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香料在滷水中,起什麼作用?

2020-12-08 騰訊網

在調製火鍋底料或製作滷水時,一般都要用香料增加香味,以掩蓋某些涮燙原料的不良氣味,如腥氣、羶氣、臭氣等。

不過,很多時候由於沒有注意到各種辛香料的用法和用量,反而使滷水多了異味和苦澀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50種滷水常用香料的用法、用量及作用,大家請看。

香料去異味的方法

在日常操作中,廚師往往將香料直接下鍋炒制,或是放入滷水中煮製,但這種做法顯然不妥。

因為香料中也有一些能產生異味和苦澀味的雜質,這會使火鍋底料或滷水出現異味和苦澀味,而原因,就在於所有香料都沒有經過前期處理。

所以,香料在使用前,必須先除去異味和苦澀味,以保證火鍋鍋底和滷水香味的純正。下面,就把香料去異出香的一些竅門介紹給大家。

火鍋和滷水所用的香料,一般可分為芳香類苦香類兩種。

芳香類香料有八角、桂皮、丁香、小茴、香葉、香茅草等;苦香類香料有豆蔻、山柰、草果、砂仁、白芷、高良姜等。

這些香料均含有會產生異味和苦澀味的雜質,因各自的含量不同,故去異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01

芳香類香料的去異處理

因芳香類香料中含有的異味和苦澀味雜質較少,故可以採用清水浸泡去異。

用清水浸泡香料既是一個漲發吸水的過程,也是一個除去異味和苦澀味的過程,但在處理不同的香料時,浸泡的水溫和時間卻不盡相同。

嚴格意義上說,每種香料都應單獨浸泡。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芳香類香料的處理方法:

八角:

八角的香味較濃,異味和苦澀味也比較小,但因為其肉質較厚實,故浸泡的水溫最好在50℃左右,浸泡的時間需要3小時。

桂皮:

桂皮雖然異味和苦澀味較小,但因其皮層厚、油性大,不易去異出香,故浸泡時的水溫較高------70℃左右,浸泡的時間也比較長-------約為4小時。另外,浸泡時最好將桂皮掰碎。

丁香:

因其異味和苦澀味較小,油性較大,所以浸泡的水溫宜控制在40℃左右,浸泡時間最好為3小時。

小茴、香葉、香茅草:

這三種香料在浸泡時,水溫宜在30℃左右,時間為2小時。

02

苦香類香料的去異處理

因苦香類香料中所含異味和苦澀味雜質比較多,故一般都是用白酒浸泡以去異。

這是因為酒精的揮發作用和滲透作用,使得香料中的異味和苦澀味更容易被除去。但在處理不同的香料時,浸泡時間的長短也需要靈活掌握。下面還以幾種常用的苦香類香料為例子:

豆蔻:

豆蔻的香味較濃,但異味和苦澀味也較大,而且其果實個大飽滿堅實,故應拍破後才用白酒去浸泡,浸泡的時間通常為2小時。

需要注意的是,要先用清水漂去殘留在表面的硫磺味,然後才用白酒浸泡。

草果:

處理時應先用清水漂去表面的煙燻味,然後再拍碎,放白酒中浸泡2小時。

山柰、砂仁、白芷、高良姜:

這四種香料用白灑浸泡的時間約為1小時。

香料出香味的方法

香料經過去異味處理後,如果直接用來調製火鍋或滷水,那麼呈香物質還是不能充分溢出,故使用前,可以先用適量的油脂炒制,讓香味充分釋放出來以後,再用於調製火鍋或滷水。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油脂炒香料時,要小火低油溫(甚至冷油),切忌把香料炒焦炒煳(出現焦苦味)。

另外,不同的香料不僅下鍋炒制的時間不同,而且還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01

兩類香料分開炒制

芳香類香料的炒制時間比較長,苦香類香料的炒制時間比較短,分開炒制是為了避免因加熱時間過長溫度升高,而造成苦香料未除淨的苦澀味滲出。

02

出香慢的先下鍋

由於香料出香的快慢有所不同,故出香慢的香料應先下鍋炒制,出香快的香料後下鍋炒制,這樣才能使香料出香趨於大同,從而保證火鍋或滷水的風味不變。

具體來說,在炒制芳香類香料時,出香慢的八角、桂皮等應當先放,而出香快的小茴、香葉、香茅草等則應後放;在炒制苦香類香料時,出香慢的豆蔻、草果、砂仁等應當先放,而出香快的山柰、白芷、高良姜等則應後放。

