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中的草果、草寇、肉蔻有些相似,應如何區別呢?草果、草寇、肉蔻均為滷水中常用的植物香料,草果與果寇因一字之差,常有人弄錯,草果與肉蔲因外形極為相似,也總是被人混淆。它們同作為苦香類香料,既有共性,也各具特性,在滷水中運用千差萬別,不可同日而語。首先咱們先了解一下它們的各自特點,然後再分析它們的相同處和區別點。
——何謂草果
草果為中藥名,最早草果一詞來源於《本草綱目》,又稱草果仁、草果子、姜草果等,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草果果實每年10~11月成熟,當鮮果由鮮紅轉為紫紅色,種仁表面由白色變為棕褐色,並且用口細嚼有濃烈的辛辣氣味時,表明草果成熟,經過烘曬後則成為咱們日常所見的草果,草果外形呈橢圓形或長圓形,表面有明顯的縱溝紋,頂端有一個圓形突起,尾部附有節果柄,表皮顏色為灰棕色或者褐色。
草果為藥食兩用植物,其中食用香料量大於藥用量。草果含揮髮油約3%~4%,揮髮油中的反-S-烯醛物質為草果的主要辛香成分。除此之外還含有桉油素、麝子油醇、樟腦、山姜素、肉桂酸甲酯、橙花叔醇、芳樟醇、香葉醇、草果酮、蒔蘿艾菊酮、乙酸龍腦脂、豆蔻素等物質。草果辛香氣濃烈,微回甘,有辛辣味,在烹飪中具有增香除羶祛異、防腐抗氧化劑作用,廣泛運用於燒、燉、燜、煮、醬、滷等耗時較長的烹飪技術中,雖然用量不多,但仍屬香料裡的中堅力量。由於草果質地堅硬且有韌性,單從表面很難聞到它的味道,需要經過預處理,方能將它辛香和辛辣的本色突顯。
——何謂草寇
草寇與草果一字之差,常常將香料的門外漢懵怔了,傻傻地分不清。事實上草寇和草果為兩種完全不同的香料。草寇又稱草豆蔻、草蔻仁、海南山姜,為豆蔻中的一員,也是多年生薑科草本植物的果實,每年8~11月成熟。果實呈不規則球形糰子,外殼有些像圓形的小核桃,表面布滿了深淺不一的似龜裂般的小裂縫,曬乾後呈灰棕色或者褐黃色。
草寇作為中藥材運用十分廣闊,具有祛寒止吐、健胃消食、消除口氣的作用,它在滷水中亦表現優良。其種子含有揮發性油,其主要成分為桉葉素和金合歡醇,另外還有山姜素、喬松素、小豆蔻素等,草寇氣味比較複雜,香、辛辣、酸、涼香、微苦等多種味道集一身。 在烹飪中具有增香脫骨、除羶味異怪的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脫骨優勢出類拔萃,成為滷水香料中的亮點。
——何謂肉蔲
肉蔲亦為豆蔻中的一員,未脫殼之前與草果相似度極高,這也是人們經常將兩者混淆的原因。肉蔲全稱為肉豆蔻,又名肉果、玉果等,因為豆蔻含苞待放時非常豐滿,因此也叫含胎花。肉蔲為豆蔻類唯一喬木常綠植物,是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種仁,一年可採收兩季,夏、秋成熟。果實為黃色,成熟時左右分裂開,內含肉豆蔻(種子),外被紅色不規則花邊的「子衣」,稱假種皮,肉豆蔻放入石灰乳中浸一天,用低溫烘乾即可。肉豆蔲果實呈長橢圓形,外殼十分堅硬,表面呈灰黃色,紋如檳榔紋,皺紋處有薄薄的白霜。
肉豆蔻同上述兩種香料一樣,屬藥食同源香料,有暖脾胃等功能。其含多種揮髮油,含量較其它香料高,達到8%~15%,其主要成分為肉豆蔻醚、蒎烯、檜烯、樟烯、丁香酚、甲基異丁香酚、香葉醇等。肉豆蔻的香味既清新又芳香,有松樹和柑橘的氣味,還有一些花兒的香氣,在滷水中最大的特點是增鮮,適合搭配各類食材作增添香氣之用。
——草果、草寇和肉蔲相同之處
⑴ 均屬苦香類香料,需提前預處理
