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方本德:翻山趟河 馬糞充飢 七天七夜突出重圍

2020-12-05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拿吃雪來說吧。我在這裡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他們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裡,泡上一壺茶,守住個小火爐子,想吃點什麼,就做點什麼。"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70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度回首,那段歷史和其中的點滴故事,依舊能激起我們內心的火花。

  在鎮江大市口街道彌陀寺巷的一棟老式居民樓裡,我們見到了今年86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方本德。

  1951年5月,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因英勇頑強、關心戰友榮立一等功。

  1952年10月,冬季防衛戰役,因認真負責、積極靈活當好參謀榮立三等功。

  1953年5月,反擊戰役,因認真負責、勇敢靈活指揮戰鬥榮立三等功。

  在老人的桌上,放著一個文件夾,一等功證書、三等功證書、抗美援朝紀念勳章、參加戰鬥的老照片,都被老人一一珍藏。從當初的帥氣熱血的毛頭小夥兒,到如今歷盡滄桑的耄耋老人,儘管漫長的70年過去,但當方本德說起戰場上他當臨時班長的故事,那神情,仿佛又回到了從前。

  1951年5月,方本德隨解放軍六十軍180師540團步兵營步兵二連,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當時,戰役進入第二次階段,由進攻戰轉為阻擊戰。在佔領雞冠山以後,方本德所在的二排六班班長李根亨犧牲了,那時,戰士們已經餓了三天肚子,體力幾乎耗盡。臨危受命的方本德,扛起了老班長的槍,當起了臨時班長,帶著11人的加強班下山找糧,開始突圍。

  「快到溝口,看到公路了,我們準備選擇有利地形攔截敵人的運糧車。運糧車附近藏著有兩三百敵人,把我們班包圍了起來,想活捉我們,我們就與敵人硬拼。這時候,我和張志發不約而同地扔出反坦克手榴彈, 一片敵人倒下了,我們就趁機衝出包圍圈。敵人的炮火猛烈地攻擊,跟著打,我們退的山頭,一片青山打成焦山一樣,火燒的一樣。」說起當時的經歷,老人的眼裡閃爍著光芒。

  抗住了敵人的三次連續進攻,11人的加強班只剩下了4人。天黑後,方本德帶著三名傷員,從敵人屍體上搜集到一些槍枝彈藥,還找到了排長張志波。在漆黑的暴雨夜裡,他們沿著大山長梁摸黑行走,想找解圍的部隊,誰知惡劣的自然環境,又帶來了新的考驗。

  「夜深了,大家不知不覺遇到了懸崖卻沒有及時發現。廖安民、陳小六、俞忠義三位同志突然滾了下去,幸好有一棵小樹掛住了我的背包帶,我才沒有落下去。一直等到天亮,排長張志波用葛藤把我拉上了懸崖。」老人說,當他倆繞道走下懸崖,看到了之前落崖同志的遺體,正當二人準備把戰友們的遺體掩埋起來時,敵人的三輛坦克掩護兵來了。 

  「幾百個敵人上山搜山,又打槍,又投手榴彈,我的背包被打了兩三個這麼大的洞。」老人伸手比劃道。這時排長張志波再也走不動了,他無奈地勸說方本德先走,但方本德堅決不同意:「我們要堅持,我就把他扶著,穿叢林、翻大山。」

  七天七夜,沒水沒糧,還帶著傷員,兩人終於與前線部隊成功會合。方老告訴我們,當時他身上攜帶了轉盤衝鋒鎗子彈50發,手槍子彈7發,美式卡賓槍子彈20發,美式手榴彈5枚,最後打得只剩下手槍子彈1發,手榴彈1枚。「現在想來都覺得不可思議,那時候怎麼那麼有力氣?我想一定是堅定的信念,一直支撐著我。」

  方老告訴我們,這場戰役持續了半個月,他們只能以樹皮充飢、喝水解渴,最艱難的時候,甚至吃過馬糞。「馬糞裡有不少沒消化完全的草料渣,我們就從草料裡面一顆一顆地摳一點黃豆出來吃。這常人難以想像的東西,在當時竟成為了戰士們救命的口糧!」

  硝煙瀰漫的戰場,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遠去,但那些名字,卻深深銘刻在了歷史的豐碑上:李根亨,張志發,廖安民,陳小六,俞忠義……方本德也經常念叨著這些他最可愛的戰友們:「過去穿不暖,吃不飽,現在穿得暖,吃不了。我看到中國日益富強,群眾生活越過越好,我感到很幸福,作為共產黨員,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人民生活好,我想這也是他們的心願。」

