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裡有「罌粟殼」?草果:這鍋我不背!

2020-11-25 大洋網

對那些嗜火鍋如命的食客和經常在家做飯的大廚來說,草果應該是很重要的一種調味料了。但長時間以來,坊間都流傳著火鍋店老闆會在湯裡加「罌粟殼」讓食客上癮的傳言。這真是草果背的一口大鍋了。

你見過的果子是這種嗎?別擔心,這不是罌粟殼。

只看外形惹的禍

草果的果實呈兩頭稍尖的橢球形,截面略呈三稜形,而且身上也具有很多凸凹不平的溝槽。草果裡面含有幾十粒聚在一團、有稜有角小黑石子一般的種子。

草果及其結構。而罌粟在外形上和草果有著很多的不同。罌粟的果實圓而光滑,好似一個瓦罐,裡面裝著如小米一般的種子。其實罌粟的名字正是來源於它的形狀:「罌」字在古代,指的是一種肚子大而口小的瓦罐,而「粟」字指的是小米。所以,罌粟還有「米殼花」、「米囊花」的別名。

罌粟的花和果實。除了別致的外形,罌粟果實還有一個更為顯著的特徵:在它的頂端,具有一個扁盤,邊緣呈放射狀,好似戴了一頂皇冠。這其實是罌粟的柱頭彼此聯合而成的。當罌粟果實成熟時,這頂「皇冠」之下會裂開一圈孔道,褐色的小米般的種子就從這些孔道中掉落出來,繼續開闢新的領地。

罌粟殼表面較為光滑,有典型的「皇冠」結構,內部有褐色種子。

如果撇開餐桌,單從分類上來看,罌粟和草果那更是風馬牛不相及。罌粟屬於雙子葉植物中的罌粟科罌粟屬,而草果則屬於單子葉植物中的姜科豆蔻屬。它們二者間的關係,更像是魚和鯨的關係。

草果和它的調料親屬

姜科植物以其豐富的揮髮油類物質而聞名,它們的地下塊莖是揮髮油的主要倉庫之一:我們熟悉的生薑,就是姜科植物的「科長」姜的地下莖;而薑黃塊莖磨製成的薑黃粉,除了帶有香辛之味外,還是咖喱金黃色的最主要來源。

生薑和薑黃分別來源於姜和薑黃的塊莖;將乾燥的薑黃塊莖磨粉,就可以得到薑黃粉。

而草果,則代表了姜科植物中的「果實派」。和姜不同,它的果實中不含有呈現辣味的姜辣素,而含有更多的香葉醇、檸檬醛等香味揮發性物質,因此它少了姜的辛辣,而多了香甜之味。用它和肉煨燉,能夠去腥提香,所以它是燉肉調料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當然,姜科中的「果實派」並非只有草果一種。除了草果外,同屬的白豆蔻也是有名的香料植物。和草果不同,白豆蔻的果實顏色較淺,外形呈現明顯的三稜狀,而且易於開裂,露出裡面深褐色的種子。通常,白豆蔻被磨成粉,和胡椒、肉桂等調和使用。

豆蔻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一看到「豆蔻」二字,就已經聯想到了「豆蔻年華」。不過遺憾的是,這個成語裡的「豆蔻」並非指的是豆蔻屬這一家族,而是指姜科中另一家族——山姜屬中的豔山姜或草豆蔻。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豆蔻屬植物的花序,是直接從根莖處生長出來的,接近於地面;而山姜屬植物的花序則是從枝端生出的。農曆二月時節,正是山姜育苞抽苔的時節,那串白中透粉的花苞嬌嫩欲滴,由此有了「豆蔻梢頭二月初」之句。

此外還有關係更遠的肉豆蔻,它屬於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本身是高達數米的喬木,我們使用的,是肉豆蔻乾燥的假種皮或種仁磨製成的粉末。