草果、草寇和肉蔲均為苦香類植物香料,為矛盾的一體,既有濃烈的香味,同時又有較重的異味和苦澀味,較芳香類香料出香慢,運用在滷水前,需要提前進行白酒浸泡和小火炒制預處理。尤其是草果和肉蔲果殼厚實,還需要破殼處理,香氣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⑵ 君臣佐使料中常常處於佐料位置
在香料的領域裡,草果、草寇和肉蔲在滷水配製的君臣佐使原則中,所處的位置大抵相同,用量較少。大多時候充當佐料角色,主要是配合「臣料」服務於「君料」,促使各種香辛料組合滋味相互融合及自然和諧,以平衡「君料」「臣料」的溫、熱、寒、涼;抵消或者減小辛料的藥材氣味。特殊情況下也會充當「臣料」或者「使料」角色,或者不排除在特殊的菜餚和滷水中,相對於某幾種香料偶爾成為「君料」。
⑶ 藥食同源,含揮發性油
草果、草寇和肉蔲為藥食兩用植物,在藥用上均有驅寒健胃的功效,《本草求真》中記載:「草果與草豆蔻,諸書皆載氣味相同,功效無別,服之皆能溫胃逐寒」。另外,三者都含有一定的揮發性油、脂肪油和澱粉,其中草果和草寇均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豐富的山姜素。
——草果、草寇和肉蔲主要區別
⑴ 外觀差別
首先是顏色的區別:草果為黃棕色或者紅棕色,而草蔻為灰黃色或者灰褐色,肉蔲較草果顏色淺,為灰色或灰黃色。另外砸開草果和草寇的外殼,它們的種子團瓣間隔膜的顏色有明顯區別,草果為黃棕色,而草豆蔻多數為白色。其次是內膜種子數量:草果的每瓣種子的數量少,只有10個左右,而草寇則多,白色隔膜分為三個自然瓣,一般種子為30~200個,這一點是區分草果與草寇的重要特徵。第三是形狀:雖然草果與肉蔲粗看在外觀上很相似,都呈長橢圓形,但仔細辨認還是有些差別,草果兩端比肉蔲狹長,且外殼溝痕也較肉蔲深,再者草果的果實底部一般都有一個果柄而草寇呈核桃狀的圓形,外殼裂紋深淺不一。
⑵ 氣味上區別
三者剖開後氣味更濃烈,明顯不一樣,草果是初發出的並非香氣,而是奇異怪味,而草蔻則恰恰相反,雖然在滷水中反應氣味複雜,但乾果打開會發出的香味。肉蔲較前兩者油性重,香氣格外濃鬱。
——在滷水中的應用及特點
儘管草果、草寇和肉蔲在滷水中均有除腥祛異增香的作用,但對於不同食材用法不盡相同。
① 草果
草果有解膩去腥的作用,因其有較強的穿透力,以及很好的出內香能力,列為霸道香料,用量不宜多,否則會發悶。草果常用於滷水中的牛、羊肉類食材,既能驅避羶臭,又能保持其清香口味。亦可用於滷水中的雞鴨,一般2~3個足矣。值得注意的是,草果不可運用在清燉雞和清燉的菜餚中,否則它濃烈的味道會掩蓋食材原始的香味。草果與陳皮搭檔優勢突出,不僅可以打壓牛羊肉的異味,還能使牛羊肉的口感變得軟嫩,增加辛辣味,增添食慾。草果與良姜搭配,再加入陳皮製作的羊肉火鍋,色鮮味美。草果搭配香果,在各類醬料、火鍋底料中最佳組合。
②草寇
草蔻有除口氣的作用,在滷水中一般不單獨使用,除了祛腥外,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特質,那就是脫骨,能使帶骨頭的肉類食材骨肉分離,從而使肉質滷品更加軟糯入味,所以在滷水中尤其合適帶骨的家禽類,比如豬蹄、羊腿、雞鴨、鵝等,使之更加軟糯。在民間偏方中有記載,草寇配砂仁,有芳香化濁,暖脾和胃之功效。 若將香葉和少量的丁姜與草寇相配,香味便滲透到骨頭裡,讓人連骨頭都捨不得丟棄。在麻辣配方中將砂仁換成香砂,效果極好。若加入白芷和山奈的用量,則有濃鬱的回香回味。
③肉蔲
肉蔻是香料中少數幾種可以調節肉質的香料,主要作用在於提升肉質的鮮味度,廣泛用於肉類產品。因肉蔻的滲透力欠強,往往需要生薑、良姜等滲透力好的香料來輔助。肉蔲適合運用在豬肉和牛肉上,尤其是對於纖維較粗獷和鮮度不足的肉類,不僅可以提高其鮮味,而且能改善肉質的口感。肉蔻在因為有較強的提鮮功能,對於鮮味足夠的雞類產品,可不用或者極少用,肉蔲同時也適合肉類、海鮮、禽蛋等,在滷水中經常與花椒、丁香、陳皮、山楂等香料搭配。
