯坦來說,愛因斯坦一生中發表過很多的觀點,他也曾經評價過中國人,那麼大家知不知道愛因斯坦當初是怎樣看待中國人的呢?歷史的真相總會讓人大跌眼鏡。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的評價,為啥讓人憤怒?他究竟寫了什麼?
    並且他還對外宣稱:正因為我是猶太人,所以我才能夠理解並且同情深受歧視的黑人們。配合著愛因斯坦的廣泛影響力以及當時的媒體宣傳,愛因斯坦給外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大多數人的心目當中,愛因斯坦除了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科學家之外,在人權方面也為世界做出過重大貢獻。但是這一切都將在一本書前破滅,這本書就是2018年出版的旅行日記。
  • 雖然現在很少寫字,但仍希望擁有這樣一支筆(日劇篇)
    【日劇篇】日本和德國是世界上對文具的工藝與功能最為執著的國家。日劇中出現的筆以日本品牌為主,雖然不是每支都與主人公的職業、性格、習慣或者其他方面息息相關,但「有故事」的也不在少數,其中還不乏一些螢屏下的「爆款」。為了幫助大家按圖索驥,小編我會貼心地奉上具體型號及日本的售價,聰明如你一定知道海淘的時候要貨比三家。
  • Case | 理科生撩妹技能:用一支筆點亮城市
    在白色紙上,用特製的電子電路筆描繪出線路,一步一步地點亮一個個細節,當全部完成的時候,便出現了一個燈火通明的微型城市。 這支魔法般神奇的筆是由Kandenko研發的一支名為Circuit Marker的電路繪製筆。墨水中含有納米銀粒子,在幾乎任何一張紙上都可以畫出可用的電路圖。
  • 他原本有望成為中國的「愛因斯坦」,卻在醫學院掃地20年
    我1946年去美國後第一次回國,我提起我的老師束星北先生。 那時我不知道束星北老師在哪裡,在做什麼,我很想能見他一面,可是最終未能如願。 只見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聽完問題,要來相關數據,僅僅只憑一支筆、一個本,十幾分鐘便完成了位置、時間相關數據的計算
  • 「雷達之父」束星北:曾被愛因斯坦聘為助手,晚年掃了十幾年廁所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曾說過這樣的話:我最早接受的啟蒙光源就是來自束星北老師。由此足以看出,束星北對於李政道的影響有多大。而且,曾經被愛因斯坦聘為助手的束星北,自身的一身本事也是不可小覷。本可以憑藉自己優秀學子身份逃離是非的他,卻依舊選擇了投筆從戎,成為了南京中央軍官學校的物理教官。就如同束星北前輩後來教育自己的子女們那樣,雖然從不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話掛在嘴邊,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對這個國家愛得多麼熱忱。隨後的束星北前輩雖然換了幾所大學任教,但是他一心為國付出的思想卻從來沒有改變過。
  • 愛因斯坦在中國
    蔡元培仍不肯放棄,他懇切地說,從美國前往中國非常方便,「何不乘此一行?」但愛因斯坦婉言拒絕,說他擔任著物理研究所所長,德國方面不希望他離開柏林太久。  同時,他也向蔡元培表示「很願意稍遲一些訪問中國」,還詢問在中國應用何種語言演講。蔡元培說可以用德文,然後由像夏元瑮這樣的學者翻譯成中文。
  • 愛因斯坦的國家觀: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國家
    (文集,頁10)愛因斯坦正是從良知、人性、正義的角度看待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關係的。1922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在從日本回國的船上得到了獲獎消息。按要求,在授獎儀式上,獲獎人員要由所在國家的代表陪同;如果獲獎人不能親自領獎,可由所在國家的代表代領。愛因斯坦出國未歸,誰能代他領獎呢?
  • 為了不讓他拿走我的錄音筆,我在貧民窟一邊撒謊一邊演戲
    原創: 洱海小湯圓 中南屋「我告訴他,這是我奶奶生前留給我的錄音筆,對我非常重要,我不能失去它。當時我就差聲淚俱下了,我編了這樣一齣戲演給他看,希望他不要拿走我的錄音筆」。第一次和心怡聊天的時候,她跟我分享了她在肯亞貧民窟這個有點兒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