肉豆蔻非並我國原產,而是來自印度南部和東印度群島。只不過它和我國南部所產的正版豆蔻一樣,果實都具有濃烈刺激的氣味,因此也就以「豆蔻」之名相稱了。

肉豆蔻的使用部位是紅色的假種皮和內部的種仁。

所以可見,無論是將草果認作罌粟殼,還是各種混亂的「豆蔻」,歸根到底都是犯了「只看表面不看本質」的錯誤。大千世界,萬物斑斕,只有剝去偽裝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更加接近真相,才不會因為追求表象而迷失方向。

就好比一鍋火鍋,用料紮實、以誠待客,自然不必擔心缺少回頭客;為了這一目的違規添加非法物質,那才是舍本求末。

相關焦點

  • 火鍋好吃是罌粟殼作祟?專家:網傳圖把草果當罌粟殼
    它不用火、不用電,也不用鍋,只需加入一杯冷水等上十幾分鐘,無論在郊遊還是在火車上,都能讓你吃上一餐熱氣騰騰的火鍋。但是最近卻有傳言稱,這種自熱火鍋的發熱包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自熱火鍋的加熱包與我們常用的暖寶寶類似。發熱包不直接與食物接觸,如果盛放食物的器皿不會在高溫下遷移釋放有毒物質,那麼對食物而言,就是安全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說。
  • 火鍋底料中驚現罌粟殼?虛驚一場 它和草果長得相近
    ,基部有短柄。(資料圖片)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陸春鳴 通訊員 陸旭燕日前,一條微博嚇壞了愛吃火鍋的吃貨們。微博網友Joe稱,在橫店某火鍋店吃火鍋吃到了罌粟殼,老闆娘不承認,自己拿去藥店確認過了,是罌粟殼。該微博裡還配上了一枚果子的特寫圖片。看到這樣的微博,網友們表示驚訝,也有人表示質疑,問:「你怎麼知道這是罌粟殼?」
  • 罌粟和虞美人,罌粟殼與草果傻傻分不清楚?我來教你如何簡單區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此類新聞,一些熱心民眾舉報鄰居種植「罌粟花」,或商家在火鍋底料裡添加「罌粟殼」,結果警察過來確認,發現是一場烏龍事件,所謂「罌粟花」和「罌粟殼」其實是虞美人和草果。儘管這樣的烏龍事件讓人尷尬,但這也不能怪舉報的熱心民眾,因為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很難分清虞美人和罌粟、草果和罌粟殼,畢竟雙方太相似了,所以才會傻傻分不清。那麼到底要如何辨別虞美人和罌粟花、草果和罌粟殼,今天我就拋磚引玉,簡單給大家講解一下,它們之間的不同處。
  • 罌粟殼有什麼危害 怎麼識別食物是否加了罌粟殼
    不知在多少年前,便流傳麻辣燙、火鍋等街頭美食中存在罌粟殼,經常吃的人容易上癮。甚至新聞也報導過此類事件。但是近來又有人說火鍋中存在罌粟殼,這是怎麼回事呢?有顧客在火鍋的湯料中發現類似罌粟殼狀的物質,漂浮在表面上,所以才有了這種誤解。
  • 火鍋裡的神秘物,是毒品還是調料?
    對那些嗜火鍋如命的食客來說,能豪吃一頓麻辣鮮香的火鍋真是人生樂事,那辣爽的味道簡直能繞齒三月而不絕。不過最近一些報導可能讓吃貨們心中泛起了小九九:火鍋這麼好吃,是因為有不良商家加了罌粟殼!你看,我們就在火鍋裡吃到了奇怪的果子。
  • 教你辨識草果和罌粟,別傻傻不知道,吃火鍋又鬧笑話!
    教你辨識草果和罌粟,別傻傻不知道,吃火鍋又鬧笑話!即使在這麼超熱的夏天,我還是抵擋不住火鍋的誘惑,決定跟我的小夥伴去吃火鍋,我跟我的小夥伴都很喜歡吃辣,所以選擇了一個正宗的川味火鍋店。因為在以前的時候就有聽別人說過火鍋之所以這麼好吃也是因為它的裡面含有很多種調味的料,其中有一點就是火鍋裡面放罌粟殼,所以大家吃了上癮。所以當我看到裡面一種調料的時候,我也急忙叫道,裡面有罌粟殼,結果服務員一來,解釋說這不是罌粟殼而是一種叫草果的植物,我也因此鬧了個笑話。