草果可與草寇同用,肉蔲既可以與草果同用,亦可與草寇同用,當它們任意二者同用時,均需減量。草果、草寇和肉蔲三者一般不會同時出現在滷水中。
——在滷水運用中常見問題
問題一:出香少出香慢
草果和肉蔲都存在果實較大且殼堅硬厚實的問題,直接用於滷水中自身香味難以釋放完全,導致出香少出香慢。
解決方案:提前預處理。以草果為例,先將整果用刀拍裂,不要拍碎,用高度白酒浸泡30分鐘,再放入油鍋中小火炒至10分鐘,較芳香類香料先入滷水中,這樣香味會很快溢出來,醇香濃厚。若想草果香味更濃烈,也可將浸泡後的草果用小火炒制30分鐘,再碾粉末使用。
問題二:有苦澀和異味
由於草果、草寇和肉蔲都具有性溫、味辛、微苦、有獨特的清香味的特點,尤其是草寇味道複雜,若在滷水中處理不當則會帶來苦澀和其它異味。
解決方案:a、用白酒泡製消除自帶的異味;b、炒制時控制溫度,用小火低溫慢炒,勤翻動防止焦化。c、合理搭配其它香料。以草寇為例:當與丁香、蓽菝、砂仁、辛夷這些霸道的香料組合時,雖然內香不錯,每一種香料的用量上一定要慎重,寧少勿多。
問題三:滷水變黑
滷水變黑,滷肉自然跟著變黑。造成滷製品變色的原因有多種,其中有一個原因確實與香料相關,草果處理不當也將使滷水變黑。因為草果縫隙中隱藏著一些雜質和灰塵,再加上未經過泡製的本身色素都溶解在滷水中,滷水顏色會越來越深,最後造成滷水發黑。
解決方案:草果在未用白酒浸泡前,先需要用溫水浸泡20~30分鐘,然後再用牙刷將縫隙刷一遍,最後用清水清洗幾遍,直到沒有黑水流出為止,這樣能避免滷水發黑。
——題外拓展
● 肉蔻是不是迷藥?
豆蔻並不是迷藥,但因從肉豆蔻油中分離出一種叫肉豆蔻醚(myristicin)活性成分,食用過量會讓人產生時間和空間定向錯誤,超越實際,視聽幻覺和其他幻覺,甚至麻醉,導致身體僵硬等中毒症狀,食用量大的可能會造成瞳孔放大或昏迷,所以在用量上一定要控制,控制好了是增添美味的香料,否則則成了害人的毒藥。
● 為什麼經常有人將罌粟認作草果呢?
罌粟與草果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植物,罌粟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提取物也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罌粟殼為國家禁止生產的迷幻嗜癮初級毒品。儘管如此罌粟籽卻是重要的食物產品,其中含有對健康有益的油脂,在世界沙拉食品中均有應用。因為罌粟不細看果形與草果很接近,因此很多人會混淆。罌粟外型為橢圓和瓶狀,罌粟殼頂端有放射狀排列呈圓盤狀的殘留柱頭,基部有短柄,而草果頂端沒有明顯的放射狀排列呈圓盤狀的殘留柱頭,罌粟殼表面平滑,沒有草果表面顯著的溝紋,兩者藥性差別巨大,千萬別弄錯。
結語
草果、草寇與肉蔲在滷水中必須遵循香料的運用法則,不應喧賓奪主,用量要控制,對於滷水界的新手來說,還需遵循它們佐料的地位,不應輕易調換。除非滷水有特殊要求,也只能由有經驗的老師傅打破它們佐料的位置。
我是小雅美味生活,一個廚藝愛好者,關注小雅美味生活,分享一日三餐的小情趣、小溫暖,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點讚、轉發、收藏、評論,謝謝閱讀!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之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