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800多萬!

2021-01-21 騰訊網

1月15日,從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2020年度,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中心共接到各類來電、來函、來訪、語音留言、網際網路轉辦138162件,同比增長1.7%。其中,解答消費諮詢96434件,同比減少7.9%;消費投訴24759件,同比減少6.8%;群眾舉報16969件,同比增長266.3%;訴轉案240件,同比增長98.4%;立案1092件,同比增長163.1%;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817.86萬元,同比增長68.9%。

圖一:2020年度受理情況

圖二:2020年度與2019年度同比圖

據了解,2020年,消費投訴總量較去年有所減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客觀原因是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市場和消費信心受到一定衝擊,尤其是2020年年初疫情防控形勢較為嚴峻的時期,消費活動銳減,造成消費投訴數量整體有所下降;主觀原因是疫情防控新常態下,市場監管部門著力推動維權關口前移,在部分行業選取有條件的企業發展為全國12315平臺在線消費糾紛解決企業,鼓勵訴前和解並提供指導,從源頭減少消費投訴。

2020年,舉報量較去年數量激增,一方面,由於在2020年1-3月期間因疫情引起防疫物資、生活物資價格大幅上漲,造成關於哄抬價格等問題的舉報量短時間內急劇增加,其中部分舉報針對的是同一商家,存在重複舉報的情況;另一方面,全國12315平臺自2019年12月底啟用,2020年以來,消費者通過該平臺自行登記舉報9309件,佔總舉報量54.9%。

一、諮詢分析

2020年度,解答消費諮詢共96434件,其中非市場監管業務86984件,佔諮詢總數90%,主要涉及房地產、教育培訓、環境汙染、金融服務、醫療美容、勞資糾紛等其他行政部門職責的問題;與市場監管業務相關的有9450件,佔諮詢總數10%,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公平交易、投訴舉報處理、市場規範管理、廣告監督管理等。從數據上看,非市場監管業務諮詢量佔比仍然較大,從側面反映出12315熱線的覆蓋面較廣,為廣大群眾所熟知,承載了廣泛普及法律法規、教育並引導消費者依法維權等更多的社會服務功能。

二、投訴舉報分析

1.商品類

2020年度,商品類投訴舉報排名前十位的是:一般食品、房屋、家居用品、交通工具、菸酒飲料、農資用品、通訊產品、服裝鞋帽、醫療器械、化妝品。其中,一般食品、交通工具的投訴量較去年略微下降,投訴增長快的是房屋、家居用品和服裝鞋帽,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10%、115%、44.5%。

圖三:2020年度商品類投訴舉報前十名

(1)一般食品類投訴在商品類投訴舉報佔比最多,主要集中在質量、食品安全方面,反映食品包裝不規範、食品含異物、變質過期等問題,主要涉及超市、小型食品經營店以及餐飲店。據調查分析,食品行業是職業索賠人的「重災區」,因小規模的食品經營者經營管理水平不高,法律意識不足,職業索賠人往往抓住其食品標籤標識不符合規定,銷售過期食品等問題進行投訴,以達到高額索賠的目的。

(2)房屋類投訴較為突出,商品房作為消費者生活消費中的大額商品,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房屋合同糾紛、廣告宣傳與實際交房不符、開發商延遲交房和商品房價外加價問題等。房地產行業投訴多發易發,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購房者與開發商地位不平等,開發商誠信觀念和服務水平有待提升;二是購房者普遍缺乏房地產交易知識,法律意識淡薄,風險防範和處理問題能力不足,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三是企業的維權主體責任感不強,在解決商品房糾紛時不積極配合,調解難度大。

(3)家居用品類投訴主要以家具、廚房用品為主,主要反映產品的環保等要求不達標,氣味大;三包期內商家不履行三包義務;訂製產品未達到約定要求不予退換貨;交付訂金後不予退訂金;產品質量存在以次充好、假冒知名商標等行為。家居用品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投訴量大幅增加,反映出該行業商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水平還有待提升,將通過加強抽檢、消費投訴公示、訴轉案等措施加強監管。

(4)交通工具類投訴主要反映銷售過程中,部分經銷商不提供車輛出廠合格證、不退定金、強制搭售、承諾不兌現、加價提車、拖延退款等;汽車使用過程中,三包期內車輛出現發動機抖動、漏油、變速箱異響、車身漏水等質量問題;維修售後過程中維修技術差、換件價格不透明、配件只換不修、不提供首保等。

(5)通訊產品類投訴主要反映節假日期間,一些商家以免費抽獎、送禮品為幌子,誘騙消費者辦理貸款或預存費用,且未按約定返還話費。2020年以來,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中心已通過多次發布提(警)示和消費投訴信息公示等措施,提醒消費者加強自我防範,不要輕信商家所謂「免費」、「中獎」等宣傳,如消費權益受到侵害及時維權。

