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被頒給了葡萄牙的醫學教授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而其獲獎的項目,是他發明了腦前葉切斷術,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對於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手段。成為神經科或精神病醫院的救世主,也為精神病患者帶來福音。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曾經三次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學獎,一次獲獎的生理學教授,卻因為他的獲獎項目,造成了成千上萬人的健康問題,讓他們受到了二次傷害。
事情還是需要從莫尼茲教授的這項獲獎研究說起。
1935年,已經61歲的莫尼茲教授在倫敦參加了一場世界級的神經病學年會報告。在這次會議上,他聽到了一個非常有前瞻性的報導。
耶魯大學的一名神經病學教授受到一個因意外導致左腦被穿孔,除了性情大變以外卻安然存活了十幾年病患的啟發。在大猩猩身上做試驗,只要準確地破壞它的前額葉,也就是腦前葉或腦白質,就可以一定程度地改變大猩猩的性情,讓它們變得溫順聽話。
莫尼茲教授作為一個長期醉心於神經學研究的醫學家,在聽到這個報導後,感覺自己的醫學研究被人打開了一扇天窗,他終於有了畢生的追求。那就是把這項技術運用到人類的身上。
在經過僅僅6個月的研究和探討後,莫尼茲教授帶著他的助教,大膽地幫一位60歲的有精神病的志願者做了前額葉切斷手術。
手術在教授看來是非常成功的,志願者沒有發生意外,安然存活,並且其精神病的相關症狀真的得到了改善,除了沒有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表達和感受以外,他真的變得很安靜,再也不會大吵大叫,歇斯底裡了。
這次手術的成功,極大地刺激了莫尼茲教授,他迫不及待地對外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並且宣布他已經試驗成功,這種治療手段安全且能有效地治療精神疾病。
這簡直猶如平地一聲驚雷,在醫學界和神經學領域引起了軒然大波。
人們爭相了解整個試驗的細節,並且非常認可他的研究。而莫尼茲教授為了表示自己的手術的確有很強的操作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危險,他還改善了手術的方式,儘量不用手術刀去做腦白質的切斷,而是發明了新的手術工具。意思是僅需要在腦袋上開兩個小孔,就能成功幹預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狀態,而且風險較低。
在經過了幾場手術實驗後,大家已經確信這種手術方式真的能夠影響精神病患者,讓他們變得安靜,於是便都開始接受這個手術方式。
但是由於這樣的手術需要比較資深的外科醫生和腦科醫生一起配合,還要做麻醉,開孔,顱骨定位等各種高難度的手術準備,所以一般的病人或醫院都做不了這樣的手術。
這就造成了一個大家明明看見前面有金山銀山,可你面前有條波濤洶湧的河,你又沒有船,只能看著干著急的現象。
不過辦法總是會有人想出來的。這個時候莫尼茲教授的神助攻沃爾特 · J · 弗裡曼教授出現了。原本他也是按照莫尼茲教授的方式來為病人做這方面的手術,可是他覺得這樣太麻煩了,相對來說還是具有相當大的風險。
作為一個專業的腦外科專家,他知道人類整個大腦的結構,所以他很清楚從眼窩的最上方到達前額葉只有很短的距離,而且這之間沒有骨頭,不需要開顱,在手術的操作上相對簡單。只要是一個對大腦結構熟悉的外科醫生,都可以準確地找到兩者之間的距離。
那麼,是不是可以通過從眼窩直達前額葉的方式,來做切斷手術呢?
這也是一位狠人,說幹就幹,直接找來志願者,在將其電暈後,(請記住,是連麻藥都不用打)用一根鋼針從病人的眼窩直接插到病人的顱內,然後只需要用鋼針在裡面攪拌幾下,破壞前額葉裡面的腦白質就行了。
毫無疑問,沃爾特教授成功了。
正是因為有了他的神助攻,發明了更簡單易操作的「冰錐前額葉腦白質切斷術」,簡稱「冰錐療法」,讓莫尼茲教授的「前額葉切斷術」得到了最大效率的推廣。迅速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使用的高新醫療技術,改變了數萬甚至更多精神病患者的狀態,解決了此前一直困惑人們的大難題。
也正是因為如此,1949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終於將橄欖枝拋向莫尼茲教授,讓他在有生之年成功登上了他所屬領域的頂峰。
在這個所謂的「冰錐療法」在全世界受到追捧後,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家族按捺不住了。原因無它,因為甘迺迪的親妹妹羅斯瑪麗·甘迺迪在出生時因為缺氧,而造成了智力低下。
只有十歲左右智商的羅斯瑪麗,在家人的保護下健康地長到了二十三歲。可是成年後的她,脾氣變得古怪易怒,經常不能約束好自己的行為,甚至還會偷偷跑出家門在馬路上大喊大叫。
這是高貴的甘迺迪家族沒有辦法接受的事實。剛好,在這個時候這個所謂的「冰錐療法」出來了,他們覺得自己看到了希望,說不定還可以通過手術讓自己這個美麗的女兒變得聰慧起來。
於是,1941年,甘迺迪家族裡的人偷偷為羅斯瑪麗預約了神助攻沃爾特教授,為其做切斷手術。可惜,在手術後,羅斯瑪麗是變安靜了,不吵也不鬧了,更不會偷偷跑出去玩了。因為她只剩下了兩歲孩子的智商,也喪失了行動能力,徹底變成了廢人。
可在這些醫生眼裡,這只是一個個例,並不能證明手術不好。所以「冰錐療法」仍然在全世界盛行,並且慢慢發展到失控的狀態。
在一些有極端思想的人眼裡,只要是脾氣不好,容易發怒的人,似乎都應該做這樣的切斷手術,反正手術如此簡單,幾乎可以說是零風險,只要有錢,為什麼不去把自己變得更完美呢?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額前葉切斷手術,脾氣不好的,容易激動的,愛哭愛鬧的,甚至是失眠的人和調皮的孩子,都紛紛來預約做這個手術。
這些人的目的都達到了,但是手術後的他們,除了出現意外影響到身體的其他功能以外,最正常的術後結果,就是他們無一例外的都變成了體會不到情緒,沒有喜怒哀樂的怪物。
隨著出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大家才慢慢發現了這個所謂前額葉切斷手術的風險,把患者變成沒有感情的機器人,這也太可怕了。
在經過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推廣和蔓延後,全世界終於叫停了這個手術。可惜莫尼茲教授早已經抱著他的諾貝爾獎無憾地去世了,根本沒有看到他這項研究到底給多少人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和災難。他獲得的諾貝爾獎,也被人們稱為是歷史上失誤最大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