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科學家長達十六年 藍環星雲奇特之謎終獲破解

2020-11-20 網信內蒙古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劉霞)2004年,科學家在一顆恆星周圍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紫外線環,但不知這種奇特的結構如何形成。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近日在藍環星雲的螢光碎片內發現了新證據,破解了這一謎團:藍環實際上是兩顆恆星相撞產生的一個錐形發光氫分子雲團的底部。

  2004年,天文學家首次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現已退役的「星系演化探測器」太空望遠鏡,在恆星TYC 2597-735-1周圍觀測到這個紫外線環(望遠鏡圖像中顯示為藍色)。

  在最新研究中,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藉助凱克天文望遠鏡發現藍環實際上是一個錐形發光氫分子雲團的底部,它從中心恆星向地球延伸。此外,研究還顯示第二個錐形雲團向相反方向延伸。研究人員表示,從地球上看,這兩個錐形雲的底部似乎重疊,形成了圍繞恆星的環狀結構。

  此外,他們藉助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廣域勘測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發現,恆星周圍有一個塵埃盤,它吸收恆星的光,然後再向外輻射。他們認為,這個圓盤將圍繞恆星的碎片雲切成兩半,形成兩個向相反方向延伸的錐形雲。

  科學家解釋說,幾千年前,一顆類日恆星與一顆較小的恆星相撞併吞噬了後者,在此過程中將一團熾熱的碎片噴射到太空中,碎片向外飛出時產生的衝擊波反過來加熱了碎片雲中的氫分子,產生了科學家們在2004年首次觀測到的紫外線輻射。

  研究主要作者、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凱裡·霍德利在聲明中說:「兩顆恆星合併相當普遍,但它們噴出的物質會在太空中膨脹和冷卻,隨後會被大量塵埃遮住,導致我們看不到實際發生了什麼,最新研究讓我們首次捕獲一個前所未有的恆星演化階段。」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觀測時機對於揭示這一謎團至關重要。霍德利說:「我們認為這個環狀物體代表了這些(恆星碰撞)短暫事件的晚期,當塵埃最終散去,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不過,星雲溶解成星際介質還需很長時間,我們也無法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

總編輯圈點

  星星出生,成長,然後走向不可避免的結局——死亡。它們死亡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自然「老死」,有的是由於意外,比如和另外一顆星相撞,把自己撞成了碎片。宇宙太大,每個事故發生現場的遺蹟,只能孤獨地飄蕩著,等待千年甚至萬年後,被另一顆藍色星球上的智慧生命發現與解讀。好在人類總是很有好奇心,對任何異常都會刨根究底。所以,一顆顆已經死去星星的故事,才會被我們重新挖掘,而這些故事,最終也能被凝練成知識,豐富人類的知識庫。