常見香料用量表

丁香:每50千克滷水中添加15-20克左右。

甘草:每50千克滷水中約添加50克。

草豆蔻:每1千克食材添加3克。

肉豆蔻:每50千克滷湯中添加25-30克。

草果:每1千克食材需加2-3克。

羅漢果:一般每50千克湯水加羅漢果2-3個。

木香:每1千克食材添加3克。

蓽菝:每1千克原料約添加5克。

黃梔子:一般50千克滷水中用量約為40-50克。

玉竹:一般在滷水中少量添加即可。

陳皮:每50千克滷水中添加約30克。

川芎:製作滷水時放10-15克左右即可。

良姜:每50千克湯中約加30-50克。

薑黃:每50千克湯水中添加薑黃塊30克。

香料在滷水中的作用

薑黃

色澤金黃,味道辛辣,有特殊香味,可増香、上色、添味。

白扣(白豆蔻、白蔻仁)

滷水必備,可去異味、增香辛。

白芷

氣味苦香,可去異味、增香辛。

黃芪

味道甘甜,可去腥。

草豆蔻(草寇、草蔻仁、老蔻、老扣)

可去腥去羶去異味,為滷湯增香。

草果(草果仁)

有較強的祛腥除異的作用,可增辛香味、増進食慾。

沉香

可增辛香味。

陳皮

可增香添味、去腥解膩。

大紅袍花椒

可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

丹皮

有濃烈而特殊的香味,增加辛辣香味。

當歸

藥用滷料必備,有藥材香味,口感先甜後麻,可作花椒用。

黨參

味苦,可去腥、增加口感。

丁香

香味濃,有麻舌感,可去腥、除臭解異、増香增味。

甘草

可賦甜增味、去異壓腥,調節滷水的複合味。

廣木香

味辛香、苦,可增加香味。

桂丁

有強烈芳香味,味辛甘,可增香增味。

桂皮

味辛甘,可增香。

白胡椒

溫中散寒,可增辛辣味。

紅豆蔻

味辛,可去腥。

黃梔子

微苦,只能增色,增香去異作用微小。

積殼

味辛甘酸,可去腥增香。

決明子

味苦、甘、鹹,能使滷菜上色。

羅漢果

味甜,可增色,使滷湯更潤口。

五加皮

味辛,可去腥。

檸檬幹

可去腥、提味、增清香。

排草

滷水必備,可增香。

千裡香

味微辛,口感苦而麻辣,可增味。

青花椒

增加麻味和香味。

肉蔻(玉果、肉豆蔻、肉豆蔻、香果仁)

滷水必備,香氣濃烈,可增香。

山黃皮

可提香增甜。

山奈(三奈、三奈子、砂姜、沙姜)

味辛甘,可開胃消食。

四川中江白芍

味苦酸,可去腥。

香菜籽

可去腥、去羶、增香。

香果

香辛料,可增味增香。

香茅草

味香微甘,有一股獨特的香氣,研粉用之,可增香增味。

香砂

氣味辛涼,可增香。

香葉

味香濃,可增香。

八角

滷水必備,味甘、麻,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可增香增味。

小茴香

味香,可增香去腥。

紫蘇

味辛香,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可增香。

甘松

香味濃厚,有麻味,可除異解羶、提味增香。

辛夷

芳香四溢,可增香。

陽春砂

可增香。

辛夷

芳香四溢,可增香。

羅勒(九層塔、金不換)

味似茴香,芳香四溢,可增香。

蒔蘿

味辛辣,有特異香氣,可增味增香。

荊芥

味辛微苦,清香氣濃,可增味增香。

薄荷

氣味清香,可增香。

辣椒

可去腥、增加辣味。

良姜(小良姜、高良姜)