  在那曾經的戰場,青山處處埋忠骨,你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日中華,山河無恙,國富民強,這盛世,如你所願!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馮源 柳放 丁峰  編輯/俞思瓊)

相關焦點

  • 高碑店這位抗美援朝老兵把紀念章捐了
    12月8日,高碑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來到泗莊鎮,接受抗美援朝老兵捐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為抗美援朝老兵頒發捐贈證書。,他作為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能夠親手將自己的紀念章捐給國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老兵永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參觀紀念中國...
    老兵永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側記新華社記者楊雅雯20日上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迎來一批八九十歲的「銀髮」老兵。
  • 傳承紅色基因 抗美援朝老兵走進校園
    近日,山西財經大學開展「學四史守初心,致敬革命英雄」主題活動,其間,邀請抗美援朝老兵賈振鑫、呂良兩位老人分享戰鬥故事。賈振鑫,1933年出生,山西太谷人,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作戰人員,參加了4次戰役,1951年1月1日突破三八線戰役後,繳獲一架照相機;呂良,1934年生,山西稷山人,赴抗美援朝戰場時,年僅16歲。兩位老人的講述,將同學們帶回戰爭年代。
  • 獨家專訪《長安》蔡鷺:崔器之死拍了七天七夜,盔甲太重不敢小便
    「我死的那場戲拍了七天七夜,打了七天七夜。」崔器扮演者蔡鷺在接受鳳凰網娛樂採訪時,仍在回味角色令人唏噓的結局。「崔器」並不是蔡鷺第一個讓觀眾眼熟的角色,他還是《解救吾先生》中被綁架的小竇、《心理罪》中的硬氣父親林海、《海上牧雲記》中霸氣的赫蘭部君主。蔡鷺是南京人,七歲的時候隨家人移民美國,學生時期都在美國度過。異國他鄉的成長背景,讓他更能對角色感同身受。
  • 推薦五本總裁小說:七天七夜的私刑,他瘋狂毀掉了她的清白
    推薦五本總裁小說:七天七夜的私刑,他瘋狂毀掉了她的清白大家好,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一天,能和大家見面非常開心,今天向大家推薦五本小說,可能有那麼一丟丟虐心,畢竟校園裡的愛情能走遠的不多,喜歡這類小說的童鞋們趕緊收藏,想看的時候不怕迷路,關注小編要啥有啥哦。
  • 他是一位生活在臺灣的抗美援朝老兵
    在花蓮北回歸線紀念碑前,我們遇到了一個臺灣老兵,他不是1949年前跟隨蔣介石退守臺灣的國軍,而是一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老人在朝鮮戰場一次戰役中不幸被俘,1952年根據停戰協議,被遣送到臺灣,後來娶了一位臺灣當地女子為妻,但唯一的兒子不幸病亡。
  • 梅縣區石扇鎮抗美援朝老兵李新能憶當年戰事:炮聲震耳欲聾 戰友們...
    在這個偏僻村莊裡,生活著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他叫李新能,曾是志願軍381部隊的一名偵察兵。記者一行在村委會附近找到了李新能的家,剛進其家門,早已坐在大廳等候的李老先生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  走下火線老兵與妻子在山村長相廝守  李新能告訴記者,他今年86歲,1951年參軍時才17歲,當時虛報多了一歲,但對於自己出生何年則已記不太清。記者翻閱其復員軍人證明書,裡面記錄他是1933年出生,照此推測,李新能實際應在1934年出生。
  • 海門老兵鍥而不捨,揭開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塵封往事……
    >原115師宣傳科幹事郭勇、紅七連退伍老兵張永春代表羅亮泗生前所在部隊戰友,向陳列館捐贈羅亮泗相關資料。時任345團三營教導員、後任瀋陽軍區白城守備區副司令的王少伯說:「兵貴神速,我的命令剛發出口,羅亮泗就衝出去了,他冷靜地選擇了位置,準確地實施爆破,取勝之道突出了一個快字。」
  •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Lay down your arms!」
    近日,一條86歲抗美援朝老兵說英文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視頻中,抗美援朝老兵李繼德爺爺用最輕鬆的語調,講述了那段最殘酷、最驚心動魄的朝鮮戰場故事。(英文在1:00處)視頻:@食貧道網友看過紛紛表示:「流著淚又想笑,笑著笑著又哭了。」
  • 又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去世:曾指揮幹掉美軍一個加強連