相關焦點

  • 藍環星雲奇特之謎終獲破解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劉霞)2004年,科學家在一顆恆星周圍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紫外線環,但不知這種奇特的結構如何形成。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近日在藍環星雲的螢光碎片內發現了新證據,破解了這一謎團:藍環實際上是兩顆恆星相撞產生的一個錐形發光氫分子雲團的底部。
  • 藍環星雲奇特之謎終獲破解:一個錐形發光氫分子雲團底部
    2004年,科學家在一顆恆星周圍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紫外線環,但不知這種奇特的結構如何形成。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近日在藍環星雲的螢光碎片內發現了新證據,破解了這一謎團:藍環實際上是兩顆恆星相撞產生的一個錐形發光氫分子雲團的底部。
  • 困擾科學家16年,藍環星雲之謎終於破解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2004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望遠鏡星系演化探測器(GALEX)觀測到一團神秘的藍環星雲現在,美國科學家在藍環星雲的螢光碎片中找到了新的證據,或可解釋其形成之謎。事實上,藍環星雲擁有名為TYC 2597-735-1的恆星,其周圍環繞著神秘的紫外線環。這個光環實際上是不可見的紫外光,在望遠鏡圖像中被標記為藍色,中間亮黃色的球體就是TYC 2597-735-1。
  • 科學家解開藍環星雲之謎
    2014年,由星系演化探測器GALEX觀測到的藍環星雲。圖片來源:NASA本報訊長達16年的藍環星雲之謎如今解開了。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他們關於恆星TYC 2597-735-1的新發現:籠罩在這顆恆星周圍的紫外線環,很可能源自兩顆恆星發生的碰撞。
  • 藍環星雲謎題破解—新聞—科學網
    2014年,由星系演化探測器 GALEX觀測到的藍環星雲(圖片來源:NASA) 長達16年之久的藍環星雲謎題如今解開了。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他們關於恆星TYC 2597-735-1的最新發現:籠罩在這顆恆星周圍的紫外線環,很可能源自兩顆恆星發生的碰撞。
  • 銀河系神秘的藍環星雲,科學家花16年時間才破解,到底是何物質?
    在持續釋放能量和光芒,由於其特殊的形狀特徵,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藍環星雲。從發現它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六年。在這十六年裡,科學家們一直在持續觀測這團星雲,希望能夠找到產生這種現象的理論依據。科研人員最早是通過星系演化探測器,發現的這顆天體,但直到星系演化探測器退役時,科研小組依舊無法解釋。為什麼在遙遠的銀河之中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 天文學家解開藍環星雲之謎:恆星TYC 2597-735-1碰撞造成
    天文學家解開藍環星雲之謎:恆星TYC 2597-735-1碰撞造成(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想像一下,一顆混亂的粉碎留下了一顆恆星和令人著迷的藍色塵埃和氣體雲、一個星雲。這片雲延伸到約13光年的距離,這足以吞沒並排堆積的10個太陽系。據了解,這樣的場景可能曾發生在幾千年前的TYC 2597-735-1--這顆恆星距離地球超過6000光年。
  • 「縈繞」16年的藍環星雲之謎終於解開
    科學家對神秘的藍環星雲展開了調查。紅絲狀結構為合併事件的衝擊波暗條。科學家們將這種天體命名為藍環星雲(BRN)。在接下來的16年中,雖然科學家對BRN進行了大量詳細觀測,但似乎他們了解得越多,BRN的神秘色彩反而越濃厚。
  • 16年後,藍環星雲之謎終於解開
    科學家對神秘的藍環星雲展開了調查。紅絲狀結構為合併事件的衝擊波暗條。科學家們將這種天體命名為藍環星雲(BRN)。在接下來的16年中,雖然科學家對BRN進行了大量詳細觀測,但似乎他們了解得越多,BRN的神秘色彩反而越濃厚。
  • 這個謎題困擾科學界16年
    >據報導,困擾科學界長達16年的一道未解之謎:恆星周圍出現的特殊紫外線光環結構,究竟是什麼?前段時間,終於被美國科學家破解,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日的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神秘的藍環星雲這個未解之謎是如何出現的呢?這就需要從2004年開始說起了。
  • 天文學家解開存在了16年的藍環星雲之謎
    混亂的粉碎留下了一顆恆星和令人著迷的藍色塵埃和氣體雲、一個星雲。這片雲延伸到約13光年的距離,這足以吞沒並排堆積的10個太陽系。據了解,這樣的場景可能曾發生在幾千年前的TYC 2597-735-1--這顆恆星距離地球超過6000光年。
  • 困擾物理學界十年難題終獲解:質子半徑精確到0.833飛米
    困擾物理學界十年難題終獲解:質子半徑精確到0.833飛米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精確測量出了質子半徑:0.833飛米,向解決過去10年來一直困擾物理學家的質子半徑之謎邁出了關鍵一步
  • 天文學家解釋藍環星雲的起源
    不尋常的星雲太像一隻眼睛從深空凝視著我們,是不等星體雙星系統消失的結果,以及一些幸運的巧合。從那時起,天文學家一直在尋找解釋被稱為藍環的不尋常星雲起源的原因,但是答案似乎直到現在才被人們接受。近年來對星雲的觀察表明,雲層和中央恆星被衝擊波環所包圍,這表明產生這種結構的過程具有爆炸性。雲本身的起源尚不清楚。同時,TYC 2597-735-1恆星非常老,氫在其內部的熱核反應已經結束。儘管如此,還是有一塊積聚的物質落在其周圍的表面上-這是年輕恆星的典型現象。
  • 安徽有一個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成與金字塔相提並論的未解之謎
    在世界八大奇蹟當中,最為神秘的,也是至今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就是埃及胡夫金字塔了,它的奇異之處,早已超出了地球上人們的想像力,對於人類來說,至今仍然是一個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其實在安徽省境內有一處地下石窟群,從它被發現之後就成為了與金字塔相提並論的「未解之謎」。
  • 科學家解開了16歲的藍色星雲之謎
    藍星雲十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但新的發現表明,這可能是已知最年輕的兩顆恆星合併成一顆恆星的例子 巨大的熱碎片雲在合併時射入太空,被氣體盤切成兩半,由於只有一個圓錐體面向地球,它看上去像一個中央藍環。
  • 神秘的藍環星雲,為科學家研究恆星合併提供了一個新窗口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罕見的天體,稱為藍環星雲,這是一個以恆星為中心的氫氣環。這個系統的特性表明,這是兩顆恆星最終消亡的殘餘:一個向內的軌道舞蹈,導致兩顆恆星合併。這一結果為了解許多緊密軌道雙星系統的命運提供了一個新的窗口。
  • 宇宙「眼睛」之謎終於被解開了
    2004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獨特的天體——藍環星雲,當在紫外線中觀察時,該天體如一隻發光的眼睛,直視著地球。出乎意料,為了弄清楚是什麼導致了藍環星雲形成,科學家們用了16年才解開了該謎團。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新研究,藍環星雲是兩顆正在合併的恆星的殘留。
  • 破解科學之謎:反物質去了哪裡?
    科技時代,科學至上!但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也有未解之謎。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建立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從理論上預言了負能量的存在。1931年,狄拉克又提出「反粒子」概念來解釋「負能現象」,預言了反粒子、反物質的存在。
  • 破解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 中國「拉索」拉開科學探索序幕
    中新網四川稻城4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首批探測器26日下午正式投入科學觀測。這也意味著核心目標為探索宇宙線起源這一「世紀之謎」的中國「拉索」,已拉開科學探索的序幕,開啟它與另三大國際宇宙線研究中心攜手破解宇宙線起源及宇宙演化和暗物質等研究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