2.服務類

2020年度,服務類投訴舉報排名前十位的是:餐飲和住宿服務、文化娛樂體育服務、美容美髮洗浴服務、停車服務、製作保養和修理服務、教育培訓服務、租賃服務、衛生保健社會福利、網際網路服務、物業服務。其中,文化娛樂體育服務、停車服務投訴量較去年分別減少了42%、69%,餐飲和住宿服務、美容、美發、洗浴服務較去年增加了134%、59%。文化娛樂體育服務投訴主要集中在健身行業,受經濟大環境影響,部分健身房經營不善關門停業,但數量及產生的影響較去年相對減少,未發生群體性維權事件,矛盾趨於緩和。餐飲和住宿、美容美髮洗浴服務投訴絕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說明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消費有所回溫。停車服務投訴數量大幅減少,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因素減少出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價格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取得一定成效,市場主體守法經營意識不斷提升。

圖四:2020年度服務類投訴舉報前十名

(1)餐飲和住宿服務類長期以來都是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主要反映退房糾紛、房間衛生不達標、入住環境安全保障不足,以及節假日期間部分商家限制團購券或優惠券使用,存在臨時加價、擅自變更服務內容、虛假宣傳等問題。

(2)文化娛樂體育、美容美髮洗浴服務投訴主要反映退費難、團購優惠兌現難、商家虛假宣傳、違反承諾約定,商家甚至關門不再營業,以及收費不合理、優惠「縮水」等。

(3)停車服務類投訴主要反映一些停車收費點未價格公示,節假日收費標準不夠明晰等。

(4)網際網路服務主要反映資費問題,包括運營商擅自開通或者改變增值服務,存在套餐資費不明確、不合理、錯扣、亂扣費等情況;流量問題,存在運營商擅自開通或改變流量包、流量扣除不透明、多扣流量等情況;信號問題,主要有通話信號差不穩定、打電話無法接通、上網信號差或無故中斷等;升級轉網,運營商強制要求用戶換卡或拒絕升級轉網;信息保護問題,消費者個人信息被隨意洩露,經常收到廣告或詐騙等垃圾簡訊等。

(5)物業服務成為2020年消費者投訴新熱點,物業投訴糾紛投訴數量不斷增加,主要反應房屋質量出現問題時,開發商與物業公司互相推諉、物業公司收費項目不明確、物業公司服務不按合同執行等問題。

3.違法問題類

2020年度,舉報違法問題排名前十位的是:廣告違法行為、食品問題、價格違法行為、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違反登記管理行為、產品質量違法行為、商標違法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違規收費行為、特種設備違法行為。

圖五:2020年度違法問題前十名

從違法問題數據可看出,廣告違法行為高居榜首,問題較為突出。目前,網購已成為消費者購物重要渠道,線上廣告問題日益突出,主要反映商家發布的廣告涉嫌虛假宣傳或誇大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尤其在食品、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等廣告中尤為明顯,涉及各大APP、微信公眾號、直播帶貨等多個網際網路渠道。

