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超過6成新冠患者無症狀,可能引起新一輪疫情爆發

2020-11-26 騰訊網

截至目前,全世界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30萬例,隨著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不少新冠肺炎患者本身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但是他們卻能夠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現在,全世界的科研團隊正在努力解開這個重要的流行病學難題——感染者中到底有多少比例屬於可傳染的輕微症狀或無症狀患者。

對這些隱性病例的初步詳細估計表明,這些隱性病例可能佔所有感染病例的60%左右。

許多科學家懷疑存在一個未被發現的隱性病例庫,因為越來越多的感染者並沒有確診病例密切接觸史,也沒有到過疫情爆發地。大多數輕症患者由於症狀較輕,還沒有到尋求醫療救助的地步,並且也可能會躲過諸如體溫檢測之類的篩查方法,因此這種現象的嚴重程度及其在病毒傳播中的作用仍然難以捉摸。

2020年3月20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發表了題為: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的報告,指出30%-60%的新冠感染者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但他們傳播病毒的能力並不低,這些隱性感染者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疫情大爆發。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 Osterholm說:「了解無症狀或輕症患者的比例對於我們了解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特殊的流行病非常重要。」

這與試圖了解未報告病例數的研究小組有所不同,這些病例是由於當局未進行足夠的測試而遺漏的病例,或者是攜帶病毒但尚未表現出症狀的「臨床前病例」。

為了評估隱性感染的程度,中國和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模型,該模型使用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衛生委員會收到的2.6萬例實驗室確診病例的臨床數據。

未被發現的病例

3月6日發布在醫學預印本medRxiv的一份研究指出,截至2月18日,武漢有3.74萬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但當局並不知情。據作者說,這些未報告的病例大多發生在那些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但仍具有傳染性的人身上。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鄔堂春教授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鄔堂春教授表示:根據我們最保守的估計,至少59%的感染者沒有經過檢測,並可能感染他人。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病毒傳播得如此之快。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疾病建模專家Adam Kucharski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與其他幾項基於小得多的數據集的研究估計結果一致。

該模型假定社區中的每個人都有與其他人相同的接觸機會。喬治亞州立大學的流行病學家Gerardo Chowell認為,實際上一個人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接觸機會更大,所以這一模型可能會高估傳播率,並誇大無症狀患者的感染數量,但是,結果大致是正確的。

越來越多的證據

另一項研究調查了2月初從武漢撤離的565名日本公民,並對其病毒和症狀進行了反覆測試和監測。在3月13日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篇論文中,日本的一個團隊報告說,這565人中有13位疏散者被感染,其中4人(佔31%)從未出現症狀。

但是,有關無症狀病例的最好證據可能來自鑽石公主號遊輪,2月初該遊輪在日本海域爆發新冠肺炎。

隨後,該遊輪被隔離,郵輪上的3711名乘客和船員被反覆測試和密切監視。

3月12日,治亞州立大學的流行病學家Gerardo Chowell發表在Eurosurveillance雜誌上的建模研究表明,在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約700名感染者中,約有18%從未出現症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700名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往往狀態較差。因此,普通人群中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可能更接近日本研究小組報導的31%。

綜合考慮幾項研究的結果,Gerardo Chowell認為無症狀或輕症病例約佔所有感染者的40-50%。

病毒傳播

但是,輕症或無症狀的人會傳染其他人嗎?

一個德國的研究小組於3月8日發布在醫學預印本medRxiv的研究顯示,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在發病早期,即症狀較輕時,喉部拭子中的病毒水平較高。

研究人員說,這意味著病毒很容易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的方式釋放出來,這一過程被稱為病毒脫落,並傳播給他人。

此外,廣東省疾控中心於3月19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的文章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在發病後不久就檢測到了高病毒載量,有一位感染者從未表現出症狀,但是他所釋放的病毒量與出現症狀的患者相當。

這項研究是對該新冠肺炎不同階段病毒脫落程度的首次詳細分析。這些數據證實了許多科學家的猜測:一些感染者「在輕症或無症狀時具有高度傳染性」。但具體嚴重程度如何,仍不清楚。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一項針對全國700多名受感染兒童的研究發現,56%的兒童出現輕微或無症狀情況。許多科學家擔心這會導致低估兒童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些研究結果成立,那麼就需要採取緊急措施控制助長大流行的輕症和無症狀病例。

關閉學校、取消公共聚會,讓人們呆在家裡,遠離公共場所,這些有力的社會隔離措施是阻止這些無症狀病例傳播的唯一途徑

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有效的隔離措施,讓許多無症狀患者通過隔離自愈,從而大大減少了病毒的進一步傳播。而目前疫情的中心歐洲之所以爆發如此迅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沒有隔離,甚至不戴口罩,大大增加了無症狀患者的傳播範圍。

以上這些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的無症狀患者的比例很可能比我們認為的要高,甚至可能高達60%,因此,現階段還不能放鬆,口罩還要繼續戴,公共場合還要少去。

參考文獻:

1、Wang, C.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3.03.20030593 (2020).