    法晚·觀海解局記者梳理發現,這位老兵18歲就入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而且在一次爭奪高地的戰鬥中,作為指揮員的他乾淨利落地吃掉了美軍一個加強連,榮獲二等功。  和平年代,他鎮守邊塞;離退休後,不佔公家的東西,連一本40多年前從圖書館借的一本字典,他都要在90歲高齡時親自還回去。
  •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語,網友:笑著笑著就哭了
    近日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語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網友看過後「哈哈哈哈哈」的彈幕刷屏紛紛致敬老英雄英語地道還有網友推測「聽口音,山東的啊」「是我老家山東淄博嗎?」
  • 馬糞
    馬糞‖依烏   馬糞,是所有我見過的糞中最為漂亮的,如果你是跟在馬的後面突然看見的,那你就有可能看見馬的尾巴順其自然地向左或者向右略微一翹,一個個光鮮亮麗熱氣騰騰的草綠色的小麵包就會被挨個推送出來,它們落地時的動作如出一轍,就像一個個如法炮製的體操運動員,它們下馬時一般都很穩,偶有幾個技術不好的草包,也會踉踉蹌蹌跌出好遠,甚至屁股開花,看得出來,它們沒怎麼見過世面,質地淳樸,攜著草原的氣息和馬的體溫,你甚至不用眼見為實,在什麼時候或者什麼地方見到它們,都是有模有樣的,只是幹的馬糞看上去更為漂亮,撿在糞箕裡或者背在背上都輕鬆愉快。
  • 香港票房綜述:《敢死隊2》突出重圍殺入前三甲
    香港票房綜述:《敢死隊2》突出重圍殺入前三甲 《敢死隊2》突出重圍殺入前三甲      電影網訊(文/54ahua)本周榜單新上榜4部新片,分別是韓國劇情驚悚片《金錢之味》,挪威驚悚動作片《獵頭遊戲》,美國恐怖片《車諾比日記》與港產本土3D性喜劇《一路向西》
  • 百歲黃埔抗戰老兵油宏熙逝世,曾在抗美援朝中擊落美機2架
    澎湃新聞記者從瀋陽市黃埔軍校同學會方面獲悉,抗戰老兵、瀋陽市黃埔軍校同學會會員油宏熙於2020年5月11日凌晨逝世,享年101歲。
  • 大片圍剿大熒幕 網易電影票助《冰封》突出重圍
    大片圍剿大熒幕 網易電影票助《冰封》突出重圍   網易電影票:29元看冰封,助「冰封俠」突出重圍  面對「冰封俠」的高漲人氣,你還在擔心要在影院排隊一個多小時、搶不到好座位?
  • 海螺溝20名冰雪天使突出重圍 進入決賽
    海螺溝20名冰雪天使突出重圍 進入決賽 2020-12-02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引專家熱議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講述得最清楚和生動的一部。二十集文獻片,不僅採訪了大量的抗美援朝健在的老戰士,老將軍,而且還採訪了美國參戰老兵和國際上有關研究學者,讓人從更加廣闊的視角去思考人類戰爭,思考這個世界,思考中美兩國人民究竟應該如何和諧相處。
  • 青島共有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2300多名,平均年齡近90歲​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今天上午,記者也走進多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家中,聽他們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英雄年代故事。人物2:志願軍老飛行員,17歲入朝與美軍作戰今天青島公交集團物資供應分公司工作人員前往抗美援朝老兵黃金印家中,將抗美援朝紀念章送至老兵手中。抗美援朝老兵黃金印佩戴紀念章與當年的照片合影。
  •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有哪些 《金剛川》等四部影片上映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有哪些 《金剛川》等四部影片上映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10月23日正式接力上映!近日,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英雄連》作為「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於京舉辦聯合發布會,四部影片主創齊聚,助力上映。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⑨丨包月祿:率先丟出一枚手榴彈,衝鋒在前奪下「白虎團」團旗
    老兵檔案姓名:包月祿年齡:88歲籍貫這部京劇,講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傳奇故事;跟著和的,正是故事的親歷者。今年88歲的包月祿。照片拍攝於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時,照片中12張年輕的面孔都是《奇襲白虎團》的故事原型人物,當時年齡最小的包月祿如今也已至耄耋之年。談起年少往事,老人記憶猶新。15歲那年,他剛把地主家春耕活忙完,馬上又要挑80斤茶葉去縣城賣。300多裡一個來回,少年包月祿病倒在床,「根本沒有看病的可能,地主還找人把我抬了出去,怕我死在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