  • 藥食同源——草果的功效與作用
    烹調用途:用於調製精滷水和烹製肉類、菜餚等增香,如用草果煲牛肉;又如雲南特產封雞中亦採用草果增香。與罌粟殼相同之處: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長圓形。與罌粟殼的區別:罌粟殼頂端有放射狀排列呈圓盤狀的殘留柱頭;草果頂端沒有明顯的放射狀排列呈圓盤狀的殘留柱頭,而且果殼的紋路,也有顯著縱溝及稜線,不像罌粟殼表面較平滑。草果
  • 消費者誤將香料草果當罌粟 虛驚一場長見識
    近日,銅陵市銅官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藍天商城所接到消費者舉報,稱在五松新村某牛肉麵館底料裡有數個呈長橢圓形、表面灰棕色的「堅果」,懷疑是非法放入的「罌粟殼」,請監管部門調查。  根據舉報,執法人員立即對該麵館進行了檢查,在其廚房的操作間內確實發現了上述「堅果」,為慎重起見,執法人員當場帶回了幾顆「堅果」,並請局裡專家鑑定:得知這種「堅果」真名叫「草果」,主產於雲南、廣西、貴州等地,即是香料,也是中藥,常用於火鍋、麻辣燙、牛肉湯中起到增香、去腥的作用。
  • 常被誤認成罌粟殼,入秋後很多人去摘,一斤20元,不少人吃過
    那麼,這一種藥材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吧。其實,這種藥材的名字叫做草果,別稱為草果仁和草果籽。草果在我國運用歷史十分悠久,在宋朝左右就被人們用於入藥,如今主要分布在雲南和貴州等地,是當地藥材市場的大宗產品之一。新鮮的草果聚集在一起有些像蜘蛛的眼睛,對那些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來說可謂是不敢接近的存在。新鮮的草果有些像我們熟悉的紅棗,但它的表皮較為光滑。
  • 罌粟殼吃了對人體有什麼危害?怎麼識別食物有沒有加罌粟殼?
    首先,加罌粟殼不會對火鍋店有任何好處。罌粟殼本身吃起來沒什麼香味,反而有點苦苦的,並不會讓火鍋變好吃,相反會讓火鍋更難吃。  其次,罌粟殼子蠻貴的,抱歉在網上查不到具體價格,但是用腳趾頭想也知道它貴。要達到成癮是需要一次攝入一定的劑量,也就是說要放好多好多下去才夠。吃一頓火鍋才多少錢?要是這就能讓你上癮,就不會有那麼多癮君子家破人亡的慘劇發生了,大家都去開開心心吃火鍋就能爽上天,費那勁幹嘛。
  • 廚房裡的調料草果,竟然有這麼多妙用!
    草果現在被廣泛應用於香料製作及藥草配伍,可你萬萬想不到的是,古時候,它曾因成熟時種子破碎發出特異臭味而讓人望而卻步,很不招人待見,直到有一天……有一家人在地裡忙活了一天,漸漸地天色晚了。「你先帶孩子回去做飯吧,我把這點活幹完再回。」丈夫擦了把汗對妻子說道。「嗯,幹不完明天再來吧,你也早點回來。」妻子說著就引著兩個孩子回去了。兩個孩子都不到十歲,蹦來跳去的,相互嬉戲。回到家,妻子一邊做飯,一邊收拾著屋子。
  • 香料中的草果、草寇、肉蔻有些相似,應如何區別呢?
    草果辛香氣濃烈,微回甘,有辛辣味,在烹飪中具有增香除羶祛異、防腐抗氧化劑作用,廣泛運用於燒、燉、燜、煮、醬、滷等耗時較長的烹飪技術中,雖然用量不多,但仍屬香料裡的中堅力量。由於草果質地堅硬且有韌性,單從表面很難聞到它的味道,需要經過預處理,方能將它辛香和辛辣的本色突顯。
  • 何為草果?一斤20元常被誤認成罌粟殼!如今已是香料中的LV