2、Nishiura, H. et al. Int. J. Infect. Dis. https://doi.org/10.1016/j.ijid.2020.03.020 (2020).

3、Mizumoto, K., Kagaya, K., Zarebski, A. & Chowell, G. Euro Surveill. 25, 2000180 (2020).

4、Woelfel, R.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https://doi.org/10.1101/2020.03.05.20030502(2020).

5、Zou, L. et al. N. Engl. J. Med. 382, 1177–1179 (2020).

6、Dong, Y. et al. Pediatrics https://doi.org/10.1542/peds.2020-0702 (2020).

來源:BioWorld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納米纖維素找北方世紀---

微信加群:

「高分子科學前沿」匯集了20萬高分子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研發人員。我們組建了80餘個綜合交流群(包括:教師群、企業高管群、碩士博士群、北美、歐洲等),專業交流群(塑料、橡塑彈性體、纖維、塗層黏合劑、油墨、凝膠、生物醫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納米材料、表徵技術、車用高分子、發泡、聚醯亞胺、抗菌、仿生、腫瘤治療)。

添加 小編微信(務必備註:名字-單位-職稱-研究方向)

邀請您入討論群

( 微信二維碼 掃碼添加)

相關焦點

  • 《自然》:60%的新冠感染者可能無症狀,或導致疫情二次暴發
    ·新冠病毒· 60%的新冠感染者可能無症狀,或導致疫情二次暴發 最近,《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新聞報告顯示:30%~60%的新冠感染者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但他們傳播病毒的能力並不低
  • Nature重磅:中國人很安全,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
    Nature重磅:中國人很安全,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 2020-10-10 1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應對?會否引起疫情爆發?專家回應
    第一財經記者也採訪了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蔣榮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副主任李亮。他們認為需要重視但無需過度緊張。蔣榮猛認為,超長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存在漏網,不過數量極少,進一步傳播的機率非常小。
  • Nature重磅: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超過十個月,現在全球已超過3300萬人感染,超過100萬人因此死亡,絕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症狀輕微,由於缺乏特效藥,少數重症患者就很兇險了。這種風險是由從尼安德特人那裡遺傳的大約50 kb長度的基因組片段所引起的,這一遺傳風險在南亞和歐洲人群中最高,而在東亞和非洲則幾乎沒有。
  • 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為認識新冠的作用機制、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參考。根據報導,不同個體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的症狀有較大差異,約80-85%的感染者表現為無症狀或者輕症,15-20%的患者則罹患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除年齡、性別、併發症等已知的高風險因素外,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也是影響其症狀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 無症狀感染者猛增,你身邊有多少?
    不過,新冠病毒仍然是一種全新的疾病,數據的樣本量非常有限,而且一些國家早期的數據沒有統計無症狀感染者。詳情請見文末附錄。 感染病毒大約 14 天后,會有約 70% 的人出現咳嗽等不同程度的症狀,在這些出現症狀的人中,大多數都是輕症患者,只有少部分會發展成危重症,當然,最不幸的會導致死亡,死亡率全球各地差別很大。
  • 義大利重大發現,可能重塑新冠疫情流行史,狠狠打臉西方政客
    研究結果公布後,義大利新冠疫情的爆發被提前5個月,這一發現已發表在《腫瘤雜誌》的醫學期刊上。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研究者們測試了這些樣本,發現在今年2月之前,已有111人擁有新冠病毒抗體,佔總數的11.6%。
  • 歐洲新冠病毒進化,美國無症狀新冠持續105天,研究曝光
    研究團隊報導了一例特殊的新冠病例: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感染新冠病毒至少105天,至少70天排毒都有潛在傳染性,而且始終保持無症狀。該患者有10年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病史、獲得性低丙球蛋白血症、貧血、慢性白細胞增多,2020年2月12日,她因腰痛、下肢疼痛到急診科就診。2月14日,該患者接受了相關手術,2月19日轉入一家康復中心。2月25日,她因貧血再次入院,第二天做了胸部X光檢查,顯示正常。不過,鑑於其此前所在的康復中心暴發疫情,她接受了SARS-CoV-2檢測,3月2日其結果顯示為陽性。
  • Nature重磅:中國人很安全,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印度和歐洲人風險高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超過十個月,現在全球已超過3300萬人感染,超過100萬人因此死亡,絕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症狀輕微,由於缺乏特效藥,少數重症患者就很兇險了。之前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發展為重症的主要遺傳風險因素是在3號染色體上的基因簇,這項發表在 Nature 的最新研究則證實了這種風險是由從尼安德特人那裡遺傳的大約50kb長度的基因組片段所引起的,這一遺傳風險在南亞和歐洲人群中最高,而在東亞和非洲則幾乎沒有。
