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製造過程的主要環節是裝配,包括機體部件的裝配和機體內各系統(飛機裝配)的安裝;飛機裝配過程是根據圖紙和技術要求將大量飛機零部件組合和連接的過程;飛機裝配的最終目的是生產質量合格的飛機產品。
對於大批量生產的飛機,必須儘可能保證飛機具有更好的互換性,從而大大降低成本,提高飛機的可靠性。
一、設計分離面與工藝分離面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有必要將飛機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該方法使整個研發和製造過程易於並行實施,便於管理。在飛機結構上,根據使用、運輸、維修等需要,將整個飛機劃分為結構中的多個部件、段和部件,這些部件之間一般採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從而使可拆卸的分離面成為設計分離面。
即使飛機被分成多個部件,這些部件仍然非常複雜,因為部件是根據功能、用途等來劃分的。因此,有必要對構件進行進一步的劃分,形成較小的板、段、組件等,這些構件在裝配時一般採用不可分離的連接方式,它們之間的分離面稱為過程分離面。過程分離面的合理劃分,即零件的合理劃分,對製造是非常有益的。
增加了平行裝配面,提高了裝配工作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提高了裝配工作的開放性,提高了產品的裝配質量,薄板零件的加工程度是評價結構工藝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在結構設計中應儘可能提高分層程度。
一般說來,設計分離面不僅要在飛機設計階段確定,而且要充分考慮過程分離面。如果不充分考慮或者存在一些問題,就會對製造產生很大的影響。
然而,在許多情況下,由於設計師對製造缺乏了解,結構設計是不合理的,這就要求工藝人員考慮工藝分離面的合理設置。
二、裝配定位
在裝配過程中,首先要確定零件、總成、板和段之間的相對位置,這就是定位問題。
在裝配工作中,對定位的要求是:
確保定位符合飛機圖紙和技術條件所規定的精度要求;定位和固定應簡單可靠;使用的工藝設備簡單,製造成本低。
三、提高裝配精度的補償方法
在飛機結構複雜、協調尺寸大、零部件裝配變形小的情況下,裝配變形無法預先估計,因此過高地提高製造精度和協調精度是不合理的,經濟上是不合理的,在技術上很難實現。因此,採用補償方法。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