    蒙古族佔領大理國之後,無意之間發現了草果,它們稱之為「嘎古拉」,這種植物的果實引起具有的辛辣香甜之味能夠很好的去除羊牛肉羶味,並且增進食慾,所以這種料用植物逐步成為珍惜物種,並上升為元朝的貢品。之後伴隨著元朝騎兵的南徵北戰,逐步在媒體不發達的年代,將這種料用植物帶入千家萬戶之中,被人們所熟知。
  • 火鍋底料配方:味道超過火鍋店,缽缽雞,串串香,麻辣香鍋都用它
    做好的底料除了做火鍋鍋底,還可以用來做缽缽雞、串串香、麻辣燙、麻辣香鍋,以及毛血旺、麻辣小龍蝦、麻辣魚、麻辣雞、麻辣田螺、麻辣田雞、麻婆豆腐、水煮牛肉、水煮魚等,味道都非常好。火鍋底料配方和炒制方法1.首先準備兩種辣椒:一種是子彈頭辣椒100克,另一種是燈籠椒50克,裡面的燈籠椒不辣,主要提供香味。
  • 一口鍋,九宮格,屬於中國的火鍋記憶
    中國美食丨火鍋對於中國美食,各位小夥伴都會覺得真的像我們的文字一樣博大精深,可以說八大菜系總有一個菜系會讓你一飽口福。就像我們可以看到周邊有很多外國人,而讓更多外國人非常嚮往的是我們的美食。這就可以看出中國美食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影響地位是很高的。我們的美食就像國家悠久的歷史一樣源遠流長。
  • 食物中發現疑似罌粟殼 看上去很像其實是草果
    最近,有消費者舉報,稱在某餐館用餐時,在食物中發現了疑似罌粟殼的物質。接舉報後,下城區市場監管局文暉所執法人員並沒有立刻前去餐館,而是第一時間與公安部門取得聯繫。「我們考慮到,靠外表很難判斷是否是罌粟殼,於是公安部門提供了專業檢測試劑。」文暉所執法人員表示,隨後他們前往被舉報的餐館進行突擊檢查。
  • 鋁鍋:這鍋我不背!
    ,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認真想一想,你的記憶中有沒有一口鋁鍋,它可能是家裡服役至今的大蒸鍋,也可能是老人家裡塑造了你獨特口味的鋁製小湯鍋,還有可能是你剛剛購買的鋁製高壓鍋。看來問題並不簡單,過量攝入鋁元素的危害遠遠超出你我的想像,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們才逐漸關注到鋁對人體的危害,目前普遍認為鋁可能與神經、骨骼、呼吸、心血管、肝膽、內分泌、泌尿、造血、生殖系統等疾病有關。
  • 這才是魚火鍋最正宗的製作方法
    燙食的原料: 「老湯魚火鍋」燙食的原料以淡水魚類為主,如鯽魚、鯉魚、草魚、桂魚等;燙食的葷類原料有羊肉、毛肚、黃喉、鴨腸、鵝掌等;燙食的素菜有生菜、油麥菜、豌豆苗、白菜、土豆、粉絲等。此外,還可燙食其它海鮮原料。其方法是,先燙食魚類原料,再燙食葷類原料,最後燙食素菜。
  • 某公司在用的火鍋底料配方及工藝,1種藤椒火鍋底料的製作方法
    3、隨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香葉、香草、丁香等,繼續用小火炒約15~20分鐘,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這時將鍋端離火口,加蓋焐至鍋中原料冷卻,即成火鍋底料。
  • 2015年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烤肉店使用罌粟殼
    甌海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機關對該店進行了突擊檢查,現場查獲混有罌粟粉的調味料20克、罌粟殼350克。經查,賴中超為拉攏回頭客,自2014年8月,在加工滷肉時採用將完整罌粟殼放在湯料包裡置於滷湯中,或將罌粟殼碾磨成粉末,混入其他香料,直接撒在滷肉上等方式,進行非法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