  • 新冠病毒為何能引發全球疫情?專家:無症狀感染是關鍵
    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58萬例。新冠病毒為什麼造成了全球暴發,而同為冠狀病毒的SARS和MERS被控制在了較小範圍內?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認為,新冠病毒造成的無症狀感染是其形成全球流行的關鍵。
  • /陳耀凱/張國中等解析新冠無症狀感染及重症感染適應性免疫應答...
    由SARS-CoV-2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範圍大流行【1】。根據臨床症狀的不同,COVID-19患者可以分為重症、中症、輕症和無症狀四類,其中70-80%為輕症或無症狀患者【2】。免疫反應失調是COVID-19的疾病本質之一。
  • 無症狀攜帶者在疫情中承擔怎樣的角色?多學科專家共論新冠病毒與...
    曾在SARS一線開展研究並取得了卓越成效、長期從事病毒基礎研究和相應疫苗研發,以及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一線的知名院士、專家等多位重量級嘉賓,從多學科、多角度探討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研討會由上海市科協生物醫藥專業委員會主辦,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盟、市微生物學會、市預防醫學會、市細胞生物學學會、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承辦,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支持。
  • 新疆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這次疫情以無症狀感染者為主患者多為中青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健委今天(31日)通報,昨天(3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例,均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5例,全部為疏附縣第二輪核酸檢測篩查檢出,均為接受隔離醫學觀察人員。
  • MIT出奇招:AI可通過咳嗽聲來識別新冠 尤其是無症狀患者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隨著冬季的臨近,全球疫情再度爆發,再加之越來越多的感染者呈現「無症狀」,防疫管控工作也難上加難。不過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團隊似乎找到了解決之法。據報導,MIT的一支研究團隊正試圖通過分析咳嗽中隱含的獨特模式,來可靠預測某人是否正處於新冠肺炎感染的早期階段。
  • 重磅!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
    如果是人最有可能是兩類,一類是在市場工作的人員,5月底、6月初曾經去過流行區,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不典型或是無症狀感染者,復工復產後回到市場工作,引起市場汙染,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傳播;一類是來自有輸入病例流行區的人到新發地購物,都有可能汙染環境,造成工作人員感染傳播。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研究發現新冠感染風險還與血型有關!
    哎,這煩人的病毒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浩哥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一篇重磅科研論文的解讀,論文發表在醫學頂級神刊新英格蘭醫學上,研究人員試圖發掘新冠感染與個體基因差異之間的關係,結果一不小心發現感染風險居然跟血型有關……..
  • 重磅!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原來是……
    如果是人最有可能是兩類,一類是在市場工作的人員,5月底、6月初曾經去過流行區,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不典型或是無症狀感染者,復工復產後回到市場工作,引起市場汙染,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傳播;一類是來自有輸入病例流行區的人到新發地購物,都有可能汙染環境,造成工作人員感染傳播。
  • 李蘭娟團隊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複製和感染能力發生顯著變化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全球大流行,已累積感染超過4800萬人,導致了超過120萬人死亡,而且,這一數字仍在快速增加中,隨著北半球冬季的到來,疫情二次爆發也隨之而來。超過一半的新冠感染者是無症狀的,但他們仍然可以傳播病毒感染他人,這導致新冠肺炎的預防極具挑戰性。因此,迫切需要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疫苗和基於抗體的療法。
  • 超市24人新冠聚集感染案例:三代病例7人無症狀 負責人被立案
    原標題:超市24人新冠聚集感染:三代病例7人無症狀,負責人被立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增加社交距離等措施避免了大量的聚集性事件。中國疫情逐漸平息之際,一些研究團隊也在對此前發生一些聚集性暴發做回顧性分析。聊城地處中國中東部,在這次疫情中總計有38例確診COVID-19病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38例患者中,有24例與一起超市聚集性事件相關,佔當地所有患者的63.2%。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月11日,聊城振華超市閘口店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4例。僅該店非正式員工以及家屬共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7例,確定密切接觸者169名。
  • 專家發現新冠病毒動物傳人傳播鏈,表現為無症狀感染
    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荷蘭病毒學家通過對比病毒在人和動物身上的基因序列發現,他們目前已經證實,今年4月發生在荷蘭水貂養殖場的大範圍新冠疫情的傳播鏈是這樣的:即是人類傳播給水養水貂後再傳播給人類而導致的。 毫無疑問,這項科學調查的意義必將是深遠的,因為它首次證實了新冠病毒存在動物傳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