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產糖果,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金絲猴,金絲猴奶糖可能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吧。但你知道這家中國代表糖果品牌曾經被外資併購過嗎?
近日,美國巧克力品牌好時低調撤出起在中國糖果品牌金絲猴中的所有投資。在屢次傳出出售的傳聞後,好時終於還是在四年之後低調甩賣金絲猴,後者被認為是好時近年來在中國市場步履維艱的沉重包袱。
根據金絲猴的公司年報顯示,好時於2014年成為金絲猴的大股東,按照當時金絲猴的註冊資本,出資比例佔80%。
好時作為國際知名的糖果品牌,曾在2013年年底高調宣布收購國內糖果品牌金絲猴。當時的金絲猴是國內三大糖果品牌之一,市場佔有率在同類產品中為10%以上,信心滿滿預備上市,卻經過兩年上市衝刺無果,大傷元氣,最後只能無奈賣身。而好時則希望通過收購金絲猴,實現其在中國的銷售額實現7倍增長,挑戰瑪氏(國際糖果巨頭,德芙、士力架等品牌所有者)在中國市場的統治地位。
但好時收購金絲猴之後,連續幾年中國市場業績反而節節敗退,因此屢次傳出要賣掉金絲猴的消息。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歷時四年,這場跨國併購終於畫上了句號。在7月20日,金絲猴已經悄悄完成了股權的變更。股東名單,已經由Hershey Netherlands B.V。和好時 (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趙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滬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同時,企業類型也從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另外,從監事、董事到經理等一幹管理團隊人員的名單也發生了變動,好時方外國高管全部退出。
而金絲猴的最終受益人,也重新變回了金絲猴的創始人趙啟三。
天眼妹想起來,像金絲猴這樣在外資巨頭手裡轉過一圈的國貨其實不在少數,比如北冰洋、香雪海、南孚等等。這些民族品牌原本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被外資收購之後反而因為外國公司經營不善或者惡意持股打壓在國內市場表現不佳,之後被外資賣出重新變成中國公司又出現在國內市場上。
今天天眼妹就跟大家聊聊,那些年被外資收購的民族品牌。
1981年,百事公司與中國政府籤約在深圳興建百事可樂灌裝廠,成為中國的首批美國商業合作夥伴之一。1994年,中國掀起了合資熱。在招商引資的潮流下,北冰洋食品公司和百事公司合資,百事可樂共享了北冰洋汽水的銷售渠道,也改變了中國人原有的消費習慣。
▲已經註銷的百事北冰洋合資公司
從此,北冰洋的產量逐年遞減。1999年,這支汽水徹底從市場上消失了。安樂林路昔日熱鬧的廠房出賣,用於住宅開發。北冰洋原廠遷到了大興,實際用於生產義利麵包,人員分流,一部分納入百事公司,一部分下崗。北冰洋真正的實體也消失了。
2007年,負責管理北冰洋食品公司的一輕食品集團和百事公司談判,要求收回北冰洋。以「四年內不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為條件,一輕集團拿回了品牌的經營權。2011年,北冰洋汽水重新進入國內市場,經過幾年的掙扎與摸索終於重新在市場站住腳跟,但當年「國民汽水」的榮光已經難以拾回。
▲現北冰洋食品公司企業信息
▲天眼查顯示
北冰洋現在的實際控制人為北京一輕集團
▲北冰洋企業關係圖譜
可以看出北冰洋與
另一北京知名國營食品品牌義利
關係交織明顯
「香雪海」作為家電業的知名商標,最早由香雪海電冰箱廠(蘇州香雪海公司的前身)註冊成立,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香雪海家電產品連續70多次榮獲各種榮譽和獎勵。當時緊俏商品需要憑票才能買到,而一張「香雪海」電冰箱票就能賣到500元。
1995年「香雪海」與韓國三星的合資卻對該品牌造成了致命一擊。當時外方提出從合資起的3年內,公司不能生產「香雪海」品牌的電冰箱。之後,「香雪海」遭遇了合資結束後的市場重整問題,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品牌都因為長期閒置而喪失優勢。
2006年10月,浙江上工電器製造有限公司高價買斷「香雪海」品牌。
▲香雪海現有企業信息
▲香雪海實際控制權信息
1992年,南孚開始開發生產低汞綠色環保鹼錳電池,研發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LR6低汞綠色環保鹼錳電池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此後南孚電池獲獎無數,成為行業一顆閃耀的明星。
不過從1988年開始,南孚股權就幾經變動,最終在2003年併入吉列、2005年併入寶潔,由此開始了長達11年的外資控股時期。讓人寒心的是,南孚是作為吉列公司的子公司陪嫁到寶潔。然而被寶潔收購之後,南孚卻鬱郁不得志,曾經的行業大佬幾乎淪為競爭對手(金霸王)在國內的經銷渠道和加工基地。
有趣的是,天眼妹通過查看天眼查和領英數據發現,2014年時,南孚的法人代表及董事Stassi Anastas Anastassov同時擔任著南孚最大競爭品牌金霸王的董事長職務,你說這種情況下,南孚能有好嗎?
直到2014年11月,鼎暉投資從寶潔公司手中將南孚電池回購。這家浪跡11年的遊子,中國第一、世界五大鹼性電池生產商之一的民族品牌才終於回歸。
▲2014年南孚股權變更記錄
數據來源:天眼查
▲南孚電池現實際控制人信息
其中GORGEOUS COMPANY LIMITED
為鼎暉投資旗下基金
通過以上這幾家民族品牌的經歷不難看出,在被外資收購的本土民族品牌中,很多都難逃消亡和被雪藏的命運。這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企業文化融合與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性,使得外資管理在中國水土不服。也有外資方扶持本國企業、惡意打壓的可能。希望這些歷經折騰回歸中國的老牌國貨,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吧~
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虎撲直男懟上吳亦凡,是無聊罵戰還是一場盛大營銷?
關於長春長生,通過天眼查我們還發現了這些事實…
奇葩公司名|我們的公司名稱一定要長長長長長長長!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出爐,中國保險業或成最大贏家?
劉強東喊話阿里:京東的優勢在於只賣真貨!
微信ID:tiany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