味辛,有芳香氣味,可調味增香。

紫草

根部呈紅潤色,多用於調色,增香去異作用微小。

相關焦點

  • 高湯在滷水中究竟起什麼作用?香料打碎使用僅僅為了控制加盟商?
    前天詳細地分享了高湯怎麼熬白和熬香的訣竅,原以為高湯之於滷水的重要性是大家瞭然於心的,沒想到還有近十個以上的小夥伴在社群私信我:英雄哥,都說起滷水要用高湯,大家用我們也就有季,但高湯在滷水中究竟起什麼作用卻是不甚了解?
  • 學滷水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16種常用香料的作用和用量,都是乾貨
    常見的香料大約有五六十種,大多數也是傳統的中草藥,但是實際用於滷水中也就二三十種。香料調味的過程中很少可以直接單打獨鬥,絕大多數需要根據食材的特點、口味的要求來合理的搭配使用。要問到各種香料在滷水中的用量與作用是什麼?
  • 蛤蚧在潮州滷水起什麼作用?是噱頭還是另有其用?結果讓人意外
    蛤蚧在潮州滷水起什麼作用 ?是噱頭還是另有其用?結果讓人意外蛤蚧是一味傳統中藥,學名為大壁虎,是熱帶的一種爬行動物。雄的叫聲象蛤、雌的應聲似蚧,所以稱為蛤蚧。蛤蚧加工成品時,頭尾四足都用竹籤撐直,胸腹縱向剖裂,摘掉內臟用竹子片撐成扁圓片狀晾乾而成。
  • 乾貨篇:滷水鹽度比例如何測算?如何補味?香料預處理的作用是?
    總有人問到滷水鹽的把控的問題,其實新滷水是可以量化的,續湯和加料雖然無法絕對量化,但是會有參照的依據,今天英雄哥就把自己的經驗系統地分享給大家:通常來說,滷水中的鹽度比例為每斤滷水加入8克鹽左右的鹽,換算成百分比是1.5%一1.7%,而南方滷水比如粵式白滷水的鹽度比例為每斤滷水調6-7克鹽,換算成百分比是1.2%-1.4%。
  • 蛤蚧這個大怪物它是香料的好搭檔?細聊它對於滷水香料的意義
    熟悉滷水香料的朋友一定對於蛤蚧這種東西不陌生,對於蛤蚧的作用,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有些師傅說蛤蚧的加入是用於提鮮,有些師傅說蛤蚧的加入是為了賦予滷水特殊的香氣,還有的師傅說蛤蚧的加入是為了滷水具有藥用效果,那麼蛤蚧在滷水中到底是其啥作用呢?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這個大怪物的那些事。
  • 滷水中放什麼香料能使滷菜辛辣?記住這5種就行,用對了事半功倍
    一鍋滷水滷天下,香料的魅力很大,用它製作的美食,不管是葷的還是素的,都深受老百姓喜歡,醇香味美,回味無窮,香料不同,功效也不同,就拿增香類香料來說,增香又分苦香、清香、芳香、藥香,甘香,芳香類的常用香料,主要是八角、桂皮、丁香、肉蔻、小茴香、草果這6種,它們在滷水中的作用巨大,以增香為主
  • 老師傅詳解中藥香料的特性附加滷水及絕密配方!
    香料調料大全1.十四香配料:大料、花椒、桂皮、丁香、胡椒、陳皮、木香、山奈、白芷、茴香、良姜、甘草、肉蔻、砂仁等十四種名貴天然香料。用途:炒燒葷素、 涼拌菜 、湯類、 醃製各種醬菜、肉制麵食、 風味食品等。
  • 滷水上色所用到的幾種香料,以及調色的關鍵技巧,值得收藏!
    滷水上色所用到的幾種香料,以及調色的關鍵技巧,值得收藏!為了便於大家理解,下面分四部分來進行詳細介紹:1,一般給滷水上色,經常用到的幾種香料,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2,給滷水調色時,經常犯的幾個錯誤。3,給滷水調色時,需要掌握的關鍵技巧。4,最後的總結。
  • 滷水中鹽度和香料配方的聯動,以君料、臣料為標尺用好鹽度味飄香
    今天要和朋友們分享的依舊是十分基礎的東西,很多新手朋友們總是將目光落在了香料包之上,但是對於用好香料而言,鹽度的掌控是必須要掌握的一課,鹹是百味之首,而鹹來源於鹽度,控制好鹽度,不僅關係到香料呈現效果的好壞,同時對於各種口味的味道優劣也是舉足輕重的,今天我們就以滷水為例子,聊聊如何用好鹽。
  • 製作滷水時為什麼要加蛤吤?有哪些作用?
    ,再配合上一些我們常用的香料,可以讓滷水存放很久,這也是南方人製作滷水的秘訣之一。原因三:防止蚊蟲汙染滷水關於蛤蚧這種動物主要食物是自然界中常見的,而滷水的味道又特別招惹蚊子,蒼蠅等小飛蟲,而添加了幹的蛤蚧,而蛤蚧那種特有的鹹腥味,而這種味道就像危險信號一樣,讓這些蚊蟲聞到後就遠離了,所以可以防止蚊蟲汙染滷水了。原因四:蛤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滷水》香料藥味重的因果關係,操作誤區,以及如何改善這一現象
    一方面,長期在後廚的人每天都在與各種調料打交道,特別是做滷味這一行業的朋友,時間久了就會產生一種嗅覺遲緩,自己對香味、藥味已經不能客觀的分辨,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得到一個新香料配方,他們嘗試了之後多半會認為差不多或者香味不足。