記者:木易

通訊員:熊至娟、何正君

相關焦點

  • 安徽滁州市場監管12315消費投訴舉報分析報告(2020年上半年)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安徽省滁州市市場監管局官網獲悉,2020年上半年,滁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暢通12315熱線,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12315熱線24小時人工接聽,消費者維權渠道高效暢通。2020年上半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諮詢17441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172.39萬元,較好地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 安徽省滁州市12315消費投訴舉報2月份分析報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2月份,安徽省滁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12315熱線作為暢民意、系民生的平臺,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維護了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2月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諮詢3139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5.27萬元,較好地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 白銀市市場監管局處理2020年第四季度消費者投訴率達100%
    市市場監管局處理2020年第四季度消費者投訴率達100%每日甘肅網1月8日訊據白銀日報報導(記者梁進贇 通訊員馬春)2020年第四季度,白銀市12315指揮中心共計分派和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建議共計690件,其中,投訴503件,較去年同期增長17.65%;舉報147件,較去年同期增長
  • 安徽省滁州市12315系統2019年11月辦理消費投訴舉報工作分析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1月份,安徽省滁州市市場監管局、市消保委堅持齊抓共管,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2019年11月份,市12315投訴舉報指揮中心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諮詢681件。對於投訴舉報,市市場監管局及時按規定分流轉辦、調查處理,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20.55萬餘元,較好地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通報2020年電線電纜等20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
    為了加強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根據《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2020年,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對南寧市電線電纜、低壓成套開關設備、電動自行車、鍍鋅鋼管、熱軋帶肋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家用燃氣熱水器、旅遊鞋、燃氣及氣體、食品用塑料包裝產品、手提式滅火器、水泥、塑料管材管件、化肥
  • 陝西:三原縣市場監管局優服務強監管保民生促發展
    今年以來,三原縣市場監管局緊扣「六穩」「六保」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優服務、強監管、保民生、促發展,著力營造寬鬆良好的營商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為全面決勝小康社會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 不少消費者反映被套路
    不少消費者反映被套路,律師提醒:租房警惕「高租低轉」「長收短付」陷阱廣西世基商業管理公司被超百名租客投訴,其辦公地已是大門緊閉,人去樓空■南寧晚報記者彭媛媛 文/圖如今,一些房屋中介的營利模式從過去促成租賃雙方交易後一次性賺取房屋中介服務費,轉變為從房東處租賃房屋後,再轉租給租戶賺取租金差價。
  • 審計署:2020年「經濟體檢」挽回損失2200多億元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經濟參考報》記者1月8日從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獲悉,2020年1月至11月,全國共審計6萬多個單位,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2200多億元。2020年,全國審計機關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較好發揮了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開展政策跟蹤審計,推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 口罩漲價被罰8萬元,年夜飯取消訂金要退,12315在行動
    市場監管部門正在從嚴從重查處和有力調解。1月29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發布兩則案例,再次提醒廣大群眾積極監督,發現串通漲價、哄抬價格、違規售賣活禽等行為的,及時撥打12315熱線,或登錄12315網絡平臺投訴舉報。案例一:口罩漲價,葉縣一藥店被重罰!
  • 購房者萬元定金難退 12315為其維權
    最近,市市場監管局寶湖市場監管所就成功調解了一件類似糾紛。今年7月2日,寶湖市場監督管理所接到12315消費投訴單,申訴人反映於2017年6月28日與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籤訂買房合同,當時繳納了1萬元定金,後因貸款的問題 ,申訴人要求開發商退還定金遭拒。申訴人遂進行了投訴。
  • 澧縣市場監管局開展流通領域黃金飾品類貴金屬市場專項整治
    臨近春節,購買黃金首飾的消費者日益增多。為加強黃金飾品類貴金屬市場監管,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澧縣市場監管局近日對全縣金銀首飾店開展專項整治,逐一開展抽樣檢測。執法人員來到黃金首飾門店,核查了市場主體執照信息,對擬抽查商品相關的票證帳簿、貨源、庫存量、銷售量進行了詳細登記,隨後抽檢人員封存抽查商品,送檢查驗。此次行動共抽檢8家金店、抽取樣品24批次,經檢測,21批次合格,3批次不合格,對不合格的經營者正立案調查。
  • 12315熱線電話一天接線近400個
    消費者投訴舉報指揮中心,請問有什麼可以幫你……」1月26日,是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資陽市市場監管局取消春節假期的第一天,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6點,12315熱線電話已經接到近400個投訴舉報。
  • 家用電器類投訴居首,浙江寧波:消費者反映的問題公布如下
    5月8日,浙江寧波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全市消費投訴舉報統計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寧波市12315熱線共解答諮詢34586件,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受理投訴舉報16348件,其中投訴9353件,已辦結9067件,調解成功8267件,調解成功率91.2%,訴轉案49件,佔已辦結投訴總量的0.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11.62萬元;舉報6995件,已辦結6253件,立案查處343件,成案率5.5%,案值921.4萬元,罰款金額277.26萬元。
  •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3類食品668批次樣品 不合格4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2021年1月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1年第1期)。3.廣西盤陽河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山茶油」(生產日期/批號:2020-10-5、規格:500ml、商標:袍裡健),不合格項目為:苯並[a]芘,檢驗結果為248μg/kg,標準值為≤10μg/kg。初檢機構: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復檢機構:廣西—東協食品檢驗檢測中心。
  • 浙江台州路橋區市場監管局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
    台州市路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二十號)根據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驗報告(NO:20F0923158),涉及我區一家食用農產品銷售單位。現將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通告如下:一、錢軍銷售的黃豆芽。(一)抽檢基本情況。
  • 1批次即食羊棲菜抽檢不合格 溫州市洞頭區市場監管局公布核查處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根據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問題產品信息通報,涉及溫州市洞頭北岙農貿市場明生幹水產品店銷售的「即食羊棲菜(微辣)」食品,2019年8月22日經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抽樣檢驗(抽樣基數40包),其中「菌落總數」項目實測結果不符合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12315是這樣說的!
    菏澤人菏澤事專注菏澤本地人和事網絡配圖12315消費者維權投訴中心:一定要將口頭「承諾」加注在合同裡,避免消費權益被侵害最近一段時間,牡丹區市場監管局12315消費者維權投訴中心接到許多反映訂金問題的投訴電話,說在交訂金的時候,商家承諾「即使不購買商品,訂金也可返還」,但是當消費者真的去退訂金時,商家卻不承認了。
  • 實現「四不效果」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長江禁漁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4: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利用電子取證手段查獲特大「涉漁」虛假宣傳案  2020年7月14日,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處根據掌握的涉案線索,對某商業綜合體內餐飲商戶進行突擊檢查。在該經營場所魚槽內現場查獲標稱「中華鱘」的淡水魚6條,標稱「長江鮰魚」的淡水魚72條,另有2個空魚槽分別標有「長江白鮰魚」「野生鮰魚」字樣。
  •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消費者選購防藍光眼鏡時應索要包裝和吊牌
    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集中組織力量對5個網絡交易平臺32家企業銷售的49個品牌72批次防藍光眼鏡進行了監督抽查。經檢測,有1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26.4%。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獲悉,根據抽檢結果,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相關經營者立即停止銷售不合格產品,對庫存產品、在售產品進行全面清理,督促公示的不合格產品經營者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主動採取措施,並依法對銷售不合格產品的經營者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