  • 香茅草有乾鮮之分,在滷水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了解後才能合理使用
    初聞香茅草有一股類似於洗衣粉的味道,但就是這樣的味道,使得香茅草在滷水中(特別是南方滷水)有著舉足若輕的作用。滷水中常用的香茅草別名小香草,它是禾本科香茅屬五十餘種芳香性植物的統稱,為常見的香草之一。香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簇生成叢,杆直立,全草有香味,葉片扁平,長闊線形,先端尖細,邊緣粗糙。
  • 香茅草有乾鮮之分,在滷水中作用各不相同,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初聞香茅草有一股類似於洗衣粉的味道,但就是這樣的味道,使得香茅草在滷水中(特別是南方滷水)有著舉足若輕的作用。滷水中常用的香茅草別名小香草,它是禾本科香茅屬五十餘種芳香性植物的統稱,為常見的香草之一。香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簇生成叢,杆直立,全草有香味,葉片扁平,長闊線形,先端尖細,邊緣粗糙。
  • 組方篇:為何滷水有香料增香四大命門之說?如何理解香味中軸線?
    ,你可以理解為矯味香,也就是改善不好的味道之後的賦香,這個具體來講,就是當你矯正了腥味和異味之後,食材的本味和組方中前香融合之後,本身就會散發出有層次的香味,這個香味就是中香的形成,中香也是一個滷味產品的主香,其重要性要佔到30%,也就是說顧客說一個滷味吃完之後是什麼味道,這個味道一般指的是主香,也就是中香,記住中香塑造有兩個要點:一是中香並不全是香料的味道,而是在矯味之後與食材本味的融合出的新的複合香
  • 大廚分享多種香料的用途,功能和用法都很全面,深入了解香料知識
    大廚分享多種香料的用途,功能和用法都很全面,深入了解香料知識中國的香料有很多種,有關香料的知識也非常豐富,按照香料的作用,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5大類,分別是辛香料、芳香料、調色料、祛異料、輔助料。各種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它們相互搭配相輔相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40種最常見的香料、特性,及經典香料配方,收藏!
    做菜都會使用香料,特別是在滷水、燉肉、火鍋底料中非常常見,然而,對於這些香料很多人對它們的特性卻不太了解。今天簡單的跟大家介紹32種最常見的香料,以及它們的的基本特性和8款經典配方,讓做的美食更美味。15種增香型香辛料1、香葉香葉主要起到增香的作用,特別適宜肉類烹調,在燉煮肉類、500g肉類需要1-2片、調製50kg滷水時需要30克左右、在醃製食品中都能夠起到很好的增香祛異的作用。
  • 現滷現撈香料中的三種「草」,你又了解多少?
    大家都知道,製作滷品之中都少不了現滷現撈香料,而這個香料在整個滷菜界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一名好的滷菜師父有很多時候會被人稱為用料高手,這料說的料可不是什麼食材,而是香料。中國古時有句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滷菜界的狀元一定就是對香料了解非常透徹的那個人。
  • 香料中的草果、草寇、肉蔻有些相似,應如何區別呢?
    香料中的草果、草寇、肉蔻有些相似,應如何區別呢?草果、草寇、肉蔻均為滷水中常用的植物香料,草果與果寇因一字之差,常有人弄錯,草果與肉蔲因外形極為相似,也總是被人混淆。它們同作為苦香類香料,既有共性,也各具特性,在滷水中運用千差萬別,不可同日而語。首先咱們先了解一下它們的各自特點,然後再分析它們的相同處和區別點。
  • 滷水的製作和存放辦法
    滷菜,就是把處理乾淨的原材料放入配製好的滷水中煮熟並浸入味道而成!滷菜的關鍵,在於滷汁的製作!滷汁直接影響所滷菜餚的色澤與口味的優劣!下面以個人經驗談談滷水的製作!滷水一般分紅滷水和白滷水,平時我們一般都用紅滷,其區別在於滷水的顏色,白滷相對簡單一些,無須醬油或糖色,直接用水和藥料、調品料配製而成!紅滷水製作方法1.所用原料蔥段,姜塊,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 草果草寇肉蔻在滷水的區別?知道的人都變成了大廚
    滷水是我們中餐裡自成一派的美食,通過奇妙的浸潤方式賦予食材各種複合型的香味,於此同時還可以最大程度保存食材本身的口感和滋味。在製作滷水的過程中各種香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香料的種類實在是太繁多了,光是「豆蔻」的種類就有好幾種,這次我們就來解答一下草果、草寇和肉蔻的作